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意义]知识图谱作为近年来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背景下出现的知识探索、推理发现的新兴技术,对专利检索新业务形态开展,提升业务效率减轻人工负担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方法/过程]通过对知识图谱构建流程、技术架构与专利文献业务特点分析结合,对知识图谱语义模型在低质量专利检索和可视化等场景应用进行了探讨。[结果/结论]知识图谱在专利检索场景中适用性较强,相关技术环境/工具成熟,同时其垂直领域多知识体系特点,其语义模型构建还需要高质量文献和专家进行协助和迭代。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为提高专利知识图谱构建的自动化水平,并实现知识服务与交易服务的融合,提出了面向供需信息挖掘的供需知识图谱(PSD-KG)的构建思路。[研究方法]知识图谱规划方面,对专利交易涉及实体及关系进行了拓展,规划了共由12类实体和14类关系组成的PSD-KG。知识图谱构建方法上,建立专利领域词典以实现语料自动化标注,并提出了基于BERT-BiLSTM-CRF模型的语义实体识别方法。[研究结论]与传统的CRF、BiLSTM-CRF模型对比发现,该文模型的准确率、召回率和F1指数均高于85%,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以燃料电池领域为例构建PSD-KG,通过技术供需热点识别及演化研究,识别出三类技术热点,包括:持续热门技术点、新兴热门技术点和潜在热点技术;并在交易网络分析、供需信息检索等方面挖掘新应用场景。研究成果也为专利交易推荐提供了知识库。  相似文献   

3.
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收录的开放式创新文献为研究对象,借助Citespace II软件进行知识图谱分析,分别制作了时空分布、文献共引和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进而探究了开放式创新研究的分布状况、变化趋势和热点领域。研究表明:(1)英美两国学者引领了开放式创新研究,我国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处于稳步提升阶段,但能够密切跟踪国际前沿;(2)开放式创新研究的发展趋势是研究对象日趋多样化、实证研究取代案例研究成为主要研究方法以及基于网络社区的创新交互逐步取代企业实体之间的技术交易和合作研发成为研究主流;(3)开放式创新研究的四个热点领域是开放式创新模式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基于创新网络的研发合作和技术交易、开放式创新知识治理和用户参与的开放式创新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4.
分析目前最具代表性的基于主体-行为-客体(SAO)三元结构的专利分析工具研究现状,包括SAO结构研究主要内容和基于SAO结构的专利分析流程及其应用。研究发现:(1)SAO结构研究主要包括S、A、O元素的独立研究、两两组合研究及其相互关系研究;(2)基于SAO结构的专利分析流程主要分为数据预处理、SAO结构提取、SAO结构后处理和图表解释4个阶段;(3)基于SAO结构的专利分析方法主要分别从扩大研究词覆盖范围、构建和分析SAO结构网络、优化SAO结构提取方法和分类研究SAO结构来提高专利分析的全面性、深入性和准确性,研究难点是对SAO结构中非分类关系的提取;(4)基于SAO结构的专利分析方法在专利情报分析领域跟踪科学研究发展并预测其发展前沿,在创新设计领域分析产品需求、结构和功能及推送设计概念,在专利知识管理系统开展专利分类、技术信息挖掘和展示以及发明知识推送,在企业管理领域帮助企业管理知识产权和组织实施战略,在各技术领域的应用扩展将是其未来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5.
美国虚拟现实技术领域专利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计量学和统计学的方法,从时间[1]、技术领域、主要机构以及高产发明人及其合作网络等角度对<德温特创新索引>数据库中收录的在美国申请的虚拟现实技术领域相关专利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并绘制知识图谱,为我国相关技术领域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将专利文献之间的引用关系作为知识流动的研究途径。首先,从专利文献前引和后引的角度入手,建立分别代表科学知识、技术基础知识和技术前沿知识的数据集;然后,运用共被引聚类法建立基于技术领域主题的知识流动链条;最后,基于科学知识吸收时间和技术知识扩散时间两个维度,构建技术领域主题的知识流动时间模型,以期从微观的角度观察技术领域主题的科学与技术发展趋势,并对后续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基础。  相似文献   

