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6 毫秒
1.
目的:探索多模式运动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老年人认知功能、神经营养因子(neurotrophic factors,NFs)、β-淀粉样蛋白(β-amploid,Aβ)、Tau蛋白及海马亚区体积的影响。方法:将25名健康老年人和25名MCI老年人分别随机分为运动组与对照组,对运动组进行20周多模式运动干预,评估干预前后认知功能、血液生化指标及海马亚区体积萎缩率,配对比较干预前后各类指标变化,并对各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干预后MCI运动组整体认知功能、注意力、语言流畅性及逻辑记忆水平显著提高(P<0.01);2)MCI运动组Aβ1-42含量显著升高(P<0.01),对照组Tau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5),运动组NFs水平显著提高(P<0.01);3)运动组左侧海马安蒙氏角1区(LCA1)(P<0.01)、左侧海马齿状回(LDG)(P<0.05)萎缩率显著低于对照组;4)认知功能变化与LCA1、左侧海马安蒙氏角4区(LCA4)萎缩率及Aβ1-42、Tau蛋白变化呈显著负相关,与NFs变化...  相似文献   

2.
《湖北体育科技》2018,(12):1035-1038
目的了解我国运动干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者认知功能的研究现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结果和结论 17项研究结果显示,至少3个月以上的有氧运动、抗阻练习、中国传统养生运动及多种模式运动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老年人的整体认知功能、注意力、执行功能、记忆等方面有积极作用。从运动方案、测量工具、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分级等方面提出了未来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3.
王培凝  吴雪萍 《体育科研》2018,(1):75-80,88
近年来,认知-运动干预被广泛应用于防治和延缓老年人功能衰退。本研究目的在于通过总结近10年来(2007-2016年)有关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认知-运动干预的文献,分析其干预特征和效果。结果发现,较多研究采用有氧运动联合综合认知的干预形式,通过随机控制实验发现了训练的即时和延时效果。建议未来应进一步将行为测量与神经测量手段相结合来考察干预效果,并要注重个体差异对干预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12周惯性哑铃练习对轻度认知损害(MCI)老年人认知功能、身体活动能力、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的影响,并探讨认知改善与其他功能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将45名MCI老年人随机分为干预组(n=22)和对照组(n=23)。干预组受试者进行惯性哑铃练习(3次/周,60 min/次,持续12周),对照组不进行运动干预。结果 12周后,干预组受试者阿尔茨海默病评定量表-认知部分(ADAS-Cog)总分/指令得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起立行走计时(TUG)和SF-36健康调查问卷(SF-36)心理总得分均显著改善(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受试者ADAS-Cog总分/单词回忆得分/注意力得分、简明精神量表(MMSE)评分、TUG和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的改善程度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5)。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SF-36心理总得分改变(r=-0.712)、PSQI改变(r=-0.380)与认知改善程度均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12周惯性哑铃练习可显著提高MCI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并对其移动能力、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具有积极影响,且心理和睡眠改变程度可能影响认知功能的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进步,人类的平均寿命日益延长,老龄化问题已经凸显,关注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是全世界需要面对的共同课题.认知功能作为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预测因子之一,其与体力活动的关系已经成为锻炼心理学的热点研究领域之一.本文综述了体力活动对老年人认知功能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该领域的后续研究还应深入探讨以下问题:(1)体力活动对老年人认知功能影响的剂量反应效应;(2)体力活动影响老年人认知功能的生理及心理机制.(3)其他练习形式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4)身体锻炼与其他形式的干预相结合的途径及效益.  相似文献   

6.
认知老化是指个体进入老年期后认知功能的衰退过程,即与年轻时相比,老年时的认知功能出现的衰退现象,认知老化的发生是有其脑基础 的。身体锻炼对延缓认知老化方面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并且在脑科学研究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证据。(1)身体锻炼通过对某些大脑结构的重塑来 影响认知老化,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对于老年人维持大脑灰质和白质容量、白质完整性等方面均表现出积极作用;(2)身体锻炼可以促进与认知功能 相关脑区的激活以及功能网络的联结,以维持老年人的认知功能;(3)身体锻炼还可以通过提高大脑神经加工效率来影响脑功能,进而对延缓认知 老化起到重要作用。未来研究需要关注身体锻炼对执行控制以外的其他认知功能相关脑区结构以及激活的积极影响,探讨身体锻炼促进大脑特定 脑区之间相互作用的机理以确定身体锻炼对脑功能网络的积极影响,综合使用ERP和fMRI等技术以探讨认知老化相关脑区的特定时间和空间机 制,细化锻炼项目设计以确定不同锻炼处方对脑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等方向。  相似文献   

