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语篇的形合(hypotaxis)与意合(parataxis)是英汉两种语言之间最重要的区别特征,是英汉语篇对比研究的重要内容。英语思维重逻辑、分析,汉语思维重悟性、直觉,这使得英汉两种语言在语篇结构上的最大区别在于英语重形合而汉语重意合。形合是组词造句的外在逻辑,意合是遣词造句的内在认知事理。英语注重显性衔接,结构完整,以形制意;汉语则注重隐性连贯(covert coherence),讲究功能和意义,以意驭形。  相似文献   

2.
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由于形合意合的差异英汉两种语言在语篇衔接手段上也有所不同。在简单介绍语篇衔接手段之后,从形合意合的角度对比分析了Before Adam与廖美珍教授译本在语篇衔接的转换及翻译。  相似文献   

3.
英语的语篇衔接以“形合”为主,汉语的语篇衔接则以“意合”为主,这种差异性是造成英汉两种语言语篇表达风格不同的根本原因之一,因此,在英汉翻译中应注意这种差异性,并加以恰当应用。  相似文献   

4.
语篇中通常使用衔接手段来达到语篇的连贯。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结构的不同,形合英语和意合汉语的差异影响了各自语篇的衔接手段。本文通过对比分析英汉语篇中的照应衔接手段,以说明两者之间的异同,更好地在翻译实践实现双语之间的转换。  相似文献   

5.
语言的意合、形合体现在词法、句法及词义层面上。英、汉语的显著区别是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不同的层面,意合与形合有不同的表征手段。在语码转换过程中,英汉这一区别性特征尤为凸显。本文试图从语言的衔接手段,意合、形合的表征,探讨英、汉语中意合、形合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6.
形合与意合是涉及句法问题的两个重要概念。文章通过对《红楼梦》第四回的英汉翻译对比研究,提出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这种差异在语篇衔接上主要体现在连词、省略及从句的运用上。  相似文献   

7.
所谓翻译就是将所要表达的内容由一种语言转变为另外一种语言而保持其意思不变的过程,根据所处语言环境的差异,形合与意合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笔者通过对经济语篇的词句翻译进行研究,探讨翻译中的形合与意合的相关策略和标准。  相似文献   

8.
省略是语篇衔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名词性省略,动词性省略和小句性省略.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都具有相似性.但是,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结构上的不同,这种省略现象仍有本质上的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汉民族的"意合"趋向和西方民族的"形合"特征."意合"趋向在省略上表现为省略只求达意,只要能达意,省略的时候不但不考虑语法,甚至也不考虑逻辑;体现在少省谓语,多省连接词、主语.而"形合"表现在英语过多地依赖语篇的衔接手段,省略上体现在多数伴随形态或形式上的标记.  相似文献   

9.
省略是语篇衔接的重要手段之一,英汉两种语言均有省略现象.从句子成分角度而言,可分为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和宾语省略,但这两种语言省略手段的使用不尽相同.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英语是综合分析语,重形合,而汉语是典型的分析语,重意合,而这种差异是由中西不同文化造成.在英汉两种语言互译时,要使用正确的翻译策略,使译文表达忠实于原文、合乎语言规范、文辞畅达.  相似文献   

10.
郑巧云  蔡瑞珍 《海外英语》2012,(10):173-175
形合与意合是语言构建的外在表征,是英汉两种语言最显著的区别特征之一。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体现了两种语言使用的规约性与普遍性,在语篇层面,英语意合法与汉语形合法的使用,反映出语言使用的特殊性与相对性。翻译时,既要考虑目的语语言的规约性与普遍性,也要考虑语言使用的特殊性与灵活性,根据语法、语义与语用需要,在形合的显性连接与意合的隐性连接之间进行转换。  相似文献   

11.
省略是语言使用中一种常见的现象,和其它的语篇衔接手段一样,省略也具有衔接语篇的功能。英汉省略现象在功能和类型上有共性,但在具体现象上也有本质性的差异:"形合"和"意合",有标记和无标记。了解这些差异将有助于英汉语篇翻译更加自然流畅。  相似文献   

12.
语篇翻译的一致性和连贯性一直是近几年来翻译研究的侧重点。试通过英汉衔接手段的对比和语篇翻译与衔接的关系两个方面论述:衔接是构成语篇一致性和连贯性最基本的条件。在整个语篇翻译进程中,衔接手段的运用和其在英语中普遍存在的分析都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3.
语言象似性指的是语言结构反映人类思维方式,因此语言结构同思维方式是密切相关的。英汉两民族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反映在语言结构中导致了英汉语篇衔接手段的不同,而这种不同主要体现在顺序象似性和数量象似性中。试根据英汉思维方式的不同,针对其对英汉语篇衔接手段的影响进行研究,为英汉语篇衔接手段的翻译进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在篇章回指中,英汉语篇在第三人称照应时有性别指称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对翻译有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其一,英语第三人称代词的单数形式在口头上和书面上都有性的区别,而汉语在口头上甚至有时在书面上都没有性的差别,而且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的复数形式也有性的区别;其二,英语语篇中人称照应的使用频率要高于汉语,后者主要使用零照应和名词照应的手段,这可能是与英语重意合,而汉语重形合的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15.
文章试图在Werlich“文本语法”的基础上,构建一个适用于酒店文宣文本英译的平行文本比较模式。通过对比分析中英文酒店文宣平行文本惯例等方面的异同.探讨酒店文宣英译所获得的若干启示,提出了酒店文宣英译可采用的一些翻译策略并举例分析。  相似文献   

16.
基于对比语言学和语篇衔接与连贯理论,采用三个题材内容与艺术风格迥异的经典英语短篇小说及其中译本语料,通过英汉对比,就英汉叙事语篇逻辑连接差异进行了实证性探讨,并尝试从语言学、文化及历史的视角对形成这种差异性的原因予以分析。  相似文献   

17.
标点符号是语篇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语篇中缺少标点符号,将会影响读者对文章的理解。而译者若忽视标点符号在语篇中的作用,会影响译文的质量。为更好地了解标点符号的重要性及其语篇衔接功能,以冒号、分号为例对比分析了两种标点在英汉语言中的语篇衔接功能,并探讨了零转换、转换成其他标点及转换成语言文字这三种翻译转换策略在冒号、分号英汉互译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8.
英汉两种语言在语音、词汇、句法、语篇及语用层面存在着差异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外语习得 ;外语教学中应加强母语和外语语言系统和文化背景差异的对比分析 ;扩大阅读量 ;增加视听说训练 ;重视语篇教学 ,旨在提高外语学习的效率  相似文献   

19.
英汉语篇的生成与其特定的民族文化体系的语用相关,涉及到自律语境与他律语境、感性语篇和理性语篇相协同等语用因素。在英汉文学文本翻译活动中,原文本与译文本两种语境、语篇转换的比照研究揭示了英汉语用互文转换规律,这对文本翻译的语用互文性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0.
《红楼梦》是古典文学史上的一株奇葩,其两个英译本(杨宪益译本和大卫.霍克斯译本)同样也是译坛的经典之作,曾被众多的翻译家和翻译爱好者欣赏和点评。笔者从形合与意合的研究角度出发,探讨了《红楼梦》的翻译艺术,并通过《红楼梦》英译本的比较,分析了形合与意合机制产生的内在动因。论文认为,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的特点体现在《红楼梦》的翻译过程中,并为译者提供了阐释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