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大尺度区域旅游规划兴起背景下,本研究以陕西省秦岭旅游发展专项规划为例,基于客源群体差异角度,运用认知度和偏好度等值线图对大区域旅游景区认知和选择偏好规律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①成熟型和稳定型旅游景区形成认高知度聚集区,成长型和开发型旅游景区形成低认知度分散区;②旅游景区选择偏好形成聚集区和辐射区,数量选择偏好存在差异,旅游景区空间显示偏好与交通通达性密切相关;③大区域旅游景区认知度和选择偏好度存在正相关关系,形成了以认知为基础的旅游景区偏好和出游倾向。  相似文献   

2.
李旭  秦耀辰  宁晓菊  张丽君 《资源科学》2014,36(8):1635-1644
入境游客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及变化对我国各地区入境旅游市场的开拓及政策制定有重要影响。利用游客集中度、市场集中度等方法分析了1996-2010年我国主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游客的旅游目的地选择及变动,采用亲景度理论分析了入境游客对各类城市和区域的旅游目的地选择偏好,并阐明了入境游客旅游目的地选择对各市场竞争态的影响。结果发现:主要入境游客类型对各类城市和区域旅游目的地选择偏好及变化差异较大,近程客源市场游客的目的地选择偏好程度呈现明显的距离衰减规律,远程客源市场则不明显;日韩为代表等传统客源市场与东南亚、俄罗斯为代表的新兴客源市场游客对城市类型的选择性及变动存在较大的差异;中国主要入境客源市场游客的旅游目的地选择呈现高度的地理和市场集中性,但集中程度逐步下降;入境游客的旅游目的地选择偏好与旅游目的地的客源市场竞争态状况存在着较强的正相关性,入境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偏好是影响旅游目的地市场竞争态的主要原因。最后,根据入境游客旅游目的地选择的变化及所引发的竞争态势变动提出相应的入境旅游市场开拓建议。  相似文献   

3.
《软科学》2014,(12):106-111
游客满意度的测量应从其与形成机理和行为结果变量关系上开展。开放式景区和封闭式景区的游客群体存在差异,二者的游客满意认知也不尽相同。封闭式景区的游客更加重视景区各方面的综合质量,期待获得更加物有所值的旅游体验并更期望景区符合其预期设想。而开放式景区中,游客对景观感知的评判并不亚于封闭式景区,在忠诚度和旅游形象的认知与封闭式景区无显著差异。管理者应尊重并理解两类景区的旅游需求,在产品和供给方面进行差异化和适应性的调整。  相似文献   

4.
布倩楠  杨勇  滕茜  许鑫 《资源科学》2015,37(1):184-192
本文以上海市20个3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点)为研究对象,以游客和上海政府旅游部门在有关网络平台上发布的游记和要闻动态为研究样本,利用计算机平台统计景区(点)在样本中的出现次数,研究其在游客感知和政策重点中的冷热均衡状况及差异,并通过景区(点)在研究样本中的共现次数分析不同景区(点)间的联动效应及在不同类型样本中的差异性。研究结果显示,上海旅游景区(点)在游客感知和政府旅游部门要闻动态中都具有冷热不均衡性,热门景区(点)在不同样本类型中呈现较大差异,而非热门景区(点)则表现出较大的一致性;上海旅游景区(点)在政府旅游部门政策中的联动性与其在游客感知中体现的实际联动效应存在较大的差异,且在热门景区(点)中表现更为明显。进一步,本文在分析其联动差异及政府旅游部门政策措施关注和游客实际偏好差异的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马林  马耀峰  林志慧  高楠 《资源科学》2013,35(2):296-303
以环渤海和长三角地区的百强景区为研究对象,运用最邻近距离指数、基尼系数、网络连接度指数和距离度量模型等四项指标,从空间分布类型、空间结构总体特征和空间结构旅游结点特征三方面,对其空间结构进行分析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①环渤海百强景区总体空间分布呈凝聚分布,在各省市区分布均匀度较低;而长江三角洲百强景区总体空间分布较为均匀,在各省市区呈集中分布;②两个地区百强景区分布网络均为环网型,但长江三角洲百强景区连通度较高;③环渤海百强景区通达性空间格局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长江三角洲百强景区通达性空间格局呈圈层结构,其通达性从中心向外围递减.  相似文献   

