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城市阅读空间连接着全民阅读的宏观战略与个人阅读行为的微观实践,亟待创新发展。文章以成都10个代表性城市阅读空间为例,从高频词分析、情感倾向等方面对公众评论进行文本挖掘,结合现场调研,基于场景理论,从戏剧性、真实性、合法性维度探究阅读空间的场景构建,拓展场景理论的本土化实证研究,为城市阅读空间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以场景理论为视角探讨城市阅读空间认同的内容、影响因素及产生机理,以期为城市阅读空间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运用python编写的爬虫程序采集成都十大最美城市阅读空间的大众点评评论文本,通过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形成了31个初始范畴、11个副范畴及4个主范畴,构建并解析了城市阅读空间 认同影响因素及产生机理概念模型,提出注重场景回归、建构场景内涵、强化情感吸附、激活知识社交场景等发展城市阅读空间的启示。图1。表4。参考文献34。  相似文献   

3.
梁艳玲 《出版广角》2021,(15):91-93
"场景五力"理论重视对用户行为、情感的分析和感知,以此为用户提供适应性服务.在数字图书馆智能阅读场景的构建中,需要应用移动设备、定位系统、大数据等技术,这几项技术也成为构建智能阅读场景的关键因素.在5G与AI相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数字图书馆可以运用上述关键技术,构建智能阅读推荐、智能阅读导航、智能阅读咨询、智能阅读检索、智能阅读场景、智能预约座位等个性化服务.  相似文献   

4.
郑家鑫 《传媒》2021,(1):37-38,40
移动视频直播打破了虚拟场景和现实场景的传播界限,为受众创造了一个具有双向互动、动态开放的沉浸式场景,受众在其中可自由表达自我,充分满足了受众个性化的信息需求与情感需求.本文以媒介场景理论为指导,从场景构成的空间与环境要素、受众状态要素、社交关系要素三个维度入手,对移动视频直播场景进行解构分析,希望能够全面认识移动视频直播的本质规律,为后期传播策略调整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社会网络、区域经济、协同效益及知识管理视角分析,得出三螺旋理论对于创新型城市知识服务的价值.从三螺旋理论视角对创新型城市的知识服务的实践状况进行研究,探析了创新城市的知识空间、协同空间和创新空间内容及其维度.在剖析三螺旋视域下创新型城市知识服务要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创新城市知识服务的模型,并分析了模型的运行机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 验证高校图书馆服务场景各维度对服务效果的影响,藉此提出高校图书馆服务场景优化策略。[方法/过程] 在对商业服务场景的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提炼并融合高校图书馆实际服务场景特点的基础上,以室外变量、一般室内变量、布局与设计变量、标识变量、人员变量5个维度为基础,在问卷调查的数据基础上,利用SPSS分析各维度对服务效果的实际影响。[结果/结论] 5个维度均对高校图书馆服务场景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力,其中以人员变量最为重要,布局与设计变量次之,再次是其余3个维度。综合整个研究结果,发现馆员友好度、馆内人员密度、参考咨询可及性、他人外显情绪、服务功能、Wi-Fi等上网设置、服务台、灯光、静音程度、室内地面、周围环境是比较重要的因素。 服务场景对于高校图书馆的实际服务效果具有较强的影响力,高校图书馆需要采用加大要素调节力度、完善设计布局、降低人为负面影响等相应策略,提升高校图书馆的实际服务效果。  相似文献   

