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新时代乡村学校诊断对于助推乡村学校改进、实现农村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实施乡村学校诊断应坚持关注乡村儿童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乡村学校的内部活力与发展需要、乡村学校与乡村社区的良性互动等基本理念及价值取向;将学生发展质量、教师生存状态、教育教学水平、学校组织变革、教育资源拓展与利用等作为重要着力点;同时,采取多主体全面参与、规范诊断程序和改进诊断方法等基本策略,增强乡村学校诊断的科学性与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学生学业表现是衡量中小学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乡村基础教育发展的指向标。对北京市房山区31所中小学9394名学生、1900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学生学业表现的城乡差异,结果表明:学生学习压力大,城乡学校学生差异显著;学生学习自我效能较低,乡村学校学生更低;学生生活满意度幸福感欠佳,乡村学校学生更差;乡村学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普遍较低,亲子关系较差;乡村学校学生家庭学习环境较城镇学生差。性别、城乡、父母受教育水平、课业负担、学生效能感、幸福感、教学公平、亲子关系、家庭学习环境等变量均对学生学业表现存在显著的影响效应。基于此,对乡村学校学生应减负增效,注重教师教学效能感培养,加强教师专业能力,构建家校协同机制,注重亲子关系培养,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3.
在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教育发展面临着学生大量外流、学校大量撤并等诸多挑战,如何保障乡村儿童就近接受有质量的教育是乡村教育发展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从国际社会来看,支持与发展乡村教育的主要策略有:增加教育投入,完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共享教育资源,实现乡村学校协同发展;开展非正规教育,提供灵活化的乡村教育;健全激励机制,提高乡村教师队伍质量;重视学生资助,让乡村学生获得充足发展.这些经验可以为我国乡村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一系列启示:大力改善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办学条件,全方位支持乡村学校教师发展,有针对性地为乡村学生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在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下,乡村教育既面临"在城乡教育一体化中补齐短板、开启内涵建设;开展小班化教学,探索适合农村学生发展的教育模式;农村家长、社区村民习得现代教育生活理念和行为,推进家校社合作育人等的机遇",也面临城镇化与特色化之争的乡村教育发展指向不清、进城与回流分歧的县级教育管理决策目标模糊、面向少数人的农村学校教育价值取向弊端显现等的挑战.为把握机遇和应对挑战,振兴乡村教育,应发展特色乡村教育,培养乡村学生综合素养;办好有质量的乡村教育,吸引学生回流;教育要面向大多数农村学生,帮助学生习得现代生活理念和方式.  相似文献   

5.
城乡中小学一体化发展是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提升乡村学生发展质量的有效举措。城乡中小学一体化发展对乡村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创新精神、学业水平和身心素质提升显著。通过城乡中小学一体化发展提升乡村学生发展质量的路径主要有两种:一是管理架构优化,这条路径适合新建校和薄弱校;二是优质资源注入,这条路径适合自身有一定发展基础和发展思路的乡村学校。目前,城乡中小学一体化发展已经是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提升乡村学生发展质量的有效路径,值得中小城市及偏远地区借鉴。  相似文献   

6.
丁超 《辽宁教育》2023,(24):12-14
乡村学校需要正确认识乡村教育在地化的价值与意义,通过乡村教育在地化,实施基于乡土的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实现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鞍山经济开发区达道湾镇小学中心校对本地资源进行有效开发,通过课程实施、学科整合、活动设计等路径,加强学生、学校与乡土的密切联系,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学校教育空间是物理要素与人文要素的共构,它作为学生重要的成长资源理应展现出鲜明的教育性。但审视乡村中小学教育空间的真实镜像,单调、封闭、刻板等主观体验充分表征了乡村中小学教育空间教育性的弱化。为更好地促进乡村少年成长,重构乡村中小学"恰切"教育空间成为推进乡村教育发展的必然诉求:促成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的融合;完善主流文化空间与乡村文化空间的互补;保持校内空间与校外空间的有效链接;保障限制空间与自由空间的均衡。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新的时代背景下,乡村学校建设与发展需要放到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教育现代化三个坐标中去观察和理解。乡村学校可以通过培养和利用相关比较优势,探索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新模式、开发劳动实践教育课程、探索新的学校和班级管理模式、探索学校与社区融合发展机制,在帮助学校走出困境的同时也为教育模式创新提供理想的试验平台。振兴乡村学校还需要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关键是要建立和完善乡村学校建设基本标准和质量评价机制、资源统筹开发和项目建设机制、以中心学校为依托的管理机制、支持专业力量参与的机制。  相似文献   

9.
教育在俄罗斯乡村扮演着提升乡村居民生活水平和发展农业经济的重大角色.乡村学校占俄罗斯全国中小学的68.8%.俄罗斯乡村学校既有不利条件也有优势,需要教师在乡村地区"扎根"、"增长",承担起推动素质教育发展的使命.  相似文献   

