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2023年2月25日,“ChatGPT与教育创新”专题研讨会在上海召开。会议以“ChatGPT与教育创新”为主题,围绕ChatGPT改变教育的方式、教育者应对ChatGPT的行动、基于ChatGPT的教育教学变革三个议题展开讨论,内容涵盖以ChatGPT为代表的智能技术特征、智能技术对教学和学习的冲击、智能技术发展的伦理道德、智能技术的使用现状与未来展望等方面。会议从教育技术、学习科学、计算机科学、语言学等领域和学科,多角度展现了当前ChatGPT的发展现状,从不同研究视角探讨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对教育领域的冲击与影响,以更好地推动跨学科研究与应用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ChatGPT等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突破了时空和个体间的屏障,连接起古今中外各个领域的学习网络,昭示着大语言模型的无限应用前景。教育数字化转型以技术推动教育全领域、全生态变革,应紧密结合ChatGPT等人工智能技术的作用机理和现实挑战,以创新的教育理念和实践策略,推动转型不断深入。ChatGPT等技术将在学、教、管、评等诸多教学场景发挥巨大作用,促进教与学效率的提高和教育方式的革新。同时,ChatGPT等技术也给教育伦理和数据安全带来挑战。面对机遇和挑战,本研究建议延展“应用为王”的技术与教育融合思路、发展“高意识”的生成式学习范式、创设“集体智慧”的智慧教育生态系统、构建“人机共善”的数字德育体系的新方略。  相似文献   

3.
ChatGPT与基础教育的关系是双重挑战:ChatGPT对于基础教育的挑战,基础教育之于ChatGPT的挑战。就ChatGPT带给基础教育的挑战而言,带来的是对基础教育之“基础”的颠覆性变革,既是根本性的颠覆,也是体系性的颠覆。就基础教育带给ChatGPT的挑战来说,需要通过反向思考,回答三个根本问题:一是ChatGPT改变了基础教育的一切,但基础教育能否改变ChatGPT?如何改变ChatGPT?;二是什么样的技术变革和ChatGPT,是能满足基础教育需要、符合基础教育规律的技术变革和ChatGPT?三是基础教育变革能否,以及如何改变、甚至颠覆以ChatGPT为代表的技术变革之基础?最根本的颠覆方式:是为ChatGPT在基础教育中的运用“立法”,立教育之法,包括教育价值观和教育思维。  相似文献   

4.
在数字化时代,借助人工智能推动教育革新是必要举措。ChatGPT在全球范围内的爆火,使技术主义在教育界进一步蔓延升温,亟需对这一现象作全面冷静的思考。伴随ChatGPT介入教育生态,教育系统将迎来全新变革,包括自主学习迎来新定义、教师教学迎来新变革、学校课程迎来新挑战、人才培养标准迎来新转向,等等。值得注意的是,在享受ChatGPT带来技术红利的同时,其自带的风险将乘势进入教育场域,包括知识异化风险、学生主体性异化风险、教学过程异化风险、数字伦理风险以及数字教育治理风险,等等。文本指出,为有效抵御ChatGPT带来的风险挑战,应加强自主研发,完善顶层设计;辨明技术本质,回归育人本位;提高师生数字素养,走向和合共生的人机交互;坚守数字伦理,共筑美好未来。  相似文献   

5.
生成性人工智能ChatGPT不断迭代升级,引发各国各界的广泛关注,目前GPT-4版本已经推出,功能之强大令人叹为观止。文章基于ChatGPT的强大功能,浅析人工智能背景下我国传统教育教学将会面临的挑战,阐明ChatGPT等人工智能的出现为教育转型升级带来的新机遇。最后,提出我国未来教育应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与人工智能工具互促共进,从而实现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良性发展。面对人工智能给教育领域带来的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避免其潜在的风险和弊端,是我们需要共同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智能聊天机器人模型ChatGPT在教育界掀起了轩然大波,人们惊叹于它强大的自然语言生成和情境对话能力,也忧虑于它可能带来的各种风险挑战。教师作为教育中的主体,其专业发展必将受到ChatGPT浪潮的影响。该文立足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从教师的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情意四个维度通过案例深度剖析ChatGPT对教师专业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进而提出从机制保障、环境营造、课程建设、方式创新和评价改革等五方面进行教师教育变革创新,构建一条“激励—赋能—推进—提质—增效”的ChatGPT等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以期为教师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教与学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7.
作为当今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典型代表,ChatGPT对人类学习方式和教育发展所产生的变革效应备受关注。职业教育是与技术连接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职教教师作为职业教育的关键主体,其专业发展过程势必会受到ChatGPT等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影响。从技术功能角度出发,在先进算法和海量数据的支撑下,ChatGPT在信息检索、知识生成等方面展现出强大优势,为职教教师专业知识增长、专业技能提升以及专业素质形塑提供了新机遇。但是,ChatGPT所带来的内容生产“失真”、功能运用“高阶”以及人机关系“紧张”等问题也使职教教师专业发展面临诸多风险和挑战。立足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充分释放ChatGPT对职教教师专业发展的赋能效应,迫切需要打造技术与教师共生发展的良性格局。具体来说,需要理顺人机关系,激发“想用”意识;增强数字支撑,厚实“能用”条件;重构育训体系,形塑“善用”能力。  相似文献   

