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乡村振兴战略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关乎乡村发展的全局性、纲领性、指引性任务,以乡村文化振兴为重要抓手。乡村教师是链接乡村儿童与乡土社会的纽带,肩负着传承、发展、创新乡村文化的使命。面对村落物质形态的消弭、乡村教育的现代化和城市化倾向、城乡之间学校环境差距较大的现实,新生代乡村教师群体的文化性格中过多地显示出专业性和现代性成分,而忽略了对乡土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使命。立足于当前乡村振兴的大背景,需要正确审视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之间的关系并树立新生代乡村教师的形象,将乡土文化渗入职前职后教育的全过程并培养新生代乡村教师的乡土认同,创设教师融入乡村社会的外部条件并增强新生代乡村教师的文化适应能力,从而重建新生代乡村教师的乡土文化性格,更好地发挥服务乡村、振兴乡村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教师专业发展是新生代乡村教师“留得住”的内源式路径,乡土文化是新生代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源动力。新生代乡村教师增强乡村教学生活适应性,提升自身专业发展,须保持必要的文化自觉。“乡里人”身份认同、“潮土共生”的理性自觉以及“回乡为农”的实践自觉是新生代乡村教师文化自觉的内在意蕴。新生代乡村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着乡土身份迷失、乡土素养匮乏和学校文化落伍等诸多文化困境。通过重塑新生代乡村教师身份认同、聚焦新生代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特质、变革乡村学校的学校文化,以提高新生代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乡土素养以及乡村文化振兴参与度,成为新生代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文化自觉的突围路径。  相似文献   

3.
作为乡村社会特别是乡村教育场域中的能动主体,乡村教师在面对现代化进程中城乡关系和社会转型的冲击时,其对于社会变迁中自我角色的理解定位与行动选择,是关涉他们能否“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关键之一。本文采用关键个案抽样和生活史追踪的方法,对一位优质乡村教师随着社会时空演进,从懵懂抉择到能动嵌入乡土社会的自我认同建构深化历程进行深入考察审思。研究发现,时空变迁是乡村教师自我认同建构的行动“幕布”,关键事件的时机阐释与累积效应是其自我认同建构的加速器,“重要他人”的作用关联是其自我认同建构的结构性资源,主体能动实践是其自我认同建构的核心驱力。  相似文献   

4.
定向师范生培养是高校师范教育在新时代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课题,在现有的教育培养模式中,城市化倾向明显,与非定向师范生培养模式之间没有明显的区分度,缺乏乡村文化浸润,难以滋养定向师范生的乡土情怀与乡土认同。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乡土认同存在身份认同、职业认同和文化认同三重向度。乡村文化中蕴含劳动基因,劳动教育与乡土认同存在深度契合。劳动教育通过建构身份认同、培植职业认同、增强文化认同来培植重塑乡土情怀。劳动教育可从价值引领、课程实践、志愿服务和文化浸润四个路径展开,以培植学生的乡土认同感,形成乡村文化自觉和行动自觉,并将乡土认同转化为定向师范生扎根乡村、服务乡村、振兴乡村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5.
乡村教师是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乡村教育的重要支撑,其身份认同对优化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实现乡村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影响。对122名乡村教师调查,发现民族地区乡村教师逐渐成为半城半乡的“第三者”,文化知识“传播者”身份被削弱,变成乡村学生的“监护人”,存在所属身份责任逐渐泛化、与相近职业发展存在较大差距、多重身份之间产生矛盾冲突等困境。基于此,提出民族地区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优化策略:首先,明确乡村教师责任范畴,落实相关政策,健全职前培养体系,为乡村教师身份认同提供有力保障;其次,正确认识民族习俗,减少学校额外职能,完善乡村学校管理,优化身份认同的协同场域;最后,重点培育教育情怀和动机,加强对优秀民族文化的认同,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从内部形塑乡村教师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6.
知识传递者的角色定位为我国乡村教师专业技能的提升、乡村学生的知识学习及乡村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提供了保障。但这一角色定位也存有淡化乡村教师“乡土色彩”,对乡村学生既有文化身份及其教学价值体认不足,其作为乡村场域中的知识分子身份地位日渐式微等问题。乡村教师从“知识传递者”走向“文化建设者”,使其增强对乡土文化的感知理解及与学科知识的有机融合,培养乡村学生的文化主体意识和文化认同感,发挥作为乡村知识精英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7.
教师角色是教师在教育领域开展教学的形象预设,它承载着社会对教师的期望,也是教师对自身身份认同的价值选择。在古典视域中,教师角色根源于对真理的追求、对文化的接续、对责任的持守。然而,在现代性浪潮的裹挟下,理性的自负、价值追求的异化、学校公共性的丧失,导致古典教师角色呈现现代性异化。美国哲学家汉娜·阿伦特的教育思想对解决这一问题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因此,教师角色应汲取其哲学智慧,为实现其复归探寻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8.
通过访谈结果分析,描述了乡村教师的职业生涯状况:一是乡村教师对于教师的角色、身份与地位等方面的认同与社会期待基本一致。二是对于城乡教师发展的不均衡反应强烈,在选择教师职业时,存在严重的"被选择"。深感自己的知识分子身份与社会地位的边缘化。三是生存状态与农民的很接近,但其与乡土社会的割裂加剧了其社会资源的贫乏。情感空间变得越来越狭窄。四是理念先进但行为落后,一直游离于课程开发与科学研究领域之外;有教育改革的见解但缺乏话语权和发表言论的舞台。五是自然环境、乡土文化、劳动场景与闲暇生活没有成为关注点,学生学业成绩与人身安全成了教师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关于乡村协商,学者们多以“现代型模”作为参照体系,关注正式制度嵌入和安排在乡村协商运转中的重要性。通过对S村的个案研究,本文发现非正式制度在积极地支持村庄协商的运转,其作用于村庄协商的机理,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血缘理性民情,塑造出非正式协商结构,带来朴素的“包容协商”格局;二是传统精英认同,塑造出非正式协商权威,带来平等的“精英协商”格局;三是隐形公共约定,塑造出非正式协商规范,带来乡土的“道德协商”格局。上述三个方面共同描绘出了一幅由非正式制度而建构出来的具有良好协商秩序和效果的乡土协商画面,同时也表明乡村协商的推进需要注重发掘和利用传统资源,在传统性与现代性之间寻求到一种良性的混合。  相似文献   

