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8 毫秒
1.
辽宁省大学生体育态度、兴趣和动机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辽宁省普通高等院校中,抽取9所高校中的1035名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综合的研究方法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大学生对体育课和体育活动的态度总体来说是积极向上的,但男生的态度明显比女生更积极;辽宁省大学生对体育劳务消费的态度总体上是积极的,但女生的态度明显比男生更积极;来自城市的大学生的态度比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更积极。大学生的兴趣爱好非常广泛。其中篮球、羽毛球、足球、游泳、乒乓球、跑步是大学生最喜欢的体育活动内容。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仍是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最主要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通过自编问卷,随机对重庆市465名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在专业发展目标上,女生的知识取向明显高于男生,而能力取向明显低于男生;其中三年级是变化的关键期;男生学习状况、科研实践能力与发展目标的联系密切。极大地影响发展目标的确定,而女生的学习状况和科研实践则相对孤立、盲目,对发展目标的确定无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3.
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自信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河南大学的114名体育专业大学生和126名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自信程度进行了测量和比较,结果表明:体育专业大学生在体育运动、爱情关系、外表、社会程度作用和总体自信水平上显著优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运动对男性大学生的影响较为深刻,体育专业男生在体育运动、学业表现、爱情关系、外表、社会相互作用和自信总分上均显著优于非体育专业男生;体育专业女生在体育运动方面自信水平明显高于非体育专业女生,在自信的其他维度上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运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专家访谈等方法对锦州市三所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意义有较明确的认识;体育需求表现出多元化的趋势,男、女性别之问存在较大差异;课余体育锻炼积极性不高;体育人口较少,但男生好于女生;活动场地以校内的运动场馆为主;体育消费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5.
对我国中部地区部分高校510名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恋爱伤害现状进行实证调查,结果显示体育专业大学生:恋爱受到伤害人数多、等级重;恋爱伤害致因及遭遇伤害后的心理想法、行为表现、应对方式与普通专业各有不同;男生受伤害比率显著高于女生;女生被动受伤较多,但女生对伤害的应对比男生更积极;有性行为恋爱受伤者,其呈现出的心理、生理伤害更严重,想法和行为更极端。高校应加强对体育专业大学生恋爱情感心智及恋爱伤害规避教育。  相似文献   

6.
现代大学生欣赏体育活动的方式与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全面了解大学生欣赏体育的现状,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大学生欣赏体育的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有84%的男生与78%女生现场看过体育比赛,43%的男生与35%的女生经常通过电视看体育比赛。欣赏内容呈多样化特点,男女基本趋于一致。欣赏时间无固定特征,欣赏原因男生偏重与兴趣,女生侧重与娱乐与休闲。  相似文献   

7.
对本市四所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对有氧运动概念完全了解的占35.57%,其中男女生各为42.67%与18.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体育锻炼动机男生排前三位的是:强身健体、喜欢、业余时间的休闲娱乐.女生排前三位的是:业余时间的休闲娱乐、喜欢、强身健体.超过70%男生的体育锻练行为达到有氧锻炼的状态,而女生只有50%的达到,男女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以高校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强对学生的体育教育和体育促进,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体育锻练中,以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让身体更加健康,有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然而近年来大学生的体育参与情况并不乐观,本文应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广东省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参与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高校大学生体育参与情况并不乐观,在运动项目方面,男生侧重与激烈性运动,女生喜欢舒缓优美类项目;影响广东高校大学生体育参与情况的因子主要有周围环境因子、自我发展因子、场地环境因子三方面。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南京五所普通高校500名大学生自主体育锻炼参与行为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参与自主体育锻炼的频度较低,时间短,达到体育锻炼习惯标准的只有20.5%,而且男女生差异显著,男生的积极参与率明显高于女生,女生的有机会参与率高于男生。本文调查结果可为新形势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湖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态度和余暇体育行为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运用文献资料、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调查了湖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的体育态度和余暇体育行为。结果表明:大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健身功能及健心、娱乐、社交功能认识较深;在余暇体育活动选择上,男生以对抗性强、身体接触多的项目为主,女生以运动量小,隔网对抗、身体接触少的项目为主。提出加大学校体育场馆建设力度;建立余暇体育俱乐部;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1.
浅谈高校体育与素质教育、终身体育的接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校体育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又是终身体育中最重要的、带有决定性意义的中间环节。因此,高校体育要与素质教育相结合,更要与终身体育相接轨。结合教育部2002年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精神,分析了当前高校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高校体育应当围绕素质教育,本着以人为本和终身体育的主导思想转变教学目标,改革教学诸环节——能体现终身健康价值追求的教学内容、多样化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科学客观的评价体系;充分发掘体育中所蕴涵的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热爱体育的态度和终身体育的意识;同时要满足不同层次大学生对体育的成就感。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大学生体质现状以及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建议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兼顾大学生兴趣,着重发展心肺功能;教学组织形式的安排上,应依据大学生运动能力差异,开展分层次教学;教学评价的方法上,应考虑大学生运动能力的进步幅度;加强体育理论课教学,为大学生课余锻炼提供科学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当前中学体育教学现状,提出了当前中学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即改革现有的体育课程设置体系,把中学体育教育与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强体育生活化教育,让大学体育教育走进学生生活,使学校体育教育真正为中学生生活服务,满足学生多元化体育需求.  相似文献   

