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1 毫秒
1.
论当今世界级优秀田径运动员的年龄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运用文献法和数理统计法,探讨了当今世界级优秀田径运动员在亚类项群、亚类分组项目、专项和竞技能力归属阶段的年龄结构特征,旨在为田径项目的多年训练过程的合理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中外优秀田径运动员竞技年龄特征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和数理统计法,对当今世界与中国优秀田径运动员在亚类项群、亚类分组项目的竞技年龄结构特征进行比较,分析两者之间的差异,旨在为我国田径项目多年训练过程的合理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运动结合饮食干预对HDL亚类分布的影响。方法从皓千减肥夏令营11-17岁男性营员中选取肥胖青少年12名为研究对象,以同龄体重正常、男性青少年6名为对照。进行为期4周以饮食控制和运动干预为主的封闭式减肥夏令营。于入营第一天和第四周末,采集空腹肘静脉血5mL,进行血清HDL亚类preβ1-HDL、preβ2-HDL、preβ3-HDL、HDL3a、HDL3b、HDL3c、HDL2a及HDL2b的测试,以分析肥胖青少年血清HDL亚类的分布特点及运动结合饮食干预对HDL亚类分布的影响。结果(1)肥胖青少年血清HDL亚类中以preβ-HDL为主,占比90%以上,HDL3和HDL2所占较小。(2)与体重正常组比较,肥胖组血清总HDL水平无差异(P>0.05),但是HDL亚类中HDL2a(P<0.001)和HDL2b(P<0.01)含量显著升高,其他亚类无显著性差异(P>0.05)。(3)4周运动结合饮食干预未改变肥胖青少年血清中HDL总体水平(P>0.05),但是亚类中HDL2(P<0.05)和HDL3(P<0.05)含量下降,preβ-HDL含量(P<0.001)显著上升。结论肥胖青少年血清HDL亚类中以preβ-HDL为主。但是HDL2a和HDL2b含量高于体重正常青少年。4周的运动结合饮食干预可显著降低HDL2和HDL3含量,升高preβ-HDL含量,即改变HDL的亚类分布,但不改变HDL总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柔术运动员亚高原训练前后身体机能和体成分变化的特征,为柔术项目亚高原训练数据化监控和精准化实施提供科学指导。方法:以14名柔术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在亚高原训练前后对血液生化指标和体成分进行监控。结果:亚高原训练后男子运动员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显著升高,女子运动员网织红细胞数量显著升高;男子和女子运动员亚高原训练后肌酸激酶均显著下降,男子运动员血尿素显著下降,睾酮值显著升高;男子运动员亚高原训练后体重、体脂肪含量均有下降,去脂体重略有上升,女子运动员的体重、体脂肪含量、身体质量指数和体脂率显著下降,去脂体重无变化。运动员左右肢肌肉量均衡性均无显著性差异,亚高原训练后男子运动员各部位肌肉量百分比均有所增加,女子运动员节段脂肪均显著下降。结论:亚高原训练可促进柔术运动员携氧能力和骨髓造血功能的提高;柔术运动员在亚高原训练中机能状态良好,男子运动员合成代谢能力优于女子运动员;柔术运动员亚高原训练后体重均出现了下降,女子运动员下降更明显,且更多的是体脂肪的减少;柔术运动员亚高原训练监控中需注意身体机能和体成分的变化,关注营养状况及水分的及时补充。  相似文献   

