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上市高新企业高管薪酬及其效应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新企业是人力资本密集型企业,薪酬是发挥其人力资本优势的主要激励手段,高管人员的薪酬是公司治理机制的核心内容之一。本研究对上市高新产业企业的高管的薪酬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对上市高新产业企业高管的薪酬水平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是公司的规模、业绩、公司所处的经济区域以及公司的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其中,公司的规模对高管的薪酬的影响最大。对高管的持股比例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是公司的规模、业绩及公司的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独立董事在董事会所占的比例、监事会规模并不影响高管的薪酬。高管的薪酬和公司的业绩显著正相关,高管的薪酬水平、持股比例和高管的薪酬差距明显影响着公司的业绩。本研究证实了高新企业高管薪酬的效应,建议对高新企业高管人员实行以市场为导向、以公司的业绩为驱动的薪酬制度,在规范的基础上大力推行股票期权计划,适当提高高管团队的薪酬差距,进一步完善高新企业的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2.
高管薪酬是企业对高管进行激励的常用手段,有效的薪酬契约能够激励高管努力工作,从而可以降低代理成本.然而在我国国有企业中,高管任免和薪酬确定受到有关政府部门的重要影响,甚至直接管理.我们认为,国有企业与政府之间的行政关系会影响国有企业,因此会导致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之间高管薪酬对于代理成本影响程度的不同.利用中央控股、地方控股和民营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行政级别变量本身以及对于高管薪酬和代理成本之间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控股和民营上市公司内高管薪酬与代理成本之间的关系差异明显;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行政级别引致的行政激励对公司高管具有显著的激励作用,并且行政激励对薪酬激励具有一定的替代效应.  相似文献   

3.
国有企业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力量和载体。因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有企业的产权属于全体人民,所以人民对国有企业的关注程度要多于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自从国企出现“天价薪酬”事件以来,社会各界对此广泛关注,各界的争鸣不断,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立法规制实现国有企业薪酬与业绩挂钩,从而实现高管薪酬合理性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国有企业高管薪酬问题的分析,发现我国国有企业高管薪酬与业绩关联程度低、国有企业高管大多由政府直接任命而非人才招聘等问题。高管薪酬制度是公司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其设立的目的在于降低代理成本,提高公司自身价值。但是法律在发挥作用时其效力也是有限的,高管薪酬制度主要作用在于保证高管薪酬与业绩之间是正相关。因此,针对不同性质企业的高管薪酬问题,法律发挥的作用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4.
家族企业高管薪酬治理效应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林荣  刘爱东 《软科学》2009,23(9):107-114
基于业绩基础的薪酬制度是所有者用于减轻代理成本的一种治理机制。选取2007年我国228家家族类上市公司和770家非家族类上市公司,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家族类上市公司来自家族的高管薪酬、家族高管薪酬与其职工年收入的比值明显比非家族类上市公司高,并且薪绩敏感度低;然后通过家族类上市公司公司治理对家族高管薪酬治理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独立董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提高家族高管薪绩敏感度,但以家族高管的高薪酬为代价,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家族高管薪酬呈显著的正向关系;最后提出完善我国家族类上市公司公司治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公司治理对高管薪酬激励敏感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息  杜玉鹏 《软科学》2009,23(11):92-95,113
以2004年为研究窗口,筛选出沪深两地1001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选取2004~2007年四年年度财务数据,从公司治理的角度,选取大股东持股比例、薪酬委员会、高管持股和独立董事制度四个特征,考察了公司治理对高管薪酬敏感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公司规模和年度效应之后,大股东持股比例、高管持股与高管薪酬敏感度负相关,表明大股东持股比例和高管持股可以减轻委托代理关系,降低薪酬激励的水平;薪酬委员会制度在薪酬方面相比于独立董事制度更相关,薪酬委员会设立可以提高薪酬敏感度,而独立董事与薪酬敏感度没有相关性,这似乎说明独立董事制度尚待加大执行力度。  相似文献   

