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鲜切慈姑贮藏中的褐变及相关酶活性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了鲜切慈姑贮藏中的色差及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变化.结果显示,鲜切慈姑贮藏中褐变度不断增加,PPO活性在前9 d逐渐增加而后下降,POD活性在前3 d及第6至12 d均增加,POD在整个贮藏过程中活性很高且变化很大,而PAL的活性也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说明PPO、POD和PAL三者共同作用影响慈姑的酶促褐变.  相似文献   

2.
研究常温条件下壳聚糖添加助剂保藏鲜切果蔗的生理生化效应,探讨壳聚糖对鲜切果蔗贮藏期间品质的变化规律.结果:壳聚糖添加助剂有效抑制鲜切果蔗中呼吸强度、乙醇含量、MDA含量、PPO活性的上升和pH值的下降,增强SOD活性,使果蔗贮藏寿命比对照(4d)延长了9d.  相似文献   

3.
南果梨贮藏过程中的果肉褐变机理及其控制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果梨冷藏过程中,随贮期的延长,果肉褐变度逐步增大,褐变程度逐步加深,果肉多酚氧化酶(PPO)的增加和酚类物质的减少与褐变程度的增大相互呼应;同时SOD、POD活性、丙二醛含量上升,膜透性增大与南果梨的褐变度增大相平行.真空浸钙明显抑制冷藏下南果梨果肉的PPO活性,减少丙二醛含量,降低膜透性,因而明显抑制冷藏下南果梨果肉的褐变进程.  相似文献   

4.
壳聚糖添加助剂保藏鲜切果蔗的生理生化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常温条件下壳聚糖添加助剂保藏鲜切果蔗的生理生化效应,探讨壳聚糖对鲜切果蔗贮藏期间品质的变化规律.结果:壳聚糖添加助剂有效抑制鲜切果蔗中呼吸强度、乙醇含量、MDA含量、PPO活性的上升和pH值的下降,增强SOD活性,使果蔗贮藏寿命比对照(4d)延长了9d.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烤烟种子在成熟过程中硝酸还原酶(NR)、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NR、PPO、POD参与了烤烟种子的成熟过程,并调控有关代谢与生化反应。不同品种与成熟时期,各种酶活性变化有差异,但总的变化趋势则基本一致。NR活性以红花大金元最高,K326次之,G-28最低。PPO活性褐熟期前K326高,G-28次之,以红花大金元活性最低。POD同工酶谱带以红花大金元消减速率最快,但各品种都种子成熟而谱带减少,最后趋于消失。  相似文献   

6.
龙眼果皮中多酚氧化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龙眼果皮中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规律,确定影响龙眼果实在贮藏过程中褐变的主要因素。以PPO催化邻苯二酚变色为基础,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PPO的相对活性,考察了不同pH值、温度、时间和抑制剂对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龙眼果实在贮藏初期及低pH值、低温和柠檬酸存在的条件下,PPO活性较低或受到抑制,有利于果实的保鲜。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不同浓度水杨酸处理对鲜切苹果贮藏效果的影响,选用1.0×10~(-5)~1.0 mmol/L浓度水杨酸浸泡苹果切片,测定保藏时鲜切果片理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水杨酸在抑制褐变和呼吸强度、保持水果感官特性和多酚氧化酶活性、降低水分的损失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0.1mmol/L的水杨酸溶液在4℃、8d贮藏期内较好地维持鲜切苹果的品质.  相似文献   

8.
采后枇杷果实品质及相关酶活性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20℃下贮藏过程两个枇杷品种果实品质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解放钟与早钟6号枇杷果实贮藏期间,可溶性固形物和蛋白质含量逐渐下降。在贮藏前10d,果实硬度变化不明显,早钟6号枇杷果实硬度还略有增大现象;贮藏后期,枇杷果实硬度逐渐减小。类胡萝卜素与木质素含量在贮藏期内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逐渐下降趋势,而在采后前期果实PAL和POD活性均持续增加,与木质素含量变化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表明在20℃下PAL和POD在枇杷果实木质素的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四种易褐变果蔬多酚氧化酶的性质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莆田学院学报》2015,(5):23-27
以四种常见果蔬为原料,用磷酸盐缓冲溶液匀浆法提取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考察了不同来源PPO的活力差异,分析了底物浓度对PPO活性的影响,探讨了过程的反应动力学,并对多种酶抑制剂对PPO活性的影响进行比较,为控制加工过程中果蔬的酶促褐变提供了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以左旋多巴为底物,马铃薯、茄子、双孢蘑菇和富士苹果的PPO活力分别为8.63、3.81、31.08和2.82U/m L,米氏常数分别为5.89、21.31、4.23和16.69mmol/L;熊果苷对四种PPO几乎没有抑制作用,而曲酸和抗坏血酸对PPO酶活的抑制明显,其中曲酸的抑制为可逆抑制。  相似文献   

10.
玉米种子经较高浓度(1~5mmol/L)的水杨酸预处理后,萌发都受到抑制,发芽种子中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降低,淀粉酶活性升高;若用较低浓度(0.01-0.1mmol/L)的水杨酸处理.则促进种子的萌发,降低淀粉酶活性,可增加过氧化物酶活性、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  相似文献   

