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张,政府对众多非重点高校的投入远远满足不了新形势下高校发展的需要,负债发展已成为这些高校发展的必然选择,无形中加大了高校办学的财务风险。为了规避高负债运作的财务风险,应建立相应的高校财务预警体系,以有效预防和降低高校财务风险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我国高校债务的出现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和举债兴教的结果。高校举债不仅改变了高校传统的筹资办学模式,而且其规模和速度前所未有。债务风险随着债务的快速积累而凸现,成为社会和政府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之一。扩大基本建设、政府投入严重不足、高校收入单一以及高校间激烈竞争等是高校负债的主要诱因。强化政府责任、严格各方监管、确立财务风险预警、发挥高校自身优势和拓宽公共筹资渠道等措施是化解高校债务风险的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3.
贷款是中国大学筹集资金的重要途径。目前,央属高校随着规模扩大、在校生人数的飙升,贷款规模呈现快速上升的势头,贷款增长速度已远远超过了高校收入增长的速度。政府自上而下政策性引导、银行改善资金流向以扩大业务空间、高校摆脱扩招后财务困境等是央属高校贷款融资的重要原因。高校要科学评估财务状况,构建稳定的财务运作机制,确保经费来源的多样性和稳定性、资金数量的充足性、经费使用的效率性,实现高校财务安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高校规模快速扩张与教育投入不足之间的矛盾也日渐凸显,仅仅靠财政拨款和学费收入已经满足不了学校的需要,贷款则成了高校筹集资金的新宠,可是贷款的出现又带来新的问题——高校财务风险。本文从分析高校财务风险原因入手,提出构建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论高校银行贷款财务风险的控制与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政府不再包揽庞大的高等教育经费及其运营,而是鼓励各高校通过市场机制,实施教育资金的多渠道筹集。本文针对一些高校所存在的过度负债而导致财务危机及严重影响学校正常运行和持续发展的现状,在深入分析高校负债贷款中存在问题及其成因的基础上,论证了高校贷款额度控制与风险评价的模型,提出了加强控制、管理,有效防范高校银行贷款风险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高校贷款的理性思考和解决方略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高校贷款是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既成事实”,也是高等教育发展中面临的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负债经营”是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特点。高校贷款与教育市场化和高等教育规模扩张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各种因素“叠加”的结果,对此政府、银行和高校都有一定的责任。如何理性地看待这一现象,如何有效地化解可能出现的风险,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必须正视和急需回答的一个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7.
论高校贷款风险化解中的政府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的决策下,1999年开始全国兴起高等院校投资热潮。为解决扩招所带来的办学经费不足问题,众多高校以贷款方式向银行融资。银行贷款对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同时,有些高校的巨额贷款使高校财务处于高风险状态,作为高校主管部门的政府,应承担化解高校贷款风险的职责,保证高校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8.
自1999年高校合并风潮的兴起、招生规模的扩大以及各院校迎接教育部评估的到来,高校贷款的情况十分普遍,为了避免出现财务运转困难,及时化解和防范财务风险是十分必要的,主要措施有:争取政府加大对高校的投入;建立行之有效的贷款资金管理机制;完善高等院校收费制度,建立健全高等教育培养成本分担机制;做好筹资决策,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支出;树立风险意识,适度控制举债规模;加强贷款资金管理,避免资金浪费及不必要的损失;广开筹资渠道,全方位提高防风险能力;加强高校内部管理,挖掘内部潜力,增收节支,增加学校积累,提高还贷能力。  相似文献   

9.
通过贷款方式负债发展是各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过程中高校所面临的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20世纪60年代,日本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其高校也利用贷款方式来筹措部分办学经费,并经历了"贷款规模膨胀-还贷危机治理-贷款融资稳定"的发展过程。现在,日本高校贷款无论是贷款规模还是贷款资金来源都趋向稳定,我国高校正在经历由"贷款规模膨胀"到"还贷危机治理"的过渡阶段。本文对中日两国高校贷款融资的历史及现状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的高校贷款制度提供借鉴性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0.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SBM模型)测算1999年-2012年中国地方高等院校的办学效率发现,我国省域间地方高等院校办学效率出现空间集聚格局,地区间办学效率差距有所缩小.同时,采用空间计量研究发现,地方政府高等教育投入努力程度、地方政府间财政竞争、财政分权变量对我国区域地方高等院校办学效率具有挤出效应,并且财政分权变量表现出负的空间外溢性特征;相反,财政转移支付规模的扩大有效地提高了我国区域地方高等院校办学效率并表现为正的空间外溢性特征.因此,可以通过加强高等教育经费使用管理与完善地方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等途径有效提高我国地方高等院校办学效率.  相似文献   

