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的供能特点及安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生理学理论认为,人体工作时能量的直接来源是三磷酸腺苷(ATP),而各项运动中所需的ATP由三种不同的能量系统供能使之合成。一是高能磷化物系统,即ATP-CP系统;二是乳酸系统,又称无氧酵解系统,是糖在无氧存在的情况下进行分解,以释放能量,当糖酵解时,  相似文献   

2.
谈篮球运动员的能量供应及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篮球运动员能量的供应篮球运动是个大强度运动,也是复杂而多变的运动,大强度工作时,需要无氧代谢供能。大强度工作后,CP恢复和乳酸消除的快慢又取决于肌肉的有氧代谢水平。所以篮球运动既包括无氧代谢供能,又包括有氧代谢供能,且无氧代谢占的比重大。据统计,一般在85%以上。人体运动的直接能源物质是ATP,人体肌肉中所含ATP的量是很少的,如果不经再合成供给,剧烈运动6~10秒钟,就会接近耗尽。篮球比赛时间长,强度大,能量的来源也是靠ATP的再合成。通过运动ATP水解、释放能量、生成ADP和无机磷酸盐,然后再通过吸收一部分能量,将ADP…  相似文献   

3.
人体的运动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体内能源物质提供能量的能力。这些能源物质有高能磷化物(如ATP、CP)、糖、脂肪和蛋白质等。根据它们代谢产生能量的特点,可分为无氧及有氧代谢两大过程。其中可分为三大能源系统:即非乳酸系统(ATP—CP系统)、乳酸能系统(糖酵解系统)和有氧氧化系统(糖、脂肪和蛋白质氧化系统)。前两大系统属于无氧代谢过程的两个环节;后一系统属于有氧代谢过程。它们均可在不同条件下,根据肌肉活动的性质进行分解释放能量,供人体活动需要。但这三大能源系统的供能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具有偶联反应的特点。同时,由于人体内的能源物质受细胞内代谢系统  相似文献   

4.
根据周期性项目运动强度的划分方法,400m跑和800m跑虽然都属于次最大强度工作,能量供应主要由乳酸能无氧代谢系统提供,但由于两者距离不同,运动持续时间不同,运动强度仍然存在一定的区别,肌肉收缩动用的能量供应系统比例也不尽相同.400m跑能量供应系统中,非乳酸能无氧供能比例高于800m跑,运动肌细胞内乳酸堆积的速率明显高于800m跑,但运动结束后血浆中乳酸堆积的程度却低于800m跑,  相似文献   

5.
运动生理学的研究证明,人体运动的直接能源来自ATP(三磷酸腺苷)。运动中所需的ATP 取决于人体能量代谢系统的供能能力,即取决于三种供能系统: ATP-CP系统,也就是非乳酸供能系统;无氧糖酵解系统,也就是乳酸供能系统;有氧供能系统。这三个供能系统并不是互不相关各自独立的, 而是紧密相连,互相协调,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能量供应体系。无氧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乳酸要靠有氧代谢来清除,否则,机体就会由于乳酸的堆积,而引起酸中毒,这样就难以维持高强度的运动,也就是说速度耐力难以体现出来。同时,有氧代谢能力越强,运动员的机体恢复得越快,这种恢复不仅仅体现在运动后的恢复,而且还应该包括运动过程中的恢复。机体得到了恢复, 运动员才能承受更大的运动负荷刺激,而建立新的新陈代谢平衡,从而取得好成绩。人们已经认识到三个供能系统的作用,但是,对于这几个系统在训练过程中的相互作用,特别是有氧供能系统的重要作用存在一些不同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正>一、短跑运动的代谢反应短跑运动是一种高强度的运动,这种类型的运动只能维持很短的时间。它的能量供应主要来源于糖的无氧酵解系统,能量供应是在缺氧的情况下完成的。经过研究测定:男子短跑选手在40米、60米、80米、100米全速跑前后的肌肉中ATP、磷酸肌酸和乳酸浓度变化。在40米、60米、80米跑中,最快的短跑选手利用磷酸肌酸量最大,大部分磷酸肌酸在运动的前5~6秒就消  相似文献   

