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一、问题的提出 短跑放松是运动员在短跑过程中,在技术表现上,合理、自然、协调、舒展、快捷而自动化,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实效性,在体能消耗上,能做到功能增效,节省体能,在心理特征上,表现出心态稳定,情绪良好,兴奋适度,不紧张,不失常。短跑运动员能完成这三方面放松活动的本领称之为短跑放松能力。  相似文献   

2.
谈摔跤运动员的放松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摔跤运动员进行放松训练,其目的能使肌肉从紧张的状态转为松驰;能使紧张兴奋的心情转为平和,益于训练与比赛。  相似文献   

3.
一、放松技术的作用青少年短跑运动员放松技术有利于协调自然的完成跑的动作,减少能量消耗,提高肌肉组织的工作效率,从而获得速度。利用放松跑技术可以发挥运动员的最大速度,并能提高运动员保持高速能力。放松技术改善大脑皮质运动中枢的兴奋性,从而加快大脑皮质运动中枢的兴奋与抑制的转换过程,有利于提高跑速,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淮安体育运动学校青少年运动员的放松训练方式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绝大部分青少年运动员在日常训练及比赛中都有紧张情况发生,进而影响到比赛表现;青少年运动员的放松训练主要集中在动态的放松训练;青少年运动员期望有专业的老师通过专业的手段帮助他们缓解训练及比赛中的紧张情绪。这证实了专业的心理放松训练指导是运动员整个训练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值得引起体育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最佳心理状态是指运动员在比赛中能保持适宜的兴奋,有较强的取胜欲望和抗干扰能力,能有效控制自己的动作和行为,判断准确,它是决定运动员技、战术水平正常发挥的重要因素。排球比赛对技、战术水平要求较高,如何用短暂的准备活动,把不同神经类型的运动员调整到最佳心理状态,打好开局,先声夺人,是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应认真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运动后的放松又叫休整运动。专业运动员为了加强训练效果 ,都很重视训练后的放松。放松可以加强训练质量 ,对训练计划的进行是有力的保证。运动后认真放松 ,能使人从运动到停止运动之间有一个缓冲、整理的过程。舒展的慢动作和正确的气息运用可以使紧张的肌肉逐渐放松 ,过速的脉搏逐渐减慢 ,恢复正常 ,升高的血压逐渐降至正常 ,兴奋的情绪逐渐恢复平静。全身放松的内容应包括上肢放松活动 :站立 ,上肢前倾 ,双肩双臂反复拌动至发热止。下肢放松运动 :仰卧、举腿、拍打、按摩 ,颤抖大腿内、前、后侧和小腿后侧 ,以及臀、腹、侧腰部。团身抱膝…  相似文献   

7.
刘书强 《体育科研》2018,(3):81-85,91
对上海青年女子足球运动员个性及竞赛焦虑情况进行测试,并对测试中发现的个性特质忧虑性和紧张性较高以及特质焦虑水平较高的运动员使用生物反馈仪进行放松训练。结果表明,生物反馈训练中,音乐放松和指导语加音乐放松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皮肤温度,降低皮肤导电性,改善脑电α波、θ波和SMR波,且指导语加音乐放松的训练方式更加有效。结论:利用生物反馈训练仪可以调节女足运动员自主神经及大脑皮质功能,特别是指导语加音乐放松能良好地调节运动员心理状态及情绪状态。  相似文献   

8.
竞赛的心理准备状态就是人相信自己的力量,保持情绪兴奋的最适宜程度,对抗各种内外干扰,随意控制自己的动作、思想、情感和行为的能力。相信自己的力量是在客观估计运动员能力和面临的比赛可能出现的条件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信心的内在基础。赛前阶段通常是在提高情绪的兴奋性状态下度过的,这是超前反应机制所发生的适当的工作前反应,在所有情况下的兴奋程度都不一定是最适宜于顺利地完成面临的活动。这种心理兴奋程度以是否能预见到竞争的紧张局势为转移的,情绪兴奋的适宜程度的多变性要求运动员必须  相似文献   

9.
王芳 《中华武术》2013,(4):41-42
我国著名短跑教练员沈孝智认为:"高速度中的放松能力是当代短跑技术发展的精华。"美国著名短跑运动员刘易斯,在谈100米成功秘诀时说:"在50米以前我加速,然后只要放松肌肉,愈是放松,速度下降就愈是慢,因此我自70米至终点比其他任何人都快得多。"现在最优秀短跑运动员的最高速度能达到12米/秒,这就需要运动员具有高水平的协调放松能力,而运动员学会短跑的协调放松能  相似文献   

10.
最佳心理状态是指运动员在比赛中能保持适宜的兴奋,有较强的取生欲望和抗干扰能力,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动作和行为,判断准确,它是决定运动员技、战术水平正常发挥的重要因  相似文献   

