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健康第一作灵魂,整体设计须严谨 健康第一是体育与健康课的灵魂。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与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这表明人的健康不仅足生理健康,而且还包括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因此,体育教学的目标己不单单是获得体育与健康的知识和技能,还有提高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就像人的“健康”乐曲中跳动着的音符,缺少其中任何一个,即使再优美的歌曲也难以动听。新世纪以来,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和课程理念的更新,社会各界不仅重视学生的身体健康,对其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视程度也日益提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功能也被进一步挖掘,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成为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3.
柏杰  刘全 《安徽体育科技》2002,23(3):104-106
学校体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培养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健康体育应成为学校体育的主流,而体育教师要更新观念,提高教学与育人能力,促进学生形成终身体育观.  相似文献   

4.
健康与人文融合的公共体育课程模式改变了传统的体育教育和运动教育模式偏重于技术、技能、体质等方面的内容.转而注重加强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以及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等人文方面深层次的素质和能力.新课程以课堂教学为核心,辅之以学生多种形式的课外体育活动,构建一个能体现“体”与“美”内在联系、健康与人文融合的新型的公共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全面优化校园体育文化的氛围,促进学生热爱体育和热衷锻炼校风的形成,将学生培养成身心健康、朝气蓬勃的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5.
高校体育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和良好的道德修养,师资队伍建设和教材建设是体育健康教育的关键环节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健康促进与小康社会体育的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现代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健康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体育的健康促进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小康社会体育的发展,要站在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的战略高度,致力于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协调发展,切实提高青少年的健康水平;不断改善体育条件,全面提高城乡居民的健康促进能力;关注运动员的身心健康,弘扬和培育健康向上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社会中,人的社会适应能力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关注,因为适应能力的高低对个人生活和工作的影响程度丝毫不亚于身体健康状况和知识掌握状况的影响。三维健康观的概念:“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而且社会适应能力作为体育新课程标准的学习目标领域之一,在教学中也是不容疏忽的。  相似文献   

8.
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体育游戏是儿童所喜爱的综合性体育活动之一。本文根据体育游戏特点,从体育游戏对儿童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及社会适应能力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运用实地调查法,从现代健康促进理论和性别社会学视角,对北京、上海、成都等12个城市妇女参与民族传统体育情况进行研究,探讨民族传统体育对妇女健康的促进作用.民族传统体育能促进女性身体健康、提高女性心理健康水平、提升女性社会适应能力,参与民族传统体育有助于逐步建构起女性完整的社会生活体系和健全的自我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0.
试论大学体育教育与现代人的健康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体育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高校体育应以培养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道德健康为发展方向。必须进一步明确高校体育教育目标就是“传播体育文化,促进学生健康”的发展内涵。  相似文献   

11.
魏伟 《体育师友》2009,(1):17-18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三维角度为体育教学确立了新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体系,解读这个目标体系不难看出,体育课程改革的根本变化在于从过去只强调身体健康过渡到“三维健康”观。这一本质变化其实凸显一种和谐思想——身、心和谐,包括学生身心的内在和谐以及学生与社会的外部和谐。那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如何贯彻这个“和谐体育”的思想呢?  相似文献   

12.
谈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8月教育部颁布实施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明确指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良好)重视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兴趣、能力的培养,学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针对当前高校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结合体育教学,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老年人离退休后,有了充足的休闲时间,如何让老年人利用休闲时间进行一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体育活动,解决老年人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问题,提出发展老年人休闲体育活动的几点建议,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关注人类健康是21世纪国际社会的共同主题,体育的健康促进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要站在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的战略高度,致力于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协调发展,切实提高青少年的健康水平;把"健康第一"作为体育教育的核心目标,在高等学校的体育教育中,引进并贯彻"健康促进"策略,以行为干预理论为基础,突出体育教育应是学生"习得健康知识—建构健康信息—巩固健康行为—养成健康习惯"的教育过程,为大学生带来更多的健康和幸福。  相似文献   

15.
论“体育教学”与“促进学生社会适应”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问题提出 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向体育学科提出了“促进学生社会适应”的要求,这同心理健康一样,也是依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健康概念对体育课程提出的新目标。“促进学生社会适应”的目标是对过去提出的培养学生“组织性”、“纪律性”、“团结”、“竞争”、“协同”、“合作”、“集体主义精神”等社会化目标的归纳与概括。这个新目标为新一轮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个有难度的任务,也充分体现了课程设计者,  相似文献   

16.
体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旧有的教学模式与时代发展已经不适应;体育教育应该同健康教育相结合,更好的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出身体健壮、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强的学生,本文对此进行了文献简述。  相似文献   

17.
健康中国的理念一方面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另一方面也反映着我国居民健康意识的提高,在大学的体育课程中将此理念与课堂教学进行融合,可以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培养我国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该文从大学体育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出发,结合“健康中国”概念为体育教学活动提出新的策略,加快完善大学体育教学体系,同时通过体育教学确保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在“幸福体育”视域下,基于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发展需求,引导学生通过相约伙伴、教师、父母、社区等对象,在“约学、约赛、约演、约创、约赏”等活动过程中培养主动学练的意识和能力,增强体质、提高技能,“炼”出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约炼”是对“幸福体育”的实践探索,旨在引导学生享受体育学练的幸福感,为健康而幸福的人生奠基。  相似文献   

19.
体育教学对学生身心的发展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通过体育教学,学生不但能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体育健康的基本知识,而且在学生的身体发育、心理健康成长和社会适应能力发展方面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许毓成 《体育科技》2002,23(4):9-12
在体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 ,把运动技术传习作为学校体育教学的主旨 ,会有碍健康教育的开展。但从美学角度来看 ,运动技术传习对于增进学生的身体、心理健康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却有着积极的作用。学校体育教学中 ,应以运动技术为“主旋律” ,充分发挥它的作用 ,从而更好地贯彻学校教育中“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