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对单纯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模型运动组,每组12只.模型组以54%酒精灌胃建立大鼠慢性酒精性肝病模型,正常对照组灌胃等量的生理盐水,模型运动组大鼠同时进行无负重游泳训练.10周后全部处死,测定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同时光镜下观察肝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AST、 ALT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或P<0.05),肝组织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MDA含量明显升高(P<0.01).运动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血清AST有明显下降(P<0.05),肝组织SOD活性升高(P<0.05)、MDA含量下降(P<0 05).HE染色显示,模型对照组出现明显的脂肪变性,可见不同程度的点灶状或片状坏死,模型运动组肝脂肪变性和炎症程度轻于模型对照组.结论:有氧运动能增强肝组织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降低肝组织脂质过氧化反应,从而减轻酒精对肝脏的损伤,促进肝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采用负重爬梯模型进行抗阻训练,观察年龄和抗组训练对SAMP-8小鼠体重、SI及骨骼肌氧化应激的影响.40只雄性SAMP-8小鼠随机分成青年安静组(YC)、青年抗阻组(YR),老年安静组(OC)和老年抗阻组(OR).抗阻训练组进行8周爬梯运动,每周3次.通过比色法检测T-AOC、SOD活性和MDA含量,ELISA试剂盒测定8-OH-dG的含量.结果:各组的体重均没有明显的差异,而YC组的SI明显高于OC组(P<0.05),其它各组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YC组总SOD活性和T-AOC高于OC组(P<0.05),YR组的总SOD活性和T-AOC明显低于YC组(P<0.05),而OR组的总SOD活性高于OC组(P<0.05),T-AOC却与之相反(P<0.05);OC组的8-OH-dG的质量浓度明显高于YC组(P<0.05),YC组与YR组的8-OH-dG的浓度无显著差异,而OR组的8-OH-dG的质量浓度明显低于OC组(P<0.05),YC组MDA的质量摩尔浓度低于OC组(P<0.05),YR组和OR组MDA的质量摩尔浓度低于YC组和OC组(P<0.05).结果说明:1)在衰老过程中,SAMP-8小鼠的体重未发生明显的变化,SI却有明显的变化,表现出了骨骼肌衰减的特征,而抗阻运动对于体重、骨骼肌质量的改变均没有影响.2)衰老时,骨骼肌的抗氧化水平明显地降低,而氧化损伤却显著增高,通过抗阻训练可以明显逆转这一状况.  相似文献   

3.
不同运动方式对绝经后女性IL-6、TNF-α和hs-CRP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12周有氧运动或抗阻训练对绝经后女性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影响的差异,为制定特异性的运动处方提供依据。方法将符合标准的受试者随机分为有氧运动组(18人),抗阻训练组(17人)和对照组(20人)。有氧运动组和抗阻训练组进行每周3次、共12周的运动干预,对照组保持日常生活习惯不变。实验前后分别测定血清IL-6、TNF-α、hs-CRP等指标。结果 12周运动干预后,有氧运动组血清IL-6较运动前下降了13%(P<0.01),血清TNF-α(P>0.05)和hs-CRP(P>0.05)无显著性变化;抗阻训练组血清IL-6较运动前无显著性变化(P>0.05),但血清TNF-α和hs-CRP分别下降了11%(P<0.05)和26%(P<0.05)。对照组所有指标的变化不明显。相关分析显示,实验前hs-CRP基础值与BMI(r=0.36,P<0.01)、空腹血糖(r=0.23,P<0.05)和IL-6(r=0.22,P<0.01)正相关,与VO2max(r=-0.29,P<0.05)负相关;实验后hs-CRP的变化值与BMI的变化值(r=0.21,P<0.05)正相关。结论 绝经妇女慢性全身性炎症状态与其BMI、血糖水平和体内炎症因子的水平有关;12周有氧运动或抗阻训练均能有效改善绝经后女性慢性全身性炎症状态,但抗阻训练的效果优于有氧运动,其原因与BMI的改善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长期有氧运动对心肌梗塞后心力衰竭大鼠心脏AMPK表达的影响,探讨运动防治心衰的分子机制.方法:4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心梗安静组(MI)和心梗运动组(MI+E).心梗模型制作成功4周后,MI +E组进行10周跑台训练,Sham组和MI组保持安静状态.