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物经济包括生物医药、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生物材料甚至于生物服务各个方面。目前发展中国家都把生物医药作为本世纪振兴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近一段时间以来,在医药生物产业方面的技术创新对医药方面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大致分为四个方面一是  相似文献   

2.
生物反应器广泛应用于酒类、浓缩果酱、果汁发酵、有机污染物降解、生物能源、生物医药、生物肥料等领域。生物反应器具有成本低、设备简单、效率高、产品作用效果显著、减少工业污染等优点。因为生物反应器耗能较低,所以应受到化工部门的重视。本文对生物反应器的发展情况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文献研究和调查问卷等方法,以生物医药产业为研究对象,从产业创新链的视角剖析了中关村生物医药产业的布局特征。结合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特点,对中关村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链布局的现状、特征以及存在的问题开展实证研究,并提出中关村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链布局的优化建议,为中关村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生物医药产业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战略性新兴生物医药产业——生物类似物作为研究对象,在Web of Science的SCI数据库中以2004—2013年全球范围内该领域的研究论文做数据来源,通过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 Space II绘制知识图谱,了解生物类似物研究领域的基本状况、研究热点和前沿,提出现阶段我国生物类似物的发展与政策构建建议。  相似文献   

5.
完善创新机制,推动广东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使生物医药产业成为提高社会健康水平、促进经济建设发展的新途径。通过总结考察美国休斯敦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情况,对美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核心特征与成长过程进行研究,针对广东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和不足,探讨广东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进程,提出通过加强创新能力建设、优化产业布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发展生物医药服务业、完善人才激励机制等途径推动广东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刘光东  丁洁  武博 《软科学》2011,25(3):36-41
在进行国外典型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多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内外典型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在全球价值链的位置,并针对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本文系统梳理了ChatGPT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ChatGPT技术与生物医药领域的耦合情况。从知识创新与模型创新两个维度,划分生物医药领域ChatGPT技术应用的类型,并分析其应用焦点、应用场景和特征;从科学研究与消费终端应用的角度阐述各项ChatGPT技术类型在生物医药领域中的应用价值;剖析各项ChatGPT技术类型在生物医药领域中存在的潜在风险。ChatGPT技术将加快生物医药领域的研究与服务,扩大而非取代研究人员的专业知识。未来应加强微调挖掘型GPT工具与部署型服务设施的建设,推动ChatGPT技术在生物医药领域的有效应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网络整体性分析、个体网络分析、网络中心性以及网络结构洞分析,对江苏省生物医药产业的专利引用和创新知识流动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江苏省生物医药专利的引用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子群特征,高校在生物医药专利技术中占有重要地位,并承担着重要的知识流动桥梁作用,特别是中国药科大学表现出明显的结构洞特征。  相似文献   

9.
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随着对健康的期望日益提高,人们对新药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多,生物医药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是,也存在着困难,现有的融资体制难以对生物医药产业化提供必要的资金。因此如何营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创业投资机制,促进我国生物医药的发展,已经成为振兴生物医药产业的当务之急。(一)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化的特点我国从事生物医药的科研机构和研究人员已初具规模。专业科研单位40多家,医药科研人员1万多人,另外在一些高等院校相关的院、系里,有许多科研人员从事生物医药早期和…  相似文献   

10.
王飞 《科研管理》2012,33(2):48-54
在资源和知识流动性日益增强的背景下,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实现了从企业内部独立研发向合作创新的阶段性跨越,创新网络成为新药研发的主要组织形式。但生物医药创新网络的形成与演化机理尚待研究。本文以上海张江生物医药为典型案例,从合作创新和集体学习两个维度,解析我国生物医药创新网络的生成机制。研究表明,合作创新是生物医药创新网络形成的内在驱动力;集体学习则通过知识、资源的流动与扩散,加速了创新网络结构的拓展。随着地理空间开放度和合作扁平度的变动,生物医药创新网络呈现出从企业内部创新网络、本地化创新网络向全球化创新网络过渡的阶段性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1.
根据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需求和国际生物医药领域的发展态势,为加强该领域的源头创新和集成应用,推进产业提升和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生物医药业的跨越式发展,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疾病防治能力,中国科学院、广东省人民政府、广州市人民政府经协商决定在广州共同建设国家级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开发机构———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并于2003年7月5日签署协议,7月25日组成理事会。研究院建设目标是:通过三方共同努力,将研究院建成在生物医药和健康领域具有自主创新和国际竞争能力的研究开发机构,使之成为…  相似文献   

