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多元文化教育思想和“多元一体化教育”理论是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理论基础,学校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主阵地。学校教育可通过开展双语教育、实施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依托学校建立社区学习中心等三个途径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2.
多元文化教育是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地方课程是少数民族地区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安顿各民族文化的理想栖身之所。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少数民族地方课程开发应秉持“一”与“多”、“他文化”与“我文化”、正式与非正式、继承与创新、统一与差异并重等基本原则,以达成“多元一体,美美与共”的文化和谐与自觉境界。  相似文献   

3.
民族文化课程是实践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聚焦MOOC带给民族文化课程开发的影响,从MOOC本质及当前民族文化MOOC发展现状着手;从提升地方性知识的本土教育价值、切合多元文化教育的全球理念、突破民族文化课程开发的原有制度制约三个角度阐述M OOC给民族文化课程开发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借助“长尾理论”剖析这一实践行动的思想基础;以基于知识视觉化的资源数字化为其技术路径;最后探讨了联合开发、推进国际化、注重协作的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4.
我国民族教育既要放眼全球多元文化教育,也要着眼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教育框架.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地方课程开发,目的在于挖掘学前儿童熟悉的生境知识资源,使课程内容贴近学前儿童的生活,进而通过传承民族文化,在学前儿童的思想意识中培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地方课程体现课程对学前儿童发展的适应性,体现课程对社会发展的和谐性,具有方向性、民族性与地域性、传承性、多元性与开放性等特征,具有促进学前儿童全面发展、彰显办园特色、传承民族文化、服务地方社会发展、健全课程体系等功能.  相似文献   

5.
地方课程--少数民族地区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载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多元文化教育是地方课程特征之一,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阶段,可以把地方课程作为对少数民族学生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载体。将多元文化教育理论与地方课程理论相结合不失为地方课程理论研究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多元文化园本课程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补充更能关照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从深层促进各少数民族地区学前儿童在多元文化的环境中交往交流交融,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培养学前儿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据泰勒原理与校本课程开发理论,在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的双重性和多元文化教育的场域中,我国民族地区多元文化园本课程开发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目标。  相似文献   

7.
“民族传统文化”地方课程的开发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学校文化建设和学生身心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回族传统道德教育”地方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教育理论和“新课程”改革及其地方课程开发理论。  相似文献   

8.
美国多元文化教育长期以“民族”作为研究核心,局限于地区与一国之内,排斥全球维度,存在着新种族主义取向、忽略主体民族参与、实施途径单一等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末出现了全球多元文化教育思潮,其多元文化教育开始转向,研究的主题日趋多样化,并突出其全球化主题。  相似文献   

9.
关于我国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民族教育中存在诸多问题,最关键的是没有将学校教育之“根”植于民族文化之“土壤”之中。解决这一问题的突破口在于开展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我国民族教育发展的理论基础决定了在我国民族地区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策略包括在国家课程标准和各学科教材中反映多元文化的教育内容、跨省区联合开发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因地制宜开发民族地区校本课程资源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地方性知识与多元文化教育之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学校教育课程的设置与知识的关系,经历了由地方性知识主宰下的学校课程到主流文化主宰下的学校课程,再到以主流文化为国家课程、以地方性知识为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多元文化教育。地方性知识已经成为当今多元文化教育课程设置的主要内容,并通过民族地区的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来体现。  相似文献   

11.
民族地区乡村教师的"特殊素养"是指民族地区乡村教师为适应民族地区乡村教育的独特对象、独特文化背景和独特目标实现的特殊性要求所具备的除一般素养外的素养。民族地区乡村教师的特殊素养亦是其从事民族地区乡村教育所需要的内在禀赋与外在行为的融合。民族地区乡村教师的特殊素养对于促进乡村少年儿童成长及发展、教师专业提升与知识资本养成、乡村教育质量提升及内涵式发展都具有重要价值。为适应民族地区文化多元及教育需求多样等特征,民族地区乡村教师之特殊素养需要树立"本土化"培养立场,具体实践路径包括:构建本土课程体系目标、将本土文化融入课程、丰富本土课程资源、拓展课程本土实践形式、开展本土教育情怀实践体验活动。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民族教育领域有几个理论问题亟须新的理解,以适应民族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的需要。民族教育概念理解已经走出了那种以主体民族为视角的观点,修正了过去单一注重现代教育的观点,开始将民族教育理解为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教育。民族双语教学的主要问题在于对两种语言及教学的关系的把握上出现了偏差,解决双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必须要在充分考虑民族学、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理论支持和民族语言的使用、民族成员的双语态度等因素的情况下,制定双语教学的科学政策。多元文化课程是在多元文化的历史与社会现实背景下,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需要,多元文化课程的实施势在必行。民族教育政策的重心正在发生着转移,这种转移是民族教育从数量发展向质量发展的转移,这种转移亦是由民族教育优惠政策向特殊政策的转移。  相似文献   

13.
多元文化教育源于文化哲学思想和多元文化社会的形成。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推动多元文化教育的发展。多元文化教育强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多元一体"的特征。在学校教育中,加强地方课程开发与建设是实现多元文化教育的关键而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地处少数民族地区,宁夏回族幼儿园有着自己的资源优势,因此必须充分利用回族乡土文化资源。包括需要挖掘回族的历史资源、回族的民风民俗资源、回族民间艺术资源等回族乡土文化资源,努力丰富园本课程,并通过教育活动、环境装饰、家园共育等方式实施园本课程。  相似文献   

15.
喀什地区利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开发校本课程,为体育教学新课程改革提供了丰富的支撑素材,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和学校体育教育也得以传承和弘扬.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喀什地区校本课程耦合研究上,要坚持民族性原则、“健康第一”原则、学生主体性原则、经济实效性原则、民俗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安全性原则、趣味性原则、认知和传承民族运动文化原则和因材施教原则,以期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校本课程研究的良性互动中,二者互为促进,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6.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三级课程实施的进一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级课程的提出为西北少数民族地区课程反映民族文化、满足不同民族学生发展需要提供了平台,但其初步的实施却并不尽如人意。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三级课程应该进一步根据课程实施地区与对象的具体情况进行开发,满足民族地区以及学生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7.
云南少数民族音乐传承与音乐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生活方式、地域观念的变化,以及其它外来文化的影响等,使本土原生少数民族音乐在强大的现代文化面前渐渐引退。通过分析当前民族音乐传承方式与现代科学技术的传播方式在本质上的差别,提出应将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纳入教育总体规划当中,以实现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成绩,日益成为边远民族地区农村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美国阿拉斯加土著学区的"文化数学项目",发掘民族传统文化,并有机整合到小学数学课程,明显提高了学生数学成绩。体现了一种"针对文化的学校教育"理念。边远民族地区农村课程开发,应当充分重视文化适切性和本土内源性,并与现代知识有机整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