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体育美学     
G802 论难美技能类项群的美学特征与技术创新=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difficult and beautiful sports items[刊,中,B]/苏平,王新国,杨亚红(韶关学院体育 系)//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3,19(2).-79-80参7(SJ) 体育美学//技能//特征//技术 从美学的角度,分析了难美技能类项群的主要美学 特征,即独创美、力量美、人体美、节奏美、衬托美和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项群理论的视角出发,分析"健身气功.五禽戏"的项群归属,即隶属于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多元动作结构类固定组合项群和评分类项群,及其"难"和"美"的项群表现特征,并具有针对性提出想象训练方法,为提高其竞技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浅析全息思维与技能类难美项群技术创新的多元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雨  张明根  左志毅 《湖北体育科技》2006,25(4):381-382,385
全息思维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文章采用了理论与个案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全息思维与技能类难美项群技术创新的多元因素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全息思维方式,合理运用项目之间的整体(相关)性、辐辏性、交合性,可取得良好的创新设计效果,为技能类难美项群技术创新提供新的思路和可操作性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4.
比较分析1996年各项目年度最高赛事和2005年第10届全运会的比赛成绩,发现我国技能主导类奥运项目中对抗类项群运动员的运动寿命长于表现类项群;在对抗类项群中,同场对抗和隔网对抗项群,即球类运动员的运动寿命长于格斗项群运动员;表现难美性项群的女运动员运动寿命比男运动员短;技能主导项群运动员的运动寿命与运动成绩有可能存在正比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竞速、竞距和技能表现难、美类项群运动员的“高原现象”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证实了布瑞安和赫特的观点,指出研究对象在训练过程中的“高原现象”是客观存在;竞速项群运动员在专项训练的第4—6年出现,竞距、技能类难美项群运动员在第5—7年出现;运动素质是竞速、竞距体能类项群运动员产生“高原现象”的主要因素,难美性技能类项群运动员产生“高原现象”的主要因素是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6.
高水平运动员年度周期时间结构的项群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个案法及调查法对体能主导类项群、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技能主导类表现准确性项群、技战能主导类个人对抗性项群和技战能主导类集体对抗性项群等5大类8个项群高水平运动员年度周期中的参赛次数、竞赛日程分布、周期划分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揭示了各项群高水平运动员(队)年度周期的时间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7.
"难美技能类"运动项目美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等方法 ,对难美技能类运动项目的美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 ,共同的美学特征共有 13项 ,不同的美学特征有 6项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难美性项群协调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协调能力的表现形式,根据难美性项群协调能力的表现形式制定了十种测量方法及三类评定方法,旨在对对难美性项群协调能力的教学和训练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运动项目的类属聚合称为项群,揭示项群训练基本规律的理论称为"项群训练理论"。依决定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可将所有的运动项目首先分为体能主导类和技能主导类两大类,继而以各项目体能和技能的主要表现形式或特征作为二级分类标准,把体能主导类项目分为快速力量性、速度性及耐力性三个亚类,把技能主导类分为表现难美性、表现准确性、同场对抗性、隔网对抗性及格斗对抗性五个亚类。项群训练理论的提出和建立,为一般训练理论和专项训练理论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概括了同一项群体不同项目的共同规律。本文仅就体能主导类项群训练的运动生物力学规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奥运会不同项群项目的主场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按项群对奥运会项目进行分类,分别分析不同项目(按项群分类)的主场效应.通过综合分析奥运会各项目的特征和主场的特征,发现技能主导难美项群容易产生主场效应,但不恰当的观众行为也可能导致主场负效应;技能主导同场对抗项群和隔网对抗项群也较容易产生主场正效应;技能主导格斗对抗项群的项目对主场因素不太敏感;体能主导类项群对主场因素敏感性较低;技能主导表现准确性项群容易受主场因素干扰.  相似文献   