实验结束后,左心室导管法测量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左心室收缩期压力(LVSP)、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LVEDP)、左心室压力最大上升速率(+ dp/dtmax)和左室压力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AMP-激活的蛋白激酶α(AMPKα)、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和葡萄糖转运体4(GLUT4)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实验结束后,与Sham组比较,MI组LVEDP升高(P<0.01),LVSP和±dp/dtmax显著性降低(均为P<0.01),总AMPKα(P<0.01)、磷酸化AMPKα(p-AMPKα)(P<0.05)、总ACC(P <0.01)、磷酸化ACC(p-ACC) (P <0.01)、总GLUT4 (P <0.01)和肌膜GLUT4(P<0.05)蛋白水平均显著性下降,但p-AMPKα/总AMPKα、p-ACC/总ACC、肌膜GLUT4/总GLUT4比值则均显著性升高(均为P<0.01).与MI组比较,MI+E组LVSP和+dp/dtmax显著性升高(均为P<0.01),而LVEDP则显著性降低(P<0.01),总AMPKα(P <0.01)、p-AMPKα(P<0.01)、总ACC(P <0.01)、p-ACC(P <0.01)、总GLUT4(P<0.05)和肌膜GLUT4 (P <0.01)蛋白水平均显著性升高.结论:长期有氧运动通过上调AMPK表达改善了MI后HF大鼠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的补充对运动性免疫发生发展的影响,并为运动训练中的营养调控提供思路.方法:将三月龄SD大鼠(清洁级)72只,随机分为3组:C组(对照组),E组(运动组)、EA组(运动同时补充黄芪多糖组),每组24只(在0、2、4、6周每组分别采样6只).观测递增负荷训练模式训练中脾脏T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及CD4+、CD8+的变化.结果:EA组大鼠的体重在2、4、6周均明显高于E组(P<0.05),且脾脏未出现萎缩.E组2、4、6周淋巴细胞活性均低于EA组和C组,且差异显著(P<0.05),EA组大鼠脾脏淋巴细胞活性在2周后出现明显回升,6周高于C组值(P<0.05).E组大鼠的CD4+在4、6周明显低于C组(P<0.05).EA组2、4、6周的值均低于C组(P<0.05),但6周时超过了E组(P<0.05).E组大鼠的CD8+在2、4、6周中均高于C组(P<0.05).EA组2、4、6周CD8+的值均明显低于E组(P<0.05),4、6周的值低于C组的值(P<0.05).E组大鼠的CD4+/CD8+比值2、4、6周均低于C组、EA组(P<0.05).EA组大鼠4周的值高于C组但6周值低于C组(P<0.05).结论:说明黄芪多糖的补充能明显逆转递增负荷训练所引起的大鼠体重下降,并对大强度运动大鼠的免疫调理作用明显,可改善其失衡的免疫机能.  相似文献   

6.
长期有氧运动对衰老大鼠脂质过氧化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取长期游泳训练为有氧运动模型,观察长期有氧运动对22月龄大鼠血清及肝脏的MDA及SOD的影响,与青年大鼠及22月龄对照组所测得的MDA及SOD值相比较,结果发现与青年对照组相比,22月龄对照组血清MDA下降26.85%(P<0.05),SOD下降11.6%(P>0.05),肝脏MDA下降9.2%(P>0.0J,SOD下降1.3%(P>0.05);与青年对照组相比,22月龄运动组血清MDA下降72.9%(P<0.001),SOD下降15.1%(P>0.0J,肝脏MDA下降35.8%(P<0.01),SOD上升2.1%(P<0.01);与22月对照组相比,22月龄运动组血清MDA下降63.5%(P<0.01),SOD上升2.1%(P<0.01);与22月对照组相比,22月龄运动组血清MDA下降63.5%(P<0.01),SOD下降4%(P>0.05),肝脏MDA下降29.3%(P<0.05),SOD上升3.5%(P<0.01)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运动干预对胰岛素抵抗(IR)大鼠肝脏游离脂肪酸(FFA)及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CPT1)含量的影响,探讨不同方式运动对IR大鼠肝脏FFA代谢的可能机制。方法: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建立IR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有氧运动组(E组)、抗阻运动组(R组)、有氧+抗阻联合运动组(RE组),随后运动组IR大鼠进行8周的不同运动干预,运动干预结束后36 h,检测肝脏FFA、AMPK、ACC、CPT1酶含量。结果:(1)8周不同运动干预后E组、R组、RE组肝脏FFA含量均显著低于C组(P<0.01),但各运动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2)8周不同运动干预后E组、R组、RE组AMPK、CPT1酶含量均显著高于C组(P<0.01),其中RE组显著高于E组、R组(P<0.01)。各运动组ACC酶含量均显著高于C组(P<0.01),但各运动组之间未见差异(P>0.05)。结论:(1)8周不同运动干预均能显著降低IR大鼠肝脏FFA含量,其机制可能与运动显著上调IR大鼠肝脏AMPK、C...  相似文献   

8.