6.
珠江三角洲地区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与市域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光明  郭焕成 《资源科学》2009,31(8):1430-1437
珠三角在我国区域旅游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研究其旅游资源本身具有基础性研究意义.面对大区域旅游资源评价困难的状况,文章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区域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评价,并系统比较了该区域九城市旅游资源的差异性.前者包括旅游资源的类型效应、强度效应和聚集效应评价.后者包括九城市在旅游资源丰度、配合指数、总体优势度方面的差异以及在各自旅游发展中所起作用的差异.研究发现,对于珠三角这样的大区域,选取上述评价指标对深入把握旅游资源的总体特征和旅游资源的内部差异是恰当的;珠三角九城市旅游资源的数量、组合及其总体优劣势不尽相同,在各自旅游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也存在明显差异,并由此形成不同的旅游发展模式;有必要通过系统整合,以有效推进该区域的旅游资源空间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杨宏伟  冯晓玉  李江丽  马腾 《资源科学》2014,36(5):1073-1081
文章运用分形原理和点-轴开发理论推证了旅游产业带景区系统空间结构DLA(Diffusion LimitedAggregation)演化模型;针对新疆"旅长游短"空间结构问题,以天山北部旅游产业带开发为例,参照国家5级旅游景区质量标准,选取4A以上的重点景区为样本,实证了"阿尔泰山千里画廊双核景区系统"和"天山世界文化遗产廊道双核景区系统"的DLA演化模型。分维值显示:"阿尔泰山千里画廊双核景区系统"形成了较优的集聚分形体,明显缓解了画廊内部的"旅长游短"问题;"天山世界文化遗产廊道双核景区系统"形成了较好的集聚分形体,但廊道内部"旅长游短"仍然突出。建议重点开发升级阿勒泰与乌昌两大旅游板块邻接区域的景区,培育构建"天山世界文化遗产廊道多核景区系统"。  相似文献   

8.
在传统的旅游资源定量评价的基础之上,结合旅游者的心理偏好和海岛型旅游资源的特点,开发基于认知心理学的旅游资源综合评价模型,以大连广鹿岛为例,采用心理学研究中的"开窗"实验范式,使用E-Prime软件测算反应时,计算被试的偏好指数,运用改进后的综合评价模型比较各旅游景区的开发潜力,为旅游地的规划与开发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广鹿岛的实证分析发现,其旅游资源总体质量较高,具有较大的开发价值。广鹿岛旅游资源开发潜力排名依次为:仙女湖、彩虹滩、月亮湾、帆坨子。仙女湖景区作为广鹿岛最具开发潜力的景区应得到优先开发。  相似文献   

9.
在传统的旅游资源定量评价的基础之上,结合旅游者的心理偏好和海岛型旅游资源的特点,开发基于认知心理学的旅游资源综合评价模型,以大连广鹿岛为例,采用心理学研究中的“开窗”实验范式,使用E-Prime软件测算反应时,计算被试的偏好指数,运用改进后的综合评价模型比较各旅游景区的开发潜力,为旅游地的规划与开发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广鹿岛的实证分析发现,其旅游资源总体质量较高,具有较大的开发价值。广鹿岛旅游资源开发潜力排名依次为:仙女湖、彩虹滩、月亮湾、帆坨子。仙女湖景区作为广鹿岛最具开发潜力的景区应得到优先开发。  相似文献   