7.
最近大量的研究证据表明:运动员在认知功能上比一般人更加优胜。首先,在模拟真实的运动场景设置的认知任务中,专业运动员比新手要更快更准确,这得益于他们经济有效的注意(凝视)分配方式;再者,在诸如flankers任务之类的与运动无关的实验室认知任务中,专业运动员也比新手更快,且更能抵抗无关刺激的干扰;其三,来自流行病学研究、临床干预研究和动物研究的证据都说明:健身训练有助于改善脑认知功能。此外,也有研究表明针对认知技术本身的适应性训练可以改善认知功能。这些信息对我们了解运动员的心理特征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神经营养因子(neurotrophic factors,NFs)缺失是导致脑功能衰退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重要因素。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属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一种,患者常表现出静息性肌肉震颤、运动性肌力缺失、运动迟缓、姿势僵硬不稳、步态异常等病症,其病理基础是中脑黑质致密部基底神经节多巴胺(dopamine,DA)能神经元丢失和DA减少。研究认为,运动可通过促进NFs的表达,促进DA能神经元的存活和DA的增多,改善PD的病理和病症。其机制可能与运动诱导NFs增多,进而调节PD病理相关分子酪氨酸羟化酶、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突触素、α-突触核蛋白表达以及改善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障碍和神经炎症反应等有关,但其中的确切调节机制尚未得以完全揭示。同时,运动模式、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等因素,也在运动调节NFs表达中影响干预的差异。运动产生的机械刺激,引发血液循环通过血脑屏障与脑内信号分子的变化,激活脑内NFs相关信号通路,从而促进NFs调节PD脑内的相关信号分子,改善或缓解PD。通过分析运动干预调控NFs的表达,进而作用于脑内PD病理相关分子,探讨NFs在运动调控PD病理中的作用及机制。  相似文献   

9.
认知功能障碍是神经系统疾病的重要特征表现,受诸多因素影响。肠道微生物在维持机体健康和多种疾病的发展中发挥作用,肠道微生物失衡与躯体运动能力和脑认知功能障碍,如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关系密切。研究发现,运动干预可通过对肠道微生物的调节,建立肠-脑之间的联系,调控认知功能,改善神经退行性疾病,但不同方式的运动干预对肠道微生物的影响及其与认知功能的调节之间存在差异性。通过分析肠道微生物的生物学功能以及运动介导肠道微生物相关的改变与脑认知功能的关系,探讨肠道微生物在肠-脑神经联络以及运动调控肠道微生物改善认知功能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类研发的运动干预方案对不同类型学习困难小学生脑执行功能改善的有效性,进而为促进小学生脑执行功能健康发展提供可选择的精准运动干预方案。方法:依据运动干预改善小学生脑执行功能发展的多路径理论,针对不同类型学习困难小学生脑执行功能发育特征,分别开发"趣味游戏+花样跳绳+花样跑步"(针对语困小学生)、"合作游戏+武术操+花样踢毽"(针对数困小学生)、"篮球"(针对双困小学生)运动干预方案,采用2(组别:实验组、对照组)×2(类型:学困小学生、普通小学生)×2(时间:前测、后测)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实验组实施10周的运动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体育课内容,实验前、后采用脑执行功能测量工具全面评价不同类型学习困难和普通小学生的脑执行功能。结果:(1)从脑执行功能发育特征上看:语困小学生的刷新功能水平低于普通小学生,且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抑制、转换功能与普通小学生无显著性差异;数困小学生的抑制功能水平低于普通小学生,且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刷新、转换功能与普通小学生无显著差异;双困小学生的抑制功能、刷新功能和转换功能水平均低于普通小学生,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2)从运动干预方案的有效性上看:"趣味游戏+花样跳绳+花样跑步"方案能够有效改善语文学习困难和普通小学生的刷新功能;"合作游戏+武术操+花样踢毽"方案能够有效改善数学学习困难和普通小学生的抑制功能;"篮球"方案能够有效改善双困和普通小学生的抑制、刷新和转换功能。(3)从脑执行功能的改善效果上看:"趣味游戏+花样跳绳+花样跑步"方案对语文学习困难小学生刷新功能的改善效果优于普通小学生;"合作游戏+武术操+花样踢毽"方案对数学学习困难小学生抑制功能的改善效果优于普通小学生;"篮球"方案对双困小学生抑制、刷新和转换功能的改善效果优于普通小学生。结论:(1)语文学习困难小学生刷新功能发育水平低于普通小学生,数学学习困难小学生抑制功能发育水平低于普通小学生,双困小学生抑制、刷新、转换功能发育水平均低于普通小学生。(2)分类开发的运动干预方案能够针对性的、有效的改善不同类型学习困难小学生的脑执行功能,且改善效果优于普通小学生。  相似文献   