6.
基于沪深两市国企数据,研究实施新一轮高管薪酬改革后企业绩效和管理层权力对国企高管薪酬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国企高管货币薪酬与企业绩效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企业业绩下降对国企高管货币薪酬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起到负向调节作用,企业风险则对货币薪酬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国企高管的在职消费与企业绩效呈现负相关关系,企业业绩下降对国企高管在职消费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起到正向调节作用,而企业风险则对在职消费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起到负向调节作用。②国企高管货币薪酬与管理层权力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国企高管在职消费与管理层权力呈现正相关关系;监事会规模与审计委员会均对货币薪酬与管理层权力之间关系、在职消费与管理层权力之间关系产生负向调节作用。③管理层权力与国企高管货币薪酬粘性之间存正相关关系;管理层权力与高管在职消费粘性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但粘度均下降。  相似文献   

7.
利用我国2011—2015年间沪深两市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分析了高管薪酬激励、可用冗余与研发投入的关系,并基于高管团队稳定状况对以上关系进行深入探讨。结果表明:可用冗余与研发投入正相关;高管薪酬水平与可用冗余正相关,并会负向调节可用冗余与研发投入的正向关系;可用冗余会降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当高管团队较稳定时,高管薪酬水平对可用冗余与研发投入关系所起的负向调节效应更加显著。在区分最终控制人性质后,发现以上结论均在非国企中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企业高管团队对创新行为的认知决定并影响企业创新投入。通过研究信息技术类企业,选取对高管认知影响大的特征变量为自变量,R&D强度为因变量,用方差分析法分析了自变量对创新投入影响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结果表明年龄、持股比例和是否两职合一对创新投入影响显著,教育水平影响不显著;是否两职合一与平均年龄、平均持股比例间,平均年龄和平均持股比例间有显著交互作用。企业在聘任高管时应考虑高管特征间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9.
公司治理结构与盈余管理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文伴  李延喜 《科研管理》2010,31(6):144-150
摘要:本文以2006-2008年597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公司治理结构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发现,流通股比例、独立董事比例、管理者薪酬与盈余管理程度负相关;董事会人数、未领薪酬董事比例、公司规模与盈余管理程度正相关;董事持股比例、监事会特征、高管持股比例、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与盈余管理程度不相关。  相似文献   

10.
管理层权力与异常高管薪酬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管薪酬通常以公司业绩为基础确定.很多公司收益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但其高管薪酬却高于行业平均值,本文将这种情况认定为异常高管薪酬.本文选取2003 - 2009年沪深两市全部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分析了异常高管薪酬与管理层权力的关系.研究发现,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兼任、股权分散及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低的企业中,异常高管薪酬现象越严重,即管理层权力越大,发生异常高管薪酬的可能性越大.这一研究结果应引起投资者、债权人、国资委及证券监管部门等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赵静  郝颖 《科研管理》2013,34(5):102-110
基于不同投资类型对GDP增长贡献的差异,本文研究了地方政府GDP竞争动机对企业投资取向的影响,以及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对技术投资的挤占效应。研究表明:(1)基于GDP竞争动机,地方政府将干预国企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削减技术投资;(2)GDP竞争对企业资本投向的影响因政府干预方式的不同存在差异,国资委直属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增速最大;(3)地方政府的GDP竞争动机对央企资本投向的影响轻微。(4)地方政府对企业资本投向的干预存在GDP贡献率最大化的选择倾向,固定资产投资不仅挤占了技术投资,而且导致了资本投资结构的异化。上述研究,为进一步改进以GDP为中心的单极考评体制,提高政府治理水平提供了理论和经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谢乔昕  宋良荣 《科学学研究》2015,33(12):1797-1805
文章从理论与实证两个层面对中国式分权对于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及政企关系对这种影响效应的调节作用进行探讨。我们构建政企关系的替代变量:上市公司的地区经济影响力,以2008-2012年沪深两市847家上市公司共4235个样本,实证研究表明:晋升压力越大、财政分权越充分、财政收支越不平衡地区的企业,其研发投入强度越低;经济影响力正向调节了晋升压力、财政分权与研发投入的关系,即中国式分权对于经济影响力较大企业研发投入的抑制效应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经济影响力对于中国式分权与研发投入关系的调节作用在民营企业中最大,地方政府控制的国有企业次之;中央政府控制的国有企业最小。  相似文献   