10.
近代以来,在历史与现实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乡村教师的乡土文化自信正慢慢消解。基于文化自信的三个维度分析当前乡村教师遭遇的乡土文化缺失困境,究其原因是:乡村教师的文化适应与教师教育体系的区隔;城市文化冲击引发乡村教师乡村文化认同危机;"边缘人"身份与断裂的乡土文化教育导致乡土文化实践缺失。面对现实,乡村教师需回归乡土,增进对乡土文化的了解,地方政府与教育行政部门需重视乡村教师的发展特质;推进乡土文化建设,增强乡村教师乡土文化认同;制定利于乡土文化实践的教育策略,推动乡村教师乡土文化自信的回归与重塑。  相似文献   

11.
王勇 《教育探索》2013,(2):88-90
由于外来文化的强势介入,乡村社会面临着严重的文化冲突.在这个文化语境中,乡村教师在专业身份、文化身份、社会身份和个体身份方面出现了严重的认同危机.对此,应以乡村文化一体化和乡村教育一体化的思想为指导,加大提升乡村教师教育信心的制度建设,加深乡村教师对乡土文化的理解,加大乡村教师对课程改革的参与力度和个人实践性知识的研究,加大乡村教师公共精神的培育,重塑乡村教师的身份认同信心.  相似文献   

12.
乡村振兴基础在乡村教育,关键在乡村教师.新型城镇化、教育现代化和教师专业化在给乡村教师带来良好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容易使他们在专业特质、专业价值、专业境遇、专业自我等方面产生遮蔽与迷思,遭遇身份认同、生存状态、自主发展、专业文化、职后培训等现实困境.乡村教师现实困境的超越和突破,必须注意提高乡村教师地位待遇,减轻乡村教师生存压力;培育乡村教师乡土情怀,增强乡村教师身份认同;强化乡村教师自主发展意识,提升乡村教师自主发展能力;厚植乡村教师文化情感,激励乡村教师文化自觉;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资源,推进乡村教师菜单式培训.  相似文献   

13.
对处于“一班一师”甚至是“一校一师”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全科教师来说,既遭遇着地缘身份上选择“游离城市”还是“融入乡村”,学科身份上姓“全”还是姓“多”,功能身份上做“教育者”还是“监护人”的困惑,又面临着逐渐降低全科教师的自我职业认同的潜在危机。为了准确把握乡村小规模学校全科教师的身份边界,助力提升乡村学校全科教师职业认同,一是要综合政策与利益导向,完善本土化培养的长效留任机制;二是立足学科教学立场,明确全科教师学科专业发展认同;三是明确职业属性,厘清乡村小规模学校全科教师功能身份边界。  相似文献   

