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7 毫秒
1.
用HSI—1型肌纤维组成测定仪对我省11个项目108人的最大等长伸膝力量(MVC)、相对肌力(RMVC)、腿围(C),男子股外肌肌纤维%及多项机能指标进行测定,对我省18—25岁男运动员肌纤维特点与运动能力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快肌组(FT为62.30±9.59%)和慢肌组(FT为4261±5.94%)在纵跳高度、无氧功率、去脂体重、RMVC、MVC、VO2max等指标存在着显著差异(P<0.05~0.01),快肌组明显高于慢肌组。运动员的肌力(MVC、RMVC)与FT%间呈中度、高度相关(r=0.64,r=0.77.P<0.01):MVC与肌围(C)密切相关的项目有蹼泳、短跑、水球、棒球;纵跳高度、无氧功率与FT%相关的项目有短跑、游泳、水球、棒球;FT%与身高、体脂%,去脂体重、腿围、反应时、背力、握力、肺活量、VO2max等指标无明显的相关。除体脂%外,男子上述各指标高于女子;女子游泳与中长跑运动员各项指标无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上坡快走与上坡慢跑两种不同运动形式相同速度运动过程中的摄氧量、心率、RPE、核心温度、步频等指标的实时监测,探讨人体在运动过程中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特征.方法:选取10名20~25岁的健康男性作为受试者,分别进行上坡快走和上坡慢跑(跑台速度6.4 km/h,坡度10%,运动时间40 min),采用MOXUS气体分析系统以及核心温度检测系统对受试者的相关生理指标进行实时监测.结果:(1)上坡慢跑与上坡快走相比,20 min后最大摄氧量百分比较高(P<0.05);(2)上坡慢跑与上坡快走相比HR较高,且在25 min后所有时间点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3)在20 min后的所有时间点,上坡慢跑与上坡快走相比核心温度较高(P<0.05);(4)上坡慢跑10 min与35 min、40 min的最大摄氧量百分比相比较低(P<0.05);上坡快走10 min最大摄氧量百分比与其他时间点相比较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1)上坡慢跑比上坡快走心肺反应更为强烈,能量消耗更多,这可能是上坡慢跑过程中步频较高等因素导致;(2)上坡慢跑比上坡快走运动结束时核心温度变化大,这可能与上坡慢跑时运动强度和能量消耗较高有关;(3)在上坡慢跑与上坡快走运动过程中,二者糖消耗基本相同,上坡慢跑过程中总能量消耗较高是由脂肪消耗更多导致.  相似文献   

3.
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索能够测定肌纤维组成的无损指标。首先让受试者做两次最大用力等长伸膝,较大的作为最大等长收缩力量(MVC)。测定出腿围(C)和相对肌力(MVC/C)等指标。在维持70%MVC 等长收缩至疲劳过程中,记录股外肌表面肌电图(EMG)信号和积分肌电图(IEMG)信号。受试者股外肌的肌纤维组成用活检测定法测定。实验结果表明,在维持70%MVC 等长收缩至疲劳过程中,肌电图功率谱平均功率频率(MPF)逐渐下降,IEMG 逐渐上升,股外肌FT%与MPF 的降低和IEMG 的上升之间存在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4.
短跑步频与肌纤维神经类型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调查访问、测量测验,在实验的基础上对短跑步频与肌纤维类型、神经类型之间关系以及训练对这种关系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步频与肌纤维类型是密切相关的,快肌纤维组成百分比越高,步频越快,快肌纤维含量越低,步频越慢,步频与神经类型关系密切;通过一定手段对步频进行强化训练,可以使步频明显提高,而且使肌纤维百分比组成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训练对步频与肌纤维类型之间的关系、步频与神经类型之间的关系没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5.
运动时肌氧含量无损伤测定与血乳酸变化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实验结果表明,进行12min递增负荷运动时,肌氧含量下降曲线与血乳酸上升曲线高度相关(r=0.983)。30s全力运动后,肌氧含量变化与最大功率输出具有较高的相关性(r=0.845),肌氧含量下降的最底临界值平均为O.D=-0.108±0.014。因此,运动时无论是长时间或短时间极星运动,肌氧都不会趋于零,可以科用肌氧含量变化曲线反映乳酸阈。同时,可以利用肌氧下降幅度反映最大功率输出。肌氧含量的无损伤检测为在运动实践中评定有氧代谢能力和无氧功率输出提供一个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研究红景天、红景天苷对小鼠不同肌肉骨骼肌纤维类型的影响,进一步探讨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筛选得出的小鼠按体重和耐力分为对照组、红景天组和红景天苷组,对其进行4周灌胃。检测腓肠肌、比目鱼肌、跖肌中Troponin I-SS(TnI SS)、Troponin I-FS(TnI FS)、Smad3和p-Smad3(Ser423/425)的表达,分析肌纤维类型的变化。结果:各组小鼠体重与腓肠肌、比目鱼肌、跖肌湿重无明显差异。与对照组相比,红景天组和红景天苷组小鼠腓肠肌中TnI SS表达明显增加,且红景天苷组促进表达效果优于红景天组,对TnI FS的表达无明显影响。对照组、红景天组和红景天苷组对Smad3的影响无明显规律性,但红景天组和红景天苷组可有效抑制腓肠肌和比目鱼肌中关键磷酸化因子p-Smad3(Ser423/425)表达。结论:4周红景天和红景天苷灌胃可增加慢肌纤维表达,促进快肌纤维向慢肌纤维转化。灌药对于p-Smad3(Ser423/425)表达的抑制,可能为肌纤维类型转化的机制之一,需运用转染等方法进一步研究机制。  相似文献   

7.
