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教育主体评议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对教育主体的认识是教育理论的基本同题,重新认识教育主体意义深远.以往对教育主体的认识,有"教师主体论"、"学生主体论"、"教师主导一学生主体论"和"双主体论"等.在分析上述理论基础上,本文提出"主体‘一体两面'论".在同一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主体,它具有"一体两面"的结构,体现"互主体性模式".教育质量的前提就是调动"两面"的积极性,其基础是创设民主与平等、交流与理解、自由与宽容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当前教育理论习惯于从集体主体的角度来探讨教学过程的主体问题,常常使人从教师和学生这两类角色的地位和作用这个角度界定教学过程中的主体问题,常常以教师或学生集体的共同的特征为出发点来构建教育教学理论大厦。反过来整个理论大厦又进一步维护集体主体的地位。个体主体是参加教学活动的起点,也是建构交往教学理论的起点,而交往机制是交往教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教育活动中,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之间是一对相互依存,统一于一体的关系。师生双主体论把培养和发挥师生主体作用看成教育的基本规律和根本目标,把教与学的对立关系转化为师生互动关系,实现教与学的有机统一。重视师与生主体共同发展是现代教育的观念,是教育规律的集中体现。促进师生双主体的共同发展,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建立起真正的、平等的“人”与“人”的关系,进一步增强发展学生主体地位的自觉性,重视教与学的可持续发展,积极推进“名学校、名校长、名教师”建设工程。  相似文献   

4.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人们对这一“主导——主体”论早已形成共识。而其中教师的主导作用,集中到一点就在干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和教育人本论是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所以,素质教育必须站在“人”的高度关注教育。素质教育关注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关注的是人的发展。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学生主体地位的构建,强调培养具有独立个性、独立人格的人,成为真正主体的人。课堂教学的  相似文献   

5.
胡弼成在《大学教育科研》2008年2期撰文指出,“教”和“学“是一个过程的两个侧面,但不是两个过程。学生的”学“是教育的出发点和目的,学生是整个教育活动中的主体之一面;教师是教育实践的实施者之一,其永远处于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地位,我们没必要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否认教师足教育的主体。在教育中.教师和学生都是教育活动的行为者,二者共同构成主体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教师和学生共同构成教育过程的完整主体,既有教的一而,也有学的一面。“一面两体”构成了教育过程的唯一主体。他们协同地认识和改造着满足其需要的客体。因而,需要提倡把师生关系建立在教育主体两面之间的平等交往基础之上,把教育双方都看作是统一教育活动的两面。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的提出 在教育活动中,谁是主体?教师、学生分别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关于这个问题,人们历来坚持“教师中心论”、“教师主体论”,强调教师在教育活动过程中的权威意志。  相似文献   

7.
主体论是高扬人的主体性,强调人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哲学理论,为我国的主体教育及主体教学论奠定了厚实的理论基础,对我国的教师培训也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在研讨式教师培训中应用主体论,我们特别强调明确培训机构的办学主体责任;突出学员在治学中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在导学中的主体作用;重视培训系统运行的主体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
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关系一直是教育思想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都具有主体地位,课堂教学是双主体交互作用共同发展的活动,应该贯彻"双主体论"。  相似文献   

9.
学生是教育对象,更是教育主体,教育活动应当是主体性活动,教学过程也就当是主体教学过程。教育现代化要求培养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开拓创新,全面发展的人,要求教师本身必须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意识,课内切实保障学生主体地位,课外开展丰富多采的活动。课内课外相结合,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培养其主动精神和创造才能,达到自我提高,自我完善。  相似文献   

10.
一、师生主体间性理论与启智教育的困境"主体间性"是指"主体——主体"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理解、彼此尊重等关系的内在性质。(詹艾斌,2008)根据这一理论,传统教学论观点中,不论是把教师看作是权威还是淡化教师的作用,或将教师作为学生背后的指导者,都是不完善的。真正的教育既不能忽略教师的作用,也不  相似文献   

11.
学习既是教育的本体或本原,也是教育的目的或归宿。不同的教育观又蕴涵着不同的学习观。主体建构的生成性学习以创新发展为价值追求,与创新教育关系密切。本文论述了生成性学习的概念、要素特征及其与现代创新教育的关系,旨在拓展有意义学习和教学的思路、方式和态度或心态。  相似文献   