5.
以历届城运会田径速度类项目前3名运动员的平均成绩为研究对象,利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GM(1.1)模型方法,探讨了城运会田径速度类项目的发展变化趋势.结果显示:男子110 m栏和女子100 m栏成绩发展状况均优于其他项目,但发展稳定性差,波动较大;从总体趋势看,男子速度类项目发展趋势各并,女子发展趋势则较为一致,但却呈现逐步下降趋势;除男子110 m栏外,男子速度类项目总体波动均小于女子,且发展状况普遍优于女子;在此基础上,利用三数据建模法得出了城运会田径速度类项目的预测模型和第8届城运会预测成绩.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陕西男子轻量级赛艇队8名队员在海拔1800m的甘肃刘家峡水上训练基地的亚高原环境训练期间生理、生化指标的测试分析发现,为期2周期,12周的亚高原训练能提高运动员的心肺功能和有氧能力,提示赛艇轻量级运动员在HR,无氧阈,体成分等方面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男子跳马踺子类动作发展特征进行分析,男子踺子类动作选用人数较少,但选用难度较大,完成质量较好,选用的动作类型相对较集中,并在难度创新上有所突破。男子跳马踺子类动作难度动作的创新将集中在第二腾空的多周空翻、多周转体及第一腾空的转体度数变化上。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世居高原自行车运动员在亚高原训练期间的机能变化.方法:以8名世居高原(海拔1910m)男子公路自行车运动员为研究对象,系统测试每名运动员在下亚高原前、亚高原(海拔1300m)训练第2天、第4天、第8天、第18天、第25天及第32天的红细胞(RBC)、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b)、血清睾酮(T)、皮质醇(C)、晨脉(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等血液生化指标及生理指标.结果:①世居高原运动员下到亚高原环境,大气氧分压增加了10mmHg,运动员Sp02上升了1%,晨脉下降了5次/分,均无统计学差异.②运动员RBC、Hct、Hb在亚高原训练的第2天开始下降,并在第4天降至最低,RBC下降明显(P<0.01),较高原下降了9.25%,Hb稍有下降;一周后各血象指标逐渐回升,并在第25天时升至最高水平,Hb升高了4.33%,且差异显著(P<0.05),RBC无变化.③运动员血清T在亚高原训练的前3周与高原相比无差异,3周后升高,并在第25天显著升高(P<0.05),较高原升高15.56%;C在第二天较高,随后下降,T/C比值变化甚微.结论:世居高原男子自行车运动员亚高原训练期间第1周身体机能状况较差,随后逐渐恢复,在3周后达到最好水平.提示世居高原男子自行车运动员到亚高原比赛时的最佳时间为下至亚高原3周后.  相似文献   

9.
以第24~26届夏季奥运会体能主导类各项群(目)前三名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和归纳等研究方法,探讨了第24~26届夏季奥运会各大洲体能主导类项群的奖牌配置情况,揭示了体能类项群总体及各亚类的地理分布特征,并据此剖析社会、历史、经济、地理、种族等因素对各洲优势项目形成的影响,为中国及其他国家的运动训练、选才及技术引进等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3周海拔1550 m亚高原训练对优秀青年男子越野滑雪运动员生理机能和身体成分的影响,并且提出针对性的备战训练建议。方法:国家越野滑雪集训队10名优秀青年男子越野滑雪运动员[年龄(18.7±1.5)岁,身高(78.5±5.8)cm,体质量(66.6±4.7)kg]在亚高原(海拔1550 m)进行3周训练,并在亚高原训练前后对运动员的生理机能和身体成分进行系列测试。使用重复方差分析对运动员数据进行自身比较。结果:运动员由平原初上亚高原时,乳酸阈测试血乳酸浓度显著提升(P<0.05),最大摄氧量和红细胞浓度显著降低(P<0.05)。经过3周训练后,运动员的乳酸阈测试血乳酸浓度和最大摄氧量显著下降(P<0.05),全身总质量、上肢肌肉质量和下肢脂肪质量显著提升(P<0.05)。结论:由平原初上亚高原时,运动员乳酸阈能力和最大摄氧能力显著降低。3周亚高原训练后,运动员的乳酸阈能力和上肢肌肉水平显著提升,最大摄氧能力下降幅度明显。建议:在进行亚高原训练时,我国优秀青年越野滑雪运动员应当注重对心肺摄氧能力的训练,并且注意提升周平均高强度训练(high intensity training,HIT)训练总时间,以维持和提升最大摄氧能力。  相似文献   

11.
曹景伟  李军 《体育科学》2000,20(2):43-46
采用文献法、数理统计法(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归纳法,以1996亚特兰大奥运会田径决赛前8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探讨当今世界优秀田径运动员身高、体重和克托莱指数的项群特征,以揭示田径运动不同亚类项群及其分组项目运动员在上述3指标上的量值模式及特点。结果表明;当今世界优秀田径运动员的身高、体重和克托莱指数具有鲜明的项群特征。不同亚类项群及其分组项目运动员在上述3指标上不仅差异显著,而且其量值排序具有一致性。说明上述3指标可作为基础形态指标应用于不同田径亚类项群及其分组项目的科学选材。建议尽快建立中国田径不同亚类项群及其分组项目优秀运动员身高、体重和克托莱指数的常模标准,以提高我国田径运动项目选材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2.
The aim of our study was to determine if there is a role for manipulation of g force thresholds acquired via micro-technology for accurately detecting collisions in rugby union. In total, 36 players were recruited from an elite Guinness Pro12 rugby union team. Player movement profiles and collisions were acquired via individual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micro-technology units. Players were assigned to a sub-category of positions in order to determine positional collision demands. The coding of collisions by micro-technology at g force thresholds between 2 and 5.5 g (0.5 g increments) was compared with collision coding by an expert video analyst using Bland–Altman assessments. The most appropriate g force threshold (smallest mean difference compared with video analyst coding) was lower for all forwards positions (2.5 g) than for all backs positions (3.5 g). The Bland–Altman 95% limits of agreement indicated that there may be a substantial over- or underestimation of collisions coded via GPS micro-technology when using expert video analyst coding as the reference comparator. The manipulation of the g force thresholds applied to data acquired by GPS micro-technology units based on incremental thresholds of 0.5 g does not provide a reliable tool for the accurate coding of collisions in rugby union. Future research should aim to investigate smaller g force threshold increments and determine the events that cause coding of false positives.  相似文献   

