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0 毫秒
1.
结合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较系统地探索攻击和暴力行为,攻击的理论,产生攻击和暴力行为的原因,及如何采取有效的减少或防止攻击和暴力行为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现代篮球运动中激烈的身体接触,导致了许多攻击性和暴力行为的发生,结合近些年的相关研究成果,初步地探索攻击性和暴力行为、产生攻击性和暴力行为的原因及如何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减少或防止攻击性和暴力行为。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传播学的视角,从足球流氓暴力行为的内涵和实质入手,对足球流氓暴力行为的成因和机制加以分析,认为集合行为中的非常态群体传播和媒体导向这把“双刃剑”,是足球球迷向足球流氓转变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两个主要方面。文章试图为我国在奥运会和其他国际性体育赛事中,有效预防并解决足球流氓暴力行为问题,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足球流氓暴力行为产生的原因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 ,认为世界范围的足球流氓暴力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有 :感情宣泄、媒体的过度渲染和不当用词、球迷畸形的愉悦感、军国主义思潮的泛滥和艾里克·唐宁理论。认为 ,任何情况下产生的足球流氓暴力行为都会对社会的安定和团结产生不良影响 ,必须予以制止。  相似文献   

5.
体育迷暴力行为之心理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体育暴力行为的历史轨迹着手,用社会心理学的理论视野,对这个困扰体育自身发展和扰乱社会安定的因素进行了探讨。从中得出它是一系列人际、环境因素和社会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对它的防患单从行政、司法手段着手是不够的。  相似文献   

6.
现代体育运动竞争激烈,在足球运动中球场上的暴力事件层出不穷,足球运动员在比赛中攻击和暴力行为也频频出现。本文通过对体育竞赛中攻击性行为和暴力行为的概念以及攻击理论的分析研究,归纳了足球运动员在比赛中攻击性行为和暴力行为产生的因素,以及对此现象的控制和预防措施,以期在足球比赛中运动员尽量避免不文明行为的发生,净化赛场风气。  相似文献   

7.
足球观众暴力行为诱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诱发足球观众暴力行为的原因。结果发现,诱发足球观众暴力行为的主要因素包括:社会因素;心理因素;管理因素以及其它因素。并在此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性的提出消除和防止暴力行为的对策及意见。  相似文献   

8.
足球球迷的暴力行为已成为世界性的社会问题,在我国也越来越严重。通过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对球迷暴力行为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9.
从"赛场管理"、"观众管理"的角度看待球迷暴力行为,更多的是怀着一种主流价值观的规范,或者责任伦理学的观点。而将球迷暴力行为看做一个特殊的社会现象,分析其社会意涵,发现:球迷的暴力行为既是球迷对自己的一种绝对而全面的自我肯定,也是对"对手"的否认,是球迷实现社会认同的一种方式;而之所以摆脱不开暴力的使用,是因为球迷暴力"自身具有目的"的一面,对球迷而言,暴力具有内生的吸引力和无法取代的情感意义。球迷暴力是一个有"意义"的社会行动,它不仅代表了一种从属于主文化下的球迷暴力亚文化,还能够构建产生社会意识与团结的集体记忆。管理部门首先要做的,是正视社会层面上球迷暴力行为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而绝不仅仅是简单的"镇压"。  相似文献   

10.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国际上超过110份比赛案例和录像资料及我国发生在2008-2012年的24起典型足球暴力事件的样本进行整理分析,并采访了业内多位专家,对我国足球暴力产生的原因进行详细探究,认为足球暴力主要源于足球比赛自身特点、足球暴力行为主体和社会环境等因素,遏制足球暴力也应从这些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1.
竞技体育中的攻击与暴力:运动心理学界的一次争论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近年来,国际运动心理学界围绕竞技体育中攻击与暴力的问题展开了一次争论。起因是国际运动心理学会发表《体育中攻击与暴力:国际运动心理学会的立场》文章后受到质疑,于是双方在体育中攻击与暴力的本质、运动员和观众攻击与暴力的区分、媒体的影响、裁判员的角色以及国际运动心理学会的忠告等问题上进行了激烈的辩论。在介绍、审视这次争论基础上,对国际运动心理学会的作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体育暴力的心理学致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暴力一直是存在于体育运动中的一个无法回避的现象,采用文献综述法,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体育暴力产生的原因,为对体育暴力现象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做好理论准备。  相似文献   

