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如果说理工科大学的科技专业教育是教学生如何“做事”,人文素质教育是教学生如何“做人”的话,那么,经济学教育就是教学生怎样“生活”,三位一体,缺一不可。传统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观念已不适应当今变化了的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社会环境,理工科大学生必须具备人文素养已成共识,而经济学思维则是其人文素养的最新核心内容之一。理工科大学应该充分认识到经济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上升到教育理念的高度,并切实将经济学课程列入综合素质教育基本内容,通过较长时期的探索,形成相对成熟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
教育是养成人格的事业,教育的核心是对个体人格的唤醒.长期以来,我国高职教育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片面重视技能和文化知识的传递,强调教育的功利主义和工具价值,忽视学生的人格教育,造成学生人文教育素养的缺失,被认为是不断培养出高技能的“单面人”、“工具人”.这种人文素养的缺失不仅给学生个人的成长带来困惑,也给社会的发展造成隐患.如何在高职院校学生培养中渗透人文教育,实现技能教育与人文素养的有效结合,是当前高职教育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3.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一定意义上说也是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学校工作中,教师面对既要教书、又要育人的双重任务,如果处理不好教书和育人两者之间的关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将会产生偏差.如何才能培养好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那么,何谓人文性?语文教学如何体现人文性?本文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是培养人文素养的主要途径、充分利用教材,实施人文教育,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从而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如何在学校教育中营造出浓郁的诗教环境,用中华传统文化的乳汁哺育学生,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这是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在数学教育教学中,多数教师传授给学生的仅仅是数学知识和技能,而忽略了人文精神的传承;教学生如何求“真”,但忘了教学生怎样去寻找“善”与“美”。事实上,数学也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人文精神的弘扬以及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教、学、做”思想是高职高专教育教学中的新理念,《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是三年制普通专科语文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鉴赏能力,发挥着应有的作用。“教”力求调动多方面的教学手段,把课外指导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从不同的维度,为学生构建一个提高人文素养的多功能的教学平台;“学”力求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质有所提高;“做”要求教师改进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要通过学生在文学阅读、写作和文学活动的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相似文献   

8.
进行人文素养教育是历史教育的灵魂,历史教育是培养人文素养的主渠道。历史课程标准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突出了人文教育的主题。本文主张通过优化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有效指导研究性学习等方面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高等学校尤其是理工科高校“重教学生怎么做事,轻教学生如何做人”的教育理念直接导致了我国大学生的人格残缺,这种人格残缺主要表现在极端的个人主义、唯功利至上和道德底线缺失、是非不明.只有加强大学生的人文主义的教育才能改变这种现状.对于理工科院校来说,以大学英语课堂为载体来唤醒缺失的人文精神是有必要的.因为英语语言具有其特殊的性质:既具有功用主义的特性,又具有表情表意的美学功能.因此,它是最能体现教育的功用主义与人文主义完美结合的一门科目了.实施人文教育的手段是多样的.在大学英语课堂上通过“文化自觉”意识和“他文化”学习的手段来加强大学生的文化底蕴,既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人文素养的提高越来越受到高度的重视。作为母语的语文课在人文素养培养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阅读教学则是语文教学中的最重要的内容。素质教育的实施,使学生的人文素养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体现。笔者将从人文素养的内涵出发,阐述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重点论述如何在散文、小说、诗歌的阅读教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1.
“新工科”建设的本质是培养适应时代和引领未来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创新创业教育应被贯穿到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文章立足“双创”和“新工科”背景,以H大学630名理工科大学生为调查样本,分别从“三个维度”和“四个层面”,对理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得出了几点有价值的结论,并提出要构建政府、高校、社会、学生“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体系和机制。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我国理工科大学生人文教育的状况不尽人意。许多高校尤其是理工科高校的人文教育课程在总体上受到轻视,由此制约了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制约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本文分析了大部分理工科高校的人文教育课程设置的现状,分析对比了国外人文教育课程设置特点,尝试性的对建立适合我国理工科高校的人文教育课程体系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工科院校人文社科课程设置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通过对世界上几所著名工科院校(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学时比例的比较分析,结合我国高等工科教育的现状,对我国高等工科教育中人文社科课程的课程门类和学时比例提出了具体意见。  相似文献   

14.
Using data from the 2008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Undergraduate Experience Survey, we show that study time and academic conscientiousness were lower among students in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majors than among students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ajors. Analytical and critical thinking experiences were no more evident among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majors than among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ajors. All three academically beneficial experiences were, however, strongly related to participation in class and interaction with instructors, and participation was more common among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students than among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tudents. Bok’s (Our underachieving colleges: A candid look at how much students learn and why they should be learning more. Princeton and Oxford: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6) influential discussion of “underachievement’ in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focused on institutional performance. Our findings indicate that future discussions should take into account differences among disciplinary categories and majors as well.  相似文献   

15.
知识教育是一种以知识为本的教育,反映在历史教育中就是历史事实的机械讲述和记忆。换言之,历史教育只注重"是什么",而忽视了更为重要的"为什么"和"怎么样"。随着教育观的转变,从传统的知识观教育到广义的文化观教育的转变,教育应面向学生,以人为本的教育成为必然。历史课程作为学校人文课程的核心,其更应该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走出"应试教育"的困境。  相似文献   

16.
EDA技术是实现电工学研究型教学的良好手段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把EDA技术引进电工学教学的三步措施分别是:教师在课堂讲一部分EDA基础知识;接着指导学生在课内上机做EDA仿真实验;最后安排和引导学生做课外EDA仿真课程设计.籍此以逐步培养学生研究和解决工程实际問题的能力.以“连续脉冲作用下的RC暂态电路分析”、“单管放大的电流负反馈电路分析”和“设计电子表电路和交通灯控制电路”的仿真实验为例,说明如何引导学生从课内作验证性仿真实验开始,逐步進入研究型仿真实验,最后能独立自主开展课外课程设计的教学过程.长达5年的教学实践证明,EDA技术的确是实现电工学研究型教学的一种极其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7.
理工科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状况总体良好:绝大多数学生对人文素质、人文学科重要性的认识基本到位,对与人文素质有关的诸现象的看法总体是好的,对人存在的价值的认识是正确的。但也应看到,理工科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针对当前理工科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和特点,必须创新教育方法,拓宽教育渠道,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职业教育集约化发展的江苏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新型工业化的大背景下,职业教育走集约化道路,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江苏的职业教育积极探索和鼓励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办学联合体,其中强势发展的职教集团成为主要模式。“江苏职教军团”创新了“职教江苏模式”,找到了一条科学发展之路,率先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相似文献   

19.
思政课是高校对学生所进行的思想道德教育,专业课是教授高校学生某个领域中专业技能的课程,两者之间其实有着内在联系。文章针对车辆工程专业课“发动机原理”,从专业课程开展思政教育的环节、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以及课程思政的实施方案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在“发动机原理”上进行思想政治的教育。  相似文献   

20.
素质教育本质是将先进的人文知识、科学知识、科学思维方法通过、实践、体验转变为素质,稳定在学生身上,使学生成为表里如一的人。高等工程应用型人才应具有全球视野的专业(技术)素质、工程素质和人文素质,素质教育应是营造先进、科学、持续:稳定价值观的教育场。在实践中采取优化教学计划,改革课程体系,营造科学、文明的教育环境,实施扬长教育,培养创新能力等措施坚持基本素质教育不断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