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滨州学院学报》2018,(4):55-61
汽车悬架系统的优化设计是提供良好的操纵稳定性和行驶平顺性最有效方法之一。为提高某重型越野汽车悬架系统稳定性和可控性,利用ADAMS软件对此越野汽车悬架系统进行了虚拟样机建模,采用遗传算法对悬架系统的几何参数进行优化。通过悬架系统模型的仿真结果,能够发现由于道路平整度和转向角不同而引起的几何参数的变化规律,并比较了不同工况下优化后悬架系统和传统悬架系统的参数变化结果。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悬架系统降低了外倾角的变化,改善了操纵性和平顺性。  相似文献   

2.
利用机械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软件ADAMS,建立了一种新设计的四轮转向(4WS)汽车的整车虚拟样机模型。通过控制前、后轮转角的输入,实现了前轮转向与四轮转向,并在虚拟样机上分析比较了汽车四轮转向与前轮转向的主要瞬态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四轮转向汽车操纵稳定性优于前轮转向。  相似文献   

3.
为获得虚拟场景中车辆真实物理运动和交互性,提出一种基于开放式动力学引擎(ODE)的虚拟仿真平台集成方案.构建具有四自由度的汽车刚体动力学简化模型,分析其ODE特性及刚体连接机理,对车身和车轮之间的悬架系统进行分析,采用ODE中Hinge2进行模拟,分析其刚体动力学方程;基于Quest3D和VS2005进行刚体碰撞检测算法研究,构建一个能实现车辆刚体运动和碰撞检测的虚拟仿真平台,实时对车辆刚体动力学相关参数进行输出.经验证,该虚拟仿真系统具有良好的沉浸感、交互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汽车操稳性和平顺性是车辆性能的重要指标,相应的实验是同济大学车辆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教学实验内容,但由于设备与车辆限制,学生难以亲自动手。基于多体动力学原理,建立了包含车身、悬架、转向系统、轮胎以及动力系统在内的整车模型,基于该模型在教学实验的讲解过程中引入整车操稳性和平顺性的可视化虚拟实验,加强学生对实验原理和方法的理解。阐述了虚拟实验建模的原理、过程以及在教学实验中的应用,旨在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是建立车门铰链机构虚拟样机模型并进行运动仿真分析.根据多体系统动力学原理和方法,在UG和ADAMS软件平台上建立了车门铰链机构虚拟样机模型,进行车门开启运动仿真,得到复合铰链的运动参数.分析的结果精度高,成本低,为机构设计和分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基于虚拟零力矩点FZMP的在线仿人机器人稳定行走控制方法,以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软件ADAMS为基础,建立仿人机器人虚拟样机模型.开发了用于仿人机器人行走仿真的平台,实现了仿人机器人参数化建模,完成了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仿真.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实验教学效果,设计并实现了基于X3DOM的工业机器人虚拟样机,无插件的设计方案使得样机的连接和使用能够通过浏览器进行,降低了对操作环境的要求。其中用X3DOM实现三维模型显示,用HTML5实现控制界面和运动控制算法,二者相结合实现机器人运动学模型到三维模型的映射和虚拟样机的基本功能。此外虚拟样机通过TCP通讯实现了工业机器人的远程控制,能够进行实时的虚实结合实验。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机器人虚拟样机的准确性、同步性以及远程控制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8.
卢永芳 《时代教育》2009,(9):219-220
介绍了齿轮传动系统的特点,建立了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对虚拟样机模型进行动力学仿真,得到转速、齿轮啮合力及啮合频率,将其与理论计算值相比较,基本吻合,说明了虚拟样机模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运用有限元技术对增程式电动汽车的部件曲轴进行了静态与动态有限元分析,并获得了柔性曲轴,结合虚拟样机技术建立了增程器轴系系统数字样机刚柔混合多体动力学模型。利用制图软件,建立了增程式电动汽车轴系系统三维实体模型;通过对曲轴这一重要部件进行有限元强度分析,对增程器应力要求进行了检验;通过模态分析,检验了模型的动态性能,并为后续柔性混合体的建立做了准备;结合虚拟样机技术,建立了合格的增程器轴系系统数字样机刚柔混合多体动力学模型,可用于动力学仿真及故障诊断。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同步器三维模型,应用ADAMS进行同步器的动力学仿真,并将仿真得到的同步时间与理论值进行对比。最后运用ADAMS虚拟样机分析了摩擦系数以及齿圈、摩擦锥面半锥角等参数对同步器同步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车辆悬架对于车辆行驶时的平顺性和操控性都有直接影响,半主动悬架利用智能算法对悬架系统智能调节更能增加车辆在行驶时的平顺性。通过建立路面模型和悬架数学模型,分析了路面不平度函数和时域表达式。确定了悬架评价指标,然后通过建立误差动力学模型、切换面设计、模型确定三个步骤完成了悬架控制器的设计,最后针对汽车右前轮独立悬架系统使用Simulink可视化仿真软件等工具进行1/4悬架系统的仿真模拟分析,最终结合评价系统的三项指标得出仿真结果。通过算法设计与仿真分析,系统地分析了半主动悬架系统对汽车行驶状态的改善情况,为汽车半主动悬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资料和实验数据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调整次镜位姿是空间相机提高成像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为优化Stewart次镜调整平台的结构设计,研究了基于ADAMS虚拟样机技术的并联机构运动学和动力学仿真方法。首先对Stewart并联机构进行了运动学理论分析,建立了运动学逆解数学模型并计算了解析结果;然后,在ADAMS中建立了并联机构虚拟样机并进行运动学逆解仿真,其仿真结果与解析结果一致,证明了虚拟样机模型的正确性;再将ADAMS运动学逆解作为各杆驱动函数,实现了运动学正解及动力学逆解仿真。基于ADAMS虚拟样机技术的并联机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分析方法,为次镜调整平台的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主要参数。  相似文献   

