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派三将军率兵入滇,次年平定云南,接着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卫所制度,使军屯经济迅速发展,大量汉族人口迁入,导致滇黔彝族聚居区的社会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大量彝族由坝区迁入山区,逐渐形成散居局面。文章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明朝时期滇黔两省彝族由聚居变为散居的原因作出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2.
关于清代西南地区集场及其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自从施坚雅以来学界已有一些研究,对西南地区的坝子社会,近年来亦有所关注。明代在西南边陲地区一直实行州县与卫所、土司并行的管理体制,虽然自明末至清中叶陆续实行撤卫并县和改土归流的改革,但卫所和土司的影响依然长期存在。从川滇黔界邻地区的叙永来看,场的起源不仅是商业发展的结果,也与帝国向西南扩展过程中的卫所、土司有直接关系。卫所和土司往往建立在地势较为平坦的坝子上,场的发展也首先在这些地方兴起。在此后即清代的发展中,场的发展甚至是代表帝国扩展的政治力量与代表市场化的商业力量相互借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相对于洪武征南群体,滇黔卫所中的靖难新官群体也值得重视,他们在地方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同样不可忽视.靖难新官入黔者,各卫皆有,且整体职级较高.他们主要集中在永乐十五年(1417年)、宣德六年(1431年)和正统三年(1438年)入黔;在原籍地与原卫分布上,则与靖难"北军"的整体发展态势相一致而表现出局部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4.
卫所是明朝主要的军事制度,明朝建国之初,在军队编制上,自京师至地方皆立卫所,明中后期卫所开始“民化”.入清以后,清政府逐步对其进行改制和裁并.继顺治之后,康熙一朝继续对其进行大力裁并.作为康熙年间卫所裁并的第一个阶段,康熙元年至二十五年,共裁并卫所一百九十一个.其中,康熙元年、五年、七年和十七年是卫所裁并的高峰.卫所裁并较多的政区是江苏省、云南省、四川省、贵州省、广东省与湖南省,康熙五年福建省与广西省卫所全裁,康熙十年贵州省的五个实土卫所被改置为县.这一时期的卫所裁并为之后大规模地改卫所为府厅州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卫所制度是明代重要的军政管理制度,卫所军事移民是国家强制力造就的移民群体。不同地域军事移民群体来源地区、移入时间、在地化程度、在区域社会中的作用不尽相同。以明代赣州卫为代表的漕运卫所跨越明清5个多世纪,是探究卫所制度、屯田制度、军户制度诸问题的极好案例,需要运用传统制度史与区域社会史结合的研究方法、家谱及科举录等新史料深入讨论。赣州卫军事移民总体呈现南方籍多于北方籍,早期移入者比例高于中期和晚期的态势,他们很好地融入地域社会,积极参与地方事务,还导致赣州地区风俗的变化。这也是古代国家以移民治理基层社会,进而带来多民族、多族群交流与融合的缩影。  相似文献   

6.
与辰州卫有“母子”关系、是明代贵州境内最早置卫所地区、贵州境内实力最强盛的一个卫所,是五开卫在明代贵州卫所史上的特征。卫所式微是指卫所军政权力由在全省居于重要地位而渐变衰落所呈现出的军政退而民政进的社会治理状态,相伴生的重要事件就是屯田制度荒废。五开卫式微大背景与贵州卫所式微相关;屯军社会地位的沦落,屯田肆意被私人侵吞、屯军屯民的民人化转变,从深层处动摇卫所根基,后卫所时代卫所的宿命就是改流。贵州境内卫所改流过程有两个极具意义的事件:五开卫改流首先是新化-亮寨千户所的消失;天柱守御千户所以一个所为主导成功改流为县,是贵州卫所史上的唯一。卫所军屯人员来源地的差异,影响了后卫所时代贵州西部与清水江下游屯堡村社化的不同面貌;而新化千户所消解于新化长官司和亮寨司内,表明屯卫军民身份的变化也是卫所式微并且深度影响贵州东西部卫所屯堡本地村寨化后的不同景观。  相似文献   

7.
宁夏镇直冲套虏,鞑靼不时由宁夏镇侵入内里,为此明廷于此设立宁夏镇进行军事屯田,修筑卫所堡寨以防鞑靼.卫所与堡寨成为清代乃至以后该地区城镇发展的基础.该区的方志对于研究宁夏城镇提供了参考,本文试从现有的几部方志来探讨明代宁夏卫所与堡寨的发展和时空分布,得出,明代卫所与堡寨是后来城镇发展的基础,它们大多设于正统、弘治和嘉靖年间.而空间上由于战争、地理的原因多集中于宁夏平原,沿长城、河流和交通要道一线.  相似文献   

