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击剑运动是对抗性强、竞争激烈的体育项目。优秀的击剑运动员除需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及技战术水平外,还需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当今在击剑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技战术水平差异日渐缩小,比赛的密度、强度及负荷日渐增大的情况下,选择同等身体素质且具备良好心理特征的运动员已是选材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优秀健美操运动员气质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健美操运动员的气质类型测试,结果发现:健美操运动员的气质类型为混合型,同一气质类型的运动员无性别差异;优秀健美操运动员的气质类型以多粘混合为优势气质,建议在选材时以此气质类型择优选录。与运动员气质类型相关的因素有其动机、体格、柔韧、协调和艺术素质。在运动训练中应根据不同气质类型的强弱表现,采取针对性强的训练手段。  相似文献   

3.
篮球运动员的气质类型与位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篮球运动员的选材和训练中,不仅要考虑其特殊的身体条件和身体素质,还要顾及其气质类型。本从多方面对篮球运动员的气质类型与位置的关系进行论述,以便为篮球教练员进行科学选材与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掌握现代五项国际新规则下项目发展趋势对运动员竞技能力要求的关键要素,科学建立形态、体能、技能、智能和心理为一体的现代五项优秀选手综合性选材指标体系,通过分析2017-2019年国际比赛中世界优秀现代五项选手的竞技成绩结构,结合专家问卷调查和相关选材指标统计筛选,研究发现:现代五项选材需要选择体能性项目游泳及跑射专项素质都较好的运动员,并注重考虑击剑相关的专项素质能力在选材指标体系中的权重比例。在分析和调研的基础上建立了生长发育、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专项能力、心理特征和教练员非量化评定等六大类现代五项综合性选材指标体系。结论:只有全面系统地分析国际现代五项优秀选手在新规则下的竞技成绩结构,掌握竞技能力构成要素,才能建立并不断完善现代五项优秀运动员的选材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5.
运用气质测验进行问卷调查与教练员评定相结合的方法,对短跑、中跑和长跑运动员的气质类型进行分析和归类,发现了不同距离、不同性别赛跑运动员气质类型的差异及可塑性,认为只有气质类型与运动员项目相一致,才能取得最佳成绩。本研究可作为教练员在运动员选材、专项确定等方面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浅析气质类型与优秀健美操运动员的选材及训练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秀健美操运动呐咕的成长因素是多方面的,科学选材已提到了首要的地位,然而注重心理选材是健美操运动员成才的重要因素。气质又是重要心理因素之一,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运动员气质进行鉴定,探讨优秀健美操运动员的气质类型与运动成绩的关系,为健美操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李黛琛 《当代体育科技》2020,(2):226-226,229
国内拉丁舞选手在追求精湛技术动作和完美表现的同时,对于服饰的关注程度日渐提高,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等方法,通过对近年来国内优秀拉丁舞选手服饰情况的了解,总结近一、两年中国拉丁舞服饰的变换以及阶段内拉丁舞服饰各方面的流行趋势,让更多的拉丁舞选手们清楚自己适合什么样的服饰,合理地去做出选择。结果显示,国内拉丁舞选手在大赛中服饰的选择方面频率变化比较快,职业组拉丁舞选手服饰更换的频率比业余组要快;但国内拉丁舞选手很少自己设计服饰,大都是对国外知名大牌选手、国际T台秀上的流行款式的改造和模仿。国内拉丁舞选手在服饰的样式上选择比较多样,其中选择最多的是流苏设计和透视设计,其次为亮片设计、羽毛设计、分体设计和流线设计;拉丁舞选手选择的颜色主要是亮色系、深色系、撞色系和金色系4类,亮色系是最主要的颜色。  相似文献   

8.
选拔优秀的青年女子曲棍球运动后备人才,是提高我国女子曲棍球运动水平的关键所在,而在以往的选材过程中,以经验选材的现象依然存在。文章运用了观察测量法、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心理测试法等四川省青年女子曲棍球运动员进行了研究,就科学地选材的原则,选材中身体形态、心理气质类型及专项身体素质与选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选材的认识,以求提高青年女子曲棍球运动员选材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气质类型作为影响运动员成材的一个重要心理因素,对运动员的选材、训练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散打运动员气质类型的调查分析,从中发现散打运动员的气质类型与其运动水平的关系,为科学合理的运动员选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主要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结合拉丁舞项目自身的技术特点,对影响拉丁舞选手膝关节损伤的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因子分析得出拉丁舞选手的膝关节损伤因素由训练安排、身体素质、外界干扰、技术动作、准备活动、心理活动6个因子构成.(2)运用AMOS 17.0软件,得到结构方程初始模型,分析后发现“外界干扰”与“心理活动”这两个影响因子并不显著,被剔除.影响拉丁舞者膝关节损伤的主因子一共有4个,分别为:身体素质、技术动作、准备活动、训练安排.(3)这4个因子对拉丁舞选手膝关节损伤的影响大小排序为:技术动作、训练安排、身体素质、准备活动.  相似文献   

