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24项文化遗产,4项自然遗产,4项双重遗产。泰山(nc,1987年)长城(c,1987年)明清皇家宫殿(c,1987年,2004年): -北京故宫(1987年)-沈阳故宫(2004年)敦煌莫高窟(c.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c.1987年)周口店北京人遗址(c.1987年)黄山(nc.1990年)九寨沟风景名胜区(n.1992年)黄龙风景名胜区(n.1992年)  相似文献   

2.
3、甘肃敦煌莫高窟莫高窟俗称千佛洞,既是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也是宗教、文化和艺术的交汇处。洞窟、壁画、彩塑、飞天、唐宋木结构建筑、莲花柱石和铺地花砖等是  相似文献   

3.
《文山学院学报》2016,(1):35-39
作为少数民族非遗保护研究的一个重要维度,遗产化过程的研究应受到重视。遗产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遗产甄别、价值论证、遗产申报、遗产认定和遗产管理保护的过程。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云南壮剧为个案,重点研究其从遗产甄别、价值评估、遗产申报、遗产认定到后续保护管理的遗产化过程,既可以为少数民族传统戏剧文化的遗产化积累相关的保护经验,又可以为实践我国非遗保护工作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原则提供一项具有学术参考价值的研究个案。  相似文献   

4.
<正>文君:老师,什么是“世界文化遗产”?陈老师:世界文化遗产属于世界遗产范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的文化遗产,以保存对全世界人类具有杰出普遍性价值的自然或文化处所。阿呆:我们中国有世界文化遗产吗?陈老师:当然有!北京故宫、敦煌莫高窟、秦始皇陵兵马俑等都是世界文化遗产,这些就是我们本次习作的选材范围。  相似文献   

5.
任重而道远的莫高窟文化遗产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克忠 《家教指南》2006,(6):200-202
本文从莫高窟的自然生态环境、社会各方需求、可持续发展和管理创新四个方面,提出了莫高窟在今后的保护中应思考、注重和研究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的小读者卢熠提问)为保护世界各国文化和自然遗产免遭破坏,1972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各国政府以申报形式提供遗产资料,经考察审核符合要求者列入正式保护名单。截止到2003年10月,我国的世界遗产共有29处。其中,文化遗产有北京的八达岭长城、故宫、周口店猿人遗址、颐和园、天坛,北京等地的18座明清皇家陵寝,甘肃的敦煌莫高窟,陕西秦始皇陵和兵马俑,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八庙,湖北武当山古建筑群,山西平遥古城、云冈石窟,江苏苏州古典园林,云南丽江古城,四川青城山、都江堰、…  相似文献   

7.
文化遗产地受到多种风险因素的影响和威胁。威胁遗产长久保存的许多病害往往是多种风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20世纪90年代,文化遗产风险管理理论开始应用于文化遗产抵御各类自然灾害的保护和研究中。应用文化遗产风险理论可明确文化遗产所面临的全部风险,评估每项风险的严重程度,找出并制定风险缓解策略。本文全面回顾莫高窟的保护历史,基于文化遗产风险管理理论,指出构建风险监测预警体系的目的在于实现文化遗产地变化可监测、风险可预报、险情可预控、保护可提前的预防性保护管理目标;论述了莫高窟风险监测体系的框架和构建内容;指出风险清单的科学厘定、风险阈值的研究、风险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的研发等内容风险监测预警体系构建急需解决和重点开展研究的内容。而在风险监测预警体系指引下,开展风险防范与控制技术研究,是减缓或降低各类风险对遗址带来的危害,实现莫高窟的预防性保护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文化与科技历来如影随形,彼此潜移默化地相互渗透。文章从跨学科的视角出发,结合文化科技融合的时代背景,阐述文化科技融合在遗产保护中的重要价值,以敦煌莫高窟数字化保护和展示为例,探讨文化科技融合的具体运用,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提出文化科技融合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9.
苏州是一座运河之城,4条运河故道和7个遗产点段构成了以古城为核心的遗产体系。继中国大运河苏州段被纳入世界文化遗产后,苏州应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对古城遗产价值的认识,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符合地方实际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路径,促使古城得到更好的保护,提升苏州在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莫高窟莫高窟又名“千佛洞”,位于中国西部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鸣沙山的崖壁上。这里全年日照充足、干燥少雨、四季分明,昼夜温差较大。石窟南北长1600余米,上下共五层,最高处达50米。现存洞窟492个,壁画45000余平方米,彩塑2415身,飞天塑像4000余身。莫高窟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历史悠久,与山西云岗石窟、河南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莫高窟最初开凿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一位法名乐尊的僧人云游到此,因看到三危山金光万道,状若千佛,感悟到这里是佛地,便在崖壁上凿建了第一个佛窟。以后经过历代的修建,至元代(公元…  相似文献   

