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姚斌 《职教通讯》2020,(2):55-63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引入个人特征变量,构建了高职学生入党意愿和行为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研究了高职学生入党的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和政治面貌对其入党意愿和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知觉行为控制、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均能正向影响高职学生的入党意愿和行为,作用力依次减弱;高职学生政治面貌能够通过行为态度和知觉行为控制对入党意愿和行为产生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2.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通过对928份样本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分析研究生参与劳动教育的影响因素并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研究生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均对研究生参与劳动教育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控制变量中,研究生的个人特征即年级、政治面貌会正向影响研究生参与劳动教育的积极性。基于此,提出以下三点建议:消除学生劳动认知偏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构建并完善高校社会两位一体的劳动协同教育机制;加强劳动教育课程创新建设,充实劳动教育的实践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了研究生创新行为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设计了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控制、组织支持、创新意愿和创新行为的6个量表,通过调查问卷的设计,收集了302位研究生的调查数据,利用通径分析法验证了理论框架的合理性。结果表明:第一,研究生创新意愿对创新行为具有显著的直接影响,而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控制会通过影响创新意愿对研究生创新行为产生间接影响;第二,考虑组织支持的调节作用后,研究生创新意愿对创新行为的影响强度更大,表明组织支持对研究生实现从创新意愿到创新行为的促进与激励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4.
促进包括教师在内的多元主体参与是学校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本研究基于上海市442名中学教师的问卷调查,在计划行为理论框架下,对影响教师参与学校治理意愿的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1)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参与治理态度和教师参与学校治理意愿显著正相关;(2)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不仅可以直接正向预测教师参与学校治理意愿,还可以通过参与治理态度间接作用于教师参与学校治理意愿;(3)教师身份和教龄对主观规范通过参与治理态度影响教师参与治理意愿的中介效应有调节作用,非教代会代表、新手教师的效应更明显。需要加强参与理念宣传,营造良好参与氛围;注重意见反馈,提高教师参与效能感;用好激励机制,转变教师参与治理的态度;拓展参与范围,尤其注重新教师和非教代会代表在学校治理中的参与。  相似文献   

5.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采用问卷调查法探究中小学英语教师在线教学行为意向以及相关影响因素。通过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与在线教学行为意向均存在正相关关系;行为态度、知觉行为控制均能显著预测在线教学行为意向;主观规范对在线教学行为意向的预测不显著。研究表明:当教师对在线教学持积极的态度,且感知到进行在线教学的难度不高时,其在线教学行为意向就越强。  相似文献   

6.
以心理学的计划行为理论为支撑设计问卷,通过统计检验,分析不同研究生在创新能力影响因素上的差异性是否显著;利用结构方程模型(SEM)验证模型有效性,确定各因素间的因果关系及作用大小。研究表明,不同性别、年级、院校的研究生在某些影响因素指标上存在显著差异;创新意愿为创新行为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创新态度对研究生产生创新意愿有较大影响;知觉行为控制对创新意愿和行为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对1107名毕业博士的职业选择形成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导师指令性规范对博士学术职业选择具有直接影响;顶尖学者的示范性规范、学术成果获得、学术能力的知觉控制、学术职业经验知觉控制则通过学术职业意愿对博士职业选择行为间接产生影响;职业意愿对实际职业选择行为有48%的预测度和解释力,职业意愿并不能直接代表博士实际职业选择。在此基础上,提出四种干预博士职业选择行为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湘南学院学报》2019,(3):23-29
银龄群体养老旅游行为意向及影响因素研究是养老旅游市场形成与健康发展的重要导向。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探究养老旅游行为意向影响因素及其相对重要性,运用分层多元回归进行分析与验证。结果表明:银龄群体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正向影响养老旅游行为意向,地方依恋则负向影响养老旅游行为意向。其影响程度上,行为态度影响最大,地方依恋次之,主观规范其后,感知行为控制最小。4因素回归共解释了52.3%的行为意向。  相似文献   

9.
以计划行为理论为框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旅游专业学生酒店业从业意向的影响因素,同时增加实习经历这一变量验证其对酒店业从业的意向。研究发现:态度、主观规范和实习经历均对旅游专业学生的酒店业从业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态度最为显著;感知行为控制与旅游专业学生的酒店业从业意愿不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从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小学教师参与培训的意愿及行为的影响因素。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对培训的态度和主观规范对中小学教师参与培训的意愿有显著的正面影响;第二,参与培训的意愿对中小学教师参与培训的行为有显著的正面影响,目前中小学教师参与培训的意愿较强;第三,感知行为控制是影响中小学教师参与培训意愿和培训行为的最重要因素,也是目前制约中小学教师参与培训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在社会心理学中计划行为理论被认为是当前著名的态度行为关系理论之一,其具有丰富、完善的理论内涵和框架,它认为影响人的行为最直接的因素是人的行为意向,同时行为意向又受到来自个人或外界的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的影响。目前,该理论研究已在国内外多个行为科学领域进行了广泛开展和运用,而将该理论运用在医学生英语教学中,有利于从医学生的视角和实际情况出发,分析医学生英语学习的意向和动机,通过不断完善医学生英语教学方式,改变医学生的行为意向来逐步改变医学生对英语的学习行为,从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和医学生的英语水平,为医学生英语教学拓宽新视野,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中小学教师作为优秀文化的传递者与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对其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愿进行研究体现得尤为重要。基于计划行为理论,该研究通过调查全国359所中小学校的6700名教师,进行了统计分析与结构方程模型建模。结果表明:当下教师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愿较高,但在主观规范与知觉行为控制等方面略显不足。教育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正向影响着教师的践行意愿,且文化认同是促进教师践行意愿提升的有效驱动力。该研究不仅为解释和预测教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行为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模型,还提出了增强教师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意愿的建议,即注重培训心流体验、搭建资源互动平台、健全评价激励机制与协同多元主体参与。  相似文献   