13.
2008 年北京奥运会我国游泳项目的突破点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运用“传统分析法”、“差距指数分析法”以及“灰色理论分析法”等方法,对当今世界游泳新格局和我国游泳优势项目、潜优势项目、相对弱势项目等进行了多层次分析。研究表明:我国游泳项目呈现“女—短—蛙”的特点,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国游泳项目,应以女子项目为重点,以短距离项目(包括50m1、00 m、200 m)为突破口,努力保持我国蛙泳等项目的传统优势。  相似文献   

14.
中国青少年足球赛事体系主要由教育系统内的校园足球赛事体系和体育系统内的俱乐部足球赛事体系构成。依据《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的青少年足球赛事"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推进"的原则,结合日本青少年足球赛事体系构建的经验,针对校园足球和俱乐部足球赛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需求,提出优化中国青少年足球赛事体系的构想:构建融校园足球赛事体系、俱乐部足球赛事体系和融合赛事体系为一体的中国青少年足球赛事体系,强化教育系统和体育系统赛事资源的整合,疏通青少年足球人才成长通道,为振兴中国足球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张连涛 《冰雪运动》2011,33(1):46-49
亚洲冬季运动会比赛项目的设置及影响参赛各国的比赛成绩,也决定着对冬奥会新增比赛项目的贡献程度,探索亚冬会比赛项目设置的发展趋势,对中国与亚洲各国积极参冬奥会比赛项目设置具有重要意义。第7届亚冬会共有69个比赛项目,比第6届亚冬增加了22项,总体看比赛项目设置朝有利于主办国取得优异成绩的方向发展,特色项目的设置有利于成为冬奥会新的比赛项目,但大量增加滑雪比赛项目对亚洲国家发展冬奥会优势项目群体具有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运动竞赛项目的竞赛方法学分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揭示竞赛方法的共性特征、本质联系及内在规律为目的,以竞技体育、社会体育及学校体育中所有竞赛项目为对象,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访问调查法、逻辑分析法,对竞赛项目进行分类研究。研究深入具体项目的比赛过程,抓取不同种类项目用作比较的参照系的共仅属性,并以参照系的共仅属性作为分类标准,实现了运动竞赛项目分类,提出了“竞赛项目分类体系”和“运动竞赛项目体系”。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与奥运强国优势竞技项目比较及其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数理统计方法确立各奥运强国的优势竞技项目,并对我国与各奥运强国优势竞技项目的特点、项群归属、成绩稳定性、优势程度、可持续发展空间等诸多方面进行比较分析。通过比较分析表明:中国优势项目构成相对单一,大多为技能主导类项目,绝对优势项目大多为评分类项目;拥有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的优势项目是各奥运强国的共同特点,尤其是中国,领先程度最大;中国绝对优势项目优势程度较大,但可继续发展空间较小。  相似文献   

18.
竞技体育项目不仅包括奥运项目,还包括非奥运项目,高水平的非奥运项目在世界赛场上同样寄托着人们强烈的期待.受"奥运争光计划"的影响,我国非奥运项目得不到重视,一些群众欢迎的非奥项目发展受到较大制约,影响了我国迈向体育强国的步伐.指出国家相关部门应当审时度势地调整战略部署,抓好非奥运项目的训练工作,以局部带动整体,改革赛事成绩和排名计算方法,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和资金投入,促进非奥运项目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体育赛事对体育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以体育赛事基本特征和现阶段发展状况为出发点,围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文简称“新冠肺炎疫情”)对体育赛事发展带来的危害和机遇展开研究。研究认为:新冠肺炎疫情从赛事经济损失、办赛主体经营、重大赛事筹办、全球赛事产业链、赛事管理服务等方面给体育赛事发展带来危害;同时在拓展体育赛事市场、实现体育场馆多功能价值、凸显赛事在城市治理中的作用、转变赛事商业运作模式上存在的机遇;面对危害和机遇,应以提升体育赛事管理服务水平、发挥体育社会组织功能和作用、科学部署重大赛事筹备工作、办赛主体全力开展自救、加强疫后体育赛事长期跟踪研究等方面为着力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