8.
甘青藏区,是藏族和中原、北方草原地区交往的交通要道,历代中央王朝对该区治理十分重视。明朝,为防止蒙藏联合,在甘青藏区建立了军事卫所并实行土流参治的行政设置。这一政策,不仅加强了中央对甘青藏区的控制,亦促进了甘青藏区的发展及民族融合。  相似文献   

9.
万历 《贵州通志》 载贵州前卫指挥使莽哥卜花传,为北方民族安置贵州卫所之典型案例.莽哥卜花,水三万户人(建州女真人),永乐初授千户,历升都督同知.宣德四年(1429年),男撒满答失里袭都督佥事,正统十年(1445年)取赴京,奉旨改名李忠.景泰元年(1450年),三世孙缙调贵州都指挥佥事,其后李勋遂注贵州前卫,袭指挥使.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讨了明朝卫所制度研究中不太为学术界重视的几个零碎问题。认为明朝中后期卫所军饷的主要来源是太仓年例,始于主兵,后及客兵,所耗日重,终难维持。关税补饷、船料充饷和茶叶代饷也是明朝中后期卫所的补充饷源。明朝对东北女真各部的管辖是有效的,奴儿干都司实辖184卫。明政府为民族关系和军事需要而设置的实土卫所和直辖卫所与行政管区不相一致的情况,使卫所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混乱。  相似文献   

11.
作为詹姆斯?库珀所著《皮裹腿故事集》中最为知名的一部作品,《最后的莫西干人》描绘了18世纪中叶英法殖民者为了侵占美洲领土而展开的残酷掠夺.在小说中,主人公“鹰眼”和他的莫西干朋友钦加哥之间的友谊是作者描述的重点,而在1992年的电影版本中,导演描述的重点则转到了“鹰眼”与科拉的爱情上.《最后的莫西干人》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反映了文化背景的变迁.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中国票据市场的发展仍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信用制度及法律制度的不健全、票据市场的不统一、票据功能的不完善制约着票据业务的开拓。因此,只有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在继续大力发展具有真实商品交易的交易性票据业务的基础上探索融资性票据的发行,才能进一步完善中国的票据市场,有效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试论CMO、LMO、PAO和VB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域分子轨道(CMO)、定域分子轨道(LMO)、杂化轨道(PAO)和价键法(VB)是结构化学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CH4分子,对此之间关系进行较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4.
论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罗马对行省的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省是罗马对被征服地区及其居民实行统治的主要管理形式。它对于罗马国家的稳定和罗马经济的发展都起了非常显著的作用。然而 ,罗马对行省的治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更不是没有缺陷的。它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同时又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变化。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正是罗马行省管理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 ,对其加以研究不仅能够进一步加深我们对罗马行省制度的理解 ,而且对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罗马历史的发展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多年来,“减负”问题一直倍受我国广大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如何正确认识“减负”以及由此涉及到的个体素质教育成为焦点所在。从对“减负”问题的起始点、逆转点、落脚点等一系列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减负”需要切实变革相关制度,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借鉴赞科夫的教学原则。对全体中小学生实施个体素质结构教育。  相似文献   

16.
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选修课程“《论语》导读”的核心目标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全面、深入理解《论语》的阅读能力和对于传统文化的研究能力,追求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与深度是它有别于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论语》选读”的主要方面.为达此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文本,注重教学内容的整体性、二元性与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在一个社会里,只要存在阶级,就会存在阶级矛盾,它表现为利益双方的相互对立和依存.利益对立导致双方矛盾不可调和,便发生社会冲突,从而造成巨大的社会动荡;而利益依存凸显了矛盾双方合作的必要,双方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以自己合法的方式获取自己的利益,双方相伴相生,相互依存,这就是阶级整合. 因此,阶级整合的关键就是要找到对立的边线--矛盾双方共同一致的利益,并随双方力量的消长而不断调整政策以适应边线的移动,这个边线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点.  相似文献   

18.
我国《物权法》对遗失物权属的规定排除了拾得人取得遗失物之所有权可能。建立拾得人附条件取得遗失物所有权规则是权利与义务一致的要求,是公平与效率相协调的要求,在实践中应该依照过错与价值原则确定拾得人遗失物所有权。  相似文献   

19.
党领导人大,人大接受党的领导既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世界政治制度发展的必然。党对人大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即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推荐重要干部,进行思想宣传,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来实现;中国共产党在法治国家作为一个整体,既是领导党,又是执政党,一身二任,责任重大,惟有来自人民授权的人大对其进行监督,才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性。着力培育和发展人大这种监督力量来实现对党的监督不仅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最为可行和有力的。  相似文献   

20.
世界上的事物都能体现真、善、美这三种价值,而人类的心理则存在着求知、立志和追求美好这样的三种心理活动,体现在教学中,占用了德、智、体、美、劳,"五育"中的三项,智育、德育及美育。教育的功用实际上就在于顺应人类的天性,促进人的发展以实现美好的生活和愿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