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李鸽 《出版参考》2021,(11):48-50
本文通过对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中国近代建筑史》(五卷本)出版历程的回顾与总结,探讨学科发展、学术出版、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运作三者之间如何控制节奏、把握时机、充分利用、有效互动,从而找到科技图书产品在学科发展与国家出版基金高效运作之间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的若干重要节点把控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一部出版史,其实就是一部人类文明史.出版既是通往人类文明的路径,也是标识人类文明的手段.在拙作《中外出版史》中,曾对出版给出过八个动词的定义性判断:“出版是对人类知识和信息的收集、挖掘、整理、编选、校勘、把关、传播、传承的过程和活动.”可以推进性简化为:“出版是人类收录信息、整理知识、萃积文化、传承文明的重要活动.”而“学科”是英文discipline的意译,是指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侧重于知识的分类和学习的科目.出版学科就是有关出版的独立知识体系,或者有关出版的知识分类和学习科目.中国目前将人类所有知识划分为13个学科门类,110个一级学科.1998年,教育部将编辑出版学作为二级学科归属于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之下,此后,出版学科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总体看并不理想.今年是10年一次的学科目录调整年,应在对出版和出版学科进行再认识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出版学科建设升级.  相似文献   

3.
出版学理论研究述评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罗紫初 《出版科学》2002,1(Z1):4-11,17
本文从出版概念,出版活动的功能,出版研究对象,学科体系,学科性质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五个方面,对迄今为止出版学基础理论研究成果中的各种认识进行归纳整理与对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这五个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从知识生产角度对出版知识的生产与运行、出版学科的构建与发展进行探讨,以期为出版学科建设提供思路。根据学科概念,基于“知识即目的”“问题为导向”“知识集群”三种出版知识生产模式,探索出版学科的内在构建路径与发展道路。“前科学”阶段的出版知识形态大致有三种,分别是基于问题研究的出版知识碎片、基于领域研究的出版知识集群、基于范畴研究的出版知识体系。由于学科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所以,当完成了在知识空间的内在系统化构建并形成出版学科之后,出版学科的发展仍然需要遵循知识逻辑和制度逻辑,学科形态的出版知识运行除了要遵循知识生产逻辑之外,还会受到诸多社会建制的影响和约束。结合出版学科处于“前科学”阶段的特征和我国学科制度改革的现状,从知识生产角度梳理出版学科的构建过程与发展路径,为前瞻性地谋划出版学科的建设与升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出版学作为一级学科,置于文学门、管理学门或传播学门,难度很大;作为二级学科可置于新设一级学科"文化与信息产业管理"下,也可置于管理学门下的一级学科"图书馆、情报、档案与出版管理"或文学门一级学科"传播学"下.出版学可分为理论、历史与应用出版学三个层次,可设普通出版学、出版史学、图书出版学、杂志出版学、报纸出版学、音像与电子出版学、网络与手机出版学等七个子学科.  相似文献   

6.
综合性大学的馆藏图书学科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先分析了影响综合性大学馆藏图书学科结构的因素,然后以2005-2009年四个综合性大学图书馆的馆藏情况、利用情况、学科依存情况以及这五年的出版情况为案例,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各影响因素的权重,最后得出适合于综合性大学图书馆馆藏的学科结构比例。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球对生态学科研究的不断深入,对生态学的研究转为研究人类与地球之间的关系,与生态学科相关的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不断涌现,关于生态学科的中外文献大量出版。本文通过对环境与生态学的认识,根据《中图法》的编制原则和类目体系,就有关生态学科中外文献的归类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张志强 《出版科学》2007,15(3):12-15
本文认为出版学应该而且必须是一级学科.作者援引出版学专业的国外例证,说明在我国可将出版学放在管理学学科门类下.在一级学科出版学下可以设置二级学科,也可以不设置.如果要设置的话,目前暂时可以设置两个:出版理论与历史;出版物生产、经营与管理.此外,在专业学位上应设出版学专业学位,即出版专业硕士学位.  相似文献   

9.
政产学研多元主体的协同参与为中国特色出版学科体系建设注入了新的力量。探讨政产学研协同共建中国特色出版学科体系何以可能以及何以可为是中国特色出版学科体系建设的两大核心问题。在依据阐释方面,政产学研协同共建模式既是建设学科体系的支撑条件,也是彰显中国特色的内在要求;在实现机制方面,三角互嵌的动力机制是政产学研协同共建得以持续的基础,一体共生的整合机制则是政产学研协同共建的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0.
出版学科共建作为推动出版学科建设和出版人才培养的重大战略部署,为出版人才协同培养提供了有利契机。然而,由于“政产学研用”多元主体之间存在利益博弈、引导协同的政策制度缺位,出版人才协同培养模式存在协同主体缺乏战略意识、各方资源未能充分整合、协同培养机制尚未形成的现实困境。文章聚焦学科共建背景下出版人才协同培养问题,分析学科共建给出版人才协同培养带来的影响,从战略、资源、机制层面提出学科共建背景下出版人才协同培养路径:一是树立协同培养理念,培养面向时代、理论、行业之需的出版人才;二是整合各方资源,为建强出版业高质量人才队伍提供保障;三是建立协同培养机制,推动协同主体深度参与出版人才培养过程。  相似文献   