13.
与他商品相比,在网络上购买服装所面临的风险更大,因为个顾客不能亲自试穿将要购买的商品。因此了解影响网络购买服装意象的因素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此研究利用扩展计划行为理论探讨个人创新性。通过对105份淘宝用户调查问卷分析,结论显示个人创新性对网络购买服装的意向没有直接影响,而是通过影响对网络购买服装的态度而间接影响网络购买服装的意向。  相似文献   

14.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对网民参与食品安全网络谣言传播行为形成机理进行研究。以食品安全谣言传播事件为背景,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提出相关假设,运用 SmartPLS2.0 软件构建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PLS-SEM)对传播意愿影响因素进行探索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网民面对食品类谣言的主观态度对传播行为意愿有显著性影响;网民个体焦虑感与相关法律法规的震慑作用对谣言传播态度有显著性影响;食品谣言的可信度、时效性及传播方式便利性等谣言本身特征,对谣言传播行为意愿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5.
《现代教育技术》2017,(3):78-84
文章以TPB(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计划行为理论)和TAM(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技术接受模型)为理论框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TPB和TAM模型对信息化教学行为意向均有较强的解释力,且TPB拟合度优于TAM;两个模型中的行为态度、感知行为控制、感知有用性对实际行为均有间接或直接的显著影响。文章的研究有助于深化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行为的理解,可为高校信息化教学资源和平台建设、教学运行管理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企业作为重要的办学主体之一,其参与校企合作对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基于计划行为理论视角,对浙江省、上海市530家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行为进行问卷调查,得到有效问卷351份,建立AMOS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企业的决策行为过程及影响因素.结果 发现:行为态度受感知收益和感知需求的正向显著性影响,受感知成本的负向显著性影响;行为意向受行为态度和感知行为控制的正向显著性影响;行为受行为意向和感知行为控制的正向显著性影响,还受行为态度和感知行为控制间接的正向显著性影响.为此,文章提出应树立校企双赢意识,同时根据企业合理需求精准设计和匹配校企合作模式;增强学生职业认同感和职业规划意识,降低企业合作结束后人才流失的风险成本;加强政府和行业协会等重要外部力量的引导,形成强有力的校企合作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采集福建省11所省级重点高校的348位在校本科生有效样本数据,在计划行为理论和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对在校大学生创业意愿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创业主观规范影响最弱,创业行为态度最强,创业知觉行为控制次之。通过分析各影响因素的动力因子得出高校和政府应该整合创业导师制、创业训练、资金扶持等措施,通过创业孵化中心对学生的创业需求提供一站式服务,最大限度地激发在校大学生的创业热情。  相似文献   

18.
为揭示高职学生考证意愿产生的心理机制及关键路径,文章基于技术接受理论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高职学生考证意愿理论模型,并以云南省G校与K校“1+X”证书制度试点班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偏最小二乘法分析软件SmartPLS3.0进行模型检验和假设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感知有用性与感知易用性均能直接正向影响高职学生考证态度,且感知易用性能够显著正向影响感知有用性;考证态度、主观规范与知觉行为控制均能直接正向影响高职学生考证意愿,且知觉行为控制对于高职学生考证意愿影响最为显著。基于实证研究结论,研究提出:可从提高“X”证书含金量,增强“X”证书吸引力;持续推进课证融通,降低学生考证难度;完善考证激励机制,塑造良好考证氛围;加强学生考证引导,提升学生考证执行力等方面提升学生考证意愿。  相似文献   

19.
初中生正处于形成正确劳动观和养成基本劳动能力的关键时段,初中阶段是劳动教育必须重视和利用的时期。针对目前我国城市初中生存在劳动观念淡薄、劳动意愿不高、劳动素养缺失以及劳动认知偏差等问题,研究从计划行为理论视角出发,基于长沙市10所中学1 200名初中生问卷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深入探讨城市初中生劳动意愿的影响因素和提升路径。研究发现:劳动态度对城市初中生劳动意愿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分别对城市初中生劳动态度产生显著正向、负向影响,但两者均不会对劳动意愿产生直接影响,必须通过中介变量——劳动态度,才能产生间接影响。提升城市初中生的劳动意愿,应从三条路径入手:一是重视重要他人引导,教师、父母需从自我做起,为初中生树立热爱劳动的榜样,对初中生劳动成果多作正向反馈;二是积极开展劳动教育,重视劳动知识教育、实践教育和反思教育;三是加强社区劳动支持,利用社区丰富的劳动教育资源,促使初中生从自我劳动走向社会劳动,从服务个人走向服务他人。  相似文献   

20.
计划行为理论是社会心理学中的重要理论,该理论对个体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具有较高的解释力。本研究引入计划行为理论对教师的融合教育态度和实际的融合教育行为进行分析,从影响融合教育行为的三个关键因素“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出发,提出了改善教师融合教育行为的路径:优化融合体验,提升教师融合教育认可度;利用重要他人的积极影响,增进教师的融合教育主观规范信念;“内外兼修”提高融合教育教师感知行为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