采用HSI-1型快慢机组成测试仪对东北师大体育系部分男生的肌纤维类型进行了测试,初步确定了受试者的肌纤维组成,为受试者合理地选择运动专项提供了参考信息。同时,采用无氧功率指标间接反映肌纤维百分组成,但未获成功.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短跑运动员快肌力量的发展,短跑运动的肌肉供能特点等几方面揭示了现代短跑训练的主要生理学特征,并以此为依据确立了发展短跑运动员的下肢屈肌群的力量是专项力量训练中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不同强度运动训练后成年SD大鼠比目鱼肌中不同肌纤维类型以及MHC亚型,旨在探讨不同强度运动训练引起比目鱼肌肌纤维和MHC亚型之间相互转化。方法:健康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安静组、小强度运动组、中等强度运动组和大强度运动组。取大鼠右侧后肢比目鱼肌,分别用ATP酶染色法鉴定I型和II型肌纤维;SDS-PAGE凝胶电泳技术分离MHCI、MHCIIa、MHCIIb和MHCIIx。结果:1)小强度运动使比目鱼肌I型肌纤维的面密度增加(P<0.01),II型肌纤维的面密度减少(P<0.05)。2)中等强度运动使I型肌纤维的面密度减少,II型肌纤维的面密度增加(P<0.05)。3)小强度运动使肌纤维MHCI%升高,MHCIIb%降低(P<0.01);中等强度运动使肌纤维MHCI%和MHCIIb%降低,MHCIIa%升高(P<0.01);大强度运动使肌纤维MHCIIx%升高(P<0.01)。结论:不同强度运动可以引起比目鱼肌MHC亚型之间发生变化,小强度运动引起MHCIIb向MHCIIx、MHCIIa、MHCI方向变化;中等强度、大强度运动引起MHCI、MHCIIb向MHCIIx、MHCIIa变化。  相似文献   

10.
大鼠分别经 6周高强度间歇性或持续性游泳训练后 ,测定伸趾长肌 (快肌 )肌球蛋白Ca2 + -ATP酶活性 ,发现间歇训练组大鼠该酶活性比对照组明显增高 ;持续训练组则出现下降。各组内大鼠的伸趾长肌肌球蛋白Ca2 + -ATP酶活性均未表现有意义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4~6岁幼儿移动性动作发展的外在表现和神经肌肉控制的内在机制。方法:通过粗大动作发展测试(Test of Gross Motor Development-3,TGMD-3)对跑、蹦跳和单脚跳进行评价,用BTS表面肌电测试系统时域分析的方法对完成动作时肌肉的积分肌电(Integrated EMG,IEMG)和时序进行研究。采用方差分析探讨不同年龄移动性动作发展水平的差异,计算年龄组×不同肌肉对标准化iEMG的影响,年龄组×动作类型对标准化共收缩指数的影响,结果:4~6岁幼儿移动性动作发展水平和下肢肌群iEMG值存在年龄之间的差异性,其中单脚跳的差异性最为明显(P<0.05)。标准化iEMG值股直肌最大、胫骨前肌其次。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动作复杂程度的降低,股直肌/股二头肌和胫骨前肌/腓肠肌的共收缩指数峰值越来越大。结论:TGMD-3作为幼儿动作发展评价工具具有可行性,其中单脚跳可优先作为移动性动作技能定性评价指标,该动作下肢肌群iEMG值可作为定量评价的代表性指标。幼儿在跑、蹦跳和单脚跳动作时,主要用力肌肉为股直肌和胫骨前肌。随着年龄增长,完成移动性动作时,iEMG值逐渐增大,膝关节和踝关节周围肌群协调性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2.
女子垒球运动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人格特征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及艾森克个性问卷 (EPQ)对 1 1 9名中国女子垒球运动员进行研究 ,结果发现 :( 1 )与全国常模比较 ,垒球运动员之SCL— 90各项指标得分较高 ;运动员各种心理问题检出率为 5 .0 4— 1 5 .9% ;以“躯体化”及“焦虑”比较突出 ;( 2 )在EPQ四种个性维度中 ,运动员与一般人群比较显得较外向 (E分高 ) ,掩饰性较低 (L分低 ) ;( 3)个性维度之精神质 (P)与其心理健康相关程度最高 ,其次为情绪稳定性 (N) ,而内外向性 (E)及掩饰性 (L)与心理健康相关程度较低 ,同一人格维度与不同心理症状的相关程度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3.
