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目的:探讨长期有氧运动对糖尿病大鼠主动脉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形成及其与胶原代谢的关系.方法:通过高脂喂养加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构建2型糖尿病SD大鼠模型.将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C)、糖尿病模型组(D)和糖尿病运动组(DE).糖尿病运动组(DE)大鼠进行不负重游泳运动12周.实验结束后检测大鼠血液GLU、GHb、GSP、Insulin、TG、TC、HDL-C、LDL-C和主动脉AGEs、Hyp、SOD、MDA及Col Ⅰ、Col Ⅳ、FN表达的变化,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C)相比,糖尿病模型组(D)的血液GLU、GHb、GSP、Insulin、TG、TC、L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主动脉AGEs、Hyp、MDA含量和Col I、Col Ⅳ、FN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血液HDL-C和主动脉SOD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糖尿病模型组(D)相比,糖尿病运动组(DE)的血液GLU、GHb、GSP、TG、TC、LDL-C水平显著降低(P<0.01),主动脉AGEs、Hyp、MDA含量和Col Ⅰ、Col Ⅳ、FN表达显著降低(P<0.01),SOD显著升高(P<0.01).结论:长期有氧运动可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主动脉间质胶原沉积的现象,这可能与运动降低血糖、主动脉AGEs含量和氧化应激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
8周游泳运动对糖尿病大鼠RBP4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8周游泳运动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脂肪组织、肝脏RBP4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及其与胰岛素敏感性的关系。方法: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游泳运动组(B组),进行8周游泳运动,健康雄性SD大鼠作为健康安静对照组(C组)。RT—PCR、放射免疫法观察大鼠肝脏、附睾脂肪组织RBP4mRNA表达、胰岛素、空腹血糖水平。结果:B组附睾脂肪组织RBP4mRNA表达与A组相比明显下调,RBP4MtNA表达与HOMA—IR呈正相关,脂体比、空腹胰岛素、HOMA—IR明显降低。结论:8周游泳运动后,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鼠脂附睾肪组织RBP4mRNA表达下降,胰岛素敏感性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能量限制与有氧运动对小鼠脂肪组织ZAG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雄性昆明小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限能组(CR)、有氧运动组(AE)、限能+有氧运动组(CR+AE),每组12只;干预8周后测定各组小鼠的体重增加值、腹腔脂肪垫重量、血清TG、TC、LDL-C、HDL-C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小鼠脂肪组织ZAGmRNA表达水平。结果:CR组、AE组、CR+AE组的体重增加值、腹腔脂肪垫相对重量,血清TG、TC、LDL-C含量显著低于C组,而血清HDL-C含量及脂肪组织ZAG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C组(P<0.05,P<0.01);CR+AE组的脂肪组织ZAG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CR组和AE组(P<0.01);脂肪组织ZAGmRNA的表达水平与体重增加值、腹腔脂肪垫相对重量、血清TG、TC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合理的能量限制与有氧运动能上调小鼠脂肪组织ZAGmRNA的表达,减少内脏脂肪量,降低血脂,减轻小鼠体重。  相似文献   

4.
张明军 《体育学刊》2015,(1):139-144
研究运动对RBP4诱导的脂代谢异常鼠肝脏SREBP-1c信号通路和脂肪合成的影响;重组人RBP4注射建立脂代谢异常鼠模型,设一次性运动组(RBP4 One-time exercise group,ROE组)、8周有氧运动组(RBP4 aerobic exercise group,RAE组)和安静对照组(RBP4 control group,RC组)。结果发现:ROE组血清RBP4水平与RC组比较非常显著降低(P<0.01),血清TG和肝脏TG含量无显著性改变(P>0.05)。RAE组血清RBP4、TG和肝脏TG含量与RC组和ROE组比较均非常显著降低(P<0.01)。与RC组比较,ROE组和RAE组肝脏SREBP-1c m RNA表达均非常显著降低(P<0.01);ROE组SREBP-1c蛋白表达、FASm RNA和FAS蛋白表达均无显著性改变(P>0.05);RAE组SREBP-1c、FAS的m RNA和蛋白表达比ROE组均非常显著减少(P<0.01)。结果说明RBP4显著使小鼠肝脏SREBP-1c基因和蛋白表达增加、激活SREBP-1c信号通路、促进肝脏脂肪合成。8周有氧运动抑制了RBP4在肝脏的脂肪合成促进作用,改善脂代谢,机制涉及降低RBP4水平,减少肝脏SREBP-1c基因和蛋白表达,抑制SREBP-1c信号通路的激活,降低肝脏脂肪合成功能。  相似文献   

5.
