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环戊二烯钠为引发剂,对丙烯腈在四氢呋喃中的聚合反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单体与溶剂配比对丙烯腈聚合的影响,并且用粘度法对聚合产物的粘均分子量进行了表征。发现环戊二烯钠/四氢呋喃体系对丙烯腈聚合反应具有一定的引发活性,且随着引发剂用量增加聚合反应转化率增大,聚合产物的分子量下降;延长反应时间,转化率和分子量都增大;反应温度升高聚合反应转化率及产物的分子量均降低;溶剂用量的增加,聚合反应转化率及产物分子量均降低。  相似文献   

2.
鲫鱼不同组织抗菌肽抑菌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菌肽具有分子量小,活性强,抗菌谱广等特性,为非特异性免疫的关键因子。为研究其抑菌活性,取鲫鱼为研究对象,以60%乙腈和1%三氟乙酸为提取液,从鲫鱼的肝、肾、鳃、皮肤粘液中提取抗菌活性物质,用大肠杆菌和鳗弧菌检测其抑菌活性。结果显示,肝、肾抑菌效果明显,皮肤粘液与鳃次之,其抑菌效果有组织特异性;对该提取物进行热敏性检测,热处理样品抑菌圈直径略有减小,结果显示鲫鱼各组织均含有热不敏感的抗菌肽。  相似文献   

3.
甘草次酸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草次酸属于五环三萜类化合物,是多种天然产物的功能性成分,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并显示出多种生物活性,如:保肝、抗癌、抗炎、抗菌、抗病毒等多种药理作用,并具有良好的抗癌活性,且本身毒性较低。甘草次酸已被应用于临床,药用开发前景广阔。因此,本文以甘草次酸为先导化合物,在其C-3位进行了结构修饰,偶联了氨基酸以提高其水溶性,共合成了3种新的中间体和3种新的目标产物,并利用IR和~1H NMR波谱技术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4.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是近年来一种非常普遍和有效的合成分子量分布较窄和目标产物可控的活性自由基聚合技术.本文以PEG6000为原料,采用ATRP法制得了大分子引发剂Br-PEG Br.大分子引发剂的结构通过IR和1H-NMR测试方法进行了表征.通过对两种产物的IR和1H-NMR图谱的分析,探讨了投料顺序对反应体系pH值和反应副产物的影响,从而得到一种优化的实验方案.  相似文献   

5.
积雪草酸(asiaticacid,AA),是积雪草提取物中的五环三萜烯类组分之一,具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本文以积雪草酸为先导化合物,对积雪草酸C-2位,C-3位和C-28位进行结构修饰获得了积雪草酸衍生物3β,23-二羟基熊果-12-烯-28-醇,借助于IR、1HNMR和13CNMR对相关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最后与积雪草酸(AA)、oxacillin(苯唑西林)和norfloxacin(诺氟沙星)三种物质进行了抗菌活性的对比。结果显示:积雪草酸的抑茵活性较好,而目标产物的抑菌活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抗菌肽是具有抗菌活性的肽类的总称。目前发现抗菌肽或类似抗菌肽的小分子肽类广泛存在于植物、昆虫、两栖类、水产动物及哺乳动物中,在机体抵抗病原的入侵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抗菌肽与传统的抗生素相比具有分子量小、广谱抗菌、热稳定性好、抗菌机理独特等优点。本文对其结构特征、类型、生物活性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概述,并对其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以科研为导向,设计和开设的"光响应茶皂苷元纳米胶囊的制备及其抗菌活性研究"研究性综合实验。通过本实验,学生体验了查阅文献、了解实验原理、确立研究思路和策略、制备产品、表征性能、处理数据、分析讨论、撰写实验报告等完整的科研过程,掌握了天然产物的水解和提纯、纳米胶囊的制备、物质的化学反应性质、光谱表征、抗菌活性研究等相关知识。实践表明,本实验选题针对性强,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综合实验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8.
在离子液体辅助下,采用两步水热法制备纳米球形Ag2CO3/Ag3PO4核壳材料.用XRD,SEM,TEM,EDS和UV-Vis spectrum对产物进行了表征,通过可见光催化降解甲基橙试验,对产物的光催化活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合成产物为纳米级球形Ag2CO3/Ag3PO4核壳结构,颗粒大小为50~200 nm.Ag...  相似文献   

9.
实验采用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与锂盐来制备复合电解质薄膜,通过偏光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仪对薄膜样品进行分析和表征,研究了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和锂盐浓度对电解质薄膜导电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EG/Li^+离子导电薄膜中存在球状结晶现象,复合电解质薄膜导电性能与分子量和结晶度均有关。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近30年来茂金属催化剂的研究进展,以及不同种类的茂金属催化剂对催化烯烃聚合活性、聚合物结构和分子量大小的影响的最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1.
以壳聚糖为原料,三聚磷酸钠(TPP)为交联剂,乙酸乙酯为油相,司班80和吐温80为分散剂的乳液交联法制备壳聚糖微凝胶.FTIR表征微凝胶结构.研究结果发现,当醋酸浓度为0.13mol/L,壳聚糖溶液浓度为2.5%,交联剂与壳聚糖的质量比为0.15,油水比为1.20:1时,壳聚糖微凝胶的溶胀能力最大.此条件下制得不同分子量壳聚糖的微凝胶,其溶胀能力随壳聚糖的分子量减小而增大,且微凝胶具有pH值和盐敏感性.  相似文献   