目的:讨论PKC在运动性免疫抑制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随机将动物分成正常对照组(A组),反复力竭组(B组),中等强度运动组(C组),每组8只.B组动物完成10 d递增运动至反复力竭,C组动物完成中等强度运动10 d,在末次运动后8 h取外周血和脾脏,分离血清测试IFN-γ、IL-4,脾脏分离淋巴细胞,裂解后测试P-PKC含量.结果:B组淋巴细胞PKC磷酸化程度显著低于A组(P<0.01),C组显著高于B组(P<0.01).B、C组的IFN-γ含量均显著低于A组,而C组显著高于B组(P<0.05).C组IL-4显著低于A组(P<0.01)和B组(P<0.05).IFN-γ/IL-4比值B组显著低于A组(P<0.05),C组显著高于B组(P<0.01).结论:中等强度运动对Th1/Th2平衡和PKC活性影响不大,没有导致运动性免疫抑制,递增负荷运动至反复力竭可使Th1/Th2平衡向Th2方向漂移,使体液免疫相对亢进,表现运动性免疫抑制,这可能与PKC活性显著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不同负荷游泳运动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清CRP、IL-6以及TNF-α的影响,将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抽取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NC),其余为高脂组.高脂血症模型建立成功后再将高脂组大鼠随机分成高脂血症安静对照组(HC)、高脂血症1 h有氧运动组(HE1)、高脂血症2 h有氧运动组(HE2)和高脂血症一次力竭运动组(HE3).然后各组动物酶免法测定血清CRP,放免法测定血清IL-6、TNF-α.结果:(1)HC组大鼠血清CRP非常显著高于NC组(P<0.01).HE1组显著低于HC组(P<0.05),但仍明显高于NC组(P<0.05).(2)HC组大鼠血清IL-6显著高于NC组(P<0.05),HE3组非常显著高于HC组(P<0.01).(3)HC组大鼠血清TNF-α显著高于NC组(P<0.05),HE2组大鼠非常明显高于HC组(P<0.01).(4)CRP与TNF-α之间呈显著的低度负相关(r=-0.460,P=0.008).结果表明,就循环CRP、IL-6、TNF-α水平而言,并非运动时间越长,对高脂血症越有好处,因此,不提倡一次长时间有氧运动,更不提倡达到疲劳状态;运动引起高脂血症大鼠血清CRP的变化可能与IL-6无关.  相似文献   

10.
方法: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空白组(C组)、高脂组(HC组)、药物组(M组)、盐水组(SC组)、运动组(E组)和联合干预组(ME组),进行10周干预.HE染色法观察主动脉弓管壁形态学变化;酶法测定血浆TG、TC、LDL-C、HDL-C和水平;免疫组化法测定动脉管壁ICAM-1水平.结果:①形态观察显示,HC、SC组大鼠主动脉弓呈现明显动脉粥样硬化改变,M组、E组病变程度较轻,ME组偶见轻微病变;②ME组、M组和E组TG、TC和LDL-C水平显著低于HC组、SC组(P<0.01或P<0.05),ME组HDL-C水平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③ME组动脉管壁ICAM一1表达水平显著下调.结论:茯苓配合有氧运动可有效延缓大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陶玉晶  张强 《体育科研》2010,31(5):70-72,78