8.
作为人工智能技术的标志性代表,ChatGPT技术在多个领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应用,特别是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与实践探索备受关注,“ChatGPT+高等教育”变革已成为重要趋势。在此背景下,文章首先梳理了“ChatGPT+”的来源与内涵,阐述了“ChatGPT+高等教育”新形态。然后,文章从政策、技术和模式等方面分析了“ChatGPT+高等教育”变革的驱动因素。最后,文章多角度探讨了“ChatGPT+高等教育”变革面临的主要障碍,并针对这些障碍提出了有关建议,以实现“ChatGPT+高等教育”变革的健康有序推进,为高等教育现代化贡献更多“数智化”力量。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种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ChatGPT在带给人类教育变革新机遇的同时,也对教育应用提出了极大的挑战。面对这次全新的人工智能技术变革,“教育何为?”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在“ChatGPT与未来教育”沙龙上,教育研究者联合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专家,首先从ChatGPT的基本原理、智能涌现、能力边界以及工具价值等维度,讨论了其特性与功能对于人类教育的价值与影响;然后围绕“新一代人工智能引发的现实挑战”,探讨了“教育如何保存做人的尊严?”“教师如何绝处逢生、教以成人?”“学生最重要的能力素养是什么?”以及“中国教育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等问题,提出应加强高质量数据与真实有价值知识的相互转化、加强教师育人能力的自我更新、加强学生全方位数字素养的培育、加强五育融合一体化教育发展模式的设计等策略。生成式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的深度融合,将重塑人类教育与学习形态、改变教育的历史叙事、启发未来教育变革、影响教育科研。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预示着一种“复合教育者”的诞生,将驱动未来教育底层逻辑重塑、教育生态转向共生以及学术生产新场景转换。学界应基于科学理性、哲学审辩和价值清醒...  相似文献   

10.
后疫情时代,教育形态已经发生重大变革,不断向着大规模、数字化、虚拟化、智能化方向演进。元宇宙被称为是第三次互联网革命,是通过去中心化架构对真实场景进行镜像的虚拟社会和社交网络。教育是元宇宙的主要行业场景和创新通道,开展教育元宇宙研究是寻求高质量教育发展道路、重塑教育主体间关系、解决教育公平等社会问题的重要方式。然而,元宇宙形态将走向何种未来以及面临何种挑战,产生何种社会影响,亟需“热炒作”下的“冷思考”。本研究从技术-社会互构视角出发,分析了教育元宇宙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理论基础及其特点和应用案例,旨在厘清教育元宇宙的生态架构。研究最后回到教育元宇宙带来的数据运维、数字版权、资本胁迫等方面的挑战,并进行批判性反思,为总结新型互联网教育模式下的教育规律作出探索。  相似文献   

11.
张慧 《教育与职业》2023,(14):65-70
教育数字化转型加剧了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变革的复杂性。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呈现出“劳动+职业”“劳动+数字”“劳动+创造”的时代特征。基于数字技术融通创生高职劳动教育新生态,通过数字劳动牵引带动高职劳动教育新模式,强化数字素养保障高职劳动教育新成效,是有效推进高职劳动教育的逻辑理路。面对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职劳动教育实施与专业教育融合不紧密、劳动教育理念与数字劳动需求不匹配、劳动教育的数字化升级改造不充分等问题,需构建“嵌入—融合—创造”的目标发展机制“,手段—资源—模式”的支持保障机制以及“共识—共研—共建”的协同治理机制,以促进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向纵深推进。  相似文献   

12.
ChatGPT作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语言理解能力强、自然语言生成能力强、可扩展性强,其强大的互动能力标志着信息社会进入了划时代的人机交互期,给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带来了巨大挑战。ChatGPT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特征表现为教育资源迎来新融合,个性化教育步入新阶段以及教育评价实现新转向。反思当前的发展,ChatGPT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面临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受到威胁、学生的道德观念存在异化风险、教师的传统权威受到挑战、教育数字鸿沟可能加剧等问题。借助ChatGPT等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由“后发”到“超前”的超越式发展,必须加强对ChatGPT技术应用的监管和规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培育“智慧”教师以彰显“人师”的独特价值,优化数字教育资源配置以促进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3.
数字技术嵌入教育治理是应对时代之变与社会之变的战略选择。数字化时代的教育治理蕴含两方面内容,其一是“基于数字化的教育治理”;其二是“对于教育数字化的治理”。前者启发我们充分利用ChatGPT的治理动能;后者则启发我们要加强对ChatGPT的风险治理。沿此思路可以发现,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ChatGPT的问世,使教育治理体系臻于至善与教育治理能力有效提升迎来重大契机。但是,当前的ChatGPT并非尽善尽美,现有的教育治理体系与ChatGPT之间的张力也尚未消解,导致其在教育治理中的应用潜力无法充分释放。从ChatGPT涌现的潜力来看,数字化时代的教育治理日益走向科学化、高效化、民主化、法治化、智能化的发展道路。应从完善“一核多元共治”治理体系、提高教育治理能力、构建主动式教育治理框架、共建全球教育治理体系等方面入手,在防范ChatGPT应用风险的同时,借其动能助推教育治理现代化,以教育治理现代化推动中国教育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ChatGPT引发了国内外对人工智能与人类未来的大讨论,尤其是技术与教育的关联受到了广泛关注。相较于ChatGPT,GPT-4作为一种多模态预训练大模型已然超越前者,在通用人工智能(AGI)时代到来前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通过梳理的GPT-4历史发展,未来大学教学将迎来深刻变革,人工智能将呈现出全新的教育教学和学生培养视野。这些视野包括因材施教的未来图景、教育元宇宙的实践样态、课堂教学的创新转向、教学评价的手段再生等。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反思GPT-4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教育在发展过程中所带来的“技术陷阱”,其中包括全景敞视中的信任危机、失范模式下的诚信危机、谷歌效应下的知识危机以及认同威胁下的伦理危机等。面对技术变革,我们需要在实践中检验技术、完善技术使用的指导手册以及提升数字素养并共同构建智能时代的教育内容。让技术成为培养“社会人”和“自由人”的工具,而不是让其成为“奴役人”和“异化人”的藩篱。  相似文献   

