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运用课程难度定量模型N=(aG/T)+(1-a)S/T,以《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为参照标准,对3套生物学教材“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内容进行了难度定量分析,以期对课程难度的定量研究与教材选用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2.
陈丹媛  张磊 《考试周刊》2014,(99):61-62
"三角形"是最基本的几何图形,在我国初中数学课程体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011年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与2000年的《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中对三角形的教学要求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利用课程难度定量模型N=αG/T+(1-α)S/T,对我国初中阶段"三角形"的课程难度进行定量分析和比较,总结出一些值得广大数学教师共同关注的变化与调整.  相似文献   

3.
进一步分析业已建立的课程难度定量模型N=αS/T (1-α)G/T,以两个典型的课程内容为例,对我国现行的义务教育7-9年级(即初中)三套典型的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课程难度进行定量的对比分析,进而对三套教科书与《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吻合程度进行比较,以此获取关于教科书课程难度定量对比分析的一般模式。  相似文献   

4.
四边形课程难度的定量分析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边形”是我国初中数学非常重要的课程内容.利用课程难度定量模型N=αS/T (1?α)G/T,对我国初中阶段“四边形”的课程难度进行定量分析和比较,可以在我国几何课程改革发展方面得到如下启示:无论是“窄而深”的课程设计模式还是“广而浅”的课程设计模式,都会影响课程难度;如果希望课程难度保持不变,那么,较高的课程可比广度则必然对应较低的课程可比深度.  相似文献   

5.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试验稿)》为参照系,对4套化学教科书在课程难度方面进行定量分析,建构关于化学教科书难度定量分析的一般模式和思路,以期对教师选择、使用、处理教科书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启示。  相似文献   

6.
今年教育部将对《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进行再修订。为此,本文利用课程难度定量比较模型:N=λG/T+(1-λ)S/T,对2000年颁行的《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试行)》与《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验修订本)》及《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三角函数部分内容难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就三角函数内容而言,原中职的数学课程比普高的数学课程难度大,这对中职文化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的修订提供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修正后的课程难度模型对目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初中数学的"四边形"课程难度进行了定量的分析比较,可以得到以下的结论:2011年的《课程标准》中"四边形"的课程难度有所降低,其中影响课程难度的因素有:可比深度与可比广度,若想要保持课程难度不变,则需要"窄对深"或"广对浅"的课程内容设计模式。  相似文献   

8.
杨承印  程雷 《化学教学》2009,(9):29-31,40
以被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的3套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为研究对象,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为参照系,利用课程难度定量模型对其中的重要知识主题--"溶液中的离子平衡"进行难度定量分析,从而为选择教科书与准确把握教学要求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以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的3套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为研究对象,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为参照系,利用课程难度定量模型对这些教科书中重要知识主题——物质结构基础进行难度定量分析,从而建构关于化学教科书难度定量分析的一般范式和思路。  相似文献   

10.
螺旋式上升课程设计编排风格的误区及其矫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们习以为常的“螺旋式上升”课程设计编排风格未必导致比较小的课程难度。影响课程难度的主要因素包括课程深度、课程广度和课程时间,利用定量模型N=α.TS (1-α).TG可以很好地近似刻画课程难度。“窄而深”“广而浅”与“少而深”课程设计风格的合理使用、“可比深度”与“可比广度”的恰当平衡,是理想的课程设计编排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我国多地高中生物课程纲领性文件遗传学部分的课程难度进行比较,根据史宁中、李高峰等提出的课程难度模型,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从课程深度、课程广度和课程时间三个维度分析不同地区的课程难度,以此增强一线教师对《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尹华 《物理教学》2012,(7):64-65
借助已有的课程难度定量模型N=αS/T+(1-α)G/T,以机械能部分为样例对中关两套教科书进行比较。旨在通过比较,发现中美教科书内容难度上的差异,探讨给学生减负的切实途径。  相似文献   

13.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生物课标(2011年版)》〕与《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相比较,这次课程标准的修订坚持德育为先,各学科有机渗透;坚持推进素质教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坚持能力为重,注重知行结合;坚持与时俱进,充实新思想和新内容;坚持减轻负担,控制课程容量和难度的总体要求。  相似文献   

14.
《标准》与《大纲》中几何部分内容难度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影响课程难度的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刻画课程难度的数学模型N=λG/T (1-λ)S/T。并以此定量比较我国《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与《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验修订本)》(以下简称《大纲》)中三部分几何内容的难度,得出以下结论:与《大纲》相比,《标准》中立体几何部分内容难度大大降低,解析几何部分内容难度略有增加,平面向量部分内容难度基本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15.
国家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下简称《化学课标》)将高中化学课程划分为2个必修模块和6个选修模块,设置的选修课程为《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和《实验化学》等6个模块。这种新的课程模式不仅为选修课取得了与必修课同等的的课程地位,而且为开好选修课提供了必要的保障。《化学课标》体现了这种设计意图,  相似文献   

16.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体系由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构成,选修课程是必修课程的深化和提高。不同的选修课程因其内容组织的线索不同、知识的特征不同,教材在内容的结构上也有差异。有的选修模块(如《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与性质》)是在必修基础上逐级展开:  相似文献   

17.
<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仅变革了义务教育阶段教学内容,教科书编制体制也由过去的"一纲一本"过渡到"一标多本".由于不同版本教科书的编写者对《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理解有不同认识,各套教科书的课程难度会出现差异.几何一直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次新课改,几何的争议最大.因此,本文借助已建立的课程难度定量模型,以《课程标准》为参照系,选择由华东师范  相似文献   

18.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2》是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根据《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编写的,教科书力图全面落实课程标准中共同必修模块《物理2》的要求,体现课程改革的理念,贯彻和完成《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育任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9.
课程难度是衡量教科书质量的一个重要数据指标,也定量地呈现了教材内容的难易程度。论文选择大陆《科学》(浙教版)与美国主流教材《科学探究者》,以地球、宇宙与空间科学内容中的"地球、月球和太阳"主题为例,对其课程难度进行定量分析与比较。通过对课程广度、课程深度、课程时间与课程难度系数的定量计算与比较,提出浙教版《科学》教材在该部分的难度相对较适宜,略低于《科学探索者》,这与科学课程实验区认为"地球、宇宙与空间科学"部分内容较难的反馈意见有出落。在课程广度、课程深度的比较与分析中发现,《科学探究者》较之浙教版《科学》具更多知识点,更关注于学生探究活动的设计,切实贯彻了"探究"的理念。  相似文献   

20.
袁海泉  施娟 《物理教师》2008,29(9):16-17
每一次课程改革都会出现一番评论、比较,教师和学生最关心的是教材的变化,但定性的描述往往难以令人信服,进行一些定量的讨论相当有必要.本文利用有关刻画课程难度的一个定量分析模型,定量比较新旧物理课程中“电磁感应”部分的难度.旧课程是依据2000年教育部颁布的《全13制普通高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试验修订本)》编制的高中物理课程,相应的教材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加选修)物理》第2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出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