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了食用植物油中主要脂肪酸的相对含量。  相似文献   

2.
功能性植物油中脂肪酸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然植物油脂中有很多对人体有益的脂肪酸,本文对常用的功能性植物油进行甲酯化后,用气相色谱-质谱仪分析了其中的脂肪酸,并对其中的6种功能性植物油脂的脂肪酸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3.
对植物油不经衍生化直接进样对脂肪酸进行测定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分析植物油中的脂肪酸成分和含量 ,其灵敏度比 GC(普通填充柱气相色谱法 )提高了 1 0 2~ 1 0 3倍  相似文献   

4.
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花生油和一些常见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及其含量,使用添加法在花生油中掺入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植物油,并进行了相关分析.发现油中脂肪酸组成及其特征组分的变化成线性规律,由此做出工作曲线,可快速定性、定量掺伪油,且掺伪量的最低检出限可达到5%.  相似文献   

5.
依据皂化反应原理、盐析、酸解、洗涤、蒸馏、冷榨等工艺,给出了从植物油油泥中提取固体脂肪酸和液体脂肪酸等化工产品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6.
张灿灿  许茜 《科技文萃》2004,(11):179-180
2004年5月1日起,大豆油、花生油等食用植物油国家标准正式实施.该标准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会同国家粮食局组织制定.此前,棉籽油、葵花籽油、油茶籽油、玉米油、米糠油等食用植物油国家标准已于2003年10月1日发布实施.业内人士称,这不仅意味着我国粮油标准化工作又推进一步,消费者选油时也将"有据可依".  相似文献   

7.
试析茶油的功效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油是由野山茶果炼制的一种食用油,它作为一种无害、纯天然的木本食用植物油深受人们的喜爱.目前,茶油在食用油、化妆品、医药、化工等各个领域都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分析了茶油的特性及功能,具体介绍了茶油的功效及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8.
针对两种茶籽的壳和仁,分别测定了它们的脂肪酸成分及其相对百分含量.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其中的脂肪油,进行甲酯化后,利用气质联用仪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从云南茶籽和河南茶籽的壳和仁中测定出的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百分含量分别为23.97%,59.71%,46.72%,60.90%.结合壳和仁中测定出的脂肪酸成分分析可知,茶籽中的仁比壳更适合用于油脂生产.两种茶籽中,云南茶籽的脂肪酸组成更适合保健食用.  相似文献   

9.
依据皂化反应原理、盐析、酸解、洗涤、蒸馏、冷榨等工艺,给出了从植物油油泥中提取固体脂肪酸和液体脂肪酸等化工产品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10.
徐芳 《家庭教育》2011,(5):42-43
1.反式脂肪酸是什么东西,既然它对人体有害,为什么很多食品中会用到它?20世纪80年代,由于担心存在于动物油中的饱和脂肪酸可能会对心脏带来威胁,植物油又有高温不稳定及无法长时间储存等问题,科学家通过植物油加氢将顺式不饱和脂肪酸转变成室温下更稳定的固态反式脂肪酸。由于氢化后的油脂具有熔点高、氧化稳定性好、货架期长、风味独特、口感更佳等优点,且成本上更占据优势,  相似文献   

11.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奶及乳制品中的脂肪酸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奶及乳制品中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进行测定.采用哥特里-罗兹法提取奶及乳制品中的脂肪油,氢氧化钾-甲醇溶液法甲酯化,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奶及乳制品中的脂肪酸主要以碳8到碳24的脂肪酸为主,各脂肪酸在不同类型的奶及乳制品中含量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12.
采用气相色谱仪测定了小荚蛏不同生理阶段(配子发生期、成熟期和排放期)软体部脂肪酸的组成.结果表明,小荚蛏软体部含有23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SFA)5种,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5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13种.各生理阶段的SFA、MUFA和PUFA含量差异极显著,23种脂肪酸除C20:3含量无显著差异外,其余22种脂肪酸含量差异均显著;SFA含量以排放期为最高,配子发生期为最低;MUFA含量在配子发生期高于成熟期和排放期,PUFA含量在配子发生期和成熟期高于排放期.  相似文献   

13.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合技术研究核桃仁油脂酸组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以乙醚、正己烷为溶剂,采用索氏提取法和超声波提取法对核桃仁中的核桃油进行提取。用两种甲酯化方法对核桃油进行处理,通过GC/MS方法分析了核桃油中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从核桃油中共检出13种脂肪酸,除亚油酸等5种文献报道过的主要成分外,还包括十四烷酸(肉豆寇酸)、十五烷酸、十六碳烯酸、十六碳二烯酸、十七烷酸、二十烷酸(花生酸)以及二十碳烯酸和二十碳三烯酸等8种含量较少的成分,约占核桃油脂肪酸总量的1.7%。  相似文献   

14.
采用索氏提取法对棉花籽中棉籽油进行了提取,采用硫酸进行甲酯化处理,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了分析,共分离鉴定出10种脂肪酸,共占棉籽油总量的97.67%.其中主要成分为:棕榈酸25.92%,8-十八碳烯酸11.78%,亚油酸37.50%和油酸16.00%.  相似文献   

15.
以乙醚为溶剂,用索氏提取法,对产于辽宁鞍山茄子籽油提取后,采用氢氧化钾一甲醇法对其进行衍生化.然后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对其衍生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通过检索NIST98谱图库,最后从茄子籽油中分离确定了13种脂肪酸,其中大多数为不饱和脂肪酸.同时运用峰面积归一化法通过G1701BA化学工作站数据处理系统测得各化学成分在脂肪酸中的相对百分含量.  相似文献   

16.
玉环柚籽中脂肪酸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乙醚为溶剂,用索氏提取法,对产于浙江玉环县的玉环柚子籽油提取后,采用氢氧化钾-甲醇法对其进行了衍生化.然后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对其衍生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通过检索NIST98谱图库,最后从玉环柚籽油中分离确定了13种脂肪酸,其中大多数为不饱和脂肪酸.同时运用峰面积归一化法通过G1701BA化学工作站数据处理系统测得各化学成分在脂肪酸中的相对百分含量,为玉环柚籽油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采用索氏提取方法提取柞蚕蛹油,用KOH/CH,OH酯交换法甲酯化处理,以气相色谱/质谱方法测定脂肪酸的组成.共鉴定出13种脂肪酸成分,其中以亚麻酸(LNA)、棕榈酸(P)、硬脂酸为主,柞蚕蛹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总脂肪酸总量的66.6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