11.
围绕鸢尾素介导运动干预神经精神疾病的最新研究进展,系统梳理鸢尾素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促进产生神经营养因子、改善神经元功能、促进神经元增殖和神经发生、改善脑内能量代谢和氧化应激水平、降低神经毒性作用等功能,从外周途径阐述鸢尾素信号通路在运动改善抑郁症、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综合征等神经精神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发现鸢尾素在运动改善神经精神疾病中起着积极的调控作用,运动诱导的鸢尾素水平会随运动强度的不同而发生改变。肌肉与脑存在着一种以内分泌为主导的通路,骨骼肌作为一种内分泌器官可调控大脑健康和稳态,鸢尾素信号通路可介导运动对神经精神疾病的干预。运动引起的骨骼肌收缩产生的鸢尾素通过外周途径调控大脑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进而对情绪、认知及神经功能发挥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运动干预与老年人心肺功能提高的剂量效应关系,明确改善老年人心肺功能的最佳运动剂量(强度、频率、时间等)。方法:检索PubMed、EBSCO、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和万方等数据库,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与数据提取,对提取的数据经过编码后,采用Comprehensive Meta-Analysis V2与Revman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62篇文献82项研究,2 139名老年人,平均年龄为(67.3±6.3)岁。老年人心肺功能得到的有效改善(d>0.5)的运动强度、时间、频率和周期剂量分别为35%~50%HRR、25~35 min、1次/周和运动干预8周;获得大效应量(d>8.0)改善时,各要素的敏感区为70%~79%HRR、60 min、每周运动4次及以上和运动干预16周及以上。对各处方要素进行多要素交互效应的分析显示,每周进行150 min以上,每次40~45 min,强度为60%HRR的运动可能是大幅度(d>0.8)改善老年人心肺功能的最小有效剂量。结论:运动干预与老年人心肺功能改善存在剂量效应。每周1...  相似文献   

13.
通过系统检索Pub Med、Web of Science、Eric、SPORTDiscus、Academic Search Premier、MEDLINE、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网数据库,筛选后纳入43篇实证研究,对其采用半定量的方法进行分析,探究身体活动对幼儿认知发展和学业表现的影响。结果:1)纳入文献主要研究执行功能、感知能力、注意力、识字技能、语言和数学6个领域。2)认知发展方面,证据支持身体活动对幼儿的注意力和运动感知有积极影响,多次长时认知参与型运动对幼儿执行功能有正向影响。3)学业表现方面,证据支持体智融合型干预对幼儿的识字技能和语言能力有积极影响。结论:身体活动对幼儿认知发展和学业表现有积极影响。多次长时认知参与型运动相比简单有氧和单次短时运动更能促进幼儿高阶认知能力的发展。体智融合型相比体智结合型运动对幼儿学业表现有更积极的影响。建议:应拓展幼儿认知发展的研究领域,由简单有氧运动向有组织的认知参与型运动干预模式转变,促进幼儿认知发展;积极探索幼儿阶段体智融合型教学模式,提升幼儿学业表现。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五禽戏对MS老年人认知功能影响的规律及其可能机制,对长期练习五禽戏的40例MS老年人进行血管危险因素和神经心理学检查。结果表明,6个月练习后,运动组与对照组相比、与自身运动前相比,血管危险因素(BMI、FBG、TC、TG、LDL和HDL),神经心理学指标(MMSE、视空间与执行能力、命名、注意、延迟回忆、定向、MOCA总计、HAMD和VFT等)均有显著积极性变化,且WC、SBP、FBG、TC、TG和LDL均与认知功能呈负相关,HDL与认知功能呈正相关。提示五禽戏练习可以明显改善MS老年人血管危险因素,提高认知功能。分析认为,五禽戏练习对血管危险因素产生积极影响可能是MS老年人认知功能提高的生理学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系统运动减肥过程中血、脑胰岛素水平的改变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在复制系统运动减少腹部脂肪积累的大鼠模型的基础上,采用放免的方法测定了血清、脑脊液及脑组织中胰岛素和C肽水平,并分析其变化关系。结果表明,运动能提高脑胰岛素水平,系统运动所致的脑胰岛素水平增高在运动减少腹部脂肪垫脂肪积累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检索国内外5个大型电子数据库中关于体育锻炼干预老年人认知功能的随机对照试验,按英国牛津循证医学中心认定的证据水平评价标准,对纳入文献进行分级,统计与分析体育锻炼各变量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效果,形成体育锻炼延缓老年人认知衰退量效关系的专家共识。结果显示:有氧运动对执行功能的干预效果较好,推荐方案为每周3次,中等强度,每次30~60 min,锻炼周期为12~24周;抗阻运动对执行功能干预效果较好,推荐方案为每周锻炼2次,中、高强度,每次60 min,锻炼周期为24周;多成分运动对整体认知、记忆、执行功能均具有良好的干预效果,推荐方案为每周锻炼3~4次,中等强度,每次30~60 min,锻炼周期为12~24周;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对整体认知功能干预效果较好,推荐方案为每周锻炼3~5次以上,中等强度,每次锻炼30~60 min,锻炼周期为12~24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不同运动方式干预对昼夜节律紊乱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探讨肠道菌群及代谢与认知功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轮回颠倒的光照周期暴露建立昼夜节律紊乱模型,将模型小鼠分为:安静组(DC)、中等强度持续训练(MICT)运动组(DM)和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运动组(DH),另设对照组(CC),各组15只,经过6周运动干预后,运用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Morris水迷宫检测认知功能、16S rRNA高通量测序检测肠道菌群以及LC-MS检测粪便代谢物。结果 (1)DM组和DH组的腺体破坏程度有所减轻。(2)DM组和DH组平台潜伏期和初次抵达平台时间显著缩短,游泳距离减少,穿越站台次数和目标象限游泳时间百分比均显著增加。(3)DC组丰度较高的菌群为柔膜菌门和柔膜菌纲,DM组为瘤胃球菌科,DH组为Lutispora等。(4)DM组中肌酸、丁酸和甲硫氨酸等代谢物水平显著高于DC组,DH组中花生四烯酸等代谢物水平显著高于DC组。(5)肠道菌群中颤螺菌属、乳酸杆菌属与认知功能相关性显著,代谢物中姜黄素和油酸与认知功能相关性显著。结论 MICT和HIIT可调节昼夜节律紊乱小鼠肠道菌群的结构和丰度,改善...  相似文献   