7.
乳酸是糖代谢(无氧糖酵解)的重要产物。当肌肉活动时,由于氧供应不足而ATP—CP又大量被消耗,糖的无氧代谢便参加供能,从而产生大量乳酸。这些乳酸又通过弥散进入血液中,因此血液中的乳酸含量可做为评定人体无氧代谢能力的一项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8.
能量连续统一体是指人体在运动中利用ATP的产生途径与完成体育活动类型的关系。运动时能量需求主要来源于ATP,ATP的供给有三种系统。三种系统的供能方式、时间功率不同,但它们是连续统一的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中所有的田径项目都有其特定的生化位置,正确地运用每个特定位置,是我们制定田径训练计划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以下是笔者关于运动与能量连续统一体的一些认识。一、运动时的能量供应体系体育运动中能量ATP的供应主要来源于磷酸原贮备(ATP—CP)、糖酵解(LA)、有氧氧化(O_2)三个系统。三个系统分别参与供能。图1简单地表示了能量供应体系及组  相似文献   

9.
<正>无氧能力是指运动中人体通过无氧代谢途径提供能量进行运动的能力,由ATP-CP分解供能(非乳酸能)和糖无氧酵解供能(乳酸能)。ATP-CP是无氧功率的物质基础,一切短时间、高功率运动(如冲刺、短跑、投掷、跳跃和足球射门等)均取决于ATP-CP供能的能力。一、提高无氧工作能力的训练提高无氧工作能力的训练主要有以下两种:(一)发展ATP-CP供能能力的训练(主要采用无氧低乳酸的训练)1.最大速度或最大练习时间不超过10秒。2.每次练习的休息间歇不能短于30秒,这是因为,短于30秒时ATP—CP在运动间歇中的恢复数量不足以维持下一次练习对能量的需求,故间歇时间一般长于30秒,60秒或90秒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静水皮艇200nm能量供应特征,文章选取了29名青少年皮艇运动员在测功仪上进行200 m比赛的模拟(40 s).通过采集受试者气体代谢和血乳酸数据,并按Beneke等人提出的计算方法进行能量代谢的计算.结果表明,静水皮艇200 m三大供能系统的供能比例分别为39.4%(无氧无乳酸)、28.8%(无氧乳酸)和31.8%(有氧).静水皮艇200 m前10 s能量供应主要来自无氧无乳酸系统,第10~20 s(或30s)能量供应主要来自无氧乳酸系统,有氧供能对于最后10~20 s的运动能力有重要意义.我国目前对静水皮艇200 m的认识低估了有氧供能的重要性.静水皮艇200 m能量代谢的时序特征可以作为制定训练计划和评价运动能力的重要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一般认为,400米跑的能量系统主要来源于无氧供能系统。因此,最佳运动能力的训练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无氧能量系统的发展,而该系统包括两个亚系统。在无氧非乳酸系统中,一种称之为磷酸肌酸(CP)的高能化合物及时地提供了一种能源,用于三磷酸腺苷(ATP)的再合成。在训练中,这个过程是指在持续7秒的时间里快速地重复跑。  相似文献   

12.
人体在运动时必须有能量的供给。人体的能量来源于体内的糖、脂肪和蛋白质,另外还与氧的利用有密切关系。 运动强度(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运动负荷量)不同,人体运动时的供能方式亦不同。在运动强度相当大(如快速跑)时,氧供应不足,能量大部分依赖肌糖元的无氧酵解来供给,所以运动后体内乳酸增多。  相似文献   

13.
1.中跑运动的能量来源 根据不同运动项目的有氧供能(aerobic ficenergy)和无氧供能(anaerobic energy)的百分比协),可以确定它们在能量连续统一体中相应的位置。在能量连续统一体的一端,如100m跑,能量主要来源于ATP—CP系统;在另一端,如马拉松跑,能量主要来源于有氧氧化系统;存它们之间的运动,除乳酸系统供能外,至少有另一系统以一定的比例为运动提供能量。这种不同运动项日的能量供应特异性就决定了不同运动项目的训练特点。中跑是周期性运动中的亚极量运动,它包括800m和1500m跑等项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1、摔跤项目的供能特点分析 人体运动的能量来源于体内无氧代谢的两个供能系统(磷酸原和乳酸系统)和有氧代谢供能系统,人体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不同,人体在运动中所动用的供能系统就不同。  相似文献   