15.
整体性治理理论是解读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关系的创新性视角。以整体性治理为旨归,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实现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二者的良性互构,需要以定期协调为基础,实现组织机构的“互构”;以网络资源整合为基础,实现信息系统的“互构”;以活动“互为”为基础,实现信任、责任的“互构”;以目标整合为基础,实现激励机制的“互构”;以队伍建设为抓手,实现主体能力的“互构”。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在技术变革中的作用凸显,技术变革与高等教育的关系从单向冲击逐步走向双向互构。高新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力度、广度挑战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机构直面挑战重塑自身,需要在“去中心化”技术特性中保持高等教育治理目标,在“泛在化”数据扭转中实现高等教育的广泛参与及风险规避,在“游戏化”虚拟服务中守住高等教育育人价值,在高等教育日渐“智能化”过程中防备思想被机器圈养。未来高等教育可通过重构技术变革的价值导向、技术生产的单一逻辑、技术应用的泛化边界等促进教育与技术相互融合与双向互构,共同创造教育与技术更加美好的未来形态。  相似文献   

17.
作为生成性人工智能的代表,ChatGPT火遍全网,也引发了全球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它到底是学校教育的朋友还是敌人?文章在简要介绍ChatGPT及其教育意义的基础上,将ChatGPT置于教育科技的百年历史中加以审视,并从技术哲学的视角分别剖析了ChatGPT作为学校教育的“朋友”的创新应用和作为“敌人”的威胁与隐忧,最后给出了科学合理、合乎学术规范地使用ChatGPT的意见和建议,以期为一线教育工作者使用生成性人工智能提供具体、可操作的规范指引。  相似文献   

18.
“边际性”是农村教育现代化过程中农民教育心态的突出特质,是理解此历史进程的极佳窗口。通过对苏北M村的民族志研究发现,面对新出现的“鸡娃”教育心态,作为行动主体的农民在传统“天命观”的框架下对其进行理解,形成了农民教育心态的新面貌。他们将“鸡娃”集中于良好外部学习环境的建设,对孩子“自身”则保持“望天收”的心态。“鸡娃”与“望天收”两种矛盾的教育心态经“双向互构”共存于当下农民教育心态之中,使其表现出“边际性”特征。然而,当这种“双向互构”未能实现“微妙的平衡”,两者的矛盾和张力凸显,农民也陷入教育焦虑之中。如此,只有寻找到两者间的“平衡点”,使它们重新建立“尽人事听天命”的辩证平衡,农民才能在农村教育变革中实现精神的“安定”。  相似文献   

19.
智能时代ChatGPT强势崛起,生成式人工智能惊艳大众,引领人工智能走向场景落地,为教育领域变革带来巨大机遇。ChatGPT为教育创造有益价值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伦理风险。本文阐述了ChatGPT的发展脉络和内涵特征,揭示ChatGPT教育应用存在的伦理风险,包括:数据隐私的泄露与滥用、机器算法的歧视与偏见、师生关系的弱化与破坏、学术公平的失信与失衡。本文从博弈论视角出发,从道德伦理角度剖析“教育-ChatGPT”之间的最优关系,提出ChatGPT教育应用伦理困境的规避建议:唤醒大众意识与保护数据隐私,警惕惯性认知与防范算法偏见,把握任务重心与调节师生关系,规训道德行为与重塑学术公平,以此增强“教育-ChatGPT”的应用价值利益,共建教育人工智能伦理规范,促进教育人工智能理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阐述ChatGPT介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机理,ChatGPT介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交流和信息传播过程、开展环境、主客体交互,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变革动向;论述ChatGPT介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潜在风险,偏离价值属性、干预思维认知、干扰话语输出、破坏“伦理正道”等;提出ChatGPT介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策略,坚持价值规约以坚守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正道、强化技术规制以维护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秩序、关注学科规范以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新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