18.
杨波 《体育科学》2023,(11):69-79
目的:考察体感游戏训练对大学生空间认知功能的促进机制。方法:采用2(运动强度:低/中高)×2(认知参与程度:低/高)×4(时间:前测、一次性训练、5周训练、10周训练)的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对72名大学文科生进行为期10周(3次/周,60分/次)的体感游戏训练。结果:1)一次性训练后,仅中高强度-高认知组的空间可视化水平显著提升;2)随着训练时间的增加,中高强度-高认知组的优势进一步扩大,低强度-高认知组的优势也逐渐凸显,且均优于低认知组;3)仅中高强度-高认知组在训练5周后消除了空间可视化方面的性别差异,但随着训练时间的增加,差异再次显现。结论:1)一次性体感游戏训练后,空间认知功能主要受运动强度影响;2)长期体感游戏训练后,空间认知功能受到运动强度和认知参与程度的共同影响,且认知参与所产生的空间认知效应大于运动强度;3)体感游戏训练不能消除空间认知功能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9.
背景:认知功能衰退是老年人生活的常见现象,严重时会引发多种慢性疾病,运动作为预防和控制各种慢性疾病的重要手段,能够有效缓解认知功能下降,延缓衰老。[目的]针对国内外学者有关健身运动对老年人认知功能影响进行全面综述,分析不同类型健身运动老年人认知功能的正面效益,进而揭示健身运动促进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可能机制,为有效缓解认知功能下降,延缓衰老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方法:搜寻截止至2021年3月,包括Elsevier、Springer、Web of science、CNKI中文资料总库、万方数据以及台湾学术文献数据库,检索有关老年人、健身运动、认知功能等中英文文献,并根据研究需要确立相应的入选标准,对最终所得文献进行筛选。结果:健身运动改善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可能机制主要是通过大脑神经系统来实现的,包括健身运动可诱导神经营养因子(BDNF)增加,并刺激生长激素(GH)、第一类型胰岛素生长因子(IGF-1)分泌,从而增强大脑氧合功能,减缓老年人认知功能下降,健身运动还能调节促发炎细胞激素或抗发炎细胞激素等相关机制,进而改善老年人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基于校园体育俱乐部为载体,考虑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探讨本运动干预方案对高校肥胖男生身体形态指标、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18~20岁肥胖大一男生共35名,按照BMI和个人意愿分为运动干预组(NE)和对照组(NC),NE组进行有组织的90天、运动量递减(1~30天,大运动量;31~90天,小运动量)的运动干预。分别于运动前、30天后和90天后进行体格测试和空腹血脂、血糖和胰岛素水平检测。结果:1)NE组学生BMI、体脂率、腰围在经过30天和90天两个阶段综合干预后显著下降(P〈0.05),NC组则前后变化不明显;2)NE组学生血清TG水平在30天后和90天后均显著下降(P〈0.05),血清TC水平在90天后显著下降(P〈0.01),LDL-C水平在90天后均显著下降(P〈0.01),NE组HDL-C水平则无显著性变化(P〈0.05);3)NE组学生空腹血糖和血清胰岛素水平在30后及90天后均出现显著下降(P〈0.01),NC组则变化不明显。结论:基于校园俱乐部为载体的本运动干预模式可以有效降低学生的肥胖程度,改善其身体形态、血液生化指标,具有增进身体健康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