10.
吴杨  倪欣欣  马仁锋  张文忠 《资源科学》2015,37(12):2362-2370
以城市工业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地统计方法和GIS的最邻近点指数、α指数、β指数、γ指数和通达性指数测度上海市64家有代表性的工业旅游景区总体空间分布类型与联动特征。这将为城市工业旅游景点开发模式选择和旅游线路设计提供空间决策依据,同时又有助于完善后工业社会城市的工业旅游景区与毗邻地区的综合规划策略。研究发现:①上海市工业旅游资源总体呈弱集聚分布,旅游网络趋于环网型;②不同类型的工业旅游景区空间集聚程度与连接程度不同,创意产业集聚区的集聚度与连接度比工业企业景点、工业博物馆高,说明创意产业集聚区工业旅游发展成熟度要高于工业企业景点与工业博物馆,而后两者相较之下存在较高开发潜力;③上海市核心区工业旅游景区通达度较好,具有良好的联动条件与联动潜力。  相似文献   

11.
气候变化越来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低碳旅游战略逐步成为各国发展旅游的现实选择,碳足迹的概念也应运而生。本文以南岳衡山旅游风景区为例,运用生命周期评价理论,构建了南岳风景区旅游交通系统碳足迹计算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从总量来看,不同类型交通方式的碳足迹情况相差甚远。公路旅游交通对旅游景区的环境威胁最大,碳足迹总量是索道旅游交通的2.6倍,是人行道旅游交通的46.1倍;从影响因素来看,能源结构效应和人口规模效应是南岳旅游景区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因素,分别累计产生了45.5%和145.8%的碳增量.而能源强度效应和经济规模效应则是抑制碳排放的有效因子,分别累计实现了73.8%和17.6%的碳减排。因此,应重视旅游景区交通工具的低碳宣传和合理选择,建立完善的交通运营机制。  相似文献   

12.
长江经济带旅游景区空间格局及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经济带的联动发展及生态廊道建设使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出现剧烈变化,研究旅游景区的空间变化对旅游基础设施的合理布局、制定长江黄金旅游带规划以及实现旅游经济腾飞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选取2012年和2016年长江经济带九省二市的旅游景区空间点位数据,综合运用标准差椭圆、平均最近邻分析以及核密度等方法分析了长江经济带旅游景区的空间演变特征。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旅游景区总体分布格局基本沿长江水系发生聚集,聚集程度随时间的推移不断加深;相关政策促进、旅游业市场需求持续增加、交通可达性优化等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区域景区聚集加速;城市休闲型景区以及主题公园兴建为城市景区聚集提供新动力。  相似文献   

