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技术创新的持续性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世纪中叶,新熊彼特学派(亦称技术创新学派)根据熊彼特的“创新”观点提出了“技术创新”的概念,强调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目前,对“技术创新”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定义主要有:1.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推荐的《奥斯陆手册》中对技术创新作了如下描述:技术创新是指技术的产品和工艺(TPP)创新,包括实现了技术上新产品和工艺以及技术上有重大改进的产品和工艺。2.华中理工大学张培刚教授认为:技术创新是研究生产力的发展和变化。用  相似文献   

2.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是物理技术与自然技术共同演化的结果,其间自然技术创新和社会技术创新在不同演化阶段的动态变革方式、互动创新形式有所不同。一方面,自然技术创新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演进的根本动力,它通常先于社会技术变迁,这意味着在大力支持自然技术创新项目的同时要注重政策平台、制度等社会技术建设;另一方面,在推进自然技术创新期间,社会技术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可为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提供全方位支撑和强有力保障,这意味着要重视配套制度、政策、机制、标准等社会技术的跟进与调整,推动自然技术创新成果的高质量完成及其产业化。基于技术共演化视角,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经历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蜕变期4个主要发展阶段,相应需提供完善自然技术、社会技术以及自然技术与社会技术共演化的政策。  相似文献   

3.
在“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的生态链条中,技术向工程转化是一个关键环节.“技术向工程转化”作为工程哲学的一个核心概念是必要的.它可定义为:将发明出来的技术变成可供消费者使用的产品或服务的过程.它着眼于技术的存在在前,往往意味着突破性创新以及规模化,具有明显而紧密的社会相关性.它不同于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等经济学概念,它跟更宽广的世界相联系.  相似文献   

4.
技术创新的社会文化实践本质与方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夏保华 《科学学研究》2006,24(2):299-304
从“技术发明”到“技术创新”的概念漂移,隐含着一种技术创造观的变化。技术创新既是社会文化实践的积累,又是社会文化实践的创新。技术创新的文化发展方向应是人文化、生态化、科学化和民主化。  相似文献   

5.
2022年,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制《2022技术聚焦》报告。文章依据“技术焦点”在新科技革命的信息、能源、材料制造和生命等领域中的地位作用,从《2022技术聚焦》报告重点解读的32个技术焦点中遴选确定了“20个高影响力专利技术焦点”,对其基本涵义、面临的技术创新挑战,以及攻关路径等给予简略阐述。根据“技术焦点”中的专利数据综合影响力得分分布情况,揭示其中得分较高的专利的技术创新点及权属国家机构特征。最后给出了3点结论:(1)技术焦点表征了全球各个领域产业技术创新的“难点”和“痛点”;(2)科技发达国家占据着大多数“技术焦点”的制高点;(3)“技术焦点”中的专利权属机构均是产业技术创新的翘楚。  相似文献   

6.
<正> 一、推动观念创新和意识创新 观念创新和意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前提条件。技术创新理论一个十分明确的观点: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不创新,就意味着死亡”。企业的各级领导和员工应该对这个观点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要切实分析企业目前所处的形势,更新经营思想和经营观念,把技术创新放到战略高度来认识它。只有把观念和意识转变过来了,才有可能积极推动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7.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脚步越来越快,市场的国际化与竞争的国际化已经成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世界潮流.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使这一问题的焦点更加清晰地聚集于技术与服务.我们都知道,在全球经济贸易竞争中,共性的技术和产品愈益“普及”饱和,市场空间愈趋“狭小”,利润愈趋“摊薄”.而要拓展利润相对丰厚的新兴市场,避免他人仿制争利,技术创新的作用不容轻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意味着在中国市场上,中外企业短兵相接,届时国际IT业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核心技术与服务的竞争,技术创新必将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当前 ,技术创新已成为社会热门话题。怎样才能把技术创新落到实处 ?我认为关键是要形成一种技术创“薪”的社会机制。这里的“薪”,可以理解为薪水、待遇 ,也可以理解为财富。技术创新的目的必须是为企业和社会创造财富 ,用北大方正王选教授的话来说就是“像微软的软件人员那样把创造才华聚集到客户愿意掏钱包的功能上”。技术创新的动力则是对技术人员的贡献给予恰到好处的奖励 ,不光是要加工资、配大房子、解决子女问题 ,还要允许技术入股 ,将专利、诀窍、成果、提供的技术指导和咨询等都列为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 ,根据销售收入提成或确…  相似文献   

9.
把技术创新过程分为“从产品创新到工艺创新”、“从组件创新到结构创新”、“从共性技术到核心技术”三个相关联的过程,提出一个基于“创新过程一技术间断一跨越障碍一主导能力”的四层次技术创新结构模型,分析了与其相关联的工艺创新间断点、结构创新间断点、核心技术间断点的形成及其路径障碍,并从工艺平台能力、产品平台能力、开拓性动力能力等方面分析了跨越技术间断的主导能力.  相似文献   

10.
曾国屏 《科学学研究》2003,21(2):116-116
最近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推出了著名科学学家、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退休教授齐曼的两本新作《技术创新进化论》和《真科学》。《技术创新进化论》包括“进化思维”、“作为一种文化实践的创新”、“作为一个过程的发明”、“制度化的创新”和“宽广视角中的技术变化”五篇 ,共 2 2章。这是齐曼领导的课题组的集体产物。齐曼在中文序的结尾处语重心长地写道 :“进化隐喻通过聚焦于选择的作用而非有意识的设计 ,强调了有利的社会环境在促进技术变化中的重要性。它也许能够揭开过去误入歧途的秘密。而且 ,对于在当代高度竞争的产业世界中将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