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人才聚集效应关键成功要素及影响机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人才聚集效应影响要素的聚类分析认为,人才规模、人才配置和激励因素是人才聚集效应的三大关键成功要素,对人才聚集效应的发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人才规模达到并超过一定规模,三大关键成功要素相互作用、不断优化,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人才聚集的八个方面,使人才聚集效应总体呈现出一定的波浪上升过程。  相似文献   

2.
科技环境与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有着密切的联系。良好的科技环境有利于促进科技型人才在一定区域聚集,形成人才集聚现象并产生一定的人才聚集效应。本文运用比较分析方法研究了中西方科技环境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正负面影响。在借鉴西方国家经验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优化我国科技环境的相关措施,旨在以良好的科技环境促进我国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产生与提升,进一步推动我国科技进步,提高我国科技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3.
人才聚集效应及其评判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人才聚集是人才流动的产物。当人才流动达到一定规模时,就会产生人才聚集现象。若人才聚集内外环境、人际关系等都比较适宜,人才聚集就会出现加总作用。形成人才聚集效应。本文在分析人才聚集现象后,提出了人才聚集现象和人才聚集效应的概念以及知识溢出效应、创新效应等人才聚集效应的8个具体特征。在此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方法,对人才聚集效应的具体特征进行了总排序,依次为:创新效应、区域效应、时间效应、规模效应、激励效应、信息共享效应、知识溢出效应、集体学习效应。为促进人才聚集现象向人才聚集效应转变提供了重点管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人才聚集中利益冲突的削减与人才聚集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才聚集是人才流动的产物,当人才流动达到一定规模时,就会产生人才聚集现象,若人才聚集内外环境等都比较适宜,人才聚集就会出现加总作用,形成人才聚集效应.在分析人才聚集现象后,提出了人才聚集现象、人才聚集效应的概念、知识溢出效应和创新效应等人才聚集效应的8个特征.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人才聚集过程中影响人才聚集现象向人才聚集效应转变的利益冲突动因、冲突的负效应、化解和削减利益冲突的主要方式.认为引发人才聚集过程中利益冲突的动因主要为:组织资源稀缺性冲突动因、利益自利化冲突动因、利益分配不公冲突动因等.化解和削减利益冲突的主要方式是:预防和控制、纠正和调整、公正和公平.  相似文献   

5.
科技型人才聚集环境评判及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人才聚集效应的新角度入手,在给出人才聚集效应的相关概念、特征后,分析影响人才聚集环境的因素,进而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影响因素的相对重要程度作了评判,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青岛市的科技型人才聚集环境进行评价。从有利于人才聚集效应产生的角度提出几点优化科技型人才聚集环境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基于2006—2015年中国30个省份国际人才和区域创新的数据,利用区位商、探索性空间分析法和空间面板计量方法,分析区域国际人才集聚的空间格局演化特征及其对区域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国际人才集聚度总体较低,区域之间发展不均衡且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高-高"集聚省份主要分布于东部地区,"低-低"集聚省份主要分布于中西部地区,且随着时间推移,这种趋势不断强化;国际人才数量每增加1%,区域专利数增长0.23%,国际人才集聚显著提升了区域创新能力。根据研究发现,提出中国进一步吸引国际人才、促进区域均衡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文化对科技型人才有深远而巨大的影响,它可以内化为科技型人才本身的因子,影响着科技型人才的知识存量和知识积累.当他们的知识存量和知识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在科技型人才聚集区域内,有利于知识溢出效应的产生;另外,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客观存在,与现代文化相融合,可为知识溢出效应的产生营造更好的环境氛围.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的分析,在论述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概念和特征的基础上,对科技型人才聚集下的知识溢出效应进行了分析,并从科技型人才聚集的角度,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对科技型人才聚集下的知识溢出的正负影响,以便消减其负面影响,提升其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曹雄飞  霍萍  余玲玲 《科学学研究》2017,35(11):1631-1638
文章依据人力资本和产业集聚理论,运用中国近十年高技术产业和高科技人才面板数据,测算了29个省市区高科技人才区位商与高技术产业区位商,并根据新经济地理学理论选取了相关控制变量,利用STATA12.0对面板数据进行了回归,实证分析高科技人才集聚与高技术产业集聚的互动关系。结果显示:人才集聚与产业集聚之间互相影响,开放度、政策、交通等因素在区域层面对高技术产业集聚发挥不同影响;同时发现东部地区高科技人才集聚程度高,高技术产业发展好,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唯有陕西属于人才集聚和产业集聚是进入全国前十位的省份。  相似文献   