11.
首届全国出版学科共建工作会议的召开,擘画出版学科未来发展,共商出版人才培养大计。在新一轮全国学科目录调整中,中宣部、教育部和有关高校、出版界,深入研究新形势下出版学科建设的新方向、新路径,确定以共建方式建强出版学科,各方积极响应、迅速行动,出版学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出版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站在了一个全新的起点上。  相似文献   

12.
赖德胜 《中国编辑》2006,(5):43-46,80
在某种意义上,图书出版的关键在于选题的策划与实施,绝大多数图书的面世,都是出版人精心策划的结果。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从已出版的图书中发现出版人和出版机构的理念,对此已有很多文章进行过梳理。本文想从学科发展的视角来讨论图书选题策划,主要回答两个问题:一是什么是优秀图书,二是如何策划出版优秀图书。  相似文献   

13.
方卿 《出版科学》2001,(3):40-41
编辑出版学科研究进展、年度评论等评论性连续出版物是国际学术界通行的做法。编辑出版这类评论性连续出版物是一个学科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一些传统的成熟的经典学科,诸如经济学、法学、哲学、献学等基本都出版有本学科领域的年评或研究进展读物。同时,它还是促进科学研究活动规范化发展的重要举措,一些新兴学科如情报学、信息学等纷纷出版这类出版物,正是从促进和规范学科发展的角度来考虑的。显然,年评类连续出版物的编辑出版对一门学科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学以致用     
上期提到出版有学,强调了出版学的独立性学科地位.那么,出版学究竟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呢?在对出版学学科性质的认识上,我们首先关注的是出版学的应用性.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情报学学科使命、研究对象、学科性质、研究内容以及学科体系五个方面对当代情报学的几个基本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提出情报学的学科使命是为各行各业管理领域的情报实践活动提供新理论、新方法、新思路,情报学学科的独立性和不可替代性取决于能否对研究对象进行本质的研究、形成规律性的系统认识,情报学的学科性质具有明显的管理学特征等观点。作者尝试性地从理论、应用、技术以及管理等四个方面构建当代情报学的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16.
出版类高校教材是出版学科知识体系的浓缩和呈现,是引导学生批判和建构自我学科知识、形成出版专业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文章重新审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出版类高校教材的发展轨迹,探索出版类高校教材与出版学科发展的阶段性成果与不足,与此同时,结合新文科、大数据、数字人文等新情况、新发展,探讨高等教育领域的出版教材建设路径,认为需要在进一步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注重把握新技术、新范式和新方向,不断推动我国出版学科建设在新时代的迭代升级与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7.
出版传播学的学科定位、研究方法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版传播学是出版学与传播学的有机结合,是一门具有交叉、边缘、应用性的新兴社会科学,同时具备综合整体性、开放发展性、依附互补性的学科特点.其学科地位在与上位学科(出版学、传播学及信息科学等)、分支传播学、分支出版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中得以确立.秉承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借鉴吸收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与学科理论本身的互动中生发出独特的出版传播研究方法.学习与研究出版传播学有助于出版理论建设并推动出版学学科建设,有助于全面认识人类传播现象并推动传播学学科建设,有助于解决出版活动中的现实问题并提高出版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8.
工程技术学科期刊出版时滞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莘  于光 《编辑学报》2007,19(4):264-266
以工程技术学科的5种核心期刊组成的学科期刊系统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该学科期刊1998-2005年的出版时滞情况,得出该学科期刊文献的平均出版时滞年代分布;在期刊平均出版时滞指标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解决整个系统的积压稿件问题从而根本解决学科期刊系统的平均出版时滞问题的方法,为我国期刊管理部门对整个期刊系统出版的宏观调控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借鉴模式.  相似文献   

19.
李瑞山  金鑫 《出版科学》2015,(4):99-105
教员编发讲义在民国大学非常普遍,这些讲义经过教学实践的反复打磨日渐精湛,成为最具出版潜质的学术稿本.经民初十余年的积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这些讲义以多种形式集中出版,构成近代出版史上独特的大学讲义出版高潮.本文从出版史与学科史、教育史结合的角度,以中文学科为中心,通过史料钩沉和文献整理对讲义集中出版现象作一呈现,考察民国出版业对我国现代学术发展积极作用的同时,为研究近代出版与近代教育的复杂关系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和途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国外将信息资源管理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进行建设的实践较早,对其学科建设实践进行考察,有助于为我国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建设提供新视野。[方法/过程]采用网络调查法和内容分析法,对29所iCaucus院校的专业设置情况以及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德国等五个国家的学科目录设置情况进行调查。[结果/结论]发现国外信息资源管理类专业设置具有传统图书情报档案管理专业与新兴专业并存、回应行业发展需求、学科交叉色彩浓厚等特征,并结合我国学科发展的情况提出以下建议:保留图书馆学、情报学与档案学的二级学科地位;结合院校学科优势,建设“行业+信息”模式的新兴二级学科;以开放主动的心态,推动学科交叉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