13.
调整次镜位姿是空间相机提高成像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为优化Stewart次镜调整平台的结构设计,研究了基于ADAMS虚拟样机技术的并联机构运动学和动力学仿真方法。首先对Stewart并联机构进行了运动学理论分析,建立了运动学逆解数学模型并计算了解析结果;然后,在ADAMS中建立了并联机构虚拟样机并进行运动学逆解仿真,其仿真结果与解析结果一致,证明了虚拟样机模型的正确性;再将ADAMS运动学逆解作为各杆驱动函数,实现了运动学正解及动力学逆解仿真。基于ADAMS虚拟样机技术的并联机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分析方法,为次镜调整平台的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主要参数。  相似文献   

14.
基于Adams/Car建立大学生方程式赛车的整车虚拟样机模型,参照国标GB/T 6323-2014进行了虚拟样机稳态回转和蛇形仿真试验,测试赛车的操纵稳定性,并根据QC/T 480-1999对仿真结果进行评价。利用Adams/Insight模块对虚拟样机模型参数进一步优化,优化后的参数对整车的操作稳定性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为赛车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设计了一种基于能量守恒及角动量守恒原理的被动移动装置,该装置在初始瞬时推动力作用下可通过自身俯仰摆动、扭转摆动的耦合,以及与斜面接触状态的周期性改变,能够实现无动力、周期性、自稳定的沿斜面下行运动。提出了该装置的多体动力学模型,对动力学参数进行了Matlab符号计算,通过ADAMS进行了动力学仿真验证,设计制作了原理样机并进行测试。虚拟仿真和样机测试均表明,合理的运动学、动力学参数范围能够确保该装置实现多种自稳定的被动下行运动。  相似文献   

16.
随着旋转模切机转速的提高,刀架及齿辊等结构振动剧烈,使得整个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无法满足设计要求。基于虚拟样机技术及有限元法,采用ADAMS软件建立模切机压花辊系统的虚拟样机模型,对系统在300 m/min线速度且空载的情况进行动力学仿真,提取得到齿辊的支承轴承动态载荷历程。同时开展刀架的模态分析,并以动力学仿真结果作为输入条件,进行刀架的谐响应分析,探测结构的共振响应,为设备的动态性能校核及参数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工程自卸车平顺性差进行分析,建立振动模型,计算振动频率,对影响平顺性的结构因素进行改进。为保证平顺性改进的同时汽车综合性能有所提高,用ADAMS进行仿真研究。对采用的评价方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将虚拟样机技术引入机械设计综合实践课程设计中,以插床机械系统为例,利用ADAMS软件建立导杆机构的参数化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运动、动力学仿真及优化设计;用ADAMS软件进行课程设计精确、快捷、方便、直观,课程设计达到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基于Adams-Matlab联合仿真的车辆地面相互作用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多体动力学在Adams环境中建立了某款工程车辆的模型,以汽车地面力学中Bekker承压模型和Jo-nasi剪切模型为基础建立了刚性轮和弹性轮模型以模拟轮胎地面接触,并将轮胎地面接触模型用S函数描述,以提高仿真运行速度和计算精度.最后借助Adams-Matlab联合仿真工具,对车辆与松软地面相互作用问题进行了仿真计算,研究了地面特性对车辆行驶平顺性的影响.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同车辆行驶速度、路面不平度和载荷一样,地面土壤力学特性对车辆行驶平顺性也有重要影响.该联合仿真模型能将地面变形因素考虑到车辆平顺性分析中,为非公路车辆悬架优化设计提供了思路和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20.
在增程器失火-不对中耦合故障下,通过多工况下虚拟样机仿真,对不对中故障的故障诊断特征的变化规律展开了研究。借助虚拟样机平台搭建了某款增程器虚拟样机刚柔混合模型;对已经探索得到的不对中故障诊断特征,在多转速、多失火状态工况下,研究耦合故障下不对中故障特征变化规律;对耦合故障下的增程器转子系统进行动力学分析,结合机理研究,对不对中故障诊断特征的变化进行了原理分析;由此得到耦合故障工况下不对中故障诊断特征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