9.
郭卫香  孙慧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23):239-247
为探究环境规制政策是否能够实现碳减排和经济增长的“双红利”,本研究采用松弛模型的方向距离函数(SBM-DDF)模型和空间面板计量方法,通过测算2006-2016年中国省域全要素碳生产率,刻画中国省域全要素碳生产率的空间特征,进一步厘清环境规制、技术创新对全要素碳生产率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显示:(1)中国各省份全要素碳生产率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其中高-高集聚(H-H)省份多位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而低-低集聚(L-L)省份多位中西部欠发达地区;(2)环境规制会促进全要素碳生产率的提升,且环境规制对全要素碳生产率的“本地效应”大于“邻地效应”;(3)技术创新在环境规制对全要素碳生产率的影响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0.
基于创新驱动发展背景对江苏省科研人才状况进行研究,使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测算江苏地区RD人才集聚的影响因素,结合主要影响因素,分别用高新技术产值和专利申请量作为研发产出的代理变量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RD人才集聚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地区RD人才集聚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社会保障和宜居环境;江苏省RD人才集聚空间溢出效应为负,社会保障因素对RD人才集聚的空间溢出有正向影响,宜居环境对RD人才集聚的空间溢出起正向促进作用。基于此对江苏省创新驱动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孙林杰  孙万君  高紫琪 《科研管理》2022,43(10):192-199
海洋科技人才集聚是实现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环节。测算不同地区海洋科技人才集聚度并分析影响因素,从而因地施策地引导海洋科技人才的合理流动和集聚,对于改善因不合理人才集聚所引发的社会经济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我国沿海11省份2006—2015年的数据为样本,运用人才区位熵方法对沿海地区2006—2015年的海洋科技人才集聚度进行测算,并对全国沿海区域以及不同省份进行差异性比较分析。基于人才生态环境的视角,结合海洋科技人才特性,运用普通面板回归与空间分位数回归方法探讨了经济、产业、生活、文化、对外开放各方面因素对海洋科技人才集聚的整体影响。研究发现:不同影响因素对不同集聚水平省份的海洋科技人才集聚度的作用方向及显著程度都不同。最后,结合我国海洋科技人才集聚的实际情况,提出优化海洋人才集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内容:本文基于2006-2015年30个省市国际人才和区域创新的数据,利用区位商、探索性空间分析法和空间面板计量方法,分析了我国区域国际人才集聚的空间格局演化特征及其对区域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国际人才集聚度总体较低,区域之间发展不均衡且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HH集聚省域主要分布于东部地区,LL集聚省域主要分布于中西部地区。随着时间推移,这种趋势不断强化;国际人才数量每增加1%,区域专利数增长0.23%,国际人才集聚显著提升了区域创新能力。根据研究发现,本文提出了进一步吸引国际人才,促进区域均衡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贺勇  廖诺  张紫君 《科研管理》2019,40(11):247-256
构建“人才集聚-人才资本-经济增长”(T-C-E)的人才经济价值转化链,测算人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首先计算1990-2014年我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的平均人才集聚度和人才资本水平;然后基于扩展的柯布-道格拉斯函数计算各地区人才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并采用聚类算法构建“人才集聚度-人才资本贡献率”矩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省际区域的人才集聚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北京市人才集聚水平最高,其平均集聚度达到22.31%,青海省人才集聚度最低,其平均人才集聚度仅为0.51%;人才集聚水平不同,其区域的人才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北京等九个区域的人才资本贡献率超过35%,宁夏等八个区域的人才资本贡献率低于10%;总体而言,人才集聚水平较高的区域,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较高,但两者之间并不具有严格的正向关系。  相似文献   

14.
贺勇  廖诺  张紫君 《科研管理》2006,40(11):247-256
构建“人才集聚-人才资本-经济增长”(T-C-E)的人才经济价值转化链,测算人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首先计算1990-2014年我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的平均人才集聚度和人才资本水平;然后基于扩展的柯布-道格拉斯函数计算各地区人才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并采用聚类算法构建“人才集聚度-人才资本贡献率”矩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省际区域的人才集聚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北京市人才集聚水平最高,其平均集聚度达到22.31%,青海省人才集聚度最低,其平均人才集聚度仅为0.51%;人才集聚水平不同,其区域的人才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北京等九个区域的人才资本贡献率超过35%,宁夏等八个区域的人才资本贡献率低于10%;总体而言,人才集聚水平较高的区域,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较高,但两者之间并不具有严格的正向关系。  相似文献   