11.
棒球运动是智慧与竞技的运动,是时间与距离的运动,具有很强的欣赏性和刺激性。棒球运动项目的一般特征包括:竞赛特征、技术特征、战术特征、文化特征、价值特征。通过对棒球运动项目一般特征的重新认识、概括与分析,旨在为更好地认识棒球的专项特征以及更好地开展和认识棒球运动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吕晓昌  林琳 《体育学刊》2012,(3):104-109
考察我国皮划艇运动员赛前情绪特征的总体状况,探讨不同性别、年龄、训练年限、等级、团队凝聚力、教导方式的我国皮划艇运动员赛前情绪特征的各维度差异以及不同赛前情绪特征对我国皮划艇运动员运动表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皮划艇运动员赛前情绪特征的总体状况良好;不同赛前情绪特征的我国皮划艇运动员的部分维度存在显著性差异;我国皮划艇运动员赛前情绪特征的部分维度能够预测他们的运动表现。  相似文献   

13.
论武术套路运动的艺术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段丽梅  亓传琴 《湖北体育科技》2004,23(3):304-305,308
中华武术是古老东方文化的瑰宝和精华,发展至今已有套路和搏斗两种运动形式。武术套路艺术美是武术实用自然美和艺术美的辩证统一体。艺术使武术套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以其独特的个性魅力推动世界体育文化的大发展。文章讨论了武术艺术的发展史以及武术套路的4个美学特征,这一探索对武术的继承、发展、变革、创新是必要和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武术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民族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武术寓技击于体育之中,具有明显的体育特性;在武术教学中要注意突出武术自身所具有的特点,使之既表现出体育的特性,又表现出其固有的民族文化特征;武术作为华夏民族文化传承的一个载体是中华民族的体育之魂,在武术教学中要时刻注意突出武术自身的六个特点。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前人的基础上对排球运动文化的涵义和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总结出排球运动文化的涵义和特征。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传承性、时代性、民族性、中西文化的包容性等方面。本文主要通过研究排球运动文化的特性,旨在为今后排球运动文化的传播和排球事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试论艺术体操的美与审美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艺术体操的美不是简单地呈现人体的自然原形,而是通过运动赋予特殊审美特性。本文运用有关美学理论,结合艺术体操运动特点,对艺术体操美学形式特征、表现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基于WSR方法论的竞技体育人才成长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体制改革改变了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系统的状态,人才培养系统的联系更加复杂,系统地了解竞技体育人才成长特征,有助于人才培养系统联系的建立与完善。WSR方法论为系统地分析竞技体育人才成长特征提供了工具。研究结果认为竞技体育人才成长的物理特征有时间性、竞赛性;事理特征有整体性、关联性、有序性与适应性;人理特征有统一性、目的性、共生性;三者构成了竞技体育人才成长W-S-R特征系统。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应针对人才成长的系统特征,建立联系,完善机制,提高人才培养效益。  相似文献   

18.
对体育测量“三性”有关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体育测量与评价》中测量的“三性”及相关问题,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教学实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建议将测量的“三性”改为“两性”,并对“两性”的关系作了进一步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9.
Background: Many footwear characteristics are argued as risk factors for running related injuries (RRI). Several footwear assessment tools are available; however, their use in studies of RRI is unknown. Objective: This systematic review evaluate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methods of assessing footwear in studies of RRI. Design: Five online databases were searched for studies on adult runners, in running style footwear, who experienced running-related pain or injury. The methodological quality of included articles was independently assessed by two raters using a modified Downs and Black checklist. Study and participant characteristics, footwear assessment tools used, and footwear characteristics reported were extracted for qualitative synthesis. Results: Twenty-four articles were included in the review. Low risk of bias was determined for 11 (44%) of the included studies. Twenty-eight different footwear characteristics were grouped into four categories: nomenclature, measurements, qualitative features, and subjective features. Fifteen different methods for assessing the 28 footwear characteristics were reported among the included studies. Only three methods were described previously, as valid and reliable. Conclusion: Differences in assessing footwear may mask the link between footwear characteristics and injury risk. Systematic footwear assessments and nomenclature are need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footwear characteristics on RR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