方法: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空白组(C组)、高脂组(HC组)、药物组(M组)、盐水组(SC组)、运动组(E组)和联合干预组(ME组),进行10周干预.HE染色法观察主动脉弓管壁形态学变化;酶法测定血浆TG、TC、LDL-C、HDL-C和水平;免疫组化法测定动脉管壁ICAM-1水平.结果:①形态观察显示,HC、SC组大鼠主动脉弓呈现明显动脉粥样硬化改变,M组、E组病变程度较轻,ME组偶见轻微病变;②ME组、M组和E组TG、TC和LDL-C水平显著低于HC组、SC组(P<0.01或P<0.05),ME组HDL-C水平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③ME组动脉管壁ICAM一1表达水平显著下调.结论:茯苓配合有氧运动可有效延缓大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运动对RBP4诱导的胰岛素抵抗鼠肝脏PTP1B、PEPCK表达的影响,揭示运动改善RBP4诱导的胰岛素抵抗肝脏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给予重组RBP4腹腔注射建立胰岛素抵抗鼠模型,设RBP4+运动组(RE)、RBP4+安静组(RC)和正常安静对照组(C),RE组进行8周游泳训练.ELISA、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RBP4、胰岛素,评估胰岛素敏感指数;免疫组化检测肝脏PTP1B、PEPCK表达,测定肝糖原含量、PEPCK活性.结果:RBP4注射组血清RBP4显著高于C组,胰岛素敏感指数显著低于C组;RE组血清RBP4显著低于RC组,胰岛素敏感指数显著高于RC组,肝脏PTP1表达、BPEPCK表达和活性显著低于RC组,大鼠肝糖原含量显著高于RC组.结论:运动能够纠正RBP4诱导的肝脏PTP1B表达、PEPCK表达和PEPCK活性增加,增加肝糖原含量,抑制内源性葡萄糖的产生,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联合膳食控制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血清visfatin水平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62只,随机抽取8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C),喂以标准普通饲料。其余54只SD大鼠在喂饲高糖高脂膳食的基础上腹腔注射小剂量STZ,建立T2DM动物模型。然后对T2DM大鼠进行运动锻炼或/和膳食控制。DM组大鼠继续喂饲高脂高糖饲料,不进行运动锻炼;运动锻炼采用每天进行60 min的无负重游泳运动,每周6次;膳食控制采用与DM组等量的标准饲料。13周后,检测各组大鼠FPG、TG、TC、FINS和Visfatin的含量。结果 (1)与C组相比,DM组大鼠FPG和血清Visfatin含量显著升高,FINS含量显著降低(P<0.01);通过双因素方差分析可知,有氧运动可以降低T2DM大鼠FPG和血清Visfatin含量(P<0.05),虽可使FINS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而膳食控制对降低T2DM大鼠FPG和血清Visfatin含量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但可使FINS显著升高(P<0.05);有氧运动联合膳食控制可使T2DM大鼠FPG和血清Visfatin含量进一步降低,使FINS进一步升高,但无显著性交互作用(P>0.05)。(2)与C组相比,DM组血清TC和TG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通过双因素方差分析可知,有氧运动或膳食控制均能显著地降低T2DM大鼠血TC含量(P<0.05),且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可使血清TC含量进一步降低。有氧运动并不能使T2DM大鼠TG含量显著降低,饮食控制能显著降低T2DM大鼠TG含量(P<0.01),而且有氧运动联合饮食控制虽然可使T2DM大鼠的TG含量进一步降低,但无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结论 (1)T2DM大鼠血清visfatin水平显著升高,可能是T2DM发生发展过程中对胰岛素分泌下降,血糖、血脂水平升高的一种代偿机制。(2)有氧运动能够降低T2DM大鼠的血糖和Visfatin水平,增加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能力,对T2DM的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单纯的膳食控制不能显著降低T2DM大鼠的FPG和Visfatin含量,且有氧运动联合膳食控制对降低T2DM大鼠FPG和Visfatin没有显著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8.
