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日本的“宽松教育”是一种通过给学生提供宽松氛围以培养其生存能力、创新能力的教育理论扣实践。“宽松教育”的演进可以划分为“局部实施”、“全面实施”及“调整”三个阶段。为确保“宽松教育”目标的达成,日本政府围绕教育内容、教育时间等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总体来看.效果并不理想。  相似文献   

2.
正创新意味着对传统的挑战、突破与超越,是一个扬弃的过程。在我国的传统教育中,一方面是应试教育不断被强化,不仅凝固为一种制度,而且形成为一种文化,是创新教育最大的困难和阻力之一。另一方面,传统教育中也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有着许多闪光的思想,如"有教无类"的教育观,"因材施教"的学生观,"授之以鱼,莫若授之以渔"的教法论,"不学不成,不问不知"的学法论等,这些都成为实施创新教育的思想基  相似文献   

3.
"工学结合"是我国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的研究焦点与热点。实际上,"工学结合"概念的内涵是有层次的:"工学结合"首先是一种教育模式;第二,"工学结合"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第三,"工学结合"还是一种课程模式。作为教育模式",工学结合"体现了一种教育思想;作为培养模式",工学结合"体现了一种人才培养的范式或框架;作为课程模式,工学结合体现了职业教育最核心、最本质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建立有效的校企合作培养机制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难点之一,"合作教育"是在美国取得显著成效的一种校企协作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以美国凯特林大学为例,分析了合作教育模式的特点和运行机制,以期为"卓越工程师"培养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5.
吴莹 《中国教师》2009,(15):26-27
<正>近日,脑子里突然跳出"教育的信仰"一词,觉得似乎有点突兀,便又加上"为"字,似要委婉得多,但这一加便要对"为"字作解释——什么读音、作何释义、根据是什么。以我自己对教育信仰的角度来生发,"为教育的信仰"中的"为"字有两种读音,一种是"为"(wéi),以"作为"解;一种是"为"(wèi),作"为了"解。以我过去38年不间断地受教育及做教育工作的岁月来说,已然证明了我的"作为"信仰的教育;  相似文献   

6.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种类型"这一观点已在各级层面获得普遍认同,而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却无明显改观,"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已经从政策层面走向办学实践,在良好开端的引领下,我们应继续探索"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一种类型"的实施道路,推进高等教育进入"分类管理"的新进程。  相似文献   

7.
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关系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在中国高等学校同时展开,两者是否一致?有什么差别?应当如何对待?本文在对这两种教育进行历史回顾的基础上,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作者认为,从"名正言顺"的角度,在高等学校本专科教育的整体层面上,无论在教育理念、模式和内容上,"通识教育"的名称都是不合适的。而文化素质教育则是统贯本科教育的全过程的,它既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观念,也可以成为一种教育模式,具有可操作的运行方式。但是,作为高等学校本专科教育的一部分或一个阶段,通识教育从理念、模式和内容上都是有意义的,其目标是为了培养负责任的公民和有教养的人。这与文化素质教育是相通的。通识教育可以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一种实施方式,与养成教育共同构筑起文化素质教育的实施方式。作者提出了包含通识教育的文化素质教育架构图,并对不同类型高校提出了多样化的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8.
在教育繁荣的今天,与其相辅相成的受教育也应该上升到一种策略的高度,作为一种反向自觉的力量,积极主动地推动教育的发展;在教育不断变革的今天,没有学生观念的变革,就是失去了源泉的变革。当今,从实施教育的角度进行教育发展观的研究较多,而本文是从受教育者的角度出发,进行一种自下而上的思考,提出"三维一体"的教育发展观。"三维"是指"全员、全程、个性"三个维度,"一体",表明了三个维度共同发展、相互影响构成一个整体。  相似文献   

