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则更多体现在人文关怀.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和逻辑分析、归纳演绎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学校特殊体育教育支持缺失现象进行探讨.认为:我国普通学校特殊体育教育最大的症结在于观念的滞后和社会支持力度的薄弱.研究并构建学校特殊体育教育的支持系统,在特殊体育教育领域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并有较好的可操作性.从特殊体育支持系统的要素、支持内容以及阶段进行理论设计,提出开发设想,为特殊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和与世界接轨搭建基础平台.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宁波市特殊教育学校中聋哑学生的体育教育现状的调查,论述了在新课程标准下,特殊学校聋哑学生的体育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创新,结合宁波的体育教育的发展实际,同时依据聋哑学生的自身特点,提出在一定教学情景下适合聋哑学生的各种体育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的多重选择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湘西州聋哑体育教育是湖南特殊教育和学校教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聋哑体育教育有与普通教育完全不同的价值和功能,对促进聋哑学生建立"健康第一、终身锻炼、快乐体育"的体育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运动行为习惯,提高其人际交往、社会适应和体现个人价值等起着特殊作用,同时促进特殊学校体育的发展。拟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出发,运用文献资料、归纳演绎及文化分析等方法针对湖湘文化对聋哑体育教育的积极影响进行探讨,认为影响主要表现在:伟人体育思想对湘西特殊学校聋哑体育教育的促进发展、地理环境和民族风俗对湘西聋哑体育教学内容的补充、湖湘文化的精神力量对湘西聋哑竞技体育的鼓舞作用等。  相似文献   

4.
文章论述了高校特殊学生群体体育健身基础的薄弱:即社会认识存在偏差、相关政策的不完善、特殊体育教育匮乏、健身服务不到位以及家庭社区支持不足等;提出了高校特殊学生群体科学健身应以特殊体育教育生态化理论为指导,建立学校体育行政支持、特殊体育教育支持、健身志愿者服务支持和家庭社区协助支持等体育健身保障体系网络,最终实现自我支持.保证特殊学生群体最大限度地获得体育健身的权利.  相似文献   

