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学评价科研人员学术影响力是展现其专业性与创新性的重要途径。文章在构建科研人员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数PRCI-G的基础上,结合科研人员研究主题构建学术影响力评价矩阵,并从五大维度构建科研人员学术影响力画像。以图书情报学领域为例对所提方法进行实证研究,该方法能够全景化展示科研人员的学术面貌,为中文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其他学科应用提供借鉴,同时为研究者追踪科研人员动态与快速把握学术进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
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数字学术空间服务迅猛发展。文章将机构画像嵌入智慧图书馆数字学术空间建设,把机构画像模型分为底层数据层、数据处理层、画像建模层和生成展示层,总结分析了基于机构画像的智慧图书馆数字学术空间服务内容:数字文献服务、数字实验室服务、交流空间服务和教育培训服务,旨在不断提高图书馆数字学术服务效率和效能。  相似文献   

3.
袁润  王琦 《图书情报工作》2019,63(22):13-20
[目的/意义] 用户画像理论可用于标记学术群体的行为特征,为精准识别用户、服务学术型社交平台的精准营销、改善冷启动时期用户体验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过程] 利用Python和R语言编写获取和处理公开用户行为数据的程序,从博客的基本属性、积极性、权威性、博文影响力、兴趣偏好等5个维度构建用户画像概念模型,以科学网博客用户行为数据为例,开展实证研究。[结果/结论] 提出刻画学术博客用户特征的具体指标和计算方法,表明用户画像模型对学术社交平台的管理和运营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用户画像是图书馆进行用户分析的重要工具,可指导数字图书馆个性化学术空间构建。文章描述了数字图书馆用户画像的搭建,分析了基于用户画像的数字图书馆个性化学术空间服务特点,重点从信息素养教育、数字学术平台、数字实验空间和数字化服务四个模块构建基于用户画像的数字图书馆个性化学术空间,最后提出了几点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5.
王春磊 《出版广角》2021,(16):15-17
学术生态圈各主体都具有天然的学术评价权,基于此,有必要重新审视和定位学术评价与期刊发展的关系,构建交互式学术评价体系.多元主体架构下的交互式学术评价具有话语权共享性、标准多元性、过程双向性、形式公开性和结果综合性等优势.作为学术评价体系中关键平台枢纽的学术期刊,在推动和发展交互式学术评价过程中应起到主体作用,以组织化制度安排解决评价主体虚化、评价标准规范化、评价流程正式公开化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自身的高品质发展.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宏观、中观与微观学术评价的概念,分析了宏观与微观学术评价的适用范围,及其在现实中的关系错位。认为适用于宏观评价的数量统计方法被不恰当地应用于微观评价,这是形成量化考核泛滥、学术浮躁化现象的重要原因。研究结论提出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区分宏观与微观评价在学术评价体系中的不同职能,构建以质量、效益为导向的学术评价体系,这是解决当前学术浮躁问题,实现学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7.
图书馆学专业学术评价的难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如何搞好学术评价是一个时代话题。从评价者的角度来看,所有学科的学术评价有共同的难点,科学融合时代,图书馆学专业的学术评价也要纠缠于这些矛盾中,而且在交叉科学研究评价方面有更多的学理问题。对他们的分析有助于本专业学术评价机制的积极建构。  相似文献   

8.
清末民初,西学东渐,出现了很多德高望重、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女性,为世人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学术和精神财富。慕容莲生所著的《先生好美》(江西人民出版社2017年10月出版),以杨绛、张充和、冰心、林巧稚、陈衡哲、冯沅君、林徽因、吕碧城等8位民国女先生为描绘对象,全方位展示她们的人格风骨、思想情怀和学术风范,可以说是第一本为"女先生"们集体画像立传的作品。  相似文献   

9.
科技论文是科学计量的重要内容,利用科技论文的统计结果评价科研机构的科研绩效,是近年来国际、国内科研机构非常关注的话题。SCI和CSCD是评价我国科技论文的重要工具,通过利用SCI和CSCD的统计数据,定量、客观地分析了我军的科研绩效。特别是通过与其它机构科研绩效的对比,展示了我军科研机构在国内的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意义]破五唯是全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也是当前学术评价活动中遇到的最大难题,“五唯”破除之后,依据什么开展学术评价是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过程/方法 ]借鉴数据驱动的思想和方法,首先对文献计量和同行评议发展的理论与方法困境及其产生的根源进行分析,然后,分析开展数据驱动学术评价的主要内容以及基于数据驱动学术评价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结果 /结论 ]最后,构建数据驱动的学术评价范式的理论框架,包括学术评价问题的定义、学术评价对象数据的采集、学术评价模型的构建以及数据分析和结果解释。  相似文献   

11.
学术共同体对期刊的认知反映了期刊的学术地位和声望,而国内基于同行评议的期刊评价研究相对较少,更缺少在时间维度上展示学术共同体认知变化的研究成果。本文采用同行评议的方式,揭示图书情报学的科研人员对18种图书情报学期刊的认知变化,展示图书情报学期刊学术地位的流动情况。研究结果显示,科研人员在整体上对期刊的认识变化不大,少数期刊的学术地位显著提升或下降。这一特征表明我国图书情报学期刊的学术地位结构具有刚性色彩,不利于期刊个体通过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来提升自身的学术地位和被认可程度。  相似文献   

