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目的:研究微量水杨酸钠抗疲劳效应的时效关系.方法:将162只昆明种雄性小鼠随机均分为6个组,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实验Ⅰ组(按10mg/kg腹腔注射水杨酸钠)、实验Ⅱ组(按20mg/kg腹腔注射水杨酸钠)、实验Ⅲ组(按30mg/kg腹腔注射水杨酸钠)、实验Ⅳ组(按40mg/kg腹腔注射水杨酸钠)和实验Ⅴ组(按50mg/kg腹腔注射水杨酸钠),每组27只.给药后30min、60min、120min每组各取9只行负重游泳,仔细观察每只小鼠的一般游泳状态,记录负重游泳时间、计算负重游泳最初60s的平均速度,测定游泳前、后乳酸含量.结果:单次给药后不同时间内各组小鼠负重游泳时间、负重游泳最初60s的平均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运动前血乳酸含量和运动后每分钟乳酸平均蓄积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用药剂量在10mg/kg~40mg/kg之间时,存在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当用药剂量增至50mg/kg时药效开始下降,实验Ⅴ组抗疲劳效应明显低于实验Ⅳ组(P<0.01).结论:水杨酸钠抗疲劳作用的有效剂量在10mg/kg~50mg/kg之间,但只在10mg/kg~40mg/kg之间存在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和时间依赖关系.水杨酸钠抗疲劳最佳使用剂量为40 mg/kg,其最佳疗效至少持续90 min.水杨酸钠可通过降低运动前乳酸含量、阻止运动过程中的乳酸堆积双重机制实现其高效抗疲劳作用.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通过建立小鼠负重游泳模型,从负重游泳力竭时间、血乳酸、血清尿素氮、丙二醛、肝糖元等指标实验研究,探讨霍山石斛多糖抗疲劳作用机制,为运动饮料中增加霍山石斛多糖提高运动员抗疲劳能力提供依据。研究方法:将SD小鼠随机分为4组。阴性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阳性对照组:给予葡萄糖2g/(kg.d)灌胃;高剂量实验组:给予霍山石斛多糖450 mg/(kg.d)灌胃;低剂量实验组:给予霍山石斛多糖150mg/(kg.d)灌胃,实验组小鼠连续14d进行负重游泳力竭运动和给药后,测量和分析其血乳酸、血清尿素氮、丙二醛、肝糖元等指标变化。研究结果:1.霍山石斛多糖能显著延长小鼠游泳时间,降低运动后小鼠的乳酸累积。2.霍山石斛多糖能降低血清尿素氮、丙二醛含量,增加运动后小鼠的肝糖原储备值。3.补充霍山石斛多糖可以有效的提高小鼠的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3.
以小鼠为研究对象,研究大豆异黄酮对小鼠运动耐力的影响。将雄性SPF级小鼠160只,体重18~22g,按体重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和0.15g/kg.BW、0.30g/kg.BW、0.60g/kg.BW3个剂量组,每组40只。小鼠经口灌胃给予大豆异黄酮30天后,分别测定负重游泳时间、血乳酸、血清尿素氮及肝糖原含量。实验结果发现大豆异黄酮高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小鼠负重游泳时间明显延长,小鼠游泳前后血乳酸测定曲线下的面积、血清尿素氮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肝糖原水平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得出大豆异黄酮能提高小鼠运动耐力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富硒蛹虫草主要化学成分和抗疲劳能力,为富硒蛹虫草作为抗疲劳功能性食品和药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菌丝体成分测定:在培养基中添加一定量的硒通过液体发酵法获得富硒蛹虫草菌丝体,经粉碎后测定菌丝体多糖、有机硒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抗疲劳能力测定:50只健康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纯空白组、空白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组5个实验组.每天以不同剂量的富硒蛹虫草菌丝体灌胃小鼠,共14 d.分别测定小鼠负重游泳力竭时间和小鼠安静时、运动后即刻及运动休息后三个阶段的血乳酸和血尿素氮含量.结果:富硒蛹虫草菌丝体胞内多糖含量和SOD酶活力分别比正常茵丝体提高13.7%和60.9%,富硒蛹虫草菌丝体有机硒含量是空白菌丝体的3.11倍.喂饲187.5 ag/kg bw剂量富硒蛹虫草的小鼠负重游泳力竭时间显著延长,比空白组提高3.18倍.187.5 mg/kgbw富硒蛹虫草的实验剂量可以延缓和减少运动时小鼠体内乳酸的产生,加快运动后小鼠体内的乳酸清除.结论:富硒蛹虫草可以缓解小鼠运动性疲劳的产生,具有抗疲劳作用.  相似文献   

5.
大豆皂甙饮料缓解体力疲劳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大豆皂甙饮料的缓解体力疲劳作用。方法:采用雄性ICR小鼠,大豆皂甙饮料按33.3ml/kg.bw、66.7ml/kg.bw、100.0ml/kg.bw连续灌胃30d,测定小鼠负重游泳时间、血乳酸、血清尿素氮和肝糖原含量。结果:100.0ml/kg.bw剂量组小鼠负重游泳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66.Tml/kg.bw剂量组游泳后0min血乳酸含量和3个时点血乳酸曲线下面积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33.3ml/kg.bw剂量组肝糖原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相似文献   

