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有氧能力的好坏是评定耐力性运动员运动水平高低的标志。有氧运动能力强,可以减少运动员的缺氧程度,运动员的利用率高,可以提高运动能力。反映有氧耐力的最佳指标是最大吸氧量,最大吸氧量大的运动员,他的有氧耐力就会好。运动员阶段体能状况如何,可以通过实验室最大递增负荷试验的有氧耐力的好坏来评价。体能状况不好,他的最大吸氧量测定不会理想,同时可以观察到,实验室极限负荷运动试验后即刻的疲劳恢复不会好,而运动后即刻的疲劳恢复情况与出现的最大吸氧量平台现象有着密切相关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耐力性项目训练负荷强度安排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世界优秀耐力性项目运动员负荷安排特点的总结,并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分析,发现:优秀耐力运动员更倾向于采用大量低强度负荷构 建牢固的耐力基础,适当安排高强度负荷,较少利用“乳酸阈”强度的“两极化训练”模式。这样可以合理布局负荷节奏,平衡训练适应和压力之间的关系,获得更大的训练效益。  相似文献   

3.
特殊耐力可分为:速度而寸力、力量耐力、协调耐力等特殊耐力类型。特殊耐力的某种类型与不同竞技项目结合所发展起来的而寸力称为“专项耐力”(如短距离跑的短冲耐力、中长距离耐力、竞技体操耐力等)。因此说,“特殊耐力”和“专项耐力”是局部的同义词。现代研究资料表明影响特殊  相似文献   

4.
很早以来,人们把最大有氧代谢功能作为评定人体耐力和心肺功能最理想的生理指标.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直接接受此种最大负荷的试验测定。近十几年来,许多学者对次极限负荷出现的无氧代谢阈值进行了广泛研究并证明,“无氧阈”不仅对于评定人体耐力工作能力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确定有氧代谢功能训练的适宜强度,检验有氧训练效果和对心肺疾病患者的机能  相似文献   

5.
耐力素质是身体素质的一种,也称“耐久力”、“支持力”,耐力是人体长时间进行活动和对抗疲劳的能力。从人体是一个完整统一体的观点来看,应把耐力看作是有氧耐力、肌肉耐力和无氧耐力的综合,耐力素质在各个运动项目中是一个重要的基本素质,但是不同的运动项目需要的耐力各有其特点。因此,耐力可分成一般耐力和专项耐力。从运动生理学角度看,  相似文献   

6.
现代竞技体育教练员应具备的素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竞技体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竞技水平几乎达到了极限。20世纪60年代以来,“超量恢复理论”、“间歇训练法”、“高原训练”、“无氧阈理论”等带动了耐力性项目成绩大幅度的提高。20世纪80年代以来,体育科学融合了战略研究、决策科学、美学、生物力学、生物化学、统计学、营养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方法.促进了竞技体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一、耐力的概念(一)耐力的概念各国运动训练学和生理学的学者对耐力所下的定义不尽相同,如我国沈阳体育学院《现代训练80题》中提出“耐力即长时间的不疲倦的继续工作的能力”.美国格罗斯在《耐力》一书中对耐力所下的定义是:“耐力的概念广义来讲是指保持作长时间活动的能力”.苏联《运动生理学》中的耐力概念是:“人长时间完成某种脑力活动或身体(肌肉)活动的能力”.综合上述,耐力比较全面的定义可是“抵抗生理、心理疲劳,连续工作的能力”.从生化机制的观点看,耐力就是充分  相似文献   

8.
马拉松是一项极限耐力项目,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乳酸阈和跑步经济性水平是决定该项目运动成绩的最重要的指标。本文通过认识马拉松项目的生理学决定因素,以期对科学提高耐力性项目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提供参考。一、前言全程为42.195公里的马拉松运动,是一个极限耐力性比赛项目。自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上开设男子马拉松比赛项目以来,至今该项目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中药“人参健脾丸”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运动能力和疲劳恢复的机制,对22名青少年足球运动员,通过6周的随机、双盲实验,测定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基础生休指标(Hb、T和BUN)、主观体力感觉(RPE)以及耐力时间和做功量。结果发现:实验组的血红蛋白、血清睾酮、血尿素、主观体力感觉以及耐力时间和做功量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人参健脾丸”可以改善运动员运动能力,促进疲劳恢复,增加做功时间。  相似文献   