11.
对11个烤烟品种接种赤星病病原菌后,定期测定叶片的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多酚氧化酶(PPO)、硝酸还原酶(NR)和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观察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相对抗赤星病强的品种,PPO活性上升;POD同工酶活性变幅大而快,接种初期活性稍有下降,然后增强,其中以阴极端2,4同工酶带增加较快,180 h由弱酶带变为强带;NR活性变化不大;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提高.相反,抗赤星病弱的品种,PPO活性下降;POD同工酶变化不大,呈下降趋势;NR活性变幅大;抗坏血酸氧化酶在接种初期活性下降,84 h后回升.通过对不同品种的烟株接种赤星病菌后几种酶活性的测定,探察到一些抗病机理,也为进一步寻找筛选抗烟草赤星病的生化指标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采用缓慢释放SO2、CO2气体方法处理荔枝,研究了荔枝在低温下的果皮褐变及其某些生理生化反应,结果表明在2-4℃贮藏条件下,降低呼吸强度,乙醇含量增加,PPO酶活性下降。而采用缓释剂b处理,褐变指数和PPO酶活性最低,分别仅为1.40和2.0微摩/分钟·克;乙醇含量增加最低仅为0.206mg/100g。  相似文献   

13.
经不同浓度壳聚糖处理的火鹤幼苗中过氧化氢酶(CAT)、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较对照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随着壳聚糖浓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其中,以0.2%的壳聚糖促进作用最为明显,而且不同浓度的壳聚糖在处理的不同天数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4.
该篇探讨了热水处理对石榴采后常温贮藏期间主要生理和品质变化的影响.石榴经过38℃、45℃、50℃,5min、10min、15min处理,结果表明,38℃,15min热水处理可有效提高好果率,降低失重率,较好的抑制石榴采后呼吸强度、质膜相对透性,降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提高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实验证明热处理能有效减缓石榴品质的下降,延缓石榴采后衰老速度,有利于延长贮藏期限和保持石榴原有的风味品质.  相似文献   

15.
低温弱光对茄子幼苗膜脂过氧化和细胞膜保护酶系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低温弱光对茄子幼苗叶片叶绿素(CChl.)、脯氨酸(Pro.)、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低温弱光(10℃/5℃,光照强度60和120μmol.m^-2.s^-1)处理7d后Chl.含量显著降低,Pro.和MDA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oD和cAT活性则明显下降;且各指标以低温下较强的光(120μmol.m^-2.s^-1)处理的变化幅度大。恢复7d后,Chl.含量仍显著低于对照,MDA含量基本恢复到对照水平,Pro.含量也有大幅度的降低,POD和CAT活性大大升高,但仍低于对照。说明本试验的低温弱光已使茄子幼苗发生了膜脂过氧化作用,且对茄子幼苗造成了不可恢复性的伤害。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以玉米品种天紫23号、黄甜脆1号、白甜糯1号、早鲜黄甜脆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干旱胁迫(停止浇水)、干旱胁迫时间(1d、2d、3d、4d、5d)和解除干旱胁迫恢复7d生长后叶片内可溶性糖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这两项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1)在干旱胁迫条件下,与对照相比,天紫23号幼苗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随着干旱胁迫天数的增加而增加,而早鲜黄甜脆、白甜糯1号和黄甜脆1号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在干旱胁迫的前4天均增加,而第5天则都下降低于对照值。4种品种玉米幼苗叶片中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与对照相比都明显上升;(2)解除干旱胁迫恢复生长后4种品种玉米幼苗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恢复趋于对照值。推测在受到干旱胁迫后,玉米植物体内增加可溶性糖的含量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以适应干旱胁迫环境。而短期的胁迫解除后,这两项生理指标又趋于恢复到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7.
采用水培法研究了过量Cu处理对印度芥菜(Brasscia juncea L.)根中愈创木酚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同工酶的影响.结果表明,4和8 μmol/L Cu处理4 d可诱导根中SOD和POD同工酶种类和数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18.
低温弱光对茄子幼苗膜脂过氧化和细胞膜保护酶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低温弱光对茄子幼苗叶片叶绿素(Chl.)、脯氨酸(Pro.)、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低温弱光(10℃/5℃,光照强度60和120μmol.m~.s-1)处理7d后Chl.含量显著降低,Pro.和MDA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OD和CAT活性则明显下降;且各指标以低温下较强的光(120μmol.m-2.s-1)处理的变化幅度大.恢复7d后,Chl.含量仍显著低于对照,MDA含量基本恢复到对照水平,Pro.含量也有大幅度的降低,POD和CAT活性大大升高,但仍低于对照.说明本试验的低温弱光已使茄子幼苗发生了膜脂过氧化作用,且对茄子幼苗造成了不可恢复性的伤害.  相似文献   

19.
锰对大豆膜脂过氧化及POD和CAT活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水培方法,研究了不同锰浓度(0、0.003、0.03、3、3.0、30mg/kg)对浙春2号和浙春3号大豆膜脂过氧化和POD(过氧化物酶)和CAT(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锰(30mg/kg)和缺锰胁迫将显著增加了质膜透性,大大降低了POD和CAT的活性;而适量的锰(0.03—3mg/kg)对于提高POD和CAT的活性,降低质膜透性都有积极的作用。2个大豆品种对锰的反应存在一定的基因型差异,浙春2号对缺锰和高锰胁迫的抵御能力大于浙春3号。  相似文献   

20.
以大豆分离蛋白(SPI)和β-环糊精(β-CD)为基材,加4%的D-异抗坏血酸钠作为抗氧化剂制备可食膜,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表征,并对鲜切马铃薯涂膜保鲜。结果表明,β-CD能够与SPI发生交联,提高基质的相容性,使可食膜更光滑、均匀。复合涂膜处理能有效减少水分损失,较好地保持了色泽和较高的总酚含量,减缓了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升高,因而复合涂膜是用来延长鲜切马铃薯保质期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