11.
田径中长跑是一个较为枯燥的项目,体力消耗很大,大运动量训练中及训练后,运动员机体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疲劳。为了促进机体超量恢复,训练间歇中和训练后要重视放松整理活动。放松整理活动目的是在人体激烈运动以后,使生理。心理逐渐恢复到安静状态,加速二氧化碳的排出和氧的吸收,加速代谢产物的消除,促进体力更好的恢复。本文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训练实践,谈谈在大运动量训练间歇中及训练后.重视做放松整理活动,对中长跑运动员恢复的作月一、大运动量负荷间歇中,及时做放松整理活动以促进恢复。我们实验的对象是中等师范学校体育班…  相似文献   

12.
自我暗示放松法 :开始由教练员指导运动员依次放松身体的各个肌肉群 ,同时增强呼吸 ,经过几次指导之后 ,让运动员自己独立完成。在开始时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才能使全身肌肉放松 ,以后会使时间逐渐缩短 ,最后可用较少时间使全身肌肉得到放松。在进行放松时 ,还可使用暗示语或录音带。阻断思维法 :具体做法是 ,当运动员由于信念的丧失出现消极思维、引起心理紧张时 ,运动员利用大吼一声 ,或者向自己大喊一声“停止” ,去阻断消极驱动力的意识流 ,以积极思维取而代之。教练员还可以确定一个响亮的信号供运动员作为阻断消极思维之用。此外 ,教练员…  相似文献   

13.
赛前大量饮酒对运动成绩有影响,酒精有镇静作用,能降低运动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和大脑的活跃度,影响人体一些关键的运动能力,如反应时、平衡性及手眼协调能力等.赛后运动员为庆祝胜利或放松自己,很容易喝酒,但"饮酒作乐"会影响运动员随后的恢复过程.  相似文献   

14.
何杰 《体育科学》2000,20(3):34
速度感是赛跑运动员对自己的跑速在时间上的反应和对肌肉用力与放松程度的本体感觉。任何运动项目都需要熟练掌握专项技能,形成运动技能离不开正确的本体感觉。精确的速度感可使运动员辨出不同强度跑速中肌肉用力的大小和技术的正确程度,在高速跑中有效调控主动肌、协同肌和对抗肌的收缩与放松,而不致造成肌肉用力紊乱,出现动作失调。短跑的极限状态可造成运动员一系列心理负荷即极度紧张反应,当运动员精确地感受并分辨出自己的速度时,就能控制技术,稳定情绪,产生自信心,在比赛中发挥最高跑速。因此精确速度感也是提高动作最大频率的心理前…  相似文献   

15.
放松技术在短跑中的作用及训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短跑技术中放松的生理机制 提高短跑运动员的放松能力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减轻高速度跑中大脑皮质的负担,加快和保持大脑皮质运动中枢兴奋与抑制的转换速度,更有利于加快步频、加大步幅,提高成绩。在高速跑的过程中,动作的协调性取决于  相似文献   

16.
对于短跑这项体育活动而言,放松技术不仅与体育成绩息息相关,还能最大程度上将运动员潜能激发出来,帮助运动员取得优异的成绩。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基于各种学术角度分析放松技术在短跑中的特点以及影响放松技术的因素,然后针对影响放松技术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提升短跑运动员放松跑能力与改进短跑放松技术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短跑运动员自然放松能力训练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短跑运动员通过自然放松能力的训练能增大肌肉收缩力量 ,减少内阻力和能量消耗。重视运动员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和采用与短跑技术相结合的科学方法进行训练 ,就能提高运动员肌肉自然放松能力。  相似文献   

18.
1.自我暗示训练 自我暗示训练是运动员用自己的思想、词语对自我的心理施加影响,以调整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意志和注意力等心理活动,从而提高自我控制的能力,在比赛中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例如,田赛运动员在比赛中暗示自己不要计较比赛结果,排除一切干扰,全身心地投入到比赛中去,认真做好每一次的试投(跳)。 2.放松训练  相似文献   

19.
试析短跑中的放松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短跑放松技术的意义就在于它能改善影响步长、步频的诸多因素,它可以从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对步幅和步频产生影响,从而使运动员跑出尽可能快的速度。当代世界最优秀短跑选手的最高跑速能达到12.2米/秒,这需要运动员能充分调动最大限度的体能,具备高水平的放松能力,只有具备了这种放松技术的能力,才能在奔跑中保持高速、高节奏。 1 如何理解短跑中的放松技术 短跑放松技术能使运动员在跑的过程中更经济地运用自身的能力,更有效地发挥最大潜力,更大可能地取得最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20.
张宝荣  许明  高飞 《中华武术》2005,(11):43-44
在当今世界大赛中,随着短跑技术、战术的不断完善,体能训练的手段和方法的不断发展,在人类向运动极限挑战的过程中,竞争会越演越烈。但是在激烈的竞争中谁能获胜,靠训练过程中形成的良好竞技状态,要做到跑得轻松而有节奏,是短跑技术的难点,因为肌肉的紧张和放松是由兴奋和抑制过程的灵活性所决定的,当长期形成的步频、步幅及技术节奏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时,运动成绩就会出现滞长现象,尤其是肌肉放松能力较差的运动员。而此时提高跑进过程中的肌肉放松能力就成为提高跑速的关键因素。在高强度的竞赛中,把握技战术的主动性,发挥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