13.
赵静  郝颖 《科研管理》2014,35(5):84-92
通过对政府干预企业投资活动的理论阐释与动机的分析,本文研究了政府干预对企业投资效率与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1)整体而言,政府干预加剧了企业的过度投资,对企业投资不足的缓解却具有非对称性。(2)由于产权控制特征的不同,政府干预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存在差异,民营企业的投资不足和地方国有企业的过度投资对地区政府干预程度的敏感性交替最大化。(3)政府干预对国有企业投资不足的缓解,是政府推动投资扩张动机整体抬高了投资率的结果。(4)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在政府干预程度较高的地区,地方国有企业的过度投资与市场价值之间显著正相关;相反,在市场化进程较快的地区,民营企业的投资不足则具有负面的市场反应。企业投资效率与价值效应的非一致性表明,政府干预是经济转型过程中市场化程度滞后的一种制度性替代机制。  相似文献   

14.
大股东对公司高层更换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璇  淳伟德 《软科学》2006,20(2):134-139
以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政府控制型公司、投资管理公司控制型公司、国有法人控制型公司和一般法人控制型公司在高级管理人员更换(简称高层更换)对业绩敏感性上的差异。所选样本和样本区间的实证结果表明,政府控制型企业高层更换对绩效的敏感性显著低于其他类型的公司,其余几类公司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因而提高企业效率应着眼于引入有“市场导向”的直接监控主体。  相似文献   

15.
潘鹏杰  周方召  范德成 《预测》2012,31(3):30-35
基于2002~200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本文发现最终控股股东的现金流权能够起到促进公司经理人薪酬—绩效敏感性的作用。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现金流权对公司经理薪酬—财务绩效的影响较大;而民营上市公司中,现金流权对于公司经理薪酬—市场绩效的影响更大。此外,投资者法律保护和公司绩效交互项变量对于经理人薪酬影响是正向的,但不显著,这说明投资者法律保护对于促进经理人薪酬—绩效激励机制的作用还没有完全发挥。  相似文献   

16.
叶松勤  凌方  廖飞梅 《科研管理》2006,41(1):202-210
以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为背景,基于沪、深两市2009-2016年间国有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运用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实证考察了政府控制层级对企业费用粘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央企的费用粘性比地方政府控制企业的费用粘性要弱;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不同政府控制层级下企业费用粘性的影响,研究表明,相对于央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地方政府控制企业的费用粘性抑制作用更强。此外,对于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央企而言,在其内外治理机制较差的情况下,混合所有制改革对费用粘性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而在内外治理机制较好的情况下抑制效果则不明显。本文的研究结论进一步拓宽了费用粘性的研究框架,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对我国国有企业费用粘性居高不下的情况具有抑制作用,同时对市场化进程推进与高管持股比例提升在央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所引发的经济后果的认知亦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资源基础理论、信号传递理论及制度观等,以我国纺织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政府补贴对纺织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并分析地区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与企业所有权性质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政府补贴在一定界限内会促进研发投入增加,超过一定界限时会产生挤出效应,政府补贴与研发投入之间呈倒U形关系;企业所有权性质与地区知识产权保护水平都有显著调节效应,政府补贴发挥的激励作用在民营企业内更强,在地区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较高的地方也较强;联合调节作用表现为:当地区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较高时,政府补贴对研发投入的影响会因为企业所有权性质不同而有较大差异,且在民营企业内促进作用更显著,反之,政府补贴对研发投入的影响程度在国有和民营企业中差异不明显;政府补贴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的关系在纺织业、纺织服装业、化纤制造业3个子行业中有区别,政府研发补贴对化纤制造业研发投入激励作用最大,其次是纺织服装业,而纺织业中则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以中层领导者为研究对象,利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多元层次回归分析,研究高层管理者的信任和支持对领导者职业兴趣与领导绩效之间关系的影响.结果发现,高层管理者的信任和支持,时艺术取向、习俗取向、经营取向与领导绩效之间的关系有调节作用.在高层管理者的信任和支持高的情况下,艺术取向和经营取向与领导绩效显著正相关;在高层管理者的信任和支持低的情况下,习俗取向与领导绩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以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11—2013年的数据为样本,研究融资约束与税收激励2个因素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融资约束显著影响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民营企业研发投入主要依赖于债务融资,国有企业的研发投入主要取决于股权融资;税收政策对企业研发投入的激励效应主要体现在民营企业,对国有企业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不显著;税收激励效应有效缓解了融资对民营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企业所得税税收政策较增值税更能促进民营企业的研发投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