为了了解我国优秀速滑运动员赛前阶段的机体免疫情况。对齐齐哈尔市冬季运动项目管理中心速滑队的8名女子1500m项目运动员赛前训练阶段的IgG、IgM、IgA及IL-2、IL-6的水平进行测定。结果显示,IgM在赛前第二周下降可能与IL-2的降低、皮质醇的升高有关。sIL-2R浓度的升高中和活化了的T淋巴细胞周围的IL-2,降低IL-2介导的免疫反应,使T淋巴细胞逐渐静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受到抑制。处于应激状态的特定环境之中,以及免疫功能失调均可使IL-6的分泌水平升高;从肌源性IL-6的角度分析,IL-6的逐渐升高也可能与速滑运动员的运动负荷增加和滑行的肌肉收缩方式有关。皮质醇含量逐渐上升,可能与调控IL-2降低其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大鼠经实验性水上漂浮、高强度运动后血清皮质酮(CORT)、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以及白细胞介素1β、IL-6(IL-1β、IL-6)的变化及垂体ACTH阳性表达细胞的变化.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水上漂浮组(A组)、水上漂浮并高强度运动组(B组)、对照组(C组),每组12只,均为10周龄雄性大鼠.A组在人工造浪水池中接受连续180min的水上漂浮,并加以猫恐吓;B组按A组给予如前180min水上漂浮后继续给予连续奔跑120min;C组除与A组、B组同时禁食、水外不给任何应激.实验结束后测定CORT、ACTH及IL-1β、6水平及行垂体ACTH阳性表达细胞的免疫组化分析.结果:与C组相比,A组CORT水平稍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CORT的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A组相比,B组CORT亦升高(P<0.01).与C组相比,A组血清ACTH水平无改变(P>0.05),而B组ACTH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33).与C组相比,A组IL-6升高(P=0.023),B组IL-1β、IL-6均升高(P=0.031,0.022).免疫组化染色示A、B组垂体ACTH表达阳性细胞数量皆减少(P皆<0.05),但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理应激可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并导致细胞因子IL-6血浓度增加,在心理应激基础上予以单次大强度运动可进一步增加大鼠应激反应的程度,致CORT以及细胞因子IL-1β、6血浓度进一步升高,而ACTH受抑,且垂体ACTH阳性细胞也相应减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培养的C2C12作为细胞模型,研究骨骼肌在电刺激强度相同,时间不同的情况下产生的活性氧与肌源性IL-6含量及其基因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以小鼠骨骼肌肌母细胞(C2C12)为研究对象,分为电刺激组和对照组.测定不同刺激时间C2C12肌管内活性氧(ROS)、IL-6mRNA表达以及C2C12肌管上清液中IL-6的含量.结果:1)电刺激各组的ROS、IL-6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峰值分别出现在刺激75 min和120 min;2)IL-6mRNA表达仅在刺激75 man和120 min时明显增加(P<0.05);3)各指标随电刺激时间的增加都有先增加,然后下降,至刺激90 min时达低谷的变化规律,且ROS、IL-6含量在刺激90 min时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却明显低于其他各刺激组(P<0.05).结论:1)C2C12肌管在电刺激下产生的IL-6浓度变化及IL-6mRNA表达均呈"双峰曲线",说明电刺激引起肌管IL-6蛋白变化可能与其基因转录的变化有关;2)电刺激引C2C12肌管产生的活性氧与肌管IL-6蛋白含量和基因表达的变化规律一致,说明电刺激骨骼肌细胞收缩引起的活性氧的产生可能是肌源性IL-6产生和释放的调节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15.
