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国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了知识型员工和非知识型员工激励因素需求特征的不同,得出了知识型员工的重要激励因素,探讨了各激励因素与激励效果之间的关系,构建了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模型.  相似文献   

2.
中国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实证分析   总被引:260,自引:6,他引:260  
张望军  彭剑锋 《科研管理》2001,22(6):90-96,62
本文通过对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因素进行了中外对比,以及对知识型员工与非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因素进行对比,探讨了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型员工的报酬激励,文化激励、组织激励、工作激励四大激励模式。  相似文献   

3.
通过运用《知识型员工的非经济性激励因素及其激励效果研究》一文的数据和线性多元回归模型,计算知识型员工非经济性激励因素对员工总体被激励程度(激励强度)的弹性和激励强度与激励因素的关系,找出具有不同敏感性的激励因素,并对过度激励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知识型员工整合激励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知识型员工激励因素构成的分析,得出了知识型员工最主要的三方面激励因素(薪酬、工作特性和自我实现),并分析了这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明确了这三者互为基础、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据此提出了知识型员工整合激励理论,系统地对知识型员工进行激励.  相似文献   

5.
知识型员工激励因素人生心理发展周期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春华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11):193-194
本文首先在整理和总结人生心理发展周期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处于不同人生心理发展周期的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因素存在差异的理论假设,并通过对7家从事软件、通信等高科技企业中的知识型员工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处于成年早期的和成年中期的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因素。最后,对比分析了两个阶段知识型员工激励因素的需求差异及重要性差异,验证了理论假设,为企业管理处于不同人生心理发展周期的知识型员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游俊  郑倩倩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7):154-158
以不同雇佣关系为研究背景,运用理论推导方式分析比较了不同雇佣关系对知识型员工的影响,提出不同雇佣关系对知识型员工激励因素影响的假设,并采用实证方法验证了部分假设。研究表明:知识型员工个体成长受不同类型雇佣关系的影响不显著;工作自主性、业务成就感和金钱财富等激励因素在不同雇佣关系中所受到影响程度略有差异;投资不足型雇佣关系对知识型员工业务成就感有帮助;投资过度型雇佣关系中知识型员工金钱财富较强。  相似文献   

7.
熊志坚  曲浩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8):145-150
针对知识型员工激励因素个人喜好倾向评价这个问题,根据由7类、45项要素构成的激励因素体系进行针对性问卷调查,利用SPSS17.0对相关数据进行频率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确定知识型员工激励因素及其构成要素个人喜好倾向评价排序,且知识型员工个人特征对激励因素及其构成要素个人喜好倾向的评价具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比较国内外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因素,借鉴国外管理大师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措施研究,提出了对我国知识型员工激励的措施:报酬体系丰富化、着重建立知识资本化的激励、企业文化激励、团队激励、建立学习型组织等方法.  相似文献   

9.
我国知识型员工的有效激励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比较国内外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因素,借鉴国外管理大师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措施研究,提出了对我国知识型员工激励的措施:报酬体系丰富化、着重建立知识资本化的激励、企业文化激励、团队激励、建立学习型组织等方法。  相似文献   

10.
祖帅旗 《科教文汇》2008,(22):212-212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型员工被称为“最难管理的人”,究其原因企业固守对“蓝领工人”的认知和行政组织形式。忽略知识型员工的特殊性。非营利组织的迅速崛起为如何在新的环境下管理和激励知识型员工的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制造企业知识地图及其本体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褚芳芳  高文俊  项钦之  王海龙 《情报科学》2008,26(10):1507-1512
为满足制造企业不同层次员工对知识内容的不同需求.提出了制造企业知识地图的知识模型,可以为不同层次员工展现不同层次的知识内容,包括适于企业高管层使用的能力型知识地图、适于业务负责人使用的流程型知识地图和适于基层员工使用的概念型知识地图.以某航天制造企业为例对模型进行了分析和说明,并提出了基于本体技术以及Web本体描述语言的一种模型实现方法,供企业构建知识管理系统时参考.  相似文献   

12.
产业集群中非正式交流影响知识流动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先华  郭际  胡汉辉 《科学学研究》2008,26(5):1014-1023
 非正式交流带来知识溢出是产业集群的外部性之一。本文对相关文献做了简要的概述,提出了一系列的假设命题,通过对苏州两个产业集群中骨干员工的问卷调查,对非正式交流的内容、形式和所传播知识的价值等做了实证研究。调查发现,通过非正式的交流,员工们的确获得了有价值的知识。  相似文献   