12.
我国学界对教学主客体的研究都是以微观教学过程即课堂教学过程为出发点的,因此忽略了管理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从宏观教学过程这一角度,教学主体系统应纳入管理主体,即教学主体系统应由教的主体、学的主体和管理主体构成。管理主体的引入,可以充分调动教学过程中的一切积极因素,协调构成教学过程各种要素的关系,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主体协同教学扎根于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之上,应用并完善于教学实践之中,以现代教育价值观为指导,坚持新课改"发展为本"的理念,以主体协同为基础,以信任合作为前提,以合作学习为方式,以适合性教育为原则,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为宗旨,以教师、学生、家长等多主体协同、全方位互动为机制,以学生的精神生命参与为动力,倡导主体互补选择策略、目标问题导向策略、教学环节设计策略、独立合作交替策略、知识建构内化策略和措施自我改进策略,理顺并聚合教育力量,优化并整合教学程序,渗透并融合现代教育价值观,突破传统教学的时空局限,以实现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通用技术课程蕴含着丰富的育人价值,发现通用技术学科的德育价值,进行学科德育要素设计是落实通用技术课程学科德育的前提.以苏教版必修教材为例,通用技术教学中实施学科德育的策略包括:挖掘通用技术学科中的德育要素,构建通用技术学科"5+X"德育范畴;实施基于真实情境的项目教学,设计系列挑战性任务;提升通用技术教师德育素养,发挥教师德育价值等.教师应在教学中从单元教学、课时教学、学习活动、学习评价等方面科学设计德育要素,实现学科教育与德育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5.
对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模式进行分析与研究,构建了体育专业术科“单元探究式”教学模式.实践证明,体育术科“单元探究式”教学模式符合我国高等体育教育改革与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人才的需要;体育专业术科“单元探究式”教学模式,不仅适应体育教育专业术科,也适应其它专业和学科.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等院校教学改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必然.  相似文献   

16.
合作学习与主体性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合作学习是实施主体性教育的教学策略之一。合作学习与主体性发展的关系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体现:其一,合作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其二,主体性是合作学习得以进行的保证。因此,通过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7.
建构主义强调知识的主体性、结构性和个体性,对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为克服教育学科存在的注重教师机械传授、忽视学生能动参与;注重片面知识灌输、忽视全面能力培养;注重一般统一要求、忽视深入个别理解的弊端,必须改革教学方式,明确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提倡主体性学习;注重知识的结构和探究过程、提倡探究性学习;重视理解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提倡个性化学习,这样教育学科教学才会充满生命的气息和青春的活力。  相似文献   

18.
育德是学科教学的内生追求,学科教学是育德的有效途径,学科育德的特征是隐性育德。学科教学的现实样态主要体现在育德缺位、课堂育德、育德随意化、育德运动化。要充分发挥学科育德价值,提高学科育德效果,必须增强学科教师育德观念及育德专业化水平,发挥多学科育德合力,定期开展学科育德教研,在课前设计、课堂活动及课后实践中都要凸显育德价值,借助健全的学科育德支持及评价机制,让育德真正走进学科教学日常生活,以学科教师务实而富有实效的“常态化”工作,促进学生道德提升、精神成长。  相似文献   

19.
文学题材并非是简单地对文学所表现的生活内容作出分类,它本身就是文学发展变化的历史产物。它不仅是文学史研究的对象,而且某几类题材被命名、被反复阐说、被赋予特殊的意义,这本身就形成了特定的文学史范畴。基于这一理论前提,本文对“乡土文学”和“农村题材小说”这两个现有文学史范畴并不当作一种既成事实进行接受,而对它的生成与使用以及其背后的意识形态动机进行考察,力图从一个侧面获至关于中国当代文学的发生信息。  相似文献   

20.
将创造教育导入学科教学,既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主要是将创造教育的理念、内容和方法技巧等全面融入学校学科教学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因此,必须在构建创造教育教学保障机制的基础上,培养一支具备创造教育能力的教师队伍,同时完善与学科教学相适应的创造教育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