12.
基于期刊学术质量的学术期刊评价一直以来都是文献计量学领域的热点问题,然而学术界至今对期刊学术质量内涵尚未达成共识且鲜有相关学术研究.本文在回顾前人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借助REF质量框架用于理论分析期刊质量内涵的复杂性和多维度性,提出期刊的质量评价应当根据不同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或指标,进而为建立可靠的期刊总体质量评价体系作铺垫.在此观点下,本文选取管理运筹学领域的64种国际期刊作为研究样本,展示了从知识积累角度评价期刊学术质量的指标及结果,并与常用的期刊影响因子排名结果进行相关分析.本研究可看作是建立或完善期刊质量全面评价体系的基础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在“破五唯”的评价背景下,客观、合理的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标对于高校学科建设、科研能力、科研质量的评估具有重要作用与意义。[方法/过程]本文选取学术迹指标,以湖南省10所高校数学学科2010—2019年的学术论文为实证样本,计算学术迹并结合h指数、10年影响因子等传统指标,从宏观角度评价学科学术影响力。接着对这10所高校的学术迹、学术矩阵进行分析,从微观角度探究影响学科学术影响力的具体因素。[结果/结论]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指标而言,本文的学术影响力评价更加客观合理,具备较好的学科评价效果。在学术矩阵分析中,h尾以及e域的论文数量与比例最为关键,这能为高校学科建设及评估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大数据时代需要将"人"数据化,科研人员也需要数据化。科研人员画像的建立,对于科研管理层全面了解科研人员的信息、客观评价其研究水平等有重要作用,可以作为分析科研人员研究行为或专家推荐的基础,提高科研管理效率。[方法/过程]首先提出科研人员画像的概念,认为其是描述科研人员信息的标签的集合。其次,以个人主页、知网、基金网等多个异构数据源的数据为基础,提出融合多源数据的科研人员画像构建方法,分别从科研人员的基础属性、科研偏好和科研关系三方面形式化描述了科研人员信息,并提取各个维度的标签,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示其画像。最后,分别以国内外两位科研人员为例,说明了科研人员画像构建方法的可行性。[结果/结论]科研人员画像的构建适用于国内外的科研人员,能够全面描述科研人员信息并直观展示出来。  相似文献   

15.
同行评议是保证科研健康发展的一种重要机制,学术评价在本质上离不开同行的判断.本文通过问卷法,采用同行评议的方式调查学术共同体对18种CSSCI图书情报学来源期刊的感知和认同,使用聚类分析展示期刊在"类"的层次上的差异.研究发现:同行将18种期刊明显地分为4个层级;<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和CSSCI来源期刊均只能部分地反映同行的评议结果;CSSCI来源期刊的评价结果与同行评议结果一致性略高于<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 学术谱系是科学家成长的摇篮,可以反映学科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研究以科学家学术谱系为研究对象,运用计量学方法,建立评价学术谱系的计量指标,并建构学术谱系树模型。[方法/过程] 提出评价科学家学术谱系的计量指标,包括学术谱系的繁衍能力、学术谱系的影响力和学缘关系;在实证方面,以武汉大学马费成教授的学术谱系为例,从3个维度对其学术谱系进行评价。[结果/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研究构建的学术谱系评价指标,可以对科学家的学术谱系进行量化分析,从而揭示学科的繁衍与发展。学术谱系树模型的建立能够更好地对学术谱系的计量指标进行解释与可视化呈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通过梳理我国学术代表作评价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脉络,厘清当前研究方向,归纳总结相关研究的特点,为学术代表作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过程]采用文献调研法和内容分析法,在广泛深入阅读国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概念内涵、特征规律、遴选标准、评价方法、实践应用5个方面较为详尽地梳理国内学术代表作研究的主要成果和研究现状,并进行总结与展望。[结果/结论]国内学术代表作评价研究涉及多个层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目前研究重点是代表作的评价方法,尚未形成统一的代表作评价方法,且实证研究较少。未来研究中应该加强分类评价、信息化评价,引入第三方评价,更加注重学术成果本身的质量,构建基于文本内容和引文网络两个层面的学术代表作评价。  相似文献   

18.
严峰 《出版广角》2023,(8):45-50
全国出版学术共同体的建立使学术共同体再次受到关注,对大学出版社来说,出版优秀的学术著作离不开学术共同体的参与和支持。结合复旦大学出版社具体出版实践,从政治导向、内容筛选、学术质量、人文学科评价、海外输出、提升编辑队伍学术水平和专业能力等方面阐述学术共同体在出版中的重要作用,以期推动大学学术出版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学术规范与"学术生态环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对自身。违规。行为作了自我忏悔和辩护,进而反思了学术的目标追求、价值原则和评价标准.并提出了学术期刊的学术规范“三原则”。认为解决学术规范问题。应当自觉追求、自我规范与优化“学术生态环境”相结合。  相似文献   

20.
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选人用人机制的需要,将学术评价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并从定性评价发展到定量评价,进而演变为数量迷信,导致学术评价的再度异化与学术出版质量的不断下滑。要消除学术评价的异化,提高学术出版的质量,就必须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实行小同行基础上的大众化评价;建立学术评价的元评价机制,以及学术评价信息公开制度,为公正、合理的学术评价机制的建立和学术出版质量的不断提高提供良好的基础和宽松的社会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