大蒜素对大鼠离心运动后血IL-6、CK、CK-MM和Ca2+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目的:观察大蒜素对大鼠大强度离心运动后不同时相骨骼肌结构损伤及血液IL-6、CK、CK-MM和Ca2 变化的影响;方法:将雌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单纯运动组(A组)和用药运动组(B组),B组腹腔注射大蒜素20mg/kg/d。两周后观察各组在运动前及完成19~21m/min、坡度-16°的90min一次性离心运动后即刻、24h、48h和72h比目鱼肌结构及血IL-6、CK、CK-MM和Ca2 等变化;结果:运动后两组大鼠比目鱼肌结构都出现改变和损伤,A组表现最重。A组血浆IL-6运动后各时相较运动前明显升高,B组升高不明显。运动后两组血清CK-MM和CK都显著升高;B组在运动后即刻和24h血清CK-MM和CK显著低于A组。结论:大蒜素有助于减轻离心运动导致的骨骼肌超微结构损伤,对血浆IL-6水平升高有抑制作用。提示大蒜素对细胞膜通透性和完整性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联合抗氧化剂对运动员一次性大强度离心运动后不同时相下肢肌肉疼痛等级和血IL-6、CK、CK-MM、LDH的影响,探讨联合抗氧化剂减缓运动员运动延迟性肌肉酸痛(DOMS)的作用和机制.方法 运动员16名,随机均衡分为对照组(A组)和联合抗氧化剂组(B组),运动前2周至运动后2天每天分别口服安慰剂或VE、VC与Se组成的联合抗氧化剂.服药两周后进行一次大强度离心跑台运动,建立DOMS模型,在服药前、运动前和运动后即刻、24 h、48 h分别测定运动员肘正中静脉血IL-6、CK、CK-MM、LDH水平及运动后相应时相下肢肌肉酸痛程度.结果 (1)运动员运动后下肢肌肉酸痛程度逐日加重,B组运动后各时相酸痛程度均显著轻于A组.(2)B组血浆IL-6运动后各时项均低于A组同时项,其中运动后24 h呈非常显著性差异.(3)B组血清CK、CK-MM运动后各时相均低于A组,其中运动后48 h二指标活性显著低于A组.(4)B组血清LDH运动后各时相均低于A组.结论 联合抗氧化剂能有效减轻大强度离心运动导致的运动应激和炎症反应,保护肌细胞膜的完整性,减轻DOMS.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基因表达的绝对定量实时PCR检测技术.方法应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25名健康运动员生理状态下外周血白细胞IFN-γ、IL-2、IL-4和IL-10 mRNA的表达.结果应用实时定量PCR方法能够对健康受试者外周血白细胞IFN-γ、IL-2、IL-4和IL-10的mRNA表达进行定量分析,相关系数r>0.99.结论从分子水平为检测运动过程中细胞因子的改变、评估运动员免疫机能状态提供了简易和准确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8.
大鼠急性离心运动后血IL-6、CK、CK—MM和Ca^2+变化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冰 《浙江体育科学》2009,31(4):98-100,123
目的:观察大鼠大强度离心运动后不同时相骨骼肌结构及血IL-6、CK、CK-MM和Ca<'2+>的变化.方法:40只大鼠分为对照组和运动组,运动组又分为运动后即刻组、24h组、48h组和72h组.运动组完成一次性跑台离心运动.观察各组比目鱼肌结构及血IL-6、CK、CK-MM和Ca<'2+>的变化.结果①运动后大鼠比目鱼肌出现损伤性改变,运动后24~48h较为严重;②运动后即刻血浆IL-6显著增高.随后逐渐下降,72h再次显著增高;③运动后CK和CK-MM先升后降,但差异不显著;④运动后Ca2+持续降低,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血浆IL-6可能与由剧烈运动导致的肌肉损伤有关.CK和CK-MM更适用于个体自身的纵向比较.  相似文献   

19.
运动应激所致血清IL-1β和IL-6浓度增加及其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何伟 《体育科学》2006,26(7):33-35,74
目的:探索运动应激时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变化及其与糖代谢和细胞免疫的关系。方法:非体育专业男大学生,空腹,以200W蹬车2min,间歇5min,重复运动至极度疲劳。检测运动前、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3h血清IL-1β、IL-6、皮质醇(Cor)、血糖(GLU)和血乳酸(BLA)浓度以及T-淋巴细胞转换指数(T-LTI)变化。结果:在运动后即刻,血清GLU、BLA、IL-1β、IL-6和Cor浓度增加幅度分别达运动前的40%、314%、75%、110%和95%(P〈0.001),而T-LTI则下降了31%(P〈0.001),经3h休息,Cor、GLU和T-LTI未完全恢复,但BLA、IL-1β和IL-6基本恢复;IL-1β、IL-6、Cor分别与GLU和BLA呈正相关(P〈0.05),但与T-LTI均呈负相关(P〈0.05);Cor分别与IL-1β和IL-6呈正相关(P〈0.05)。结论:IL-1β和IL-6在运动应激期间主要参与糖代谢的调节,对细胞免疫功能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太极拳对老年人白细胞介素-2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观察习练太级拳对老年人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浓度的影响。实验选择城镇老年妇女(55—65岁)16人,随机分为运动组(10人)和对照组(6人)。运动组受试每天进行太极拳运动;对照组正常日常活动,不进行有目的的体育锻炼。结果发现:运动组经过6个月的太极拳练习,血清IL—2浓度和血液中NK细胞数量明显升高,一次性太极拳练习,明显提高血液IL—2的浓度,表明太极拳运动可提高机能的免疫机能,增强老年人抗疾病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