七周有氧运动对高脂膳食大鼠体脂和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在肥胖与肥胖抵抗的基础上,观察七周有氧运动对不同肥胖程度的高脂膳食大鼠体脂、血脂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①80只SD大鼠全部用高脂饲料喂养8周,根据体重筛选出膳食诱导肥胖和肥胖抵抗大鼠。②分组干预:肥胖和肥胖抵抗模型成功后,分为6组:肥胖组、肥胖运动组;中间组、中间运动组;抵抗组、抵抗运动组。全部继续进行高脂饮食,运动组同时进行游泳运动训练。③干预7周后,处死各组大鼠,测定体重、脂肪量、脂体比、总摄食量、TC、TG、LDL-C和HDL-C等指标。结果:①实验结束时,肥胖组体重、脂肪量、脂体比、总摄食量、TC、TG、LDL-C显著高于中间组和抵抗组,HDL-C显著低于中间组和抵抗组。抵抗组体重和脂肪量显著低于中间组,血脂各指标没有显著变化。各组血糖没有显著变化。②肥胖运动组与肥胖组相比,体重、脂肪量、脂体比显著下降,GLU、TC、TG也显著降低,HDL-C显著升高。中间运动组与中间组相比,体重,GLU显著降低,HDL-C、TC、TG、LDL-C没有显著变化。抵抗运动组与抵抗组相比,TC显著下降;体重、脂体比、GLU、TG、HDL-C、LDL-C没有显著变化。结论:①本实验应用高脂饮食成功复制肥胖和肥胖抵抗模型,肥胖大鼠与肥胖抵抗大鼠相比,存在脂代谢紊乱,肥胖敏感性大鼠出现了胰岛素抵抗。②通过长时间有氧运动,机体消耗能量增加,降低体脂,改善机体脂代谢紊乱,有效缓解了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9.
探讨CETP基因rs708272多态位点与肥胖青少年运动调节血脂效果的关联性,并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研究其分子调控机制。对象和方法:50名(男23,女27;平均年龄14.9±3.35岁)中国北方肥胖青少年进行1个月的运动减脂,以有氧运动为主辅以力量和拉伸训练,统一饮食。减脂前后取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TC、TG、HDL-C、LDL-C水平,PCR-RFLP法进行CETP基因rs708272分型,观察rs708272与肥胖青少年运动调节血脂效果的关联性;通过构建重组质粒,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重组质粒中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相对表达活性。结果:(1)训练后,B1B2基因型组血清TC(0.64±0.51mmol/L)、LDL-C(0.51±0.41mmol/L)的降低程度显著大于B1B1基因型组(TC:0.20±0.53mmol/L;LDL-C:0.24±0.35mmol/L);B2B2基因型组(0.10±0.15mmol/L)和B1B1基因型组(0.18±0.26mmol/L)血清HDL-C的升高程度显著大于B1B2基因型组(-0.03±0.16mmol/L)。(2)含B1等位基因的重组载体中报告基因的相对活性(11.40±0.26)显著低于B2等位基因(31.19±1.50),但两者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78±0.11)。结论:(1)rs708272位点多态性与运动减脂后血清TC、HDL-C、LDL-C浓度的变化程度存在一定的关联,可作为运动降血脂效果敏感性的分子遗传学标记;(2)rs708272位点处由B1→B2的突变是功能性突变,能显著提高CETP基因的表达活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8周有氧运动对肥胖大鼠腹内脂肪组织perilipin A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60~95g),随机抽取10只作为普通膳食对照组(C),喂养标准普通饲料。其余50只喂养高脂膳食,7周后建立肥胖大鼠模型16只,再随机分为2组:肥胖非运动组(Ob,n=8)和肥胖运动组(Ob-E,n=8)。8周后测定大鼠体重、血脂、腹内脂肪组织perilipin A mRNA表达。结果:肥胖不运动组(Ob组)大鼠体重、腹内脂肪总量、脂体比、血清TG、腹内脂肪组织perilipin A mRN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C组;肥胖运动组(Ob-E组)大鼠腹内脂肪总量、脂体比、血清TG、腹内脂肪组织perilipin A mRNA表达相比Ob组显著降低。结论:8周有氧跑台运动明显降低了高脂饮食肥胖大鼠的腹部脂肪含量,改善了血脂水平及明显降低腹内脂肪组织perilipin A mRNA表达。  相似文献   

11.
