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5 毫秒
1.
课程价值观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课程价值观分析陈功江课程是联结学校与社会的纽带,是学校育人的规划。一定社会对课程的需要集中表现在,通过学校课程把一定社会对年轻一代成长的要求变成学校育人的规划;一定社会的学生个体对于课程的需要,主要是通过课程去认识世界、了解自己和提高自己,课程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中融入课程思政建设不仅是协同发挥思政课、通识课、专业课育人效用的重要举措,更是直面就业困境,以生涯规划为切口,强化大学生使命担当,激发大学生家国情怀,服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大课题。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思政建设以引导学生将个人发展与国家需求相结合为育人导向,以实现就业能力与家国情怀双提升为育人目标,以保障学生个性发展与社会环境变化相匹配为育人内容。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思政建设需要从挖掘课程潜在的德育元素、发挥多元主体的协同优势、优化课程建设支撑保障体系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3.
<正>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指向育人目标,是学校教育品质的集中体现。从“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的转型,是当今时代课程发展的逻辑。贵阳市第一中学传承历史文化,顺应时代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优化育人模式,深化课程教学改革,从课程规划和课程实施两个要素出发,着力进行课程建设和探索。  相似文献   

4.
课程育人是新时代学校课程领域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诠释,也是学校课程建设的主要内涵。学校课程需要确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之间内在统一、合力育人的协同关系,并明确学校课程系统性、连贯性与综合性的特征,以此彰显学校课程的育人价值,丰富新时代课程育人的内涵。  相似文献   

5.
徐孝才 《教师博览》2023,(18):21-22
环境育人是“三全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环境育人,对于中职学校美育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文章从构建美丽校园环境、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开展多彩美育活动、实现全员参与等四个方面中职学校实施环境育人的方法,可以为中职学校美育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滕厚江 《现代教育》2003,(12):28-28
加强学校育人才环境的建设,是培养新一代合格人才的重要措施。要想把学校办成闻名遐迩的优良育人场所,就应该把育人环境放在突出位置,在学校硬件建设方面加大投入,在短期内见效。  相似文献   

7.
学校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育人,在学校诸项工作中,学校文化建设的使命具体应落实在理念育人、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活动育人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学校文化是包含一所学校办学特色与育人理念所特有的文化氛围与人文环境。学校德育的目标,则直接指向学生的精神生长与实践成长。扬州市朱自清小学结合“朱自清”校名的地域特点与文化优势,在校本德育课程建设过程中,从明确“自清文化”内涵、营造物化的育人环境、规划合理的实践路径、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等方面,积极开展校本德育中文化浸润的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相似文献   

9.
黄伟 《江苏教育》2023,(45):21-23
课程育人是当代学校课程建设与实践的核心价值追求。为实现这一价值目标,学校在进行课程设计与实施时,要用好课程资源以激活育人价值,优化课程结构以增强育人功能,丰富课程实践以凸显育人成效,创新课程评价以推进育人深化。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岗课赛证融通与课程思政建设协同育人的价值、实践模式和协同育人现状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从建立学校引导机制、完善专业建设机制和提升课程实施质量三个方面构建高职院校岗课赛证融通与课程思政建设协同育人方案。  相似文献   

11.
从本质上讲,一般的网络恶搞并没有很多的恶意,往往只是一种自娱的手段或需要。但恶搞也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短暂快乐的同时,也带来各种不良的信息和道德法律问题。对于网络恶搞,一味的指责与批判是非理性的,关键在于清醒地认识和正确地引导与规约。  相似文献   

12.
大众传媒的变化跃迁,极大地影响和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和生存环境。由于当代青年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心理特征等方面与前几代青年有着显著的差异,具有独特的群体个性。大众传播媒介对青年的认知、行为和心理及社会分层等方面,都产生广泛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高句丽史研究是中国民族史与东北民族史的研究重点,近年来出现了大批的研究成果,文章尽量全面回顾了2005-2010年间高句丽史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对该领域的研究特点做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4.
论文通过研究我国文学翻译家江枫有关雪莱诗的歌翻译作品,结合他的诗歌翻译标准及技巧,深入研讨了他在诗歌翻译中提出的"翻译诗歌,形似而后神似"思想,探索出其诗歌翻译作品中蕴涵的美学原则和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5.
媒介责任是一个内涵甚广且相当复杂的概念,是对作为整体的媒介对国家、民族、历史、人文应担负怎样的责任的系统探索。对媒介责任的探索,则是将媒介这一复杂变动的社会有机体,与诸多社会历史伦理道德重要因素进行价值碰撞的多元思考,这种思考也是培养大学新闻专业学生系统整体的媒介宏观意识的第一步。目前我国传媒表达中常出现孤立性、没有历史观、偏重感性缺乏社会背景的现象。在新闻专业课程设置中,媒介责任教育缺失,对比美国大学展开的媒介伦理研究,我国大学新闻专业教育应系统引入媒介责任教育内容。  相似文献   

16.
大众传媒的变化跃迁,极大地影响和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和生存环境.由于当代青年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心理特征等方面与前几代青年有着显著的差异,具有独特的群体个性.大众传播媒介对青年的认知、行为和心理及社会分层等方面,都产生广泛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后出师表》是研究诸葛亮的重要材料。自清代开始,《后出师表》的真伪成了学者们争论不休的话题。针对这一问题分别有正反两种观点。综合20世纪以来前人的研究成果,搜集关于证明《后出师表》真伪的各种依据。针对同一个论争点,学界分别有支持和反对两种观点。分别列出不同论争点的正反两种观点,总结陈述并细致分析这些观点。最后根据不同的论争点如《后出师表》的出处问题、感情基调与用语问题、涉及的历史人物等提出自己的观点,即《后出师表》确实出自诸葛亮之手。  相似文献   

18.
2月28日,关于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的第二轮六方会谈在北京结束。这一轮六方会谈究竟取得了哪些成果,又存在哪些分歧呢?本文试对此作一述评。 一、缩小分歧 积累共识 第二轮会谈无疑艰苦而复杂。会期不定,悬念不断,一直开了四天,闭幕式也多次推迟,但是会谈取得了一些重要共识,并涉及实质内容。北京六方会谈主席、中国代表团团长、外交部副部长王毅2月28日在记者招待会上强调,《主席声明》作为启动六方会谈后的第一份文件,它所传递的重要信息是:通过对话和平解决核问题;采取协调一致的步骤解决核问题及其他关切;6月底前举行第三轮会谈。他还进…  相似文献   

19.
刘勰应是对左思作品进行较全面批评的第一人。他高度肯定了左思的文学才能。不仅指出了其创作的总体风貌 ,而且察觉出了其独特风格特征。认为左思的文学成就突出反映在《三都赋》和《咏史诗》上 ;另外也指出了其创作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现在看来 ,刘勰的批评有的地方有失偏颇或不甚深入。  相似文献   

20.
遑论人文对数学科学的反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数学对科学技术及其他领域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而人文教育对数学科学又具有反哺的作用。本文的撰写目的是使更多的人认识到在数学科学的发展、教学和研究中加强人文教育的意义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