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3 毫秒
1.
编者絮语     
《未来与发展》2006,(6):F0002-F0002
人类同自然的协调能力亟待全球化的整体升级,这首先要求未来研究学科群大协调化的整体升级。本期“专家论坛”栏目刊登的大协调学家赵营波研究员的论文《未来研究学科群亟待大协调化的整体升级——必须足够地懂得未来才能理智地走向未来》,以全新的视野论述了时代对未来研究学科群的要求,研讨了未来研究学科群整体升级的途径和框架及其同相关学科的协作,提供了可操作的系统化的建议,还县体研究了中国未来研究与中国未来的紧密关联以及怎样才能  相似文献   

2.
能否统筹解决环境污染等各种全球问题,决定全人类生死存亡。必须组织未来研究学科群为人类争取美好未来。社会主义最容易也最需要实行大协调,只有社会主义理想才能完善为人类可持续生存与发展的理想。社会主义未来发展三大阶段的时间表,取决于各种全球性不协调问题的逼迫和人们的努力程度。走向可持续全效益发展的轨道,会使人们更加热爱和向往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3.
许多科学方法原理在众多学科领域是相通的。用“力”作用分析法可以建立政治力学,经济力学,心理力学和社会力学及其热力学等一系列新的学科群,从中可以发现许多新的规律,并为建立社会科学研究的新体系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学科群专业文献建设之路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向阳 《现代情报》2007,27(6):105-107
学科群的建立、发展是社会对科技重要性认识的需要,高科技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促进了社会的进步,这点已被世人共识,高校及其它研究机构都在积极应对,但高科技的产生离不开专业文献的支持,建设学科群专业文献是对学科群科研工作的保障,如何建设这样的支撑文献?有待探讨。  相似文献   

5.
论科学技术学的研究纲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技术学是以科学技术系统整体为对象、以认识科学技术的性质扣规律为目的,并采用人文社会科学的视角和方法,从哲学、基础科学、应用科学和应用技术四个层面对科学技术进行全面的人文社会科学维度研究的一个新学科群.这些研究构成了内容丰富、结构完整的学科体系.走向科学技术学,要尽量继承和发展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科学学和技术学等现有学科的成果,并尽快实现组织化和建制化.  相似文献   

6.
论走向科学技术学   总被引:26,自引:5,他引:26  
从多角度考察了走向科学技术学的趋势 ,讨论了科学技术学以科技哲学、科技史、科技社会学、科技政策和管理为基础学科构架的问题 ,以及需要中国自然辩证法界、科学技术史界和科学学界的协调努力。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科技政策决策的水平,科技政策研究的规范化正成为国际学界的重要发展趋势。从科技政策研究的数据、方法、工具和主题等方面进行梳理及综合分析,努力将科技政策研究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理论化和体系化的工作方兴未艾。本文在综述我国科技政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相关成果,借鉴政策制定过程的分析框架,提出我国科技政策学方法论研究的议程。  相似文献   

8.
策划·策划学·策划科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续琨 《软科学》2001,15(6):91-95
策划是为达到社会组织的预定目标或解决面临问题,利用个人或集体智慧预先拟定行动方案的思考活动。策划学是以策划活动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策划科学是在策划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软科学学科群组。策划科学的收敛式发展和发散式发展是当前值得关注的基本演进态势。策划科学与思维科学、决策科学、咨询科学、管理科学分别存在着依托延伸、时序衔接、部分叠合、归属包容关系。策划科学在科学知识体系整体化进程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植物保护学》需要完善实践教学,只有将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出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为我国的农业科技发展做贡献。  相似文献   