低氧条件下耐力运动对大鼠血脂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选取雄性SD健康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即常氧安静组、常氧运动组、低氧安静组、低氧运动组。常氧运动组每天在常氧动物跑台上以25 m/min、60 min/d、6 d/w运动;低氧运动组每天在相当于海拔2 500 m低氧动物跑台上以20 m/min、60 min/d、6 d/w运动,其余时间在低氧环境下居住。实验4 w之后采样测试指标,低氧运动组与常氧运动组比较,血甘油三酯浓度、血浆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幅度和高密度脂蛋白上升幅度、血清脂蛋白脂肪酶和骨骼肌脂蛋白脂肪酶的活性提高都更明显,提示低氧运动改善血脂代谢状态比常氧运动更为有效,更有利于外周组织胆固醇的清除,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也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运动强度结合药物、饮食控制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择10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三组,于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脂及Hs-CRP水平,并作比较。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Hs-CR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小强度运动组与对照组比较,患者TG、TC、LDL-C和Hs-CRP下降,HDL-C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等强度运动组与对照组组比较,TG、TC、LDL-C和Hs-CRP明显降低,HDL-C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中等运动强度结合药物、饮食控制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患者血脂及Hs-CRP水平,从而可能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大血管病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对高血脂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效果。方法: 检索Google Scholar、PubMed、Web of Science(WOS)、EMBASE、维普、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中关于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干预高血脂患者血脂水平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期限从各数据库收录时间起至2020年12月。采用Stata 14.0 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3个RCT,826例患者。与对照组相比,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对高血脂患者总胆固醇(TC)(SMD=-0.94,95% CI-0.15~-0.74, P<0.001)、甘油三酯(TG)(SMD=-0.95,95%CI:-1.41~-0.50, P<0.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SMD=0.95(95%CI: 0.79~-1.11,P<0.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SMD=-1.36(95%CI:-1.53~-1.19,P< 0.001)水平均有显著影响。结论: 中等强度有氧运动降低了血清中TC总量、TG和LDL-C水平,升高了HDL-C水平。每周6~7次、每次30~90分钟、坚持24~48周的中等轻度有氧运动可以作为高血脂患者改善血脂水平的运动处方。鉴于该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仍需高质量的RCT予以论证。  相似文献   

14.
健走运动对绝经后妇女雌激素及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健走运动对绝经后妇女雌激素水平和血脂代谢的影响,将40名绝经后妇女随机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指导运动组23名妇女进行为期6个月的健走运动,实验前后分别测定两组雌二醇(E2)、孕酮(P)水平和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指标。结果表明运动组的妇女于运动后E2、P明显升高,TG、TC、LDL-C明显下降,HDL-C水平明显提高,与运动前以及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运动后E2与TG、TC、LDL-C呈明显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运动处方对糖尿病高危人群血糖、血脂与体质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跟踪实验法观察24周运动处方锻炼对糖尿病高危人群血糖、血脂与体质指标的影响。结果,糖尿病高危患者锻炼后,体重、体重指数(BMI)、腰臀比、收缩压和静态心率均显著减少(P<0.05),肺活量、握力、座位体前屈显著增加(P<0.05);空腹血糖、葡萄糖负荷试验2h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GHbA1c)、血清甘油三酯、血清总胆固醇(TC)和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显著降低(P<0.05),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却显著升高(P<0.05)。结论:长期、系统、有针对性的运动处方锻炼可显著改善糖尿病高危人群的血糖、血脂和体质指标,对患者增强体质和预防糖尿病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中年亚健康人群的血清生化指标特点。