14.
2008年奥运会对北京高校体育环境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书元 《体育与科学》2007,28(6):32-33,20
本文以奥运会和校园体育环境为视角,就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对北京高校体育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包括对体育设施建设的影响;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对群体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影响,对学生体育意识和高校竞技体育的影响等,期望对以奥运会为契机,建设良好的高校体育环境,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学校体育工作一直是体育教师的首要任务,如何做好学校体育工作,发挥学生积极主动性,是每个学校领导和体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问题。高校成立大学生体育协会,充分调动了大学生积极主动性,发挥当代大学生组织管理能力,体现出大学生创新、发展的新思维;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发展,使学校体育工作进入一个新局面。成立大学生体育协会是学校体育发展的需要,是学校体育推向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普通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主要问题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文献法、数理统计和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近几年普通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的重要环节和工作模式做出分析,包括加强高校体质测试中心硬件、软件建设;测试计划的合理安排;根据上报数据对学生体质健康现状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最后针对目前普通高校体质测试中面临的主要困难提出应对措施,包括积极引用智能型体质测试仪、合理安排数据上报时间及加强对《标准》的宣传等。  相似文献   

17.
面对大学生体质下滑的不争事实,普通高校都在积极思考和实践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的途径和方法。笔者阐述了南京工业大学在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方面所采取的有效途径:建立课内外一体化的高校体育教育与教学模式;实施阳光长跑制度,加强学生健康生活方式和运动习惯的培养;借助体质测试平台,对学生体质状况进行有效监测;发挥学生体育俱乐部作用,激发学生参与体育热情;积极承办赛事,精心组织开幕式表演,营造学校特色体育文化氛围。并对今后高校体育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8.
高校体育活动作为学校体育活动与社会体育活动的衔接点,对学生终身体育活动有较大的影响,特别是高校公共体育课的开设更是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终身体育行为,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项目进入高校体育课堂,对丰富高校体育、教育内容,具有特殊的意义。因此,对传统武术项目进入高校公共体育课的相关研究,不但有助于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进一步理解与认识,而也助于传统武术项目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晋中市三所不同类别的普通大专院校260名学生体育文化素养情况进行了问卷式调查,结果发现:大多数学生对体育功能虽有正确的认识,但对体育活动的态度是消极的,有良好体育行为的学生更是较少。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应改革当前体育教学模式,采取强化大学生体育意识,加深大学生体育知识,促进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等措施加强对大学生体育素养的培育,提高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促进体育锻炼的能力和习惯的养成,为终身体育思想的形成奠定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蔡先锋 《湖北体育科技》2011,30(2):140-141,129
探讨大学生对体育课价值观的认同程度,进而探讨大学生对体育课的价值观的认同程度是否影响其锻炼行为.以部分普通大学生及体育系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496份,并以t检验、单因子变异数分析及典型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男大学生对体育课价值观高于女大学生;2)体育系大学生对体育课价值观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