7.
以德温特专利数据库(DII)收录的人工智能领域相关专利为数据源,运用专利计量法对专利数据进行时间、地域分布和专利权人分析,展示了人工智能领域研究实力的分布情况;利用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 Space绘制人工智能的知识图谱,挖掘出人工智能领域的关键技术、技术热点与前沿领域,并对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基于文献计量学和文本挖掘方法探索与某领域相关的学科交叉知识图谱的新思路。[方法/过程]提出可视化学科多样性测度指数和主题模型的领域学科交叉知识图谱研究框架,基于Science Overlay Map和嵌入领域本体的LDAvis进行领域学科交叉知识图谱的构建,并以纳米科技领域为例,验证学科交叉知识图谱研究框架的有效性和适用性。[结果/结论]基于Science Overlay Map的领域学科交叉科学地图,从全学科的角度展示纳米科技领域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情况,基于LDAvis结合领域本体的学科交叉主题交互图则聚焦具体的学科交叉主题和主题之间的相互关系,二者的结合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上更清晰地把握纳米科技领域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情况。本研究可以弥补学科交叉主题识别结果不容易被解释的局限性,为领域学科交叉知识图谱研究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大为Innojoy专利数据库,构建专利可视化知识图谱,从古籍专利的年度趋势、地域分布、法律状态、技术领域与主题、专利权人、专利合作和专利转让等方面进行分析,梳理了古籍专利的热点以及特殊领域,并进行了详细的讨论与研究,以期为古籍专利今后的发展布局提供数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赖朝安  钱娇 《科研管理》2018,39(10):138-147
面向新技术及其产业的技术预见方法正成为支持产业技术规划与企业研发决策的重要工具。然而,当前产业技术预见通常使用基于专家的定性方法,缺乏可靠性与客观性。定量分析方法成为产业规划及技术预见的新型工具,而专利挖掘是优先考虑的定量分析方法。本文提出基于包括专利网络与专利地图的知识图谱的新分析方法,并将其与多种专利基础分析方法集成,并结合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进化规则,形成一种基于专利知识图谱的可视化产业预见分析框架。本文结合移动医疗这一新兴产业,论述该分析框架的应用过程,分析产业竞争状况、发展轨迹与技术机遇,寻找具有发展潜力的技术方向,为广大企业的研发创新提供决策参考。据实践验证,该方法提高了技术预见与规划的效率,并提高决策的可靠性与客观性。  相似文献   

11.
目前国内对于专利地图的研究大部分仍停留在应用阶段,对其制作的基础理论研究较少。概述目前专利地图类别,分析现有专利地图制作方法的缺陷,从增强专利文献信息可信度和价值的角度,运用TF-IDF(term…frequency-inverse…document…frequency)统计特征将非结构化的专利文献信息映射到低维空间中,采用密度峰值快速搜索聚类(clustering…by…fast…search…and…find…of…density…peaks,CFSFDP)算法进行聚类,对同一聚类中的专利文献特征进行分析,得到不同专利文献间的发展关系并映射为图表示,从而构建以有向图表示的专利地图。改进提出的这种专利地图制作方法,同时利用了结构化信息与非结构化信息,以使专利地图更为真实准确地反映目标技术领域的技术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2.
   恰当的专利组合价值测度是国家衡量企业创新能力、制定合理产业技术政策的必要保障;是企业技术合作、交易等得以顺利进行的前置条件。本文以复杂专利组合价值测度为研究对象,从结构分析视角出发,在选取测度指标的基础上,首先利用综合比较与统计相关的方法判断同类专利内部指标组合方式;接着研究不同专利组之间的价值组合,运用结构方程竞争性比较来确定专利组合最佳分组;利用组指数套索回归找出关键变量组和关键变量,构造双层复杂专利组合价值评价模型。在以药品为例进行分析后,发现药品同类专利内部指标组合方式以几何平均为佳、组间则按照专利性质分组为优,并得到药品专利组合价值公式。进而将不同方法加以对比,分析本文方法合理性。本文创新之处在于以复杂双层专利组合为研究对象、使用结构方程竞争性分析获得专利组合最优分组形式、选择组指数套索回归以确定专利组合定价模型。模型符合专利组合价值评价的现实数据特点,同时将组合结构分析与组合价值评价相结合,能够有效捕捉专利组合的内在价值。本文丰富了专利组合价值评价的理论和方法,拓展了专利组合价值与评价维度的测度关系研究。  相似文献   

