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论远距离教育中的媒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从信息论的角度来看,教学过程实质上是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和传递的过程,它是以提高教与学的信息传递率来完成提高教学效果的。也有的人认为:它是一个信息的传播与交换过程,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一个信息传递的动态系统,教学效果依赖教师和学生这两个方面的相互作用的最优发挥。 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教学过程是一个系统,它是教师通过多种媒体,有目的、有计  相似文献   

2.
多媒体优化组合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合理选用多种电教媒体传递教学信息,以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多媒体优化组合教学是目前我国电化教育探索的重点领域,它的基本原理是:1)按照信息理论,课堂教学可看成是教学信息的传递过程.要提高教学效果,从教师传递的角度看可加...  相似文献   

3.
信息熵是指由信源发出的信息,通过信道传送,再由信宿获取的过程,而教学过程正是教学信息由教师、教材输送给学生的传递过程。如何提高教学效果,实质上是如何提高教学中有效信息传递的问题。该文着重讨论信息熵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多模态教学主张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协同运作参与语言学习,而信息论强调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间双向的信息传递过程。基于信息论原理,日语精读课的多模态教学必须着重于模态间的协同构建,应根据信息的性质和特点决定模态的类型,根据信道容量大小决定模态的数量,同时要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关注信息的反馈,保证信息输送通道的畅通,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同其它各科的教学过程一样,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也是教与学这间的信息传递与信息反馈的控制过程。因此,运用信息论、控制论的反馈原理,揭示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独特的、相互作用的内部控制机制,对于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运用反馈原理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的理论依据 所谓反馈原理,是指把施控系统的信息作用于被控系统(对象)以后产生的结果(真实信息)再输送回来,并对信息的再输出发生影响的过程。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是由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有机组成的动态系统。从空间(横向)角度看,它是由教育者(信源〕、教学环境(即信道,包括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受教育者(信宿)等要素组成的,是双边关系协同活动的过程;从时间(纵向)角度看,它又是一个由知到信、由信到行循环往复的周期转化过程,具有动态性和程序性的特点。整个教学过程是通过教师的直接或间接控制贯穿起来的,并且由此产生师生间独特的相互作用机制。由此可见,运用反馈原理对教学过程实行有效控制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文章阐述了跳马教学是信息传递与调控的过程;跳马教学过程中的信息传递与调控一般有同步信息、快速信息和滞后信息等.通过采用两种不同教学方法的对比研究表明,正确地应用信息反馈教学法,对加速掌握正确的跳马技术动作,提高学习成绩,提高教学效果方面帮助很大.  相似文献   

7.
现代课堂教学中有效信息的传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的发放、传递、转化和贮存过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单位时间内教学效果,实质上是如何提高有效信息传递的问题。本在现代教学模式研究的基础上,以申农的信息负熵公式为数学模型,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中有效信息的传递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是由教师、教材、学生三者组成的有机整体。在教与学的双向传递过程中,这三者能否处于一个和谐的统一体中,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优劣。  相似文献   

9.
从信息论和控制论角度看,课堂教学是一个可控制的动态系统,课堂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信息传递与反馈调控的过程。信息反馈愈畅通,教学效果愈好。因此,课堂教学要实现“低消耗,高效率”,教师就必须注意优化教学过程中的信息结构。  相似文献   

10.
教学过程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信息传递活动,它的目的是使信息接受者的认识和行为产生预期的变化。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适当的教学手段,使之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作为传递媒介的幻灯,是辅  相似文献   

11.
教学过程既是师生信息传递交流的双向过程,也是师生间情感交流的双向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的情感起主导作用,它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教学效果,因此探索数学教师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的形成、表现形式等,有利于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从而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是由教师、教材、学生三个基本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在教与学的双向传递过程中,这三者能否处于一个和谐的统一体中,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优劣。要实现和谐的语文教学,应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教学过程是一个可控的信息过程,它体现于学生全体的自控和师生之间的信息传递及反馈。教学信息的反馈,将教学系统的结果作为新的信息重新输入系统,它对教学活动具有检测和调控作用。学生的作业、试卷、行为、表情、语言乃至课堂气氛等都可以反馈给教学作为检测、调控教学过程的依据。通过反馈可以清楚地了解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应改进的措施。正确的处理好教学过程中的反馈信息,对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教学的主要手段是借助于语言,语言是教师教书育人的重要工具,任何教学仪器都不能代替。现代信息论者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运动过程,是信息的传递、识辩、存储、再生的过程,而语言则是信息的重要载体。教学语言运用如何,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当前,如何发挥计算机在概念教学中的作用,提高概念教学效果,已成为数学教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现以“角的初步认识”为例,谈谈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概念教学,对提高教学效率的初步探索。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媒体是教学信息的载体,是传输信息的工具和手段。它的作用不仅是用来传递教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是一个情景交融,教学相长的过程。教学效果的优劣一方面取决于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个人魅力,另一方面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和学习情绪。语文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也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与审美情趣的关键学科。教学节奏美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运动形式。教师抑扬顿挫的讲解,疏密相间的信息传递,形式多样的教学情景都可以达到优化课堂教学节奏、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词汇教学是语言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储备一定数量的词汇.才能实际运用语言.正如Wilkins所说.在语言交际中.没有语法.只能传递很少的信息;没有词汇,将没有信息可传递。然而在多数英语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效果最差的恰恰是词汇.我认为可以尝试以下六种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从信息论的观点看,体育教学是一个由教师、学生和知识三个重要因素构成的具有闭合回路的信息系统。教师是知识信息的输出者和控制者。首先教师要将各种知识信息从内在贮存状态经编码变为传输状态,其次,教师要实施对学生的控制,及时、准确地接收反馈信息,调整教学进程,使学生的思维向可能空间的确定目标发展;学生是信息的输入者与储备者,其任务是接收教师教学过程中传递的信息,经泽码加工,变成储存状态的信息。因此,体育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一个信息传递过程,而且是一个信息转化过程。为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不但要求教师具有渊博的…  相似文献   

19.
教学工作要讲究实效,重视质量。提高效率。所谓教学效率,就是指单位时间内所达到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就是要保证在最低限度消耗师生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获得教学效果。从信息论的角度看,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一种信息传递和反馈的过程。教科书是信息源,教师备课是信息的变换,教师讲课是信息的输出,学生听课是信息的输入,学生在听课时,头脑中要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演绎、归纳,是信息的处理,记忆则是信息的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是由教师、教材、学生三个基本要素组成的有机的整体。在“教”与“学”双向传递过程中,这三者能否处于一个和谐的统一体中,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优劣。其中,和谐的师生关系又是组成和谐教学重要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