11.
作为詹姆斯?库珀所著《皮裹腿故事集》中最为知名的一部作品,《最后的莫西干人》描绘了18世纪中叶英法殖民者为了侵占美洲领土而展开的残酷掠夺.在小说中,主人公“鹰眼”和他的莫西干朋友钦加哥之间的友谊是作者描述的重点,而在1992年的电影版本中,导演描述的重点则转到了“鹰眼”与科拉的爱情上.《最后的莫西干人》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反映了文化背景的变迁.  相似文献   

12.
试论CMO、LMO、PAO和VB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域分子轨道(CMO)、定域分子轨道(LMO)、杂化轨道(PAO)和价键法(VB)是结构化学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CH4分子,对此之间关系进行较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论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罗马对行省的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省是罗马对被征服地区及其居民实行统治的主要管理形式。它对于罗马国家的稳定和罗马经济的发展都起了非常显著的作用。然而 ,罗马对行省的治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更不是没有缺陷的。它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同时又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变化。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正是罗马行省管理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 ,对其加以研究不仅能够进一步加深我们对罗马行省制度的理解 ,而且对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罗马历史的发展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中国票据市场的发展仍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信用制度及法律制度的不健全、票据市场的不统一、票据功能的不完善制约着票据业务的开拓。因此,只有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在继续大力发展具有真实商品交易的交易性票据业务的基础上探索融资性票据的发行,才能进一步完善中国的票据市场,有效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多年来,“减负”问题一直倍受我国广大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如何正确认识“减负”以及由此涉及到的个体素质教育成为焦点所在。从对“减负”问题的起始点、逆转点、落脚点等一系列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减负”需要切实变革相关制度,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借鉴赞科夫的教学原则。对全体中小学生实施个体素质结构教育。  相似文献   

16.
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选修课程“《论语》导读”的核心目标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全面、深入理解《论语》的阅读能力和对于传统文化的研究能力,追求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与深度是它有别于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论语》选读”的主要方面.为达此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文本,注重教学内容的整体性、二元性与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在一个社会里,只要存在阶级,就会存在阶级矛盾,它表现为利益双方的相互对立和依存.利益对立导致双方矛盾不可调和,便发生社会冲突,从而造成巨大的社会动荡;而利益依存凸显了矛盾双方合作的必要,双方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以自己合法的方式获取自己的利益,双方相伴相生,相互依存,这就是阶级整合. 因此,阶级整合的关键就是要找到对立的边线--矛盾双方共同一致的利益,并随双方力量的消长而不断调整政策以适应边线的移动,这个边线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点.  相似文献   

18.
作为审美客体的散文文本,是创作主体的艺术创造变为社会性审美活动的中介,是创作主体与审美主体之间进行交流的依据.在接受主体眼里,它既是一种物化了的客观存在,又是一个亟待开发的审美存在,这与创作者追求的虚拟文本是不同的.本文从接受审美的视角,对文本的品质与层面,对不同类型、不同内质的文本的审美探求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马祖禅对自性、自身感悟的独特性的强调,以及随时著衣吃饭,任心自由的破除修行方式,对"吴中诗派"产生了影响,促使其文学创作表现出重心性、重主体的倾向,内容也趋向日常化、游戏化,体现了向元和诗风转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我国《物权法》对遗失物权属的规定排除了拾得人取得遗失物之所有权可能。建立拾得人附条件取得遗失物所有权规则是权利与义务一致的要求,是公平与效率相协调的要求,在实践中应该依照过错与价值原则确定拾得人遗失物所有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