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12分钟跑和YOYO训练这两类发展足球专项体能的训练方法进行比较,找到更适合发展足球受试者专项有氧能力的方法.将20名大学体育专业足球专项男生随机分为12分钟跑组和YOYO训练组,结果表明四周"YO-YO"间歇耐力训练显著提高了足球运动员的有氧代谢能力."YO-YO"间歇耐力训练运动模式、能量代谢特点相对12分钟跑与足球专项特点更接近,YOYO训练手段更有利于提高足球运动的专项体能.  相似文献   

2.
对中国足球运动员体能测试的两种方法(12min跑和YOYO测试)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深刻的反思,认为这两种测试方法都存在评价标准过于统一,无视体能与技术的关系等问题,提出足协应改革足球管理体制,把体能测试的权力下放给各俱乐部,并预言体能测试最终会退出中国足球的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3.
年年说YoYo     
YOYO的前身是有中国特色的海埂体能测试,恐怕现在一些球员还是谈“海埂”色变。作为见证中国足球职业化一路走来的体测,每一年都会引来媒体的声讨和俱乐部的愤愤,只是这样的讨论一直且将一直继续下去。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研究法,总结我国足球耐力素质测试的历史流变、主要问题及纾解路径。主要结论:1990-2003年我国足球耐力测试主要采用12min跑的方法,2003年至今采用YOYO测试的方法;相比于12min跑,YOYO测试更适合作为足球运动员耐力测试和训练方法;但YOYO测试存在对膝盖负荷大、我国对其定量和定性不准确、缺少与球结合等问题。据此提出优化路径:改进YOYO测试折返跑动形式;重新对YOYO测试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将YOYO测试与足球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通过考察中国足协YOYO体能测试的实施效果,以及该测试方法的特点与作用.为确定足球运动员体能测试项目与范围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运用文献分析、实地考察、专家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测试方法与以往相比有一定的合理性,中国足协所认定的测试难度不大;但该测试方法的社会认同程度依然不高,存在较大分歧,而且体育测量学原则贯彻不充分;经专家调查,对足球运动员体能测试的项目范围进行了初步认定.  相似文献   

6.
咱家的事 2003年1月20日,汇聚中、日、韩最优秀俱乐部的A3俱乐部冠军杯赛正式出炉。组织者的目标是将其打造成亚洲最具魅力的赛事,提升亚洲足球在国际足坛的地位。首届举办地为日本东京。 2003年1月21日,一直“秘而不宣”的首次YOYO体能测试结果终于公之于众:参加体测的710名运动员中,只有395人过关,达标率仅为56%。面对如此大面积的“伤亡”,中国足协决定为“困难户”们送点福音,将补测机会增加到四次。 2003年1月22日,鉴于去年中国足球差强人意的表现,已举办了三届的中国足坛规模最大、最具权威的最佳阵容评选活动——中国足球“龙之队”评选活动宣布停办。  相似文献   

7.
我国职业足球联赛的体能测试 ,从库珀的 12分钟跑到现试行的“YOYO” ,其目的是发展我国足球运动员专项有氧能力。为了提高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专项有氧能力 ,本人结合足球运动特点 ,制定了足球运动专项有氧能力训练处方。1 分析足球属于球类项目 ,特征是持续时间较长 ,运动强度为中等。供能特点 :(1)以有氧为基础 ,以ATP—CP系统供能为主 ,单个动作频率在 4~ 6s最多 ,少量在 3~ 5s(为高强度 ) ,多间歇长时间运动 ,CP有氧恢复时间 1~ 3s。 (2 )测验 3~ 5s极限运动 ,间歇 4 0s,反复前期CP上升 ,反复后期CP下降 ,有氧合成减慢。日…  相似文献   

8.
运动员伤愈后,教练要对他的恢复情况有一个综合判定,以便决定这个运动员能否参加正常训练和比赛。YOYO就是提供给教练的方法之一。 这和康复医院对病人的一些基本测试(比如下蹲、抬臂、单腿独立等项目),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只不过YOYO是针对运动员的,要求高一些。 从这层意思上说,让没伤没病的运动员用一种“康复”的标准进行体能测试,本身就是“降格以求”,不大符合“三从一大”的精神。可就是这种方法,还让我们的职业选手叫苦连天,怨声载道,大动肝火。许多所谓的“明星”、“大腕”被YOYO“悠”掉了。舆论也因此质…  相似文献   