10.
钟少婷  张显魁  韩春远 《精武》2012,(9):32-32,34
通过对400米运动员能量代谢特点和影响运动成绩的关键段落的理论剖析,提出具有专项针对性的速度耐力突破训练方法。结果表明:(1)400米跑前半程主要是无氧非乳酸系统,后半程主要是无氧糖元酵解系统的供能,运动员的速度是核心、速度耐力是关键、高强度的有氧能力是基础;(2)400米速度耐力训练应重点选择在200-300米左右段落的次极限强度和极限强度的间歇训练法或重复训练法。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为了紧扣儿童的耐力负荷这一主题,我们先要弄清楚“耐力”和“儿童”这两个词的概念。1982年霍尔曼和黑廷格尔给“耐力”下的定义是,耐力即指人体在长时间运动中的抗疲劳能力。这种能力能使人体在疲劳的情况下把负荷坚持到结束。决定青少年耐力水平的因素有两种:(1)生物学的作刚程度;(2)社会环境。为了不超越本文的研究范围,下面我只准备谈谈生物学的作用程度。按照生物学的过程和负荷的时间,我们采用哈勒(1979年)制订的方法,把一般耐力作了如下划分: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散手运动员实战进攻中利用人体反应极限进行了初步分析和研究,认为运动员在实战中的距离、运动员自身各种动作速度及耐力和协调性,都是人体反应极限很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运动素质体系包含“耐力”一项。耐力素质目前多被定义为“有机体克服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疲劳的能力”。“疲劳”的生理学定义是“由运动而引起的运动能力下降的现象”。人们通常所理解的一般耐力和专项耐力,多半并不是在运动能力下降时尽力保持先前运动能力的那种能力,而是从开始就将运动强度调控在一个并非最高的适宜水平上,持续稳定地在一段并非一气呵成式短暂的预定时间内进行运动的能力。故此,另一个亦具权威性的耐力定义是“人们长时间坚持工作的能力”。然而,用“长时间”这样的模糊概念能够明确定义其它概念吗?长时间坚持工作,这只是人的主观意  相似文献   

14.
在中小学的体育课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验中,耐力跑项目(小学400米,中学女生800米、男生1000米或1500米)和其他项目相比,及格率是最低的。 经分析,我们认为中小学生耐力跑及格率低的原因,除耐力素质低外,还有以下原因: 一、闯不过“极点”关。“极点”是耐力跑测验者必然要遇到的一只“拦路虎”。它一般出现在赛程的前1/3处。  相似文献   

15.
这里所指的“耐力素质”是人体在长时间活动中,克服疲劳的能力。它是人体健康和体质强弱的一个重要指标。耐力一般分为:一般耐力和专项耐力。而一般耐力是为增进人体健康的全面发展和将来从事任何一项体力活动所必须的耐力素质。专项耐力素质是指从事某一专项体力活动或...  相似文献   

16.
最大吸氧量(Vp_2max)曾被作为评定耐力的最佳指标,但柯斯蒂尔等(1973)发现,最大吸氧量非常相似的人,其耐力项目的成绩相差悬殊。因此,最大吸氧量似不能作为耐力能力的指标,所以,必须找出一个新的、更精确的反映耐力能力的指标。葛莱塞和伏杰尔(1973)提出可用耐力时间(ET)来反映耐力能力,所谓耐力时间是指受试者在相对较高的运动负荷时能持续的时间,但这个测验首先要测定其最大吸氧量,然后才能精确确定相对较高的运动负荷,即必须进行两次运动测验,在两次运动测验之间,  相似文献   

17.
周期性耐力项目专项体能训练有效强度负荷区间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现代周期性耐力项目高水平专项体能训练的实际出发,以一般训练学为理论依据,提出了周期性耐力项目专项体能训练有效强度负荷区间概念.在分析周期性耐力项目核心竞技能力体能结构的基础上,基于有效强度负荷区间概念,对发展"速度一耐力二元复合素质"的极限强度负荷区间训练法、强度逼近训练法、逆向负荷结构训练法等训练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划船运动主要是有氧供能为主的运动项目。最大吸氧量(VO_2max)被公认为是决定运动员有氧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它和耐力成绩呈显著相关。研究表明,耐力运动员的最大吸氧量比其它项目的运动员为高。但由于最大吸氧量主要是由遗传决定的,所以耐力运动员所具有的较高的最大吸氧量主要是由于运动员自然选择、自然淘汰的结果而不是训练的结果。近年来进一步研究发现,耐力运动员的成绩与无氧阈的相关比最大吸氧量更为密切。研究还表明,无氧阈可通过耐力运动训练得到提高。所以测定耐力运动员的最大吸氧量、无氧阀尤为必要,无氧阈  相似文献   

19.
400米跑训练手段的生理学剖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前言 400米跑属于极限强度的周期性运动,竞赛夺魁的关键是人体的速度和速度耐力素质,因而被称为“长距离短跑”。为促进我国400米跑运动成绩的提高,本文从运动生理学和运动生物化学的角度对400米跑的训练手段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以求为提高我国400米跑的运动水平和今后的科学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罗旭明 《体育科技》2010,31(1):50-53
短跑是田径运动竞赛项目中距离最短,速度最快,人体运动器官在大量缺氧的情况下完成极限强度的周期性运动项目。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无氧运动,要求运动员具备较高无氧耐力,无氧耐力的运动表现为速度耐力。速度耐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短跑成绩,比赛最终的名次。采用文献资料法,就短跑运动员运动过程的能量供应特点进行研究,分析速度耐力的能量供应系统,探求短跑运动员速度耐力训练的有效方法和手段。研究表明:短跑的速度耐力是以糖酵解供能为基础,影响短跑运动员速度耐力强弱的是运动员机体的糖酵解供能的优劣,而速度耐力取决于短跑运动员肌肉的糖酵解能力、抗乳酸能力以及脑细胞耐酸性的能力,通过不同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合理的控制训练负荷和间歇时间,能有效提高短跑运动员的速度耐力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