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陈志杰 《考试周刊》2009,(21):235-237
行政礼仪是人们在商务交往中的艺术,是人们在商务活动中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是人们在商务活动中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商务交往是讲究规则的,即所谓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商务交往涉及的面很多很广,但简单来说,即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因此,我们把行政礼仪界定为商务交往中的艺术,是商务活动中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保证,源于行政礼仪在商务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礼仪文化源远流长,并有着完备的礼仪体系。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内对外交往的日益频繁,礼仪更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礼仪修养,不仅是现代文明人必备的基本素质,而且是社会交往和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学习礼仪、遵循礼仪,弘扬礼仪文化,就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现代语文》2007,(6):50-50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序、  相似文献   

4.
孟春说礼     
在自由呼声更高的今天,"礼仪"果真成了束缚我们的"枷锁"吗?子曰:"不学礼,无以立。"日常生活中,正是各种各样的礼仪维护着社会的稳定,保持着人们交际的和谐。中国自古享有"礼仪之邦"的盛誉,从古至今形成了诸多礼仪范式,如师生礼仪、手足礼仪、称呼礼仪、衣着礼仪等。当下,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一些新的礼仪也应运而生,这些礼仪正无处不在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在研究生的日常生活中,知礼、习礼,不仅是对老师、同学等人的尊重,也是一个人较高素质的体现。本期关注,与你探讨研究生日常生活礼仪的点点滴滴。  相似文献   

5.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人与人在仪表、仪态、仪式、仪容、言谈举止等方面约定俗成的重要程序.其中体现出相互的尊重和理解.中国是礼仪之邦,有着五千年的传统文化,礼仪是其中的重要篇章,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礼仪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6.
蔡淦珍 《教师》2012,(36):113-113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有名的礼仪之邦,"礼"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礼仪更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对个人而言,礼仪还是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因此,让幼儿接受系统的礼仪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通过调查不难发现,目前很多幼儿园对礼仪教育不够重视,幼儿园的礼仪行为比较欠缺,在很大程度上凸显了幼儿园礼仪教育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7.
礼仪是人类社会为维系社会正常活动而共同遵循的最简单、最起码的道德行为规范。对个人来讲,礼仪是一个人思想水平、社会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在社会来讲,礼仪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俗的反映。礼仪教育就是一定社会集团根据礼仪规范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人们施加的系统道德教育活动。目前,我国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这说明教育改革的目标就是全面提高人的质量,使学生在德、智、体各个方面都得到完整和谐的发展。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在展示“才”的同时,注意“德…  相似文献   

8.
让礼仪深入到人的品格之中——礼仪演讲训练中的一点体会○程慧敏礼仪是一种文化,礼仪文化是人的魅力的重要因素,它构成了人的形象的重要侧面,是其外在的形象,亦是内在气质的表现。因此,礼仪绝不仅仅是一些形式上的站立、行走、鞠躬、握手、问好,表现得毕恭毕敬而已...  相似文献   

9.
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大学生进行礼仪教育的意义 ,就在于礼仪是人们在社会和个人生活交往中所惯用的最基本的言谈、举止及程序、方式的社会规范。从形式上说 ,礼仪具有严格规定的仪式性质 ,如待人接物的规则和方法 ,在公共场所的举止、衣着和风度等 ;从内容上说 ,礼仪则是对人尊重和友善的反映 ,是自我修养的表现。这决定礼仪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特殊功能。第一 ,礼仪是行为的准则。礼仪作为社会规范之一 ,其重要的特点就是具有最广泛的社会性 ,是人们所有行为活动的规矩绳墨 ,它指导着人们的一切行动 ,按照社会共同的标准去行事 ,达到社会的和谐有序…  相似文献   

10.
2012年5月在上海召开的第三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上传递出这样的信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仅有一技之长而不能保持持续学习的能力和良好的礼仪教育,也终将会被社会淘汰。今天,经济的高速发展,传统的价值观受到挑战,人们的礼仪道德观念在发生改变,青少年的礼仪教育逐步淡漠,人与人之间关系日益机械化,礼仪教育突显重要。中职院校语文是中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礼仪教育的重要载体。本文对中职院校语文课堂注入礼仪教育的意义及可行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作为詹姆斯?库珀所著《皮裹腿故事集》中最为知名的一部作品,《最后的莫西干人》描绘了18世纪中叶英法殖民者为了侵占美洲领土而展开的残酷掠夺.在小说中,主人公“鹰眼”和他的莫西干朋友钦加哥之间的友谊是作者描述的重点,而在1992年的电影版本中,导演描述的重点则转到了“鹰眼”与科拉的爱情上.《最后的莫西干人》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反映了文化背景的变迁.  相似文献   

12.
试论CMO、LMO、PAO和VB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域分子轨道(CMO)、定域分子轨道(LMO)、杂化轨道(PAO)和价键法(VB)是结构化学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CH4分子,对此之间关系进行较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论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罗马对行省的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省是罗马对被征服地区及其居民实行统治的主要管理形式。它对于罗马国家的稳定和罗马经济的发展都起了非常显著的作用。然而 ,罗马对行省的治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更不是没有缺陷的。它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同时又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变化。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正是罗马行省管理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 ,对其加以研究不仅能够进一步加深我们对罗马行省制度的理解 ,而且对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罗马历史的发展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中国票据市场的发展仍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信用制度及法律制度的不健全、票据市场的不统一、票据功能的不完善制约着票据业务的开拓。因此,只有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在继续大力发展具有真实商品交易的交易性票据业务的基础上探索融资性票据的发行,才能进一步完善中国的票据市场,有效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多年来,“减负”问题一直倍受我国广大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如何正确认识“减负”以及由此涉及到的个体素质教育成为焦点所在。从对“减负”问题的起始点、逆转点、落脚点等一系列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减负”需要切实变革相关制度,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借鉴赞科夫的教学原则。对全体中小学生实施个体素质结构教育。  相似文献   

16.
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选修课程“《论语》导读”的核心目标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全面、深入理解《论语》的阅读能力和对于传统文化的研究能力,追求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与深度是它有别于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论语》选读”的主要方面.为达此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文本,注重教学内容的整体性、二元性与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在一个社会里,只要存在阶级,就会存在阶级矛盾,它表现为利益双方的相互对立和依存.利益对立导致双方矛盾不可调和,便发生社会冲突,从而造成巨大的社会动荡;而利益依存凸显了矛盾双方合作的必要,双方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以自己合法的方式获取自己的利益,双方相伴相生,相互依存,这就是阶级整合. 因此,阶级整合的关键就是要找到对立的边线--矛盾双方共同一致的利益,并随双方力量的消长而不断调整政策以适应边线的移动,这个边线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点.  相似文献   

18.
作为审美客体的散文文本,是创作主体的艺术创造变为社会性审美活动的中介,是创作主体与审美主体之间进行交流的依据.在接受主体眼里,它既是一种物化了的客观存在,又是一个亟待开发的审美存在,这与创作者追求的虚拟文本是不同的.本文从接受审美的视角,对文本的品质与层面,对不同类型、不同内质的文本的审美探求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马祖禅对自性、自身感悟的独特性的强调,以及随时著衣吃饭,任心自由的破除修行方式,对"吴中诗派"产生了影响,促使其文学创作表现出重心性、重主体的倾向,内容也趋向日常化、游戏化,体现了向元和诗风转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我国《物权法》对遗失物权属的规定排除了拾得人取得遗失物之所有权可能。建立拾得人附条件取得遗失物所有权规则是权利与义务一致的要求,是公平与效率相协调的要求,在实践中应该依照过错与价值原则确定拾得人遗失物所有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