10.
对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的“乡村振兴中的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进行综述,形成如下基本认识。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本质是乡村学生的个性化成长与全面发展,其实现需要更新发展理念、秉持系统思维、解决供需矛盾。在学生发展层面,既要注重提升乡村学生学业能力,又要关照乡村学生精神世界,实现乡村学生生命整全发展;在教师队伍层面,要解决教师流动问题,培养教师乡土情怀,完善师资配置政策,建设高质量的乡村教师队伍;在课程层面,要秉持在地化教育理念,注重乡土文化传承,实现乡村学校课程创新;在教学层面,要注重技术赋能和学校治理改进,提升乡村学校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农村教育城镇化的推进,农村学生不断向城镇学校集中,由此而产生了不同的中小学生管理模式。文章总结分析了当前存在的六种管理模式,并从学生权益、质量保证、教育成本及文化适应四个角度对这些管理模式进行了分析,认为寄宿型、寄管型和随读型学生管理模式是农村教育城镇化进程中适宜推广的模式。在推广的过程中,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为学生寄宿提供保障;制定相关政策,对学生寄管机构进行有效监管;取消城乡二元的户籍制,给予农村学生与城镇学生同等的受教育权利;城镇中小学校应为农村学生提供更多的关怀。  相似文献   

12.
陕西省农村中小学生源流动趋势与教育资源配置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省农村中小学生源持续向城镇流动;农村中小学校普遍存在资金短缺、内涵发展不够、教育质量不高的问题;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农村中小学教育资源的配置,缩小农村中小学与城市中小学在各方面的差距,确保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任卓  张建新  彭化 《中学教育》2011,(6):110-114,102
农村中小学教师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工作者,其教育信仰状况不仅关系着他们自身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还关系着目前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湖南省六所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信仰状况的调查表明,农村教师教育信仰状况令人堪忧。因此,建立一种理想的教育感召机制,加强农村教师教育信仰的树立,激发其对教育事业的尊崇、敬仰,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办学条件是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公平而有质量是进一步完善办学条件的方向与追求。基于2017年全国31个省(区、市)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指标数据的因子分析发现: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水平可以从现代化教学资源、基础性校舍、学校用地三个维度测度;办学条件水平较高的多数省份优势因子与劣势因子并存,水平较低的省份往往缺少明显的优势因子;在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地区差异的背景下,房屋建设能力、土地可利用程度、学生数量是影响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水平的重要因素。实现办学条件公平而有质量的发展目标需要健全办学条件指标评价体系与相关信息管理系统,基于办学条件指标实际状况进行有针对性地改进,在缩小办学条件数量差距的同时注重提高办学条件质量。  相似文献   

15.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学生能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农村地区中小学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认识不够深入,学生信息素养水平较低。对农村中小学生现存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指出在现有条件下如何发展信息技术教育,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16.
城镇化和工业化过程中的农村职业教育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农村职业教育逐渐向城镇聚集,农村学生成为中等职教生源主体,农村职教服务非农领域比例不断增大,农科专业不断萎缩,农村成人学校大幅减少。针对这些趋势及城镇化、工业化发展需要,应加强各级各类中等职教在发展农民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完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在农村成人教育中加强农业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17.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的音乐教育改革也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城市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但相比之下,农村学校音乐教育却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我们必须采取一些改革措施,使农村学校音乐教育得到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通过调查河北农村学校体育教育,发现体育教育在一些农村学校,特别是相对贫困地区,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尤其是体育设施、体育场地、体育师资和课程设置不足,严重制约了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的开展。现围绕河北农村学校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展开探讨与研究,以推进农村体育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以来,中国的民办教育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一系列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文件的出台,使得民办教育伴随着经济社会的进程不断壮大,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教育多样化与选择性的需求。然而,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的功能性重合却导致了二者间的多方面冲突,部分农村地区私立中小学借助资金、生源、教师与制度优势不断挤压公立教育的发展空间进而造成教育发展失衡,知识资本在私立或者公立学校之间再一次进行了重新分配。  相似文献   

20.
汪明 《教育研究》2012,(7):87-91,109
农村中小学布局,既要兼顾农村学生"就近入学"和"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又要立足县、乡、村的不同特点,确保不同类型、不同规模学校的合理并存。"整体规划"和"有序调整"农村中小学的数量与规模,是农村中小学合理布局的基本途径。布局调整后出现的办学重心逐级上移、学校规模日趋膨胀、班级人数持续增加等情况需要关注。农村中小学合理布局,还要在加大经费投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相关配套设施、保护与扶持小规模学校、正确认识和看待民办学校发展等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