6.
本实验研究三皂甙(Rgl)对小鼠空间学习记忆的影响。将小白鼠随机分成四组,对照组灌胃0.5%CMC,给药组按剂量由低到高灌胃Rg130,60,90mg/kg,采用Y迷宫法检测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结果发现,给药组Rg160,90mg/kg小白鼠的Y迷宫实验正确反应次数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学习记忆力增强。说明三七皂苷能够改善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研究四叶参、黄精、楤木中药复方制剂的抗疲劳作用,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研究方法:把四叶参、黄精、楤木中药材经烘干、粉碎、浸提、浓缩等过程制得实验药液;实验小鼠分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给小鼠连续灌药30天后,测定小鼠负重游泳时间,并检验小鼠肝糖原和肌糖原含量,以验证其抗疲劳效果。研究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抗疲劳复方中药能显著延长小鼠负重游泳时间,增加小鼠肝、肌糖原含量,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低剂量组小鼠的抗疲劳效果高于高剂量组。结论:四叶参、黄精、楤木中药复方制剂对小鼠的抗疲劳有显著的功效。  相似文献   

8.
白藜芦醇对大鼠血清及骨骼肌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蒙萍 《体育与科学》2007,28(5):77-81
为探讨不同剂量白藜芦醇(Res)对大鼠血清及骨骼肌生化指标的影响,将7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运动对照组和实验组(运动 不同剂量Res:15mg/kg.d、50mg/kg.d、100mg/kg.d、200mg/kg?d、300mg/kg.d共五组),每组10只。安静对照组、运动对照组灌胃2%二甲基亚砜10ml/kg体重.d,实验各组分别灌胃上述不同剂量白藜芦醇(用2%二甲基亚砜溶解并稀释至1.5mg/ml、5mg/ml、10mg/ml、20mg/ml、30mg/ml)10ml/kg体重.d,连续14天。运动对照组和实验组在进行三天无负重适应性游泳后,第14天进行一次性负重3%力竭游泳运动,测定大鼠体重、力竭时间及运动后即刻血清SOD、CK及骨骼肌乳酸、Ca2 等有关指标。结果:力竭运动使SOD下降,Ca2 、CK、乳酸升高;补充白藜芦醇后上述指标改善,体重增加,力竭时间延长,其中100,200,300mg/kg.d三组与运动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这三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白藜芦醇具有抗运动性疲劳的作用。大鼠口服白藜芦醇以抗疲劳最适宜的剂量可能为100mg/kg.d。  相似文献   

9.
潘燕  彭彦铭 《辽宁体育科技》2011,33(1):38-40,43
探讨蜂胶黄酮对运动小鼠的抗疲劳效用。将507,健康昆明(KM)小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A)、力竭即刻对照组(B1)、力竭即刻蜂胶黄酮组(C1)、力竭恢复对照组(B2)、力竭恢复蜂胶黄酮组(C2),每组10只。B、C组进行4周的递增负荷游泳训练,并于最后一次训练至力竭,观察小鼠一般状态,记录小鼠游泳力竭时间,测定心肌细胞自由基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结果显示:B组小鼠心肌自由基含量显著增高(P〈0.05),抗氧化酶活性均显著下降(P〈0.05):C组小鼠心肌细胞自由基含量显著低于B组(P〈0.05),抗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B组(P〈0.05),且C组小鼠游泳力竭时间明显长于B组(P〈0.05),精神状态良好。结论:蜂胶黄酮可延长小鼠游泳至力竭时间、降低心肌脂质过氧化损伤,具有提高机体耐力运动能力、延缓疲劳出现及促进疲劳消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雷蘑胞外粗多糖对小鼠运动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雷蘑胞外粗多糖的抗疲劳作用;方法:从雷蘑(Clitocybe Gigantean)AS 5.105深层发酵的滤液中分离得到胞外粗多糖(Crude Ex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CEP),以KM系小鼠为实验模型,以血乳酸(Blood Lactic Acid,BLA)、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肝糖原(Hepatic Glycogen)含量为评价指标,分高、中、低3个剂量组喂养28天后进行抗疲劳实验;结果:胞外粗多糖3个剂量组对小鼠体质量无明显影响(P>0.05),中、高剂量组能明显延长小鼠负重游泳时间(P<0.05),降低运动时血尿素氮水平(P<0.01),提高肝糖原含量(P<0.01),对小鼠运动后血乳酸升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能促进运动后血乳酸的消除,且存在剂量依赖效应;结论:雷蘑胞外粗多糖具有抗疲劳和促进运动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梳理中国传统武术话语权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当前中国传统武术话语权式微问题的主要表现,即本质功能淡化、表层利益化严重、媒介记忆影响受众现实的真实性、媒介记忆受大众审美的影响等。进而提出话语权提升策略:传播主体方面,由"走出去"转为"互动化";受众方面,提高审美能力;媒介方面,关注社会记忆的责任与义务。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体育社团运作方式探索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访谈和个案分析对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学生体育社团的运作方式进行了实例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社团联合会与体育部“双重管理”模式,更有利于体育社团的发展,体育社团的多种组建方式为体育社团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体育社团将是大学体育课外活动的主要载体,“联合式”体育社团组建方式是“体教结合”的新尝试。  相似文献   