13.
通过文献资料法等方法,阐述了球场暴力概念的界定和分类,简要地回顾中国球场暴力历史,尽管中国球场暴力在破坏程度、规模、频率等方面不及西方国家典型的球场暴力严重,但是也影响到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结合中国目前的实际情况,从社会因素、球迷自身因素、赛场因素和其他因素4个方面,对中国球场暴力的成因进行较为深入、全面的分析,并对如何防范球场暴力事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试图从洛伦兹的本能论对攻击性进行描述,并且从历史学角度对竞技体育的发展加以梳理,从而探索出攻击性与竞技体育之间的相关性关系;而后对竞技体育与攻击性的关系进行论述,最终目的是通过对二者的本质性认识,使科学工作者能够在理解二者本质的基础上做出进一步研究,为转移竞技体育攻击性行为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欧洲球场观众暴力问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球场观众暴力一直伴随着足球。英国不仅是现代足球的鼻祖,而且也是球场观众暴力、足球流氓的传统发源地。1960年以来,球场观众暴力在英国和其它欧洲国家的发展与蔓延,引起了一些学者的关注与研究。首先介绍了欧洲球场观众暴力的简要历史,然后重点通报了英国在球场观众暴力问题研究上所做的工作、主要理论和其它欧洲国家的研究状况。为我国今后在球场观众暴力方面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身体暴力"是铭写历史的样本,同样也是一个考察体育运动文明演进的重要视角.从古代对"身体暴力"的感性默认,到近代对"身体暴力"的规训克制,再到现代对"身体暴力"的理性拒斥,体育运动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划出了一道清晰、隽永的文明演进之痕,同时也书写了人类社会不断趋向文明的理性抉择.  相似文献   

17.
从体育科层制的角度论述竞技体育中身体暴力的约束。竞技体育作为人类文明形态的一种表现,深刻地影响了人类活动。竞技体育中身体暴力是一个复杂的多层面的问题,不同历史时期的竞技体育,身体暴力与科层制密切相连。规则是体育科层制的权力体现,体育科层制通过规则来约束身体暴力,并存在滞后性。体育科层制建立的规则体系影响了竞技体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球场观众暴力的理论阐释和因素分析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球场观众暴力已经逐渐成为我国的一个社会问题。基于集群行为理论阐释球场观众暴力的成因,并介绍了国外球场观众暴力的社会心理模型及其因素分析。研究认为,球场观众暴力是一种集群行为;球场观众暴力具有正面和负面双重效应;球场观众暴力受多种相关因素共同影响。另外,社会安全阀理论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和更好控制球场观众暴力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Sport Management Review》2019,22(2):194-208
In the current study, the explored the moderating role of ageing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m identification/fandom and fan aggression. The authors used an online panel-based survey that offered access to a realworld population of sports fans. Participants were 740 fans of Israeli professional basketball. Results from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ling demonstrated that older fans reported higher levels of mere sports fandom and lower levels of self-reported aggression and acceptance of aggression. Moreover, age moderate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eam identification (or fandom) and self-reported aggression, such that team identification (or fandom) was more strongly associated with selfreported fan aggression among younger fans than among older fans. The moderating role of age i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eam identification (or fandom) and perceptions of appropriateness of aggression was not supported. The findings contribute to our theoretical understanding of the role of ageing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n identification and fan aggression. Based on these findings, the authors assert that managers might particularly benefit from leveraging the potential, but often neglected, segment of senior fans, since older fans can play a key role in reducing the level of aggression during competitive sports events.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