5.
在特殊背景下对学校体育的信息化教学路径进行研究,有利于学校体育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调查法等研究方法,系统调查了学校体育信息化教学的现状。研究指出学校体育信息化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学生利用信息化学习的意识薄弱;教师信息化教学理念薄弱和信息化教学技术掌握不够;学校信息化教学设施缺乏,对体育信息化教学的投入较少等。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探索学校体育信息化教学路径,希望对学校体育的发展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6.
中国体育产业化金融支持的基本途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年松 《体育学刊》2006,13(2):40-42
针对中国体育产业与发达国家所存在的差距,提出加紧构建中国体育产业金融支持体系建设刻不容缓。中国体育产业化金融支持的基本途径是:设立国家政策性体育金融机构,建立中国体育产业投资基金,启动体育资本市场,加大体育风险投资力度,开发体育保险新兴市场和扩大体育博彩业规模。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就学校体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学校体育必须让“体育尖子生”发展得更好;学校体育必须让“体育素质薄弱生”得到转化;学校体育必须正确认识与处理“面向全体学生”与“体育尖子生”、“体育素质薄弱生”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提高弱智学生体育教学效果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特殊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如何培养弱智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以及弱智学校教学的特殊组织形式等几个问题作了初步的分析与探讨,其研究目的在于能使我们的体育教学切合弱智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弱智学生在愉快,宽松的环境中,健康的成长。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心理测量、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湘西州特殊学校聋哑学生的课堂体育参与内容与身体自尊的现状进行调查,并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结果显示:湘西州聋哑学生选择的课堂体育参与内容主要有田径、篮球、游戏、乒乓球和羽毛球等锻炼项目;湘西州聋哑学生的身体自尊各维度指标得分均在各分量表的平均分以上,说明聋哑学生身体自尊意识处于中等以上水平;聋哑学生课堂体育参与内容与身体自尊呈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杨杰 《体育师友》2023,(1):12-15
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堂不仅具有提高特殊学生体质、培养终身体育运动习惯的基础功能,更具有运动康复、恢复特殊学生身体机能的特殊功能。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观察法对重庆市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堂的问题进行探讨,研究认为:重庆市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堂质量提升、有效性提高应从四个方面入手解决:教科书的编订和使用,规范教材;教学方式的转变和丰富,提升学生兴趣;教师研修体系的完善,加强教师专业性,培养融合教师;政府支持,多方化解,改善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11.
实习支教政策的贯彻落实有效改善了农村中小学体育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丰富了体育教学,拓宽了体育资源,改善了体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了体育课的教学质量,丰富了校园体育文化,促进了大学生实践知识的形成和专业技能的提升,帮助他们及时发现和找出自己的欠缺和不足,有利于返校后的继续学习。同时对实习单位不重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李俊逸 《当代体育科技》2020,(12):195-195,197
举国体制下,竞技体育对我国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在国家大力推进"体教融合"的今天,探究竞技体育对学校体育发展的影响显得尤为必要。据此,本研究分别从竞技体育对学校体育文化的影响、对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对学校体育教学的影响3个角度进行了论述,旨在为促进我国体教融合,推动学校体育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3.
刘荣 《湖北体育科技》2010,29(6):662-663
任何一个国家体育走向强盛,都应该是社会体育发展走向强盛的过程,在体育逐渐全民化之后,我们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体育强国。而在所有的体育项目当中,田径教学是基础,所以学校的田径教学是发展的基础,笔者就学校田径教学与社会体育的发展之间的关系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根据新世纪“健康第一”的要求 ,对传统学校体育教学的弊端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以下改革的思想 :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 ,加强素质教育 ;体育教学内容应突破竞技结构的约束 ,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起来 ;教学组织方法灵活多样 ,以符合学生的个性和身心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健美操专项课对培养女生终身体育观念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健美操专项课的目的、任务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课的形式、发展第二课堂等方面入手,就如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观念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社会体育视角下的学校体育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社会体育的视角下论述现代学校体育观,为学校体育改革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使其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促使学校体育更有效、更自觉地为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才,促进社会体育的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更多身心健康的建设者。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及逻辑分析法论述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概念及现状,并从责任主体深入分析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结果表明: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包括学校的相关管理制度不完善;教师的安全意识薄弱、责任心不强、组织教法不科学以及处理突发事故的能力不足等;学生方面则包括安全运动意识薄弱和自身体质问题;以及自然的不可抗力因素。  相似文献   

18.
龚盛  谢东 《体育科技》2010,31(3):118-121
终身体育这一新的体育思想,已成为社会共识。体育教学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终身体育有着深远的影响和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合现阶段我国体育课程改革后体育教学现状与终身体育在我国发展的现状及其特点,进行两者之间的对比分析,得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现阶段体育教学的改革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建国以来八次体育课改中高中体育教材内容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认为:(1)高中体育教材选编原则、教材内容的变化符合各个时期政治、社会、文化的历史背景,并逐渐体现了教学以"健康第一"、"学生为本"的理念与思想;(2)历届课改高中体育基础知识教学内容与教学时数比重基本保持一致,并列为必修教材内容;田径教材内容教学学时数与比重变化较大,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体操教材内容的教学学时数从总体上说也呈现下降趋势,第八次课改许多省市则取消了体操教材内容。球类教材学时数与比重起伏不定,教材的性质从必修到选修中的限选内容;游泳教材内容主要体现了地域性特点;武术或民族传统体育教材内容是我国特有的体育传统项目,基本列为必修教材。根据以上分析的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了解新兴体育活动的开展现状,客观分析新兴体育活动存在的规律特点,并根据我国新课程标准思想为指导原则,结合地域文化、物质资源和教学情境等因素,对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更有效开展新兴体育活动进行策略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影响新兴体育活动开展的传统体育观念的束缚、师资问题的影响、场地设施的缺乏、地域特色的限制等四个因素进行分析,文章认为因地适宜的合理选择新兴体育活动开展、将新兴体育活动作为对传统体育活动的补充完善、师资力量的强化与场地设施的建设等手段是中小学开展新兴体育活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