13.
张振刚  罗泰晔 《科研管理》2020,41(8):220-228
本文以2011-2015年间纳米能源领域的8184个专利为例,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组合理论的技术机会发现新方法。知识组合理论认为,创新源于知识元素的组合,具体包括对已有知识元素组合的再利用和探索新的知识元素组合两种方式。一方面,本文应用关联规则对专利数据进行挖掘,用信息熵对所提取的关联规则进行筛选,从而得出具有较大再利用价值的知识元素组合;另一方面,本文提出了一个评估知识元素间新组合的可能性的公式,进而得出具有较大组合潜力的新知识元素组合。基于两种方式所得到的知识元素组合,我们分析出了纳米能源领域三个重要的研发方向,并以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间的专利数据验证了所提出的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冯灵  袁晓东 《科研管理》2021,42(4):123-130
专利丛林是企业在创新活动中必须关注的技术陷阱之一。专利越分散、专利权的交叉和重叠现象越严重,专利丛林越多。对专利丛林进行识别和分析可以有助于相关企业预测及规避本技术领域潜在的专利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技术创新中的障碍。本文拟以高铁制动技术为例,以小见大,对高铁技术领域的专利丛林问题展开研究。利用专利引证三元组计算法对高铁制动技术领域的专利丛林进行测量和识别。随后,基于有效专利时间序列的系统聚类分析,分析高铁制动技术领域对专利丛林演变进程。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高铁技术领域存在专利丛林问题,在经历了专利丛林的萌芽期、成长期及成熟期后,现阶段正处于专利丛林的衰退期。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基于论文题名快速梳理特定研究领域中的概念,并确定概念所代表的知识之间驱动关系,有助于科学了解研究领域状况,为进一步寻找研究方向提供可能。[研究方法]以信息与知识传播研究领域为例,收集整理题名中包含“知识”研究论文元数据,在Stanford Parser的短语结构分析结果基础上,对驱动关系进行人工审定,并做边界调整、拆分和规范化,得到概念间的真实驱动关系数据,定义若干分析指标,以上述数据为基础构建加权有向图,并基于复杂网络分析和可视化技术分析展示在知识驱动方面具有不同特点的概念及驱动路径。[研究结论]该研究借鉴和发展共词分析方法,提出并实现了一种能够揭示研究领域概念之间有方向的知识驱动关系的方法,利用本方法可以发现不同概念在某一领域的驱动强度大小、特定的驱动路径和若干稳定或脆弱的概念团组。  相似文献   

16.
悄然兴起的科学知识图谱   总被引:58,自引:5,他引:58  
陈悦  刘则渊 《科学学研究》2005,23(2):149-154
科学知识图谱是显示科学知识的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的一种图形。它的悄然兴起,一方面是揭示科学知识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计量学从数学表达转向图形表达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显示科学知识地理分布的知识地图转向以图象展现知识结构关系与演进规律的结果。这里,在介绍有关科学知识图谱基本概念的基础上,从数据库、数据格式及存取,数据分析算法,可视化和互动设计,科学计量学等方面阐述了有关科学知识地图绘制的最新进展,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其进展表明,无论是对于科学技术研究,还是对于企业技术创新,科学知识图谱都是一种有效的知识管理工具。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专利引文的科学—技术关联探测方法包括三大步骤:以引用关系为纽带,建立代表技术知识的专利方数据集与代表科学知识的论文方数据集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论文方所代表的科学学科和专利方所代表的技术领域;建立科学学科与技术领域间的映射,描述并显示双方的知识溢出关系。但这三大步骤中分别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不区分专利对论文的引用类型将导致探测误差;二是依据IPC的分类方法不能反映专利方子技术领域的知识类别;三是现有探测方法中缺失科学论文对技术创新的反向引用计量。  相似文献   

18.
新兴技术往往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风险性和模糊性,在此情况下,新兴企业如何进行技术整合、探索新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这些企业如何构建自己的技术空间,到底是应该和行业的技术空间保持一致性呢,还是保持差异性?本文聚焦于"新兴企业如何构建技术空间"这一问题,从企业技术能力及其组合的角度切入,以489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为样本,研究发现,在不同的企业技术能力组合情境中,企业-行业的技术空间异质性对企业绩效具有差异化的影响。具体而言,在核心技术能力高、一般技术能力高的情境中,技术空间异质性对新兴企业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核心技术能力高、一般技术能力低的情境中,技术空间异质性与新兴企业绩效间呈倒U型关系;在企业核心技术能力低的情境中,无论新兴企业的一般能力是高还是低,技术空间异质性对新兴企业绩效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本文的研究从技术能力组合的视角拓展了技术空间异质性的研究,也为新兴企业的技术空间构建问题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9.
专利质量评价是政府或企业在投融资决策、技术产权转让、科研成果评价等过程中的核心问题,目前得到理论界与实务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现有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模型以及专利质量含义等相关内容的调研与梳理,拟从技术、法律、经济三个视角出发构建专利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针对现有评价方法的不足,提出运用直觉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和利用模糊评价法对专利质量进行评估的综合评价模型。结合案例分析说明该模型可行性与有效性,为专利质量评价提供了一个更具科学性与实操性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