11.
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区域分布的变化及其政策含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教育资源的空间配置是一个国家内部不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分析的基础上,运用首位规模、首位比和分布系数等一系列指标对我国1997年和2002年的高等教育、人口、经济和城市资料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比较我们发现:(1)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的空间布局在行政区内的分布状况仍基本保持原有的不均衡状态。表现在2002年与1997相比,各行政区内首位规模急剧扩大,同时,首位比超过0.5的城市数量增加;从分布系数的指标来看,各行政区内相对于人口分布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现象比较严重;高等教育各行政区内相对经济发展水平而言高等教育的资源分布比较均衡。除了个别省份外,从1997年到2002年,分布系数各项都没有大的变化,只是略有波动。(2)我们考虑了高等教育质量因素后,对高等教育资源在行政区内的分布状态有一定影响。最后,本研究为我国高等教育空间布局调整提供了相应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民办高等学校区域分布、时间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办高等学校数是衡量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以往的研究证明,经济发展和公立高等教育发展是影响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本文建立了以民办高等学校数为因变量,以GDP和公立普通高等学校数为自变量的回归模型,并利用我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2002年、2005年和2006年的有关数据,对回归模型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区域分布及其时间变化受GDP及其变化的显著影响;独立学院区域分布受公立普通高等学校数的显著影响;民办高等学校区域分布及其时间变化同时受GDP和公立普通高等学校数及其变化的显著影响。以市为单位进行的分析发现,以省为单位的分析结果会低估公立普通高等学校对于民办普通高等学校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1999年扩招以来中央预算内财政支出和地方预算内财政支出为研究对象,采用1998年和2003年中央部属院校和地方所属普通高等学校预算内生均经费作为主要指标进行实证研究,以此来分析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投入的变化特点,并得出结论:中央投入在扩招过程中相对集中,从而强化了高层次地区的优势,而地方投入的基础性作用增强,有效地对中低水平地区予以支持,最终使地区间高等教育经费差距有所缩减。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三十年高等教育管理关系大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革,高等教育亦不例外,其突出表现是高等教育管理中的关系大调整。经过调整,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教育主管部门与行业主管部门的关系、政府与高校的关系、高校与市场的关系、高校与受教育者个体及其家长的关系、高等教育结构关系等六大关系逐步理顺,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创造了较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
高校形成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高校应正确认识办学特色的内涵,明确形成办学特色对高校自身发展的意义,在此基础上采取积极的策略,正确定位,通过培育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来形成办学特色,从而赢得社会的认可,促进高校更好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6.
扩招十年来中国普通高校经费收入的变化及解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8年以来,中国普通高校的筹资模式发生了巨大变革.中央高校生均总收入稳步上升,地方高校增长停滞,生均财政拨款趋于下降,两者之间的差异逐步扩大.地方高校已由"政府投入为主"的模式在现实中演变成"政府和个人投入两为主"的模式.将这种特征置于地区财政能力、公共资源竞争、居民收入以及国际比较的背景下,既可以看到客观、合理的一面,又可以看到不合理的一面.在稳定学费水平的政策规定下,地方高校未来收入的增长空间将主要、也只能依赖财政投入的增加.  相似文献   

17.
我国高校设置近百余年的发展带有七个方面历史的烙印:院校的分离与合并、高师独立与融合的纷争、重点大学制度、分区设置原则、部门办学的争端、私立高校的兴衰与外人办学的立案.  相似文献   

18.
高等学校职能判断标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是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的一个基本问题。高等学校的职能具有历史性。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社会的发展,必然要求高等教育与之相适应,因此,高校新的职能迟早会出现。高等教育史证明,哪个国家及早对高校的新职能做出判断并付诸实践,哪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就会有历史性的突破和质的改变。对现有高校职能的审视告诉我们,客观性、目的性、社会需要性,以及以一种思想为先导和经常性的学校活动,是判断高校职能的标准。  相似文献   

19.
In recent years, closing down private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HEIs) has become a serious problem in China. It seems that doubt is cast on the rationality of private HEIs and severe competition contributes a lot to their development. Many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self-development are caused by both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priority should be given to the evolution of an idea to provide a positive environ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HEIs. This paper is an effort to deal with the statement that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is a seller's market and aims to do an objective estimate of the development space for private HEIs. In addition, it shows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establishing the prediction system for relevant issues of private higher education to guarantee the sound development of private HEIs. Translated from Gaodeng Jiaoyu Yanjiu 高等教育研究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2006, (5): 46–53  相似文献   

20.
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administrative system of higher education then was characterized as “centralized”, “Tiao and Kuai” were segmented (some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were directly administered by provincial governments, and some were affiliated to the relative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s of the state) and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HEIs) were government-run. The reform in the administrative system of higher education launched in the 1980s broke down the segmentation of “Tiao and Kuai”, and changed it into a new administrative system emphasizing the role of the provincial governments (“Kuai-oriented mode”). Thus, HEIs gained more autonomy and tremendous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the relation between HEIs and the government. However, weakening the government’s administrative control over HEIs and readjusting government-HEIs relations are still the main concerns in reforming the administrative system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Journal of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2005 (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