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为探索企业协同创新的新理论模型,为企业协同创新活动和做好知识互动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建立协同创新过程中知识互动的影响因素模型。通过文献阅读法整理前人关于协同创新理论的研究,并总结和评述,探索性提出协同创新的一种新的理论框架,将协同创新进行三阶段划分,协同创新过程中知识互动的效果直接影响创新绩效,进一步探究协同创新中知识互动的要素,梳理和评述每一种知识互动影响因素的研究观点,并建立协同创新不同阶段的影响因素模型,这为下一步影响因素的权重的实证研究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2.
跨国公司在进行研发投入时必须权衡选择集中或分散的研发组织形式,这就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分析论证了影响公司研发组织形式选择的因素,并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探讨了这些因素怎样影响跨国公司研发组织形式的选择,得出一个跨国公司研发组织形式的选择模型,最后用案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3.
谢洪明  王晓玲  吴溯 《软科学》2010,24(6):9-14
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研究UV的知识转移与整合(KTI)的影响因素,即LIV与其母公司之间的资源依赖(RD)以及LIV组织内部软性影响因素--分享愿景(SV)和管理承诺(MC).并以华南地区96家LIV为样本,用一个整合的结构方程模型--ReVCoTI模型来实证研究这3个变量对UVKTI的影响路径和机理,结果证实并表明了影响路径是资源依赖→分享愿景→管理承诺→知识转移与整合.  相似文献   

4.
知识链组织之间冲突的三维动因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知识链成员组织之问某些关系的不协调必然导致冲突的发生.现有冲突管理的研究着重于关注组织内部冲突,对组织间的冲突研究较少.利用包含利益、结构、知识三个因素的冲突模型来说明知识链组织之间冲突的动因.为知识链的冲突研究提供一个新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5.
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技术溢出效应实证研究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朱华桂 《科研管理》2003,24(2):138-144,137
本文以技术溢出理论为基础,选择苏锡常三个科技园区内跨国公司子公司为实证研究对象,以跨国公司子公司与国内的企业、科研机构和其他有关组织的前后向联系为研究的主要路径,以调查问卷的综合分析与访谈为主要的研究方法,综合评估苏锡常三个科技园区内跨国公司子公司的技术溢出效应,通过以小见大的研究方法,试图达到在总体上描述与反映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技术溢出效应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基于动机理论、计划行为理论和Triandis模型,建立一个集成的理论分析框架,系统分析知识共享态度、意愿和行为三者之间的作用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并对282份有效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结构方程建模,研究结果表明,内部动机因素对员工知识共享态度的影响大于外部动机;知识共享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的行为控制三者均正向影响知识共享意愿;知识共享意愿和便利条件均正向影响知识共享行为;不同组织情境下个体动机因素对知识共享态度的影响强度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企业隐性技术知识吸收模型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隐性知识是技术知识的重要侧面,对于技术追赶中的企业,其隐性知识的吸收能力决定了技术学习的有效性。本文回顾了有关隐性技术知识的重要理论研究,指出隐性技术知识(TTK)吸收对于企业技术学习的战略意义,并提出了企业隐性技术知识吸收的理论模型。该模型认为企业隐性技术知识有三类外部知识来源:科学群体、跨国公司全球网络及区域价值链组织;三类主体以多种管道向当地企业传输TTK,制度环境与技术市场格局影响主体间知识流动管道的选择及其中的TTK流动;企业研发管理等内部因素等决定了外部TTK的吸收能力;研发过程中对外部TTK的整合导致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这一模型的提出为深入研究行业技术学习及企业研发管理战略提供了理论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8.
以知识的隐含性、分散性和知识价值作为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并考虑了知识共享和企业创新能力的关系,建立了一个概念框架;在此基础上,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企业内员工知识共享的因素以及知识共享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知识共享对企业创新能力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知识的隐含性和分散性对企业内知识共享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研究结果对于大型组织如何通过知识管理提升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9.
市场规模、地域分工与跨国公司的研发独占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潘铁  柳卸林 《科学学研究》2009,27(12):1885-1891
 在跨国创新体系的基础上,从跨国公司内部的研发地域组织的角度建立了新的分析独占性的概念性框架,并通过对120家从事研发活动的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的法律保护手段选择进行了实证研究,统计分析表明跨国公司内部的全球研发地域组织分工对于跨国公司独占机制的选择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以扎根理论研究成果为基础,对开放式创新模式下组织间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环境变量、共享渠道、知识资源需求和知识资源池等四个维度均对组织间知识共享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而且影响因素之间存在交叉作用关系。这一结论提示企业在获取外源知识时,既要明确不同因素影响效应之间的系统性与联系性,也要注意组织间知识共享提升措施之间的动态协同。最后,提出了开放式创新模式下组织间知识共享的提升策略,以及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中国跨国公司逆向知识转移组织机制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明霞  于飞 《科学学研究》2013,31(8):1242-1251
 本文运用知识管理相关理论,以中国跨国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企业访谈,探析了组织机制对中国跨国公司逆向知识转移的影响。研究发现合作式运作结构、沟通机制、控制机制(层级命令、子公司自主权)对逆向知识转移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知识管理机制对逆向知识转移的作用与预期相反且不显著。本文突破了以往跨国公司知识转移研究中只关注知识特性的局限,侧重于知识转移的组织设计和组织机制,丰富了跨国公司知识转移领域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为满足用户多层次、多粒度的知识获取需求,图书馆文献资源组织的对象由文献单元逐步向知识单元转变。[方法/过程]文章在研究单元信息概念和表示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本体和关联数据的单元信息知识组织框架,并深入探讨了实现单元信息语义组织的核心步骤。以中医养生领域为例,阐述单元信息知识组织语义模型的应用过程。[结果/结论]本文构建的单元信息知识组织模式,是实现单元信息细粒度组织、语义化揭示以及多维度关联的有效途径。该研究可为特定领域单元信息的语义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颜士梅 《软科学》2006,20(5):1-3,24
承载创业活动的创业组织相比较于传统组织具有新的特征,这需要从新的视角来解析。运用交易费用理论、知识基础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等分析创业组织,发现创业组织具有柔性组织结构,是学习型组织,是一种获取竞争优势的独特资源。  相似文献   