13.
肖传亮  丁雯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2):137-141
知识员工职业发展相对于非知识员工而言,更具复杂性,其意义也更加重大。现实表明知识员工的大部分,其职业生涯规划需要规划专业工作者或已经成功探索者予以帮助和指导。由于需要帮助和指导的原因的多元性,加上知识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所涉及的因素较复杂,故要帮助和指导知识员工正确地进行规划和实现规划,就必须探索和选择合理的路径,并要根据员工个体情况,进行多种路径的交叉、整合运用。  相似文献   

14.
孙长索  郭名 《科研管理》2021,42(6):184-193
非正式地位是员工竞相争取的宝贵资源,它能有效地改善个体的自我认知、情感和行为表现。本研究以知识型员工为研究对象,基于社会认同理论,将创新期望与差错氛围引入非正式地位与创新行为关系的分析框架中,构建差错氛围调节创新期望在非正式地位和创新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的模型,对问卷调查法收集到461份有效问卷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非正式地位对创新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创新期望在其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2)差错氛围正向调节创新期望与创新行为的关系,还进一步正向调节知识型员工非正式地位通过创新期望影响创新行为的中介机制。  相似文献   

15.
在对互联网企业发展形势和知识员工的个性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梳理相关文献和理论知识,界定知识领地行为概念,开发出知识领地行为量表,以深圳市五家大型互联网企业的245位员工为研究对象,研究员工的知识领地行为。研究发现,知识领地行为是普遍存在的;女性比男性员工有着更强烈的知识领地行为意向;高学历员工,尤其是具有博士学历的员工担当行为意向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6.
论知识型企业岗位与薪酬结构的设计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知识型企业是由知识型员工构成的知识联合体,知识型员工有着与一般员工明显不同的特点,如何对知识型企业的岗位和薪酬结构进行人性化与柔性化的构建,以便有效地激励员工,将是知识型企业成功的关键。对传统岗位与薪酬结构设计模式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知识型企业人性化与柔性化岗位与薪酬结构的构建以及管理模式的设计。  相似文献   

17.
张爽  陈晨 《科研管理》2022,43(6):113-120
  随着工业5.0来临,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迅速发展,我国技术型企业将面临激烈的竞争环境与严峻的现实挑战。知识吸收能力反映了企业识别新知识、吸收新知识并将其应用于组织目标的过程,能提高组织创新性与灵活性,也使企业更具有竞争优势。通过文献综述与理论推导,提出创新氛围、知识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假设。采用问卷调查法在技术型企业中收集数据,运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得到研究结论:创新氛围显著正向影响知识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知识吸收能力显著正向影响创新绩效;知识吸收能力在创新氛围与创新绩效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研究成果为技术型企业提升员工知识储备、学习能力与创新绩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唐于红  毛江华 《科研管理》2020,41(4):200-208
本研究基于自我归类理论和社会需要理论,探索个体感知差异对职场排斥和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以及成就需要和归属需要在这个过程中的调节效应。利用来自356位企业员工的样本数据,采用分层回归的方法进行假设验证。结论显示个体感知差异负向影响知识共享行为,职场排斥中介了二者之间的负向关系,个体成就需要和归属需要反向调节个体感知差异与知识共享行为、个体感知差异与职场排斥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为知识共享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框架,同时对企业管理实践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如何提升研发项目群人员创新行为成为理论界和产业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以研发项目群人员为研究对象,探索了研发项目群人员创新效能感、协调性胜任力和创新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不同知识能力下创新效能感对创新行为影响的差异。通过问卷调查,采用多元回归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研发项目群人员创新效能感对创新行为具有正向影响,并能够在协调性胜任力影响创新行为的过程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知识能力对创新效能感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影响:研发项目群人员学历水平和工作年限越高,创新效能感对创新行为的正向影响越大,创新效能感的调节作用也越强。本文深化了创新效能感和创新行为的理论研究,并对研发项目群人员创新行为提升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张瑞  周万坤  陈倩竹 《科研管理》2020,41(10):210-217
知识是企业最为重要的战略性资源,为了提高知识的价值,企业需要促进员工间知识共享行为以增加其竞争优势。在有限理性的基础上,构建知识共享行为的演化博弈模型,依此分析影响员工间知识共享行为的因素,探究组织信任对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知识数量、知识贡献系数、共享奖励系数和共享惩罚系数与知识共享行为正相关而共享风险系数和成本系数与知识共享行为反相关,情感信任促进知识获取而认知信任促进知识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