方法:以筛选出的中年(35~55岁)亚健康人群为研究对象(203例,其中男性131例,女性72例),以中年健康人群作为对照(40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20例),检测其空腹血尿酸(UA)、血糖(GLU)、血脂及肝功能相关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生化指标,并分析各生化指标的特点。结果:中年亚健康人群的UA、TC、TG、TC/HDL-C和LDL-C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且亚健康男性高于同年龄段的亚健康女性(P〈0.05),HDL-C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且亚健康男性低于同年龄段的亚健康女性(P〈0.05);GLU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亚健康男性的TG水平达1.86±0.94 mmol/L,明显高出正常血脂上限水平1.7 mmol/L,表现出边缘性升高;亚健康组与健康组的ALT、AST、ALT/AST等肝功能指标无显著性差异,但是亚健康男性的ALT、AST、ALT/AST和ALP显著高于亚健康女性;亚健康男性三个年龄段的UA水平均高于正常范围;随着年龄的增长,亚健康人群的TG及TC/HDL-C水平均有增高的趋势,HDL-C则呈下降的走势。结论:中年亚健康男性的血尿酸和血脂等生化指标表现出异常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间歇低氧运动对大鼠血脂及载脂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间歇低氧运动时脂质代谢的影响状况。方法: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安静2组和运动2组(分别为常氧时照和间歇低氧组),人工制造14.5%低氧(O2)环境,4周后对各组血清胆固醇(Ch)、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栽脂蛋白A-1(ApoA-1)、栽脂蛋白B(ApoB)进行检测。结果:间歇低氧运动组Ch、TG、LDL—C明显低于常氧运动组(P〈0.05),而HDL-C、ApoA-1则显著高于常氧运动组(P〈0.05),ApoB只有间歇低氧运动组才出现显著下降;除Ch外,其余指标间歇低氧运动组的减少或增加与间歇低氧安静组相比均没有显著性。结论:间歇低氧运动可加强机体脂质代谢过程,并对心血管疾病治疗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健身瑜伽对中老年知识分子健身防病的作用,测量中老年知识分子在瑜伽锻炼前后血脂、脂蛋白及载脂蛋白等指标的变化情况,探讨健身瑜伽对老年知识分子血脂代谢的影响.结果显示,瑜伽锻炼后的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低于锻炼前(P<0.05),高密度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I(ApoAl)、抗动脉粥样硬化指数(HDL-C/TC)和载脂蛋白A1与载脂蛋白B的比值(ApoAl/ApoB)显著高于锻炼前(P<05);载脂蛋白B(ApoB)略有下降,但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表明:长期瑜伽锻炼对增强中老年知识分子体质,防治血脂异常和动脉粥样硬化,有效地降低心血管疾病危险性,延缓衰老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急性太极拳运动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和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急性太极拳运动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和血脂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以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4人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身对照法,用DS-250型动态血压测量仪(美国产),观察休息日和运动日24小时动态血压变化。测定运动结束后即刻、24小时、48小时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动态变化。结果:与运动前相比,一次急性太极拳运动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都呈下降趋势,舒张压下降的程度更加明显(P<0.05)且更为持久,这种降压效应可持续18个小时以上,24小时后基本恢复到运动前水平。一次急性太极拳运动后即刻TC、LDL-C浓度明显下降(P<0.05),HDL-C浓度显著上升(P<0.05);运动后24小时HDL-C浓度持续升高(P<0.01),TG浓度明显下降(P<0.05),LDL-C回升并超过运动前水平;48小时后TC、TG、LDL-C的浓度基本恢复到运动前水平,HDL-C浓度仍然较高,但与运动前相比没有达到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体育舞蹈对绝经女性雌激素、血脂、免疫及骨密度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对28名身心健康的绝经女性进行6个月的体育舞蹈锻炼,测试锻炼前后受试对象的血清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等激素指标;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血脂指标;免疫球蛋白IgA、IgM、IgG等免疫指标和腰椎、股颈、股骨大转子处骨密度的变化,评价体育舞蹈运动对绝经女性的影响。结果:6个月的体育舞蹈锻炼后,绝经女性的E2较锻炼前提高(p〈0.01),T水平下降(p〈0.01);TG、TC、LDL-C较锻炼前降低(p〈0.05或p〈0.01)HDL-C较锻炼前提高(p〈0.01),IgA、IgM、IgG较锻炼前提高(p〈0.05或p〈0.01);腰椎L2-4、股骨颈、股骨大转子骨密度较锻炼前提高(p〈0.01)。结论:体育舞蹈锻炼对绝经女性雌激素、血脂及免疫机能有积极影响,能显著提高腰椎L2-4、股骨颈、股骨大转子骨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