13.
旅游景区战略联盟不稳定性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卡通联盟是旅游景区集团化发展的路径模式,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和旅游产业化的重要渠道.通过对一卡通联盟组建及其运营过程的研究,指出战略伙伴的选择、关系资本的建立和利益分配是影响联盟不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黄山石质旅游资源的特点是雄、险、奇、巧的多景配置,其形成过程是由晚白垩世以来三次断块抬升形成山体的构造格架,之后外动力特别是第四纪冰缘环境的冻融作用,塑造了山体的险奇、俊美,对于各种各样的巧石多是风化作用长期进行的结果。文中提出诸如针对旅游景点(区)形成过程的不同,采取不同开发以及相应保护措施等对策,呼吁尽快开展我国的科学旅游工作,满足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张佑印 《资源科学》2016,38(4):588-598
海洋旅游作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旅游产业,对其潜在旅游者行为特征分析,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市场动向,为科学发展海洋旅游提供支撑。通过构建潜在市场规模测算模型,对中国潜在的海洋旅游市场规模及其空间格局进行了分析。借助网络调研平台,对潜在旅游者的消费行为特征进行了研究。依托发生学理论,对制约游客海洋旅游市场出行的内在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对比国际海洋旅游目的地,对造成高端海洋旅游市场流失的外部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①中国潜在海洋旅游市场规模约占国内市场20%左右,空间分布受经济与距离双重影响呈现出东-西梯度递减的格局;②中国潜在海洋旅游市场的期望偏好特征总体优于国内其他旅游市场,然而依然以初级的观光休闲型消费为主;③潜在市场转化为现实市场的内在制约因素主要是旅游消费和闲暇时间,而造成高端市场流失的外在制约因素主要是景区秩序和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6.
禹贡  刘远征  胡丽芳  何慧  张河清 《资源科学》2014,36(9):1889-1897
标志景区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涨价,引起了公众、政府、旅游者、企业等多方的质疑与不满,但学术界又缺少标志景区定价的理论解释。因此,建立一个标志景区定价理论解释模型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揭示旅游目的地景区属性特征及其价值,发现标志景区除具有景区一般价值外,还具有符号价值、特色社会价值、关联价值所构成的溢出价值,并由此建立了标志景区溢出价值-景区标准价值的定价模型。提出标志景区基于何种定价类型取决于模型中的溢出价值影响度,即溢出价值对标志景区定价的影响程度。溢出价值影响度(Φ)采用构建溢出价值量表与模糊数学等方法求出,当Φ1,采用纯公共品定价模型;当Φ1,采用准公共品定价模型;当Φ=0,采用一般景区定价模型。选取广州塔、白云山两个标志景区进行检验,广州塔价格偏高,偏离了溢出价值反映价格的理论基础,白云山风景区的价格相对合理。  相似文献   

17.
邱厌庆  戈鹏  赖力  吴艳  任佩瑜 《资源科学》2010,32(10):1979-1984
根据前期对九寨沟景区运行现状的仿真模拟以及对景区旺季客流的时空变化特征的分析,得出无论从时间还是从空间上来说,景区内各景点旅游负荷均呈现出不均衡的状态。进一步的研究分析发现,导致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系统处于初态时对于景区内游客的分流措施不得当。为此,本文提出采用聚类分析法对景区内景点进行聚类,确定初态分流区域及其分流比例,作为初始方案,并建立数学模型,使用LINGO软件求解,结果表明,车辆在各分流区域的分配比例基本符合按照区域容量所求出的初态分流比例,这为后期的稳态和终态时空分流导航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文的研究是达到总目标:整个系统内各景点负荷均衡,提高景区游客旅游价值,实现景区生态保护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所不可或缺的步骤。  相似文献   

18.
戴学军  丁登山 《资源科学》2006,28(1):180-185
本文以南京市旅游景区(点)系统为例,采用测算与分析空间关联分形维数的方法对景区(点)系统的空间结构进行了研究。根据旅游景区(点)系统空间结构的无标度特性和遵循的进化过程,认为对其空间结构进行分形研究是可行的。南京市景区(点)系统的空间结构是分形的,具有景点系统空间结构演化自组织优化的趋势,在地理区域分布上表现为景点空间分布较集中的特性。同时认为景区(点)系统空间结构具有自仿射性分形特征,景点系统从中心向外围有递变的趋势,且在不同方向上递变的比率是不同的,在地理区域上表现为景点的空间分布越往外围越集中(或均衡),且不同方向上的集中性程度是不同的;具体到南京市来说是递减的,向南部递减的较慢,向北部递减的较快。同时系统的空间结构也基本具有分形对称性特征。  相似文献   

19.
偏远型景区有其自身的特点,其旅游资源开发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以青海省三江源地区达那河谷景区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偏远型景区旅游资源开发影响因素分析的指标体系,计算了各影响因素的影响力权重,并针对各影响因素提出了旅游资源开发的一些行为对策;进而对实施这些行为对策的投资成本进行了估计,结合各行为对策所对应因素的权重及实施该行为对策的预期成本大小,将这些行为对策分为4种类型;最后认为在偏远型景区旅游资源开发实践中,应综合考虑影响作用及实施成本的大小来进行各种资源的优先配置,并以此为依据确定各种行为对策的优先度次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