9.
目前,"绿色教育"一词的基本用法还是环境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范式。这种用法还停留在实践策略层面,限制了自身的理论前景和实践广度。其实,"绿色教育"是一种教育隐喻。在它的隐喻空间内,潜藏着更多的喻意有待发现和发掘。根据社会以及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以下三组选择有助于完成这项工作:第一组选择有关问题属性。通过将"绿色教育"作为一个教育隐喻来使用,可以超越已有的种种意义界限。第二组选择有关问题领域。通过这种选择,"绿色教育"实现了对环境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超越,侧重点由内容主题转向了价值倾向。第三组选择有关发展定位。这种选择强调教育价值倾向的"绿化",进一步提升了"绿色教育"的立意高度,使其指向对整个现代教育的改进和超越。基于这三组逐步递进的选择,"绿色教育"有可能为飞速发展的现代教育指引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关系的再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在中国高等学校同时展开,两者是否一致,有什么差别,应当如何对待?本文在对这两种教育进行历史回顾的基础上,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作者认为,从"名正言顺"的角度,从高等学校本(专)科教育的整体层面上,无论在教育理念、模式和内容上,"通识教育"名称都是不合适的.而文化素质教育则是统贯本科教育的全过程的,它既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观念,也可以成为一种教育模式,具有可操作的运行方式.但是,作为高等学校本专科教育的一部分或一个阶段,通识教育则无论从理念、模式和内容上都是有意义的,其目标是为了培养负责任的公民和有教养的人.这与文化素质教育是相通的.通识教育可以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一种实施方式,与养成教育共同构筑起文化素质教育的实施方式.作者提出了包含通识教育的文化素质教育架构图,还对不同类型高校提出了多样化的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11.
《2 0 0 3— 2 0 0 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是“整个教育系统的共同行动”,作为教育科研期刊 ,必须行动起来 ,认真加以学习贯彻 ,本文给出相应的落实措施。  相似文献   

12.
就高等院校而言,“三生教育”工作的推进有着内在规定性和现实条件,这就需要在生命教育、生存教育与生活教育的活动中,有效整合现有课程与教学资源,并将其有机渗透于大学日常教育实践,合理进行校本化开发与实施。因此,在“三生教育”课程内容设计上,应通过课程纲要构建内容架构,在结构开放中实现相关课程间的内在沟通;而在“三生教育”有效教学设计方面,可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基础上,体现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  相似文献   

13.
作为我国教育指导思想的素质教育的虽然从80年代中期就被提出出来,但就普遍意义上讲,它的推行并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本文以开封地区为切入点,试图从多方面探讨制约素质教育实施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力图加快中国教育改革的步伐。  相似文献   

14.
2008年以来云南省开展的“三生教育”实践探索,使广大师生接受了现代教育理念,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推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创新了素质教育的内容,有效整合了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实施“三生教育”是教育本质的回归,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应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管理体制,加强教材、课程、学科、师资队伍、实践基地、校园文化等方面建设,从而全面推进“三生教育”的实施。  相似文献   

15.
“科教兴国”必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贯彻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基础和前提。优先发展教育,必须真抓实干,落实措施。本认为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必须强化思想认识;必须建立科学的运行机制,真正体现政策优惠、投入优先、待遇优厚的导向;必须建立健全教育法规,实现依法治教,保证教育优先发展。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素质教育思想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素质教育思想是对毛泽东、邓小平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江泽民素质教育思想包括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江泽民素质教育思想有利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教育”引发了教育范式的结构性变革,传统学习空间已难以承载和支撑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与模式,学习空间的变革势在必行。文章首先对学习空间术语的由来及其内涵进行梳理,并回顾了教育发展史中学习空间以及相应教学范式的演变过程。之后,文章分析了新学习空间观产生的动因,提出“互联网+教育”的新学习空间观,指出新学习空间建立在物质、社会和精神三元辩证的空间认识论基础上,学习空间与教学活动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并分析和讨论了新学习空间在物质、社会和精神三层空间中都呈现出联通与融合的特征。文章最后基于新学习空间观的三层空间维度对当下具有新学习空间特征的教学创新进行梳理与归纳。期望文章为认识和推进“互联网+教育”学习空间变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色列制定《义务教育法》、《国家教育法》等教育法令,形成独特的国民教育制度,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等途径在中小学开展以"犹太复国主义"为核心的"国家教育",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小的超级大国"。  相似文献   

19.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也应该同步前行。本文从经济学中的需求理论和市场结构理论出发,结合我国一些实际案例和相关数据,深入分析了我国现代教育机构所面对的市场需求的实际状况,并明确指出目前我国教育机构在需求管理方面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增速下降、市场价格过高、需求萎缩等,最后针对这一系列问题大胆地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理念及技术为教育治理现代化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研究基于北京市“开放辅导”三年多的“互联网+教育治理”实践历程,从场域理论视角对其在线教育场域的生成、边界松动、重构扩容三个发展阶段进行了深入分析,结论和启示如下:(1)价值共识是“互联网+教育治理”顺利开展的观念性基础;(2)追求教育子场域自治是“互联网+教育治理”的实践演进方向;(3)面向多主体的教育资源建设是解决“互联网+教育治理”实践矛盾的关键;(4)教育治理主体行为的变化是“互联网+教育治理”实践“场域”演进的内生动力;(5)优化数据技术应用能力是推动“互联网+教育治理”实践开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