12.
结合制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要求和学科前沿方向,该文设计了"复合抗菌材料制备与性能"综合实验。分别以生物炭(BC)和聚丙烯腈(PAN)为载体,以复合季鏻盐为抗菌药物,制备了2种复合抗菌材料,利用平板法测定了它们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性能。该实验项目包括复合季鏻盐、生物炭和纤维薄膜材料的制备与结构的表征,吸附性能和抗菌性能测试等内容,涉及高压静电纺丝仪、紫外-可见光谱仪、红外光谱仪、电喷雾质谱仪和X-粉末衍射仪等应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和研究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验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一、碳族元素在高考中涉及的内容①金刚石、石墨、晶体硅、二氧化硅的结构和性质比较.②C、CO的还原性,CO2的性质、制取、检验等.③CO2与NaOH溶液反应产物的确定,各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及计算.④碳酸盐、碳酸氢盐的性质及比较.⑤传  相似文献   

14.
以2,4-双卤代甲苯和三苯基膦为原料,制备了3种溴化双卤取代苄基三苯基季鏻盐。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喷雾质谱和电导法对其进行了组成分析和结构表征。利用平板法和二倍稀释法测定了所制备的季鏻盐对金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抗菌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3种季鏻盐对金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都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该实验作为应用化学、化学生物学和制药工程等专业的综合化学实验项目,使学生了解取代季鏻类抗菌剂的制备及其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研究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锻炼学生组织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相似文献   

15.
围绕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设计了CO2和环氧化物共聚合成聚碳酸酯二元醇综合实验,主要包括CO2与环氧丙烷共聚反应和高分子产物表征分析两部分。首先,通过聚合温度、催化剂用量等核心反应参数的考察优化,并结合凝胶渗透色谱对共聚物分子量的分析,成功合成了分子量为5.2kg·mol-1且分布较窄的聚碳酸酯二元醇产物。随后,借助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共聚产物进行了表征,表明目标产物聚碳酸酯二元醇上同时含有聚碳酸酯和聚醚链节,其链段上CO2摩尔分数为28.6%,而环状副产物碳酸丙烯酯的质量含量仅为7.3%,实现了CO2与环氧丙烷的选择性共聚。  相似文献   

16.
合成了亮氨酸水杨酸席夫碱及其与锰(Ⅱ)的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磁化率、红外光谱、电子光谱等手段进行了表征,实验发现,配合物的抗菌活性优于配体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7.
工业化制备了一种磺甲基酚醛树脂P-SMP并测试了它在聚磺钻井液体系中的性能.同时,P-SMP的分子结构通过元素分析和凝胶渗透色谱得到表征.结果表明:P-SMP是一种聚合度为1~3的磺化羟甲基苯酚低聚物的混合物. P-SMP分子结构中的硫元素含量与SMP-Ⅰ相当,而氧元素含量明显比SMP-Ⅰ高.这意味着P-SMP拥有更多的羟甲基。多羟基和低的平均相对分子量是P-SMP比SMP-Ⅰ具有更加优异的抗高温降滤失性和降黏性的根本原因.尤其是在150℃以上温度使用时,P-SMP效果更好. P-SMP低聚物已经在西门1井钻探中得到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8.
使用自组装法制备得到SiO2颗粒,测试得到其平均孔径约为3.61nm,此孔径大小与模板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的分子层间距有关。将自组装得到的SiO2颗粒依次浸泡于硝酸银(AgNO3)溶液和硫代硫酸钠(Na2S2O3)溶液中,反应后光照此混合液得到复合材料Ag-SiO2。此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可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紫外-可见光谱(UV-Vis)及红外光谱(FT-IR)来表征,产物为球状复合颗粒,其中Ag纳米粒子被均匀的锁定于SiO2颗粒中,避免了Ag粒子的聚集。在抗菌性测试中发现此复合颗粒的抗菌性优于单一纳米Ag,文中还讨论了此类抗菌剂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9.
分别研究了在酸、碱催化下对硝基苯乙酮与对硝基苯甲醛的交错缩合反应,并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其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碱催化下反应活性高,反应能在较低温度下进行,反应产物为1,3-二对硝基苯基-3-羟基丙酮;酸催化下反应速度相对较慢,反应温度要求较高,反应时间长,反应产物为1,3-二对硝基苯基丙烯酮.  相似文献   

20.
设计了一则复合季鏻盐制备、结构表征和抗菌性能研究型实验项目。该实验项目合成步骤简单,涵盖无机和有机合成化学、配位化学、晶体化学和化学生物学等诸多知识点,适合作为农业院校应用化学专业研究型实验项目。通过文献资料查阅与综述、实验方案拟定与实施、小组之间讨论与交流和实验结果表达与总结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化学基本操作技能、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