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测试等方法对哈尔滨高校体育教师的脂肪肝患病情况及成因进行研究,旨在了解哈尔滨高校体育教师的脂肪肝患病分布,探讨运动对高校体育教师脂肪肝患病的影响,观察脂肪肝人群的体质特征,为预防和控制脂肪肝提供依据。研究表明哈尔滨高校体育教师男性脂肪肝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且发病峰值年龄也早于女性。患有高血压人群的脂肪肝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水平人群。体重、BMI、体脂百分比较大是脂肪肝患者的主要体质特征。  相似文献   

2.
高校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其专业化发展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从分析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的内涵入手,根据陕西省高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通过对陕西省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状调查研究,探索促进高校中青年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对策,为提高陕西省高校中青年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高校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对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结合时代要求,探寻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新路径,以期为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促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的建议。方法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以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为切入点,分析当前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及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从内在自主方面和外部环境方面探寻发展新路径。结果与结论提升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既要通过提高职业道德修养、培养自主发展意识等内在方面提升自己,还需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视教师职后教育、制定教师专业标准、关注青年教师成长等外部措施来推进专业化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4.
运用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高校体育教师的职后培训的现状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旨在为我国高校体育教师的职后培训提供理论参考.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职后培训在规章制度、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次数等方面与高校体育教师的实际需要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提出应积极构建高校体育教师职后培训法规制度,建立高校体育教师职后培训机构,充实高校体育教师职后培训内容,提供多元化高校体育教师职后培训形式与建立高校教师职后培训的激励机制等具体、可操作性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素质结构的分析,探讨了素质教育对高校教师素质提出的要求,以及当前高校体育教师亟待加强的素质。为高校体育教师的不断自我完善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6.
高校体育教师作为特殊人群,承担着较大的工作负担和职业压力,让越来越多的高校体育教师参与体育锻炼,对提高高校教师的健康水平、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以及推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黑龙江省高校教师参与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并得出结论。大众传播媒体、职业特征、环境、经济等都是影响高校教师参与体育锻炼的因素,高校教师应该积极创造条件参与锻炼,取得积极的锻炼效果,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7.
高校教师专业化是世界各国教育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高校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还处于低水平的阶段,其中对体育教师的专业化问题更是关注甚少。文章在对教师专业化概念解读的基础上,针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的意识薄弱、体制不健全等问题,从高校体育教师内部自身因素和外在制度因素两方面作出策略分析,旨在提高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程度和促进高校的体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以教育生态学原理为理论基础,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高校体育教师学习方式进行研究,研究认为: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是教学实践中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而学习是提高体育教师专业化水平最好的手段;高校体育教师的学习既与整个教育生态系统密切联系,也是维系个体生态与教育生态的纽带;影响高校体育教师学习的因素可以形成一个环状的生态链,互相之间是一个促进与反促进的关系;通过运用生态系统的原理,建立了不同层次的高校体育教师学习方式,为教师不断完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提高自身整体素质水平提供了可行有效的学习手段和路径。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以福建省53所普通高校体育教师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福建省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科研论文合著情况进行综合研究。针对研究结果提出相应对策,旨在探讨提高福建省高校教师的体育科研水平,推动福建省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王社雄 《精武》2013,(23):75-75,77
高校体育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高校教师队伍的建设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培养体育教师的本色尤为重要。因此,本文结合新时期体育教师的现状,浅谈对高校体育教师的本色培养方案,为构建体育教育事业的万里长城夏对体育文化的传承作贡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就我院近几年来推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情况进行全面调查研究,分析我院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现状,与全国大学生进行纵向对比,与重庆市普通高校大学生进行横向对比,找出我院大学生在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各方面的差距,为进一步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改善我院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2.
陈鑫 《湖北体育科技》2007,26(2):170-173
通过以体育社会学、体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理论为基础,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专家访谈、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就目前陕西省高校教师体育锻炼主观体验与客观行为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其目的在于:客观把握陕西省高校教师参与体育锻炼行为状况;探索影响其体育锻炼的内、外因素;为教育管理决策提供教师参与体育锻炼尽可能充分、详实的第一手资料.主要结论:陕西省高校教师对体育锻炼认识客观正确;未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体育人口数量缺乏;体育锻炼伙伴选择单一;工作忙、家务忙是阻碍他们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高校青年教师的身心健康状况,为进一步研究高校教师的身体状况提供基础。方法:选取47名湖北省某普通高校人才引进的青年教师进行体质测试和心理问卷调查,利用统计方法分析该群体的身心状况。结论:新入职青年教师总体健康、情绪角色功能、心理健康较差,在学历、性别、婚姻状况方面整体不具有差异性,但结婚可以提高青年教师的社会功能;在超重或肥胖率上存在严重风险;在安静心率和血压方面存在风险;身体素质较同龄全国标准其他成年人群有差距,如柔韧性和平衡性不好、力量弱等体质问题。  相似文献   

14.
高校体育教师具有良好健康(包括其体能)状态是高校体育课程及其相关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石,而研究职业特性对其健康的制约因素及特征对其健康(包括其体能)的保持和提高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社会对其健康状况产生误判,并致其工作辛苦得不到社会认同;职业需求与环境致其健康程度下降;“不良”的生活行为会对其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等。而目前,解决高校体育教师健康(包括其体能)面临主要问题的对策,应积极建立科学健康评价体系;改善其工作环境及给予更多的社会关注和认同;改变自身“不良”生活行为等。  相似文献   

15.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现代体育教育理念和进一步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的含义及其关系、北京市“211工程”高校大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这对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体育培训工作是伴随着体育教师一生的教学生涯,通过对江苏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培训现状调查发现,接受培训次数上有显著的差异,培训的内容和培训的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从而影响了培训的效果,不能满足体育教师培训的需求,因此要求有关体育部门采取合理的措施,使更多的体育教师有机会参加体育培训,不断提高培训效果,使培训更好的为体育教学、体育科研服务。  相似文献   

17.
独生子女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因素探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永军 《体育科学》2006,26(6):51-54,70
采用问卷调查和测量统计法,对独生子女大学生的体质健康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独生子女大学生对体育有兴趣,但对有一定强度的运动项目冷落;饮食营养状况优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符合我国膳食营养素供给量标准;良好的营养使独生子女在运动时的无氧阅和最大摄氧量处于良好状态;在评价体质健康状态的3因素中,形态指标优越于同年龄人群,而机能指标和体能中的某单项指标令人堪忧。建议:端正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制订有效措施,激励师生共同为独生子女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构筑坚实依托。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改革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现行的体育教育专业机制,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中小学体育教育改革和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出:高等师范院校必须转变教育思想,从中小学实际出发,确立培养体育健康教育师资的目标;拓宽专业口径,建立培养体育健康教育师资的课程体系,以及高师培养体育健康教育师资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体育社团在体育教学的衍生和发展中逐渐生成。在许多的高校都纷纷成立了健美操的社团,由教师或学生组织开展相应的活动,这种组织形式在某种程度上强化了学生积极锻炼身体的意识,通过体操和舞蹈相融合的形式去创新发展,给学生带来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同时,由于健美操这种形式在高校中的存在形式各不相同,在实际的开展中也存在着相应的一些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将其进行整理分类,就高校健美操社团开展的疑惑和途径展开了探讨,通过自己的视野去分析深化,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存在问题,采用文献资料、背景分析、综合分析等方法分析其原因,并从体育学、心理学的视角探讨体育活动在增进大学生体质的同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的积极影响,并就如何发挥体育的学科特点和优势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