14.
地方感的生成是乡村教师“留得住、下得去、教得好”的重要保障。形成良好的地方感,能够让乡村教师与乡土建立深厚的情感羁绊,主动传承乡土文化和积累乡土知识,从而助力教师增强留任意愿、秉持乡土文化自觉和开展地方本位教育。然而,现代性席卷下的地方“同质化”、文化冲突蔓延下的地方“模糊化”、虚拟空间侵占下的地方“悬浮化”等现实困境阻碍着乡村教师地方感的生成。本文主张,应构建因地制宜、系统完备的乡土资源体系,以形塑教师的地方依赖;营造浸润思维、提振精神的乡土文化氛围,以深化教师的地方认同;创设身心栖居、多元参与的乡土生活环境,以增进教师的地方依恋。  相似文献   

15.
乡村教师作为社会群体的存在拥有多种身份,其中文化身份是农村教师作为"知识人"的典型特征。追本溯源,聚焦传统教师文化身份的本应具体形象是必需的;是回应与体现当今时代下乡村教师文化身份最直接的证明所在。乡村教师传统文化身份表现为乡村社区文化的启蒙者、传播者以及革新者和公共文化服务者。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乡村教师文化身份出现旁落现象。为了符合社会在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的需要,政府以及社会必须构建乡村教师文化身份认同所需要的支持体系。乡村社会本体作为乡村教师自身存在的环境,需优化乡村本土文化;同时乡村教师自身也需增强技能、转变观念,才能重塑乡村教师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16.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关乎整个乡村教育的发展,而乡村教师身份认同是影响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的重要因素。乡村教师身份认同危机的成因包括复杂制度的现实规约、乡村学校环境的弱势、社会支持系统的乏力、教师主体自我的缺席等。为纾解乡村教师身份认同危机,应建立长效政策支持机制,均衡发展乡村学校文化,激发教师主体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17.
乡村教师的身份认同,关系到乡村师资队伍建设和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而身份认同的构建需要真正触及人的精神文化层面,故有必要从文化的角度审视教师的身份认同问题。文化学的视角下,乡村教师的身份认同是自我认同、社会认同与价值认同三重属性的统一。而在追求现代化的进程中,基于现代性与传统性的矛盾,乡村教师身份认同会遭遇城乡二元的文化区隔,相应体现在物质文化抵牾下自我认同空心、制度文化失序下职业认同模糊以及多元文化冲突下价值认同迷失。本文以为,突破此困境的路径有三个层面:在以文化自觉作为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文化导引下,以物质文化的交融来实现自我认同的内洽,以制度文化的归正来解蔽教师职业认同,以精神文化的协调共生来激发价值认同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8.
乡村教师的公共性,其本质是知识分子的公共性。它是一种共享、联系与责任的性质,它与专业性是一个统一体,这是乡村教师发展的理论根基。目前的问题是,我们把乡村教师的专业性与公共性对立,一直重视其专业性而忽视其公共性,乡村教师被纳入一个丧失自我的片面强调其专业性的教育现代性发展模式,操作上出现了知识霸权与技术组织对乡村教师的支配。这样,乡村教师不仅失去了公共性、社会责任和经济效用,而且也失去了自我发展的根基。我们一直责难的“乡村教师素质低下”问题,可能是一个研究视角所导致的问题。如果我们在强调乡村教师专业性质的同时,重视从社会学、人类学等视角探讨乡村教师的公共性问题,那么,我们就会发现乡村教师对知识的传播、发现、创造和社会影响的新形式,从而也使乡村教师的内涵更加丰富,如此才能彰显乡村教师之于农村的重要意义,才能使乡村教师发展形式多姿多彩,完成社会理想.辜蛋人雄幸福。  相似文献   

19.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教师本土化发展是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应然趋势."城市取向"教师发展的牵引使乡村教师呈现出不自觉的脱离乡村实体转向城市的趋同化发展趋势.解决乡土性被遮蔽、主体性被隐匿等问题是实现乡村教师本土化发展以稳定乡村教师队伍的首要任务,需要依托乡村振兴战略,发挥乡土社会的文化优势、地缘优势以及动力优势,实现文化、科技、教育的有效联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教师本土化发展的路径是:凸显乡村教师发展的主体性,增强其乡土文化认同;激发乡村教师学习本土文化知识的能动性,增加本土化教育经验;增强乡村教师的互动性,使其厚植教育情怀;把握乡村教师的职业敏感性,重塑其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20.
乡村教师身份认同问题已成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性问题.新生代乡村教师本应是村中的"教书人""文化人""知识人",承担着培育地方人才、改造乡土文化、促进乡村文明发展的重要责任.但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工具理性主导、实践导向偏离与城乡文化冲突等因素影响,新生代乡村教师身份认同问题日益"复杂化""模糊化",褪去了原有身份并逐渐演变为"教学技术人""应试教书匠""城乡边缘人".新生代乡村教师身份认同,应坚持以教师本体价值为主导,确立转化性知识分子的培养目标,加强学校文化管理等外部支持,注重本土乡村教师培育,"内""外"双管齐下,重塑、强化新生代乡村教师的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