15.
1人体运动时的能量供应 1.1运动时的直接能源 人体运动时的直接能源是来自体内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磷酸腺苷(ATP)。肌肉活动时,肌肉中的ATP在酶的催化,首先迅速分解为二磷酸腺苷和磷酸,同时放出能量供肌肉收缩。但是人体肌肉内的ATP含量甚微,只能供应短时间消耗,因此:肌肉要持续运动,就需要及时补充ATP。最终补充体内ATP消耗的是糖、脂肪、蛋白质等体内能量物质。  相似文献   

16.
在运动过程中,肌肉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借有氧和无氧两种代谢方式提供,其中供能最多的是有氧代谢,其次是无氧代谢,它们所提供的能量成为合成ATP的动力。在有氧代谢过程中氧化一克分子葡萄糖可合成38克分子的ATP,是无氧代谢所提供能量的近20倍。但是,随着运动强度的提高,即使在吸氧量同时增加的情况下,体内也还会出现相对地缺氧状态,缺氧越深,无氧酵解过程也就越发挥作用,从而无氧酵解的最终产物——乳酸  相似文献   

17.
限制竞技游泳比赛成绩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过去的30年中,传统的三大能量供应系统被认为是影响竞技游泳运动成绩的主要因素。这三大能量供应系统中的每一种都为肌肉收缩,推动人体移动提供能量。这三大能量系统分别是为爆发式运动提供能量的ATP-CP(磷酸肌酸)、保持高强度练习的无氧酵解供能(乳酸供能系统)和为低强度耐力练习提供能量的有氧氧化(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供能系统)。按照上述情况,竞技游泳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受能量供给和使用的影响。澳大利亚游泳教练员已经掌握了这三大供能系统的基本原理,并作为颁发二级教练员合格证书的必考部分。然而,游泳教练员的科学研究和实践经验表…  相似文献   

18.
在近代科学训练中,能源理论被认为是重要的生理学依据之一.田径运动中不同项目训练内容、训练手段的选择,到训练强度、持续时间及恢复过程的合理安排等方面,都与能源理论有密切关系.近年来,我应用运动中能量代谢的有关理论指导校田径队短跑组的训练,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全组八名队员运动成绩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运动中肌肉活动的直接能量是由磷酸化合物ATP分解供给的,但是肌肉中ATP的储量极为有限.它在不断分解的过程中必须不断重新合成,才能保证肌肉的持续收缩.ATP的重新合成所需的能量是由三个途径供给的.第一条途径是通过磷酸肌酸(CP)分解,进行无乳酸无氧供能,但体内的CP也极有限,与ATP一起供能只能维持7.7秒;第二条途径是通过糖元在无氧条件下酸解,进行乳酸无氧供能.但这一途径能量  相似文献   

19.
在运动生化检验中,血乳酸作为糖在体内无氧代谢的标志已被人们熟知和广泛采用。血乳酸升高和体内丙酮酸代跗有关,在低强度运动时,丙酮酸在肌肉中经丙酮酸脱羧酶的作用转变为乙酰辅酶A,继而经三羧酸循环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供应能量满足运动需要。在无氧负荷下,  相似文献   

20.
人体在激烈运动时,肌肉能量需求比安静时增加约120倍,为了满足运动时的能量需求,使得某些代谢过程在激烈运动时十分重要,甚至占支配地位,如200米跑,95%左右的能量来自无氧代谢。众所周知,人体组织细胞中包含有氧和无氧两个体系,包括三个、供能系统,即磷酸原供能系统(ATP-CP系统)、无氧糖酵解供能系统、有氧氧化供能系统。这三个供能系统并不是各自独立的,而是紧密相联、互相协调、共同组成的一个完整能量供应体系。供能系统供能能力强弱,决定着运动水平的高低。因此,教练员在制订训练计划时首先应明确所训练的运动项目、专项中主要的供能系统,然后选取科学的训练方法,发展该系统的供能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