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理论上论述了“数学教育学报”在推动我国高师数学教育和基础教育改革方面所具有的教育功能,并在改革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一条高师院校数学系开展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学好“数学教育学报”,指导数学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2.
根据比较教育学的基本原理,从民族文化、社会经济等领域追本溯源,探索中外中小学数学教育的“异”与“所以异”;按多元文化观,分析制约着中小学数学教育的“上游”原因,特别是考察我国中小学数学教育的历史与社会背景,以期引起正视。  相似文献   

3.
数学教学的价值与教学教育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骞  涂荣豹 《学科教育》2003,(2):5-8,13
历史上每一次重大的数学教育改革,无不关涉到数学教育价值的抉择与建构;数学教育的“训练价值”与“实用价值”、“知识价值”与“能力价值”一直处在“钟摆”与“嬗变”之中;新世纪的数学教育、尤其是数学课程改革,应该把握住数学的本质特征和根本特点,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数学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数学概括、抽象和推理、证明能力等)的基础之上,促进学生理性和非理性充分、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4.
时代的挑战:美国数学教育研究之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首先对美国数学教育界近年来在理论研究上所取得的若干进展作了介绍。这主要是:对于“解决问题”的强调,数学教育的认知科学研究,数学教育的社会——文化研究。其次,作者提出,上述的发展在整体上体现了一种新的数学教育观念,而这就为美国现正经历的新的数学教育改革运动奠定了必要的理论基础。本文的最后一节集中地论述了美国新的数学教育改革运动的时代特征,即其最终目标就是要创造符合新的时代要求的数学教育。由于这是一种时代的要求,因而应当努力从美国数学教育理论研究中吸取有益的启示和合理的成分,以促进我国的数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教育发达国家的中学数学教育的比较,发现我国的数学教育存在着的两个突出弊端:一个是数学教育与社会的生产、生活实践脱节;另一个是数学教育忽视学生个体发展。针对这两个弊端,提出了我国的数学教育改革应“着眼于素质教育,着手于分层教育”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创立符合新的时代要求的数学教育是各国数学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共同任务。在这样一种认识的基础上,本文作为《时代的挑战》一文的续篇,着重论述了如何以美国数学教育的现代发展为借鉴加速发展我国的数学教育的问题。这首先是关于如何建立科学的数学教育理论的分析,文中提出了关于数学教育学的一个新的理论框架。其次,笔者又分别对发展我国教育事业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这主要包括:课程标准的改革,教师的培训,数学教育改革的方法论问题。  相似文献   

7.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当代数学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把数学哲学和数学史的研究成果运用于数学教育过程中,促进数学的哲学,历史和教育三者的有机结合,就我国数学教育改革而言,这方面的研究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曹才翰先生的数学教育研究,有3个标志性事件:发表《论数学教育及其研究》,阐述了数学教育学的内容与结构,并提出了20个研究课题;出版《数学教育学概论》,这是我国数学教育学的奠基性理论专著:起草《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教学目的,提出数学基础知识含其反映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界定了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数学能力、个性品质等的内涵.他提出数学教学科学化问题,并在数学课程、教材、教学,特别是数学教育心理学等各方面开展研究,取得丰硕成果,对我国数学教育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当代数学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把数学哲学和数学史的研究成果运用于数学教育过程中,促进数学的哲学、历史和教育三者的有机结合。就我国数学教育改革而言,这方面的研究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数学教育与教育数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学教育的现代发展,以及各国进行数学课程改革浪潮的涌现,提出了教育数学的研究课题。它似可与纯粹数学、应用数学并列为第三个研究领域。与“新数学”、“大众数学”相比,教育数学将能均衡好数学教育的“教育方面”与“数学方面”的关系和促进数学教育改革的健康发展。进行教育数学的研究,可先从数学现实、数学难点、数学新点等方面着手,然后再进行理论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1.
哲学数学教育和数学教育哲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本文首先对这两个概念作了区别,对它们在数学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作了阐述,最后,探讨了二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高职数学教育也包括数学史教育。数学史教育对于学生较全面地理解、认识数学本身及其历史、地位和作用,了解数学各部分内容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研究能力和科学人文精神,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是培养学生数学素质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现代教育技术广泛的应用于数学教学中已经成为新世纪数学教育的标志之一。本文中我们将探究一些对把现代教育技术引入课程一些较重要的设想和反思,比如怎样将“高科技”转化为“高质量的教学,”如何实施高期望值的教学以取得良好的成绩等,并对如何将现代教育技术恰当地引入数学课程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少数民族数学教育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民族数学教育的文献研究,简述了民族数学教育与跨文化数学教育的关系,比较全面地概括了我国少数民族数学教育研究在20多年来所取得的进展及相关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包括民族数学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5.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the quality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 and to develop a reliable and valid measurement tool. The research was conducted with 638 (first study) and 407 (second study)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in Eski?ehir, Turkey. Item discrimination, structural validity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and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and internal consistency were examined. The findings showed that the Mathematics Education Quality Scale (MEQS) was formed by five factors, namely: (i) quality of instruction; (ii) quality of school environment; (iii) quality of teacher; (iv) quality of family cooperation; and (v) quality of school guidance, and it was valid and reliable. As a result, it could be argued that the MEQS can be used to measure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the quality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6.
关于数学教师教育的若干思考(续)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剖析了当前我国数学教师教育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首先描述了数学史的地位及涵义,分析了数学史在高等数学教育中的价值作用,研究了数学史渗透到高等数学教育中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8.
数学观研究综述   总被引:58,自引:15,他引:58  
学生对“数学是什么”的认知直接影响他们学习数学和解数学题的方式,教师对“数学是什么”和“数学是如何习得”的认知也影响着数学的教学和数学课堂经验空间的塑造,要在学生接触的数学题中引入变化,利用改变学生的经验空间去改变他们的数学观和问题解决。通过学生数学经验空间的拓宽,使学生有更宽广的数学观,有更具弹性的解决数学问题的技巧。  相似文献   

19.
对哲学的不同理解将导致对数学教育哲学的不同理解。将数学教育哲学置于公开的科学争论中,一般认为主要受两个方面的影响,即本国所特有的各种文化传统和不同的哲学观。本文从哲学的视角出发,通过一则隐喻对数学教育哲学是什么进行了反思,分析了哲学、数学哲学、教育哲学对数学教育哲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高职学院的数学美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的大力发展,使很多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升入高职学院。这给数学教学带来了困难,提出了新的课题。笔者在教学中尝试利用数学教学中美的因素,对学生进行数学美的熏陶,以此作为教学的切入点。这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数学审美情操,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