10.
为推动安全科学发展,以安全科学研究与安全实践活动中最为普遍的安全关联现象为基础,开展构建安全关联学的学科建设研究。基于安全体系的关联特性,提出安全关联的定义,并分析其内涵、类型与特征,进而提出安全关联学的定义,分析其学科基本问题与学科基础,提取实体表达与逻辑表达等6种常用的安全关联学表达方法,并从安全教育的层次和事故预防的策略等11个不同的视角构建安全关联学的学科分支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安全关联学研究具有深厚的现实基础与理论基础和广阔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成立之初,科技史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议题得到国家的重视。1957年,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室的成立标志着科技史学科在中国的建制化及研究队伍的职业化。在整理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科技史学者主要开展学科史和专题史的研究。1978年以来,科技史学科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和高校研究单元陆续成立,多种学术期刊问世,国内外学术交流活跃,国际化进程加快。同时,研究工作从古代延伸到近现代,从中国扩展到世界,不断拓展新的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近年来,高校的科技史学科在不断调整,带来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2.
《普罗米修斯》2012,30(3):311-331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 systems are interconnected with economic systems. After China began to make its economic system more market‐oriented in 1979, reforms to its S&T system became urgent. China’s major breakthrough in reforming its S&T system occurred in 1985. This paper provides data on China’s changing S&T sector, outlines the processes of its reform and China’s changing sources of funding for R&D. China’s evolving technology market is given particular attention and some of its pitfall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3.
试论邓小平科技战略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科学技术的战略地位、解放科技生产力的战略思路、科技体制改革的战略设计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部署四个方面,探讨了邓小平科技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14.
区域科技浅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长期以来,国家科技发展偏重于领域科技,而相对忽视区域科技。为此,文章首先对区域科技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并分析了区域科技发展的主要特点;接着分析了发展区域科技的必要性以及典型的发展模式;最后,指出了发展区域科技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以中国期刊网、SCI数据库和中国专利信息网作为主要数据来源,运用科学计量学方法对我国高校产出的科技论文、发明专利以及完成重大科技成果项目等进行计量分析,并与我国其他科研部门及部分国家进行相应比较,揭示出我国高校在国家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以引起有关科研管理部门的重视,加强对高校人力和财力资源的投入。  相似文献   

16.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另类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炜 《科学学研究》2005,23(6):811-815
本文对近3年国内发表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论文的作者单位、登载期刊、研究方式和关注要点进行了回顾总结,讨论了高校科技成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等术语的概念,进行了中美两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比较研究,并提出了一些与当前流行观点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韩国的科技计划评估和研究机构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各国政府借助国家计划加强了对社会经济的干预,科技评估也日益成为国家科技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以韩国为例,介绍了韩国的科技计划评估体系、执行机构,并探讨了对政府研究机构的评价。  相似文献   

18.
全球科技治理的权力结构、困境及政策含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邢怀滨  苏竣 《科学学研究》2006,24(3):368-373
全球科技治理是在国际层面上干预、规制科学技术发展的制度和规则体系,反映了全球化时代科技创新的新特点和新环境。全球科技治理的内容可分为两方面:科技全球化的国际规则和基于全球问题的科技治理。国家政府、市场(跨国公司)和公民社会是全球科技治理中最重要的行动者,它们的行为中渗透着全球主义与国家主义、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之间的冲突。三类主体在两对冲突中的行为组合,导致当代全球治理中的工具理性和国家主义,并进而导致了全球科技治理中的诸多困境。最后就如何提高中国参与全球科技治理的能力,提出了四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近10年来,国内外科学学的发展正在形成科学学理论体系的新框架。本文从科学学的研究传统与范式入手,运用科学计量学一系列方法和手段,对中外科学学研究的主要领域、相关学科以及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和比较,结果表明以科学、技术、创新以及相关的科技政策与管理为内容的科学学应用研究是当前的主流领域;网络计量学、科学知识图谱和信息可视化技术发展迅猛,正成为科学学方法研究的前沿领域;有关科学、技术与创新相互作用规律、自然科学某些学科的演化规律以及科学技术合作理论等成为科学学理论研究的热门领域。在此基础上,对新世纪科学学理论体系按“研究维-学科维-对象维”的三维结构建构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