9.
郝海东:身兼数职 在主教练科萨回国休假的日子里,刚刚被大连实德俱乐部任命为副总教练的郝海东则成为了冬训时实德队最高指挥官。队员兼教练的身份对于郝海东而言并不陌生,他介绍,自己十几年足球生涯的锻造,也让自己对足球这个行业有了深刻理解;同时自从2000年开始担任沿海集团董事长后,通过生意场上的摸爬滚打,也逐渐领悟出了一些管理经验,所以担任球队管理者没有丝毫不适之感。平日里除了安排球队的日常训练之外,郝海东自己也始终在坚持训练,面临着老队员的体能测试克星——YOYO体测,郝海东  相似文献   

10.
足球运动员专项体能及其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足球运动员的跑动方式和机体的供能特点,分析足球专项体能的要求,并且通过分析比赛前后运动员体能的动态变化周期规律,指出比赛中节省体能的可行性,为解决足球运动员专项体能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武术是以人的身体活动来完成的,所以武术在具有技击作用的同时还具有健身作用,武术从来就兼有健身和技击实战的社会职能,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有所侧重。文章通过对传统武术的技击实战、表演竞赛、养生保健进行研究分析,以使我们能以科学的、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传统武术中的"打、练、养"及他们三者之间存在的关系,并由此来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树立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2.
在运动训练实践中,要贯彻和执行好“弱者优先”原则,首先要正确判定动作模式的“关键环节”与“薄弱环节”。为此,以原地纵跳动作为实例,阐述了判定“关健环节”与“薄弱环节”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3.
竞技武术套路中的"形"、"意"审美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竞技武术套路中的“形”美、“意”美进行辩证分析。认为:“形”美是“意”美的物质基础,“意”美通过“形”体现内在意象,两者和谐统一。“意”美是竞技武术套路创新的基础,发展的核心。含有攻防含义的“意”是一切“形”美的生命源泉;“形”的姿势美、节奏美、结构美创新是竞技武术套路发展的美键,是多角度反映“意”美的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14.
"增强体质"与"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差异试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体质和健康的内涵及两者之间关系的分析,对“增强体质”和“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形成背景、包含范畴、实现途径等的深入认识,指出“健康第一”是整个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学校体育应在“健康第一”的指导下不断丰富和发展“增强体质”指导思想的内涵,增强体质是学校体育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15.
2015年《世界反兴奋剂条例》规定了有“篡改或企图篡改兴奋剂管制过程中的任何环节”(简称“篡改”)违规的相关规定(简称“篡改”规定)。“篡改”规定本身具有规制范围广泛、认定标准不明确、违规处罚裁量范围小、补充性等特点,使得该规定在反兴奋剂实践中的适用存在问题。2015年国际体育仲裁院审理的瑞塔·吉普图案和卡尔·穆里案较为典型地反映出了“篡改”规定的适用问题,同时也为“篡改”条款以及《世界反兴奋剂条例》其他相关规定的完善提供了思路。本研究认为,今后《世界反兴奋剂条例》的修订中可以进一步明确“篡改”违规的主客观要件,同时通过增加加重情节规定、加强反兴奋剂调查阶段运动员辩护权保护等方法,促进反兴奋剂规则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6.
“体、用”是太极拳练习中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也是太极拳完整性的一个体现,当今太极拳教学推广中出现的某些问题,与这两方面的偏废有关,即当今偏重“体”的练习,缺少“用”的实践和体验。建议今后的教学、推广中应注意“体、用”兼备。  相似文献   

17.
研究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从理论基础、训练周期观、早期专项化训练观、"元因素"主导地位观对"一元论"训练理论与"二元论"训练理论进行了辩证分析。结果表明:(1)两者注重的训练内容不相同;(2)"一元论"训练理论是对"二元论"训练理论的延续和补充;(3)两者研究早期专项化训练的视角不相同;(4)两者"元因素"主导地位的共同点是运动成绩。通过对两种训练理论内核的辩证分析,导出"一元论"训练理论与"二元论"训练理论是协同发展的。  相似文献   

18.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与《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的比较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3  
杨文运  林萍 《体育学刊》2003,10(5):69-71
通过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与《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进行比较研究,总结了《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理论基础和精神实质,并就笔认为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改进设想。  相似文献   

19.
比赛作为竞技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逐渐发展成为运动训练的重要训练方法之一。但是,简单的“以练代赛”或“以赛代练”,都是违反训练学规律的。因此,在我国部分竞技体育项目取得一定突破的情况下,需要从运动训练学科的角度认真总结训练方法的科学性问题,正确处理好“比赛”与“训练”的关系,这不仅是竞技体育的科学理论问题,更是竞技体育技术实践与管理的指导性问题。“以赛代练”,不是不练,提法的科学理解必须明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