13.
邱妙云  李勇俊 《精武》2012,(26):87-88
本文阐述了绿道体育健身环境概念和特点,提出建设绿道体育健身环境的最大效益、相对独立和分散集中的规划原则以及层级建设模式,阐述了绿道健身环境的景观设计。  相似文献   

14.
排球意识理论研究论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借鉴马克思主义哲学、运动心理学、认知心理学、运动生理学、排球运动理论,运用文献分析、系统分析、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排球意识的含义、排球意识赖以形成的生理与心理学机理、排球意识的结构、排球意识活动的表现特点等问题进行了论纲性分析。  相似文献   

15.
武术的文化进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武术由一项原始格斗技术发展成文化载体的演进历程进行研究。认为:先秦文化的繁荣使武术初具文化特色;集中国传统文化之大成的宋明理学的世俗化,促使武术成为成熟的文化载体,具有多方面文化特色;西方文化及竞技体育改变武术发展中的不良趋向,但降低了武术的层次。  相似文献   

16.
“健康”语境中的“体质”概念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健康语境中体质一词使用混乱,理论上的体质概念与操作中使用的体质概念不一致.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梳理体质概念的中医学思想渊源和人类学基础,分析体质和健康一词使用的语言环境;进而提出:健康和体质分属不同的概念系统,两者不可交替使用或叠加使用,在体育与健康的语境中应该用体能替代体质一词.  相似文献   

17.
媒介的嬗变对武术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媒介作为人类身体的延伸,对世界意义的生成与转换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媒介的嬗变经历不同发展阶段。阐述口传媒介、印刷媒介、大众传媒阶段对武术发展与传播产生不同的影响。指出:探讨媒介的嬗变对武术发展产生的影响,实际上并非从功能论出发,而是从价值论出发;并非讨论传播手段作为工具有何长处与短处,而是在讨论传播方式作为意义世界有什么遗憾和缺憾,从而对武术的现代化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脑力、体力劳动者足底压力参数分布特征及评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脑力、体力劳动者自然行走过程中峰力值(maxforce,MF)、达峰力值时间(time to max force)、冲量(impulse)等参数特征,探讨职业对足底压力分布的影响。采用比利时Footscan USB2平板式足底压测试系统对50名普通健康脑力劳动者和63名普通健康体力劳动者进行自然行走过程中动态足底压力测试。结果显示:脑力、体力劳动者左脚Toel、Toe2-5、Heel Lateral区域平均峰值(MF)存在显著性差异,右脚Mid foot、Meta5区域MF差异存在非常显著性(P〈0.01),左、右双足平均峰力值(MF)最大值均出现在足跟内侧(Heel Medial)。脑力、体力劳动者足底各区域达峰力值的时间(TMF),左右双足差异均存在非常显著性(P〈0.01)。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行走过程中左足在Toel、Toe2-5、Meta1、Heel Medial、Heel Lateral区域的冲量(Impulse,IP),体力劳动者明显大于脑力劳动者且具有显著性差异〈0.01),体力劳动者与脑力劳动者的足底MF与足弓接触面积及足角度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结果说明: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行走过程中左右双足的平均峰力值、接触面积、冲量等参数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可能与长期从事的职业不同有关,建议经常进行体育锻炼或定制矫形鞋垫,可以缓解足底压力高压区的过度集中,不断维护足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羽毛球后备队伍的人才格局及实力现状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参加四届城运会羽毛球比赛的全国 2 2支队伍 (包括香港队 )的运动员为研究对象 ,对全国羽毛球后备队伍的人才布局、年龄特点及实力现状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显示 :①全国后备人才格局变化随机性大 ,人才布局缺乏系统性、长远性 ;②在人才连续分布的年龄曲线上存在一个拐点 ,16岁以下年龄组训练水平明显偏低 ;③本届城运会在总体水平上不如上届 ,男双后备人才匮乏问题尚未得到缓解 ;④年轻羽毛球运动员在道德素养、思想品质和敬业精神等方面的表现欠佳 ,是阻碍运动员突尖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武术之“势”的美学思想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文化学视角,运用比较研究、哲学思辨的方法,阐释武术内蕴之"势"的美学思想."势"是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范畴,是一种透视生命气象的"动"机之"力",蕴涵"力"的刚健之美,在中国传统绘画、书法理论中占据重要地位.脱胎于中华文化的武术重"势"不重"形",正是通过阴阳二气的运化、开合收放的内部张力形成不同的武术之"势",从"静势"、"动势"中彰显流体的生命意象."势"的美学思想体现在武术中主要表现为:造型中的"力"之美、运动中的"气势"美、运用中的"劲"之美."势"是"力"的含蓄,"力"是"势"的作用,在中国文化特有的"气"化思想影响下,武术"尚劲不尚力","得势"实为"得劲",从而表现出不同于西方"尚力"技击术的中华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