12.
西安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培育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为建立西安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本文在比较分析国内外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经验和深入我国高新区重点是西安高新区生物医药企业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了西安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建设的比较优势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培育西安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是由中国科学院、广东省人民政府、广州市人民政府三方共建,于2006年3月经中编委批准成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研究院隶属于中国科学院。研究院的定位:成为以国家健康和生物医药需求为主导,以国际前沿的致病机理研究、高水平核心技术创新与集成为核心,致力于构筑我国医药、疫苗及诊断的创新研究实体,成为国家健康安全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目标:建成在生物医药和健康领域具有自主创新和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开发机构,使之成为疾病发生和致病机理的研究和生物医药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平台,成为…  相似文献   

14.
生物技术尤其是生物医药技术是印度的科技重点领域,在印度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培育下发展迅速,已进入全球第二梯队.本文对印度的生物医药技术发展战略、研究机构、基础设施与平台、产业集群与园区等现状进行分析,旨在为我国生物医药技术的发展提供有益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15.
纳米技术,是促进21世纪医学经济不断增长的助推器,它的巨大作用,可以使微电子学于20世纪后半叶对世界的影响相形见绌,而纳米技术,则是在纳米尺度上,研究物质结构的特性,通过利用纳米材料与组建,从中来实现智能作用和特有功能的高科技尖端技术。目前,这一高科技顶级技术,不仅受到了世界各个发达国家的广泛青睐,还给我国医学行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这里主要概述我国纳米生物医药的研究现状,以及发展前景,并提出一系列的相关看法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基于山东省生物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是生物资源大省,农业生物,医药生物、海洋生物等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特色,初步形成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生物能源、海洋生物、生物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具备了生物经济持续发展的良好基础。为进一步促进山东生物经济发展,为政府提供战略决策参考,本文从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到具体措施对山东省生物经济发展战略提出了构想框架。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作为生物医药产业大省,江苏省生物医药产业的产学研合作创新对于区域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研究分析了江苏省2005-2019十五年江苏生物医药产业产学研专利合作数据,应用软件绘制了产学研专利合作网络图并进行分析,同时分析了不同时期产学研专利合作网络的演化特征,研究结果揭示:在不同阶段产学研合作网络表现出明显的演化特征,高校在江苏省生物医药产业的专利合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围绕高校形成了多个合作子网络,而且有越来越多的高校进入生物医药产业的产学研专利合作中,形成了多中心的合作网络。  相似文献   

18.
随着以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为主导的新科学革命逐步形成,生物医药技术已成为继信息产业之后又一个高成长性产业。产业布局的合理性直接关系生物医药产业的快速和可持续发展。选择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程度较高且呈集聚化发展的江苏省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生物医药产业布局的状况与现有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按“点—线—面—网”立体推进的思路,形成“双核—两翼”的江苏生物医药产业布局新模式。最后提出实现新模式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检索1999—2018年间江苏省生物医药领域专利情况,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分析江苏省生物医药发明专利合作整体网络的特征及其在不同年份(1999—2008年和2009—2018年)的演化特点。研究结果显示:江苏省生物医药发明专利合作网络规模不断增加,但区域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于南京、苏州和无锡等传统医药产业发达地区,且近年苏州、无锡、扬州、镇江和南通等地市的发明专利申请比重增加明显;同时网络中节点的合作关系也趋于紧密,网络呈现出多中心特征,体现较为明显的产学研合作趋势,并且这种趋势不断加强。最后基于研究结论,建议江苏省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在生物医药领域拥有专利较多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在省内建立合作创新中心,辐射带动区域医药产业发展,以及推动高校和研究院所之间开展生物医药领域的合作创新等。  相似文献   

20.
随着以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为主导的新科学革命逐步形成,生物医药技术已成为继信息产业之后又一个高成长性产业。产业布局的合理性直接关系生物医药产业的快速和可持续发展。选择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程度较高且呈集聚化发展的江苏省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生物医药产业布局的状况与现有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按"点—线—面—网"立体推进的思路,形成"双核—两翼"的江苏生物医药产业布局新模式。最后提出实现新模式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