15.
摘要:对当前诸多参与“抢人大战”城市间引发有关房价与人才引进综合效应进行理论与实证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运用动态面板门限模型评估了房价对科研人才集聚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主要研究发现为:第一,全国范围内房价位于低门限区间对科研人才集聚存在显著的促进效应,高门限区间房价对科研人才集聚具有抑制作用,东部地区与全国范围一致但不够显著;第二,中、西部地区房价位于低门限区间对科研人才集聚具有抑制作用,而在高门限区间对科研人才集聚存在显著的促进效应;第三,东部地区科研人才集聚出现“拥挤效应”,中、西部地区科研人才集聚“羊群行为”效应存在显著正的外部性。研究结论是东部地区“抢人大战”城市短期内应大幅提高科研人才购房补贴以降低人才实际购房成本,长远来看应积极参与“抢业大战”提升高技术产业集聚程度。中、西部地区各城市应抓住参与“抢人大战”的战略契机,充分利用人才集聚“羊群行为”显著正的外部性倍速集聚人才。  相似文献   

16.
    科技服务业集聚结构与功能,与区域创新需求和条件息息相关。运用HDI、区位熵、灰色关联度对我国2003—2018年31个省域科技服务业集聚规模、时空分布态势、结构特征、区位因素进行研究,发现:(1)发达省域科技服务业集聚规模较大,省域间规模差距逐渐缩小;(2)研究和试验发展、专业技术、科技推广和应用三类服务业态的专业化集聚分别呈增长-重心东移、降低-重心西移和增长-均匀化趋势;(3)当前各省域集聚结构存在三种形态、两种主要演变趋势和四条演化路径;(4)区位因素对科技服务业集聚结构产生重要影响,但不同服务业态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最后,从省域间服务业梯次联动发展、不同经济水平省域当前服务业发展任务、基于区位因素制定服务业发展政策、服务业重点发展业态四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研究有助于把握我国科技服务业集聚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区位影响因素,对于各省优化科技服务业发展规划与政策、改善科技服务业集聚结构和提升科技服务水平有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以2000-2019年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2661名高层次科技人才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这一高端人才群体从出生地、教育地到成就地的流动轨迹总结出了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三大城市群的科技人才流动模式。研究发现: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的科技人才流动分别呈现为“单核吸引”、“自产自销”和“创新吸引”模式。三个区域的科技人才均存在程度不一的在地化流动现象,区域内部人才流动不平衡、不通畅。为实现各区域人才的一体化发展,本文建议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将科技人才流动模式分别转变为“单核辐射”、“内循环”和“合力吸引”模式。  相似文献   

18.
孙文浩  张益丰 《科学学研究》2019,37(7):1220-1230
摘 要:对当前诸多城市间人才引进引发“抢人大战”的合宜性及综合效应进行理论与实证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面板计量实证检验发现全国、东、中、西部地区均呈现出人才集聚对高技术产业、传统产业的集聚具有显著非线性影响,满足威廉姆森空间多元集聚效应假说。使用广义分位数(GQR)回归检验发现东、中、西部地区存在人才集聚的最优分位点结构,居于最优分位点的城市在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占据人才集聚有利地位。最后利用最优分位点结构设计高、中、低分位点区间,对参与“抢人大战”主要城市的人才政策进行绩效评价。研究结论是近几年参与“抢人大战”的城市科研人才集聚程度逐步提高,但集聚结构逐渐恶化;东、西部地区相关城市科研人才集聚偏离最优结构档位,不利于地区新旧动能转换。城市“抢人大战”不仅需在数量层面上引智招才,更需根据最优分位点实现相机抉择来吸纳高层次科研人才。  相似文献   

19.
[]中国研究型大学是国家科技成果研发和高端科研人才引培的重要源泉。高端科研人才是研究型大学建设发展的领军人才。研究型大学在引才聚才过程中存在体制机制性障碍和人为制约因素,这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研究型大学引才困境,究其根源是忽略高端人才自身特征和人才工作规律所致。研究型大学引进高端科研人才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理清的引进和培养高端科研人才工作思路,充分考虑高端科研人才的特征,明确目前人才引进的误区,最大发挥引进高端科研人才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