7.
地图作为展现世界的重要视觉材料,场景空间的呈现一直受到纸质出版物的限制,数字出版物成为消除限制、拓展地图场景空间表现边界的重要载体。文章从空间广度、空间深度和空间向度探究地图场景空间数字转向路径,提出有限地图场景空间转向无限虚拟空间、现实地图场景空间转向虚拟现实空间、单一地图场景空间转向多维空间切换这3种空间转向模式,旨在通过对地图场景空间维度的数字化探索,为地图的研究与应用延伸到数字出版领域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8.
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与用户需求快速变化的数智时代,探讨全场景化与学科服务发展的融合点,创新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模式,对学科服务的未来发展意义重大。文章以场景理论为基础,提出高校图书馆全场景学科服务的概念,构建由技术保障场景、智慧服务场景、用户交互场景组成的高校图书馆全场景学科服务模型,探讨模型中场景环境与用户需求之间的关系,有助于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模式的理论探索与实践运用,为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体系的建设提供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9.
移动图书馆场景化信息接受内容适配剖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意义]为提升用户信息接受体验的愉悦度,挖掘用户在不同场景的信息需求期望、信息搜索习惯和信息接受的偏好,并为用户所处场景适配内容是目前业界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方法/过程]运用微聚合理论对用户情境进行多维度分析,并通过场景识别搭建移动图书馆场景化信息接受内容适配框架。从"场景-内容-情境"适配的视角出发,构建移动图书馆场景化信息接受内容适配机理模型。[结果/结论]以云舟知识服务空间为例,对其信息接受内容适配程度进行分析,规划移动图书馆场景化信息接受的内容适配路径。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场景建构视角分析了网络仙侠剧通过空间与情节对内部场景进行塑造,与受众建立起紧密的情感链接;受众参与弹幕互动、社交媒体话题讨论,链接出多元的延伸场景。在传播过程中,辩证看待“爽感”机制的设置与受众的个体表达基因,才能引导网剧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问题,多年来众说纷纭,笔者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了图书馆的双重职能:“服务历史职能”和“服务现实职能”,主张图书馆学应该围绕这两项职能进行研究,认为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有二元性,即“服务历史研究”和“服务现实研究”。  相似文献   

12.
文献计量学方法在网络资源开发实践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的信息资源极其丰富,是名副其实的信息的海洋.面对茫茫大海般的网络信息资源,如何进行有效的开发利用,如何在互联网上准确、快速地查找信息资源,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亟待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13.
14.
文章提出,重庆抗战历史文献中心以罗斯福图书馆的保护利用和重庆图书馆及全市收藏的抗战文献的保护开发为基础,搭建共同体系,展现抗战历史文化的立体形态,传递和表达抗战遗址与抗战文献所蕴含的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社会文化信息,将它们融入现代社会发展进程和社会民众的日常生活中。以此加强社会民众对抗战遗址和抗战文献的认识和了解,从而达到抗战历史文化的普及,抗战革命历史的传承,民族抗战精神的永续。  相似文献   

15.
独立学院图书锗建设的瓶颈及突破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独立学院得以迅速发展,然而独立学院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日益突显,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独立学院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文章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析了制约独立学院图书馆建设的瓶颈,探究突破制约独立学院图书馆建设瓶颈的对策,以保障其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研究型大学视野下的图书馆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建设研究型大学视野下提出了建设研究型图书馆的课题。阐述了研究型图书馆的内涵,建设研究型图书馆的意义,着重讨论“211工程”重点高校在现阶段如何建设研究型图书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清末民初以来的图书馆在建造发照过程中,竖立过不少碑刻,这些碑刻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另外这些图书馆碑刻还具有补史之阙、正史之谬的重要作用。近代图书馆与以往的藏书楼有很大的不同,在民国碑刻中主要表现为藏书思想、藏书种类、受益对象的转变,其中一些碑刻还详细记载了图书馆经费的来源,这些对历史学、图书馆学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变革时代的心态对图书馆学研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化进程中知识分子的心态基本上是积极、健康的,但其非主流倾向可能干扰学术研究.结合社会文化背景,剖析图书馆学研究中上述因素可能产生的影响,就克服不良心态,促进学科健康发展陈述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9.
李明 《新闻界》2008,(1):49-51
本文在回顾新闻报料人产生背景的基础上,从主动失实和被动失实两方面分析了新闻报料失实的原因,并提出通过过滤、核实和制度保障三方面对新闻报料的真实性进行检定。  相似文献   

20.
论档案馆社会功能的拓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档案馆具有两大基本功能:一是本体功能——存储、保管功能;二是社会功能——利用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信息、网络和虚拟技术在档案工作中的运用,档案馆的本体功能在内涵扩展的同时走外延拓展之路,实现保管主体的分层次化和多元化;同时保管客体(对象)开始由传统的“实存”形式向现在的“实存”与“虚拟”形式并存方向发展。档案馆本体功能的发展,也必然推进档案馆的社会功能的不断拓展和深化——由信息管理与服务向知识管理与服务拓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