以经济学原理为基础,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和数理统计法计算我国7城市5个方面19个指标和分指标构成的城市化发展指数,运用社会学调查方法了解我国7城市居民体育需求水平:以探讨市场化发展与经济增长及体育需求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7城市1996、1999、2002、2004年市场化发展指数与经济增长、体育需求呈正相关的关系:各城市间的市场化发展及体育需求水平差异较大且不平衡。加速和完善经济体制改革是发展市场化程度、提高居民体育需求的根本前提。  相似文献   

14.
垒球比赛中的攻守战术是以投手为核心制定的。国外学者普遍认为,"一场比赛中,60%取决于投手"。鉴于国内从事垒球运动的运动员较少,投手的样本量较小,使用常规方法难于分析,故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垒球投手身体各关节屈伸肌力水平与出手速度进行相关性分析,以为实施针对性训练提供参考。研究中运用等速肌力测试系统对垒球投手的肩、髋、膝和踝等关节进行测试,测试速度分别取为60°/s和240°/s,依次代表最大肌力和快速肌力水平,选取最大峰值力矩作为研究指标,通过运动学方法测定投手的投球瞬间速度。研究发现,测试关节的屈肌群中,非投掷侧髋和膝关节的快速力量与球速相关系数都在0.8以上;伸肌群中,投掷侧肩关节最大力量与出手速度相关度最高,R=0.813。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最大吸氧量被看作是评定耐力运动成绩的最好指标。但Hill没有证明作为最大吸氧量特征的吸氧量稳态。吸氧量稳态也没有得到后来研究者的证明。耐力运动的成绩不仅受肺系统摄取O2和心血管系统运输O2的限制,而且还受活动肌本身的一些因素的限制。最近一些研究还表明,最大吸氧量与耐力运动成绩无明显关系,而跑台跑的峰速度和无氧阈与耐力运动成绩密切相关,并可作估测耐力运动成绩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259例哈尔滨体育学院职工身体成分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韩国ZEUS 9.9电阻抗身体成分测试仪,对哈尔滨体育学院259名离、退休及在职职工进行身体成分测试,并将测试结果分为6个年龄组分组统计,分析探讨男女各年龄组身体成分的变化趋势,发现各年龄段的男职工体重指数(BMI)均高于正常值,身体年龄普遍大于生理年龄,体脂肪百分比均高于正常水平,内脏脂肪水平除20-30岁年龄组其余均超过警戒范围;而女职工的体质指数均在正常范围,身体年龄则均低于生理年龄,体脂肪百分比和内脏脂肪均在正常范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我国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肩关节肌群力量特征。方法:通过 ISOMED 2000肌力测试系统完成了我国男子自由跤运动员(健将12名,优秀9名,一般15名)肩关节屈、伸与旋转运动的测试与分析。结果:(1)不同类型肌力的伸肌优于屈肌,旋内优于旋外(P <0.05);(2)静力状态(0°/ s)下的平衡与稳定力量较好,快速状态下(180°/ s)的这种稳定易被打破;(3)不同水平运动员肩关节的 PT/ BW0°/ s、APT/ BW0°/ s、AP180°/ s、WF180°/ s等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4)不同水平运动员肩关节 F/ E0°/ s、O/ I0°/ s、L/ R0°/ s、F/ E180°/ s等稳定性肌力指标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结论:(1)动态条件下的肩关节稳定性力量需要加强,尤其是快速状态下的稳定性力量;(2)两侧肩关节无论在屈伸肌群还是旋内外肌群均存在一定程度的非均衡性,加强关节的均衡性练习可能是避免运动损伤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3)该项目运动员在最大力量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优先发展快速力量与力量耐力(尤其是快速力量)可能更有利于运动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运动员视觉动作反应准确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反应的准确性为指标,比较了5名受试者在静止、慢走、快走、慢跑和快跑5种状态下的视觉动作反应成绩。结果表明,当视觉刺激呈现的频率不变时,受试者在静止状态下练习所得的视觉动作反应的准确性,在快走、慢跑和快跑状态下会有所下降;在活动状态下反复练习,可以提高该活动状态下的视觉动作反应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中国男篮在第27届奥运会上与世界水准差距的同异反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第27届奥运会中国男篮与世界水准在14个技术项目的同异反分析,把中国男篮与世界水准的差距分为5种类型,其中中国队在2分球命中率、罚球命中率、封盖三项技术上已达到世界水准;投篮命中率、3分球命中率与世界水准差距较小;平均每场总得分、失误与世界水准有一定差距;促使对方失误得分、快攻得分、助攻、篮板球与世界水准有较大差距;二次进攻得分、断球、限制区内得分与世界水准差距最大;据此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不同强度运动肌氧含量变化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近红外光谱测定技术 (NIRS) ,通过监测不同强度运动 (10s、45s全力运动和 6min稳态亚极量运动 )下肌氧含量的变化 ,揭示无氧代谢和有氧代谢过程中肌氧供给和消耗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不同负荷变化和不同运动能力都能影响肌氧含量的变化 ,并且基于NIRS技术的肌氧指标可作为一项无损测定的、敏感的指标 ,用于反映运动能力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