14.
社会资本对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将个体知识转变成组织知识.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是组织知识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基于现有的知识转移理论,提出社会资本对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影响的假设与理论模型.通过实证研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和修正,揭示社会资本三个维度不仅时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效果产生正向的显著影响,还分别通过知识转移机会、动机、能力(吸收能力)的正向显著中介作用影响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效果,为组织试图通过促进个体间非正式转移以提升组织绩效提供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董坤 《现代情报》2015,35(2):12-17
针对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组织方法的不足,提出一个基于关联数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语义化组织框架。通过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本体描述模型,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元及其关联关系的语义化描述,在其基础上,基于关联数据所采用的RDF模型与链接机制实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元以及知识元之间关联关系的语义化整合与组织。  相似文献   

16.
以文献同被引、因子分析和寻径网络算法为基础,对1998年以来即兴领域的知识结构及其演化过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即兴领域的知识基础由组织、战略和创新,能力,学习,惯例,创业以及方法等6个知识群构成,其知识结构随时间具有统计上的显著变化。利用Network workbench Tool绘制的知识图谱,分析即兴领域知识结构的关联性及其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17.
在定义知识竞争力内涵的基础上,基于知识整合、组织学习、网络结构、战略柔性和组织氛围5个维度构建了企业知识竞争力的关键影响因素模型,问卷调查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建构效度,也指出了研究局限性与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18.
蔡宁宁 《情报科学》2012,(5):764-768
战略联盟是分布式创新环境下新创企业的核心战略之一。对联盟实施有效的管理是新创企业面临的新挑战。传统的联盟管理往往强调联盟治理方式的选择,以及组织结构、合作协议的设计等,忽视了知识作为核心资源在新创企业联盟管理中的重要地位。本文提出从知识管理的视角分析新创企业的联盟管理问题,并试图设计一组适合新创企业实践的联盟知识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现有科研能力与管理能力研究理论和模型的综合分析,挖掘出科研与管理能力结构的综合特点,并提出了新的基于个体、团队和组织的科研与管理能力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20.
淳伟德 《软科学》2005,19(3):4-6
基于SECI模型忽视外部知识引入对组织学习影响这一缺陷,以SECI模型为基础,综合了Dore、Kim等人的研究,提出了(EM)SECI学习过程模型,用以更全面地说明IOE学习过程(个人———组织———环境学习过程),从组织和个人两个层面对如何提升组织学习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