11.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从竞技体育运动的角度,运用逻辑学理论进一步阐述桩上徒搏的概念,认为桩上徒搏是在梅花桩上,按照一定的规则,采用桩上散手和桩上推手的形式,进行斗智较技的武术功法运动项目。  相似文献   

12.
论体育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是由组成教学过程的基本因素决定的,而人为因素是影响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最基本要素。就最优化问题分析了体育教学过程师生的双边活动,结果表明:改变以往教学质量与教学数量失衡的关系,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统一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才能达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羽毛球新旧规则的对照与分析,探讨新规则对羽毛球运动产生的影响,为教练员和运动员提供理论指导,旨在推动羽毛球运动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4.
"自由裁量权"视角下足球裁判员的判决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专家访谈和逻辑分析等方法,从法理学角度阐释了足球裁判自由裁量权的含义与特征.从规则的不完备性、裁判员的主观能动性和证据运用等三方面分析了足球裁判行使自由裁量权的影响因素.对近年来在世界足球大赛中有关裁判行使自由裁量权的个别案例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提出了采用足球裁判职业化、运用"自由心证"的经验法则与理性干预等手段控制裁判员行使自由裁量权的相关路径.  相似文献   

15.
情绪的调动对高校冰上课教学效果的积极影响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通过对高校冰上课学生采用特殊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对冰上课学生实施情绪的调动。经教学实验验证,对学生的情绪的调动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冰上课的教学效果和质量,并且对学生身心健康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运动生物反馈训练的含义与构成是指借助指示语和现代化仪器,把机体的生理信息传递给运动员,使之学会调节自己的生理机能的练习.运动生物反馈训练的实施需要通过介绍(introduction),确认(identification),模拟(simulation),转移(transformation),应用(realization)等5个阶段.大量研究认为,运动生物反馈训练在降低运动员的焦虑、提高肌肉表现水平、结合运用心理技能训练以及对提高不同运动项目的运动效果等方面均有积极的效果,但对此尚未取得完全相同的结论.提出了编制不同运动项目生物反馈训练大纲,改进测试仪器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对提高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官立勇 《安徽体育科技》2003,24(1):19-20,28
从运动训练理论的建立、运动训练的控制、心理训练和心理调控、“大负荷”运动训练、运动训练方法的应用、运动技术的创新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它们对提高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的作用,认识到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使运动训练更加合理化、科学化,才能使运动员创造出更好的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8.
检测不同训练周期古典式摔跤运动员力量训练前后肌酸激酶的变化量,观察不同训练强度对运动员的身体刺激程度,并进行相关分析研究.通过古典式摔跤运动员力量训练前后体内CK活性的变化,作为评定做工肌肉所承受的训练负荷,及了解骨骼肌细微损伤和肌肉对所施加负荷适应情况,旨在帮助运动员防止伤病和恢复的情况,对同是体能类竞技项目的冬季运动相关项目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殷恒婵  卢敏  王新利  陈雁飞 《体育科学》2007,27(5):41-46,56
对326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压力、人际关系、情绪的现状和特点。进一步探索了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方面,运动对心理健康有直接促进作用,另一方面,运动通过缓解压力、改善人际关系、调节情绪对心理健康有间接的促进作用,即压力、人际关系、情绪在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中均起部分中介效应,而且,这3个因素所起的中介效应从大到小依次是压力、人际关系、情绪,但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20.
太极拳锻炼对大学生心血管功能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北京工商大学二年级学生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每搏输出量、每分输出量、外周阻力、血管顺应性和血液粘滞性的测定,来分析太极拳锻炼对大学生心血管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太极拳是一种较柔和的体育运动,其对心血管和微循环系统的影响较